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冻害及预防

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冻害及预防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不可置否的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强。
然而,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面临着一系列冻害问题。
这些冻害问题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甚至发生结构性失效。
因此,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应对常见的冻害问题进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冻害及预防措施。
一.冻胀引起的开裂问题冻胀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混凝土中的水遇到低温时,会发生冻胀现象,导致混凝土开裂。
这种冻胀引起的开裂问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预防冻胀引起的开裂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低温混凝土: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低温混凝土来减少冻胀的发生。
低温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来确定。
2.加强配筋: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可以增加配筋的数量和密度,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张能力和抗开裂能力。
3.保护混凝土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后,可以覆盖保温材料或使用加热设备来保护混凝土表面,以防止冻胀引起的开裂。
二.冻融循环引起的破坏问题冻融循环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当混凝土经历多次冻融循环时,会发生体积膨胀和收缩,导致混凝土表面破坏和剥落。
这种破坏问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预防冻融循环引起的破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抗冻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入抗冻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冻结温度,减少冻融循环引起的体积变化。
2.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冬季施工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
3.增加混凝土密实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和养护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冻融循环引起的破坏。
三.冻胀引起的脱层问题冻胀引起的脱层是混凝土冬季施工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当混凝土中的水遇到低温时,会发生冻胀现象,导致混凝土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下降,导致脱层问题的发生。
脱层问题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给建筑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及防护方法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及防护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应用广泛。
然而,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会导致其损伤,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及其防护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
二、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冻融循环是指混凝土在温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经历了多次冻结和解冻的过程。
当混凝土中的水分在低温下冻结时,水分会膨胀,产生内部应力,导致混凝土的微裂纹和大裂缝的形成。
当温度升高时,冻结的水分会融化,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增大,混凝土失去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样,经历了多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混凝土的冻融损伤防护方法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骨料和掺合材料,以及确定合适的水胶比,来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耐久性。
在寒冷地区,应选用冬季抗冻水泥,控制混凝土中水分含量,以减少混凝土的冻融损伤。
2.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通过保温、加湿、覆盖等方式,使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寒冷地区,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3.混凝土的保温混凝土的保温是指在混凝土表面或混凝土周围加上保温材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轻混凝土的冻融损伤。
在寒冷地区,应加强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加强混凝土的保温,以减少混凝土的冻融损伤。
4.混凝土的密封混凝土的密封是指在混凝土表面涂上密封剂,以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渗透和蒸发,保持混凝土的稳定性。
在寒冷地区,应加强混凝土的密封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5.混凝土的维修混凝土的维修是指在混凝土出现损伤时,通过修补、补强等方式,使其恢复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寒冷地区,应加强混凝土的维修工作,及时处理混凝土的损伤,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使用。
四、结论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及其防护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
通过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养护、保温、密封和维修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与防治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与防治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然而,在北方地区或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冬季常常会出现冻融现象,这对混凝土材料会造成一定的冻融损伤。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影响因素、损伤形式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是指在冻融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所导致的材料性能下降或结构破坏现象。
具体表现为混凝土的强度、韧性、耐久性等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裂缝、剥落等严重破坏。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与水分所引起的。
混凝土中的孔隙分为两种,一种是气孔,一种是水孔。
当气温低于0℃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会结冰,形成冰晶。
由于冰晶的体积比水大,因此当水分结冰时,会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同时,当冰晶体积增大时,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这些应力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发生裂缝、剥落等破坏。
此外,混凝土中的水分还会引起氧化反应,这也是混凝土冻融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水分结冰时,冰晶内部的水分会被氧化成为气体,这些气体会在冰晶中逐渐增多,从而导致冰晶的体积不断增大。
当冰晶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的破坏。
三、影响因素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就越多,水分也就越容易渗透到混凝土中,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
2.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其抗冻融性能也就越好。
因为强度高的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小,水分渗透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
3. 温度: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也就越弱。
