2015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015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九年级和七年级全部

初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 A.“仁” 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2.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3.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D.汉武帝削弱封国4.“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宗法制C.内阁制 D.行省制5.“开辟荆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是()A.张骞B.魏征C.郑成功D.渥巴锡6. 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时期A. 魏晋南北朝B. 隋唐C. 两宋D. 明清7.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B. 文化专制的加强C. 思想控制的强化D. 近代化因素的萌发8.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 D.②③④9.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废行省,设三司B.八股取士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10.一位游客在法国巴黎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历史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015年天津市初中学业考查试卷答案

机密★启用前2015年天津市初中学业考查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说明:1.各题均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Ⅰ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A 4.D 5.A 6.D 7.C 8.C 9.A 10.D 11.D 12.B 13.D 14.C 15.A 16.B 17.A 18.C 19.B 20.B 21.C 22.B 23.D 24.D 25.C第Ⅱ卷共3题,共50分。
26.(20分)(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4分)(2)①珍妮机(4分)②蒸汽时代(4分)(3)①北美独立战争是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4分)②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败中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4分)27.(16分)(1)①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答出其一即可,2分)②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治布局(答出其一即可,2分)(2)①张謇(2分)②大生纱厂(2分)(3)①重工业(3分)②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
(答出其一即可,3分)(4)围绕“科技创新、管理效益、人才培养、能源环保”等主题提出建议。
(答出其一即可,须言之有理,2分)26.(14分)(1)宋代服饰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这是长期民族交往和融合的结果。
(2分)(2)①辛亥革命(3分)②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更新礼仪称呼等。
(答出其一即可,3分)(3)①计划经济、服装单调、思想保守等。
(答出其一即可,3分)②服装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潮流化等。
(答出其一即可,3分)。
2015年中考菏泽卷历史真题山东答案

菏泽市二○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10分)(1)朝代:西汉(或汉代,1分)。
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每点1分,共2分)(2)主要贡献:他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印两国的联系。
(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2分)(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每点1分,共2分)(4)事件:郑和下西洋。
(1分)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
(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22.(10分)(1)学校:黄埔军校。
(1分)成果: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分)(2)背景: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1分)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分)(3)标志:西安事变和和平解决(或西安事变,1分)。
胜利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人民战争,1分);国共两党的合作。
(1分)(4)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
)23.(10分)(1)名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或同盟国和协约国,2分)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分)(2)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分)最终结局:反法西斯联盟取得最终胜利。
(1分)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冷战格局,1分)(3)关系变化:由盟友变成对手(或朋友变成敌人;由合作变成敌对关系都可,须答出变化,2分)。
发展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分)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1分)。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XX号、XX、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2.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见题2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题2图)()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蔡伦改进造纸术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华佗发明麻沸散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
历史-2015年海南中考历史答案