4. 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的冻融损伤与冻融循环次数密切相关,循环次数越多,混凝土的损伤也就越严重。
5. 混凝土中的杂质:混凝土中的杂质会影响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与防治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与防治一、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1.1 冻融循环过程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是由于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引起的。
冻融循环过程是指混凝土在温度从冰点以下到冰点以上的循环过程中的变化。
当混凝土中的水在低温下冻结时,冰晶的形成会使混凝土体积增大,从而产生内部应力。
当温度升高时,冰晶融化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从而产生内部应力。
这种内部应力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纹和破坏。
1.2 冻融损伤机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机理主要有两种,即物理机理和化学机理。
物理机理是指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在冰冻和融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而引起的损伤。
当水在冰冻时,会产生冰晶,冰晶的形成会使混凝土的体积增大,从而引起内部应力。
当水融化时,冰晶融化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从而引起内部应力。
这种内部应力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纹和破坏。
化学机理是指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在冻融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伤。
当水在冰冻时,冰晶中的水分会被浓缩,形成高浓度的盐水,这种盐水会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混凝土中的水泥石。
当水融化时,盐水会溶解在水中,从而进一步破坏混凝土中的水泥石。
二、混凝土冻融损伤的防治2.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是预防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关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1)水泥的选择:应选择抗硫酸盐水泥或高强度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耐冻融性。
(2)粉煤灰的选择:应选择具有活性的粉煤灰,以提高混凝土的耐冻融性。
(3)骨料的选择:应选择具有较好的耐冻融性的骨料,如玄武岩、花岗岩等。
(4)外加剂的选择:应选择具有耐冻融性能的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等。
2.2 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对其耐冻融性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1)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2)采用充填骨料的方法,可以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采用高压喷水养护,可以使混凝土表面变得光滑,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及防护原理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及防护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冬季的低温和冻融循环,混凝土会受到损伤,影响其结构和性能。
因此,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及防护原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混凝土的冻融损伤1. 冻融循环的作用原理冻融循环是指在低温条件下,水分进入混凝土孔隙中,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冻结,随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融化。
这种循环作用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受损。
2. 冻融损伤的表现混凝土的冻融损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裂缝:当冻融循环作用到混凝土表面时,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不均,表面会出现裂缝。
(2) 内部裂缝:冻融循环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这些裂缝通常是微小的,但它们会渗透混凝土的结构,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3) 表面剥落:由于冻融循环导致的水分进入混凝土孔隙中,然后膨胀和收缩,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剥落。
(4) 强度降低:冻融损伤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这是由于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和孔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和性能。
三、混凝土的防护原理1. 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性能。
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必须考虑到冬季低温和冻融循环的影响。
设计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应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材料,以提高其耐久性和抗冻性。
(2) 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性能。
(3) 施工技术:应使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以确保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
2. 混凝土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法。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 表面覆盖:使用遮阳棚或其他遮蔽物覆盖混凝土表面,以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
(2) 表面涂层:使用防水涂层或其他保护涂层,以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
(3) 表面密封:使用密封剂或其他密封材料,以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
3. 混凝土维护和保养混凝土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防止冻融损伤的重要方法。
混凝土防止冻融破坏的原理

混凝土防止冻融破坏的原理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其性能的优良程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在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如寒冷地区,混凝土常常会遭受冻融破坏,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成为了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入手,详细论述混凝土防止冻融破坏的原理。
一、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混凝土冻融破坏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会发生冻结现象,当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冻结成冰时,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膨胀,进而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同时,当冰体融化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被释放,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从而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的结构,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混凝土防止冻融破坏的原理混凝土防止冻融破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合设计优化混凝土的配合设计是混凝土防止冻融破坏的基础。
在混凝土的配合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低水灰比的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含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体积膨胀和收缩。
同时,还应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并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气泡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 混凝土增强在混凝土增强方面,可以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增强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性。