海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B2.B3.C4.C5.B6.B7.A8.D9.C 10.B11.A 12.A 13.D 14.A 15.D 16.C 17.B 18.A 19.A 20.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1小题12分,22小题13分,共25分)21.(1)物品:农产品、手工业品。
(每点1分,共2分) 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宗教信念。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共2分)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其他答案意思相符亦可,2分) (2)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公平交易、和平交往。
(“公平交易”“和平交往”至少要答出一点。
每点1分,共4分)(3)理解:古丝路曾搭起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桥梁。
在全球化的今天,古丝路更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深化合作,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繁荣发展。
(围绕和平、合作、共赢等方面,言之成理即可,2分)22.(1)变化: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
(变化的顺序正确,每写出一点给1分,共3分。
若写出“行医到救国”类似答案的,只按两点给2分)活动:①组织兴中会;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学说;④建立中华民国(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二者只能选其一给分);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如答案写成“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不给分)(2)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意思相近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每点1分,共2分。
其他符合题意的表述亦可酌情给分)(3)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5年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中考)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5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5.6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I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A.少康复国之战B.夏商朝代更替C.春秋争霸战争D.秦国商鞅变法2.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3.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为A.独尊儒术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D.科举取士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
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A.《敦煌飞天图》B.《百子嬉春图》C.《清明上河图》D.《秋郊饮马图》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遇事敢为,无所顾忌。
”这位官员是A.赵明诚B.赵秉忠C.郑板桥D.刘墉7.1840和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
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答案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0分)(1)A: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2分)(2)都江堰。
(2分)防洪和灌溉。
(2分)(3)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其他史实,符合题意也可给分,2分。
)启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吸收先进文化,将走向衰亡;只有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加以改造和创新,才能推动其文化的不断发展。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27.(14分)(1)鸦片战争。
(2分)《南京条约》。
(2分)(2)收回山东主权。
(2分)五四运动。
(2分)(3)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广泛认同,增进了与会各国的团结;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分)(4)从屈辱外交,到拥有独立外交,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28.(12分)(1)法律。
(1分)《权利法案》。
(2分)(2)工人生活贫困,贫富分化严重。
(2分)指导工人运动;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
(2分)(3)辛亥革命。
(1分)“这场革命是否取得了成功”一问为开放性问题,无论持何种观点,只要结合辛亥革命相关史实,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评分。
(2分)(4)先进的思想理论推动了社会发展;正确的思想对社会变革起着指导作用;社会问题的存在促使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该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思想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就其中一则材料或问题谈其认识亦可,2分。
)29.(14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
(1分)态度:反对使用化学武器,并以立法形式加以禁止。
(2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在欧亚等地大肆侵略扩张。
2015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15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8页,满分90分;第Ⅱ卷共6页,满分110分。
本试题共14页,共2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40小题,共90分。
1—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历史部分1.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A.管仲B.商鞅C.秦始皇D.北魏孝文帝2.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主题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三国鼎立前秦东晋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C .科举制D .民主制4.数十年来,十四世达赖一直企图分裂中国、谋求西藏独立。
以下能驳斥达赖的反动言行、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是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 ②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 .①③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
与学习卡片内容相对应的选项是A .闭关政策B .社会风貌C .民族关系D .君权强化6.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明
注意:(1)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属于开放性的答案,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Ⅰ.闭卷部分(共40分)
一(共11分)
1.司南(或指南车、指南针)(1分)活字印刷(或印刷术)(1分)造纸术(1分)
2.毕昇(1分)北宋(或宋)(1分)蔡伦(1分)东汉(或汉)(1分)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播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从发明的唯一性等任一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得2分
二(共10分)
1.B、C(全部答对得1分)英(1分)
2.A、C(全部答对得1分)
联邦制度确立(或国家独立、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等)(1分)3.(1)蒸汽(1分)内燃(1分)
(2)B、C(全部答对得1分)A、D(全部答对得1分)
4.环境污染;能源过度消耗(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得分,但大小概念不得并列,顺序可颠倒,每条1分)
三(共9分)
1.A(2分)2.C(2分)3.B(2分)
4.创作者对抗战的情感、态度与认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作品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
四(共10分)
1.毛泽东(2分)2.B(2分)
3.认为此事重大而加以关注;认为中美有可能从敌对变成朋友(任答一条即得2分)4.从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变化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得4分
学业考试(2015)历史试卷答案第1页(共2页)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共10分)
1.A(2分)
2.印度(或佛教、南亚)、罗马(或基督教、欧洲)(顺序可颠倒,但不可同义反复,每条2分)
3.作出判断即得2分
能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理由得2分,能综合下述两个方面阐述理由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如回答“同意”,理由可从丝绸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如回答“不同意”,理由可从除丝绸之外,其它物品(如瓷器等)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及丝绸所不能涵盖的文化交流、其它区域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
二(共10分)
1.B(2分)2.D(2分)3.D(2分)
4.否(2分)林肯是反对奴隶制的,但在不同形势下,其最高原则是维护联邦制度,捍卫国家统一(言之成理即得2分)
三(共14分)
1.B(2分)2.D(2分)3.C(2分)
4.D(2分)5.C(2分)
6.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分);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与检验(1分)举例:可从“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事例中任选一例说明(2分)
四(共26分)
1.A(2分)2.B(2分)
3.不一致(1分)前者坦然、从容,后者被迫、恐惧(2分)
4.D(2分)5.反对(或不安、抗拒等)(2分)
6.本小题评分可从如下四个层次考虑:
层次1:只作判断,不作说明,不得分。
层次2:表示“同意”。
能以材料一论述“动机”;以材料二中图一论述“效果”,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8分。
层次3:表示“不同意”。
能以材料一论述“动机”;以材料二中的图二、材料三论述“效果”,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11分。
层次4:在层次3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可说明的观点,逻辑基本合理,史论结合,得13分。
除层次1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简单抄录教科书,可加2分。
本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5分。
学业考试(2015)历史试卷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