同时,还可以对混凝土进行预应力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3. 冻融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和防止冻融破坏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从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设计和材料选择。
4. 防水处理混凝土的防水处理是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重要手段之一。
防水处理可以采用防水剂、密封剂等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封性和抗渗性能,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含量,降低冻融破坏的风险。
5. 减缓冻融速度减缓混凝土冻融速度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
在冬季采取保温措施,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喷雾等,可以减缓混凝土的冻融速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破坏风险。
2.4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2.4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基础工程中。
然而,在一些寒冷的地区,冬季的气温会降至零度以下,给混凝土结构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当混凝土在冬季遇到冻融循环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混凝土的破坏。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病害,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性。
2.4.1 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受冻融循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冻胀破坏:当水在混凝土中冻结时,水的体积会膨胀,从而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加一定的冻胀压力。
如果水分进入混凝土中的微孔和孔隙中,当水冻结后就会对混凝土产生内部压力,导致混凝土的裂纹和破坏。
此外,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膨胀,也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对混凝土结构形状和尺寸产生影响。
2.溶胀破坏:当混凝土中的水分在冰晶消融过程中释放出来时,水分会使混凝土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下降。
在下次冻结循环时,由于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下降,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就会进一步加剧,最终会导致混凝土的溶胀破坏。
3.微观结构破坏:冻融循环还会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造成影响,例如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中的空隙和孔隙扩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4.2 预防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措施为了避免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低温混凝土:低温混凝土具有耐寒性和耐冻融的特性,可在极端低温下使用。
低温混凝土主要是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控制水灰比和使用低温混凝土添加剂来减少水灰比。
低温混凝土还可以通过增加粗集料的使用量来增加混凝土的内部密实度。
2.混凝土保护措施: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例如覆盖保护层和起重机运输措施,以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遭受低温和冰霜破坏。
3.加强混凝土强度和韧性:对于需要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增加混凝土强度和韧性的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及防治方法

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及防治方法一、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原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是由于混凝土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受到冻结作用,水分膨胀而引起的。
随着温度的降低,混凝土内水分开始结冰,水分体积膨胀约9%,这时若结冰的水分不能通过混凝土的孔隙排出,就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当温度上升时,冻结的水分开始融化,内部应力会变得更大,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破坏。
此外,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开裂和细观结构的改变。
二、混凝土冻融损伤的防治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防治混凝土冻融损伤的首要措施。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确保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含水率满足要求。
2. 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对抗冻性能有重要影响。
密实的混凝土能够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形成冰晶。
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在混凝土刚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防止表面干裂。
同时,应在养护期间逐渐降低温度,使混凝土逐渐适应低温环境。
4. 添加抗冻剂添加抗冻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抗冻剂能够降低混凝土中冰晶的形成温度,减少水分膨胀,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但是,添加抗冻剂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冻剂。
5. 防止混凝土表面积水在冬季,混凝土表面积水会加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混凝土表面不积水。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是由于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受到冻结作用,水分膨胀而引起的。
防治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措施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的养护、添加抗冻剂和防止混凝土表面积水。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减少混凝土的冻融损伤,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为改善混凝土的和
易性,增加密实度,提高抗渗性,从而达到
9.4
9.6
15.8
增加抗冻性的目的。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
剂,由于减水剂的分数、湿润及润滑作用,
能够改变水泥的絮凝状结构,使大量的游离
水被释放出来,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用水
量,同时也引进部分气泡, 可以使混凝土
的含气量增加1%-2%,也可适当提高混凝 土的抗冻性[4]。
关键字: 高性能混凝土;冻融破坏;水灰比;骨料;含气量;外加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he reas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 of freeze-thaw damage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QIU Xiao-guang ZHANG Yu-e SHEN Dong-lei GAO Guan-peng
1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冻融破坏的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微孔隙中的水在正负温 度交替作用下,形成的由冰胀压力和渗透压
因素
力联合作用的一种疲劳应力,在这种疲劳应 力作用下的混凝土产生了由表及里的剥蚀 破坏,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影响建
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为了减少这种疲劳应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是国内外研究较 力,应该在配制混凝土时尽量减小用水量。
弹模
损失/% 度/MPa 损失率/% 弹模 损失/% 度/MPa 损失率/%
0
100
0
38.90
0
100
0
19.66
0
25
92.3
0.201
34.40
11.57
74.1
0.789
15.15
22.94
50
78.4
0.306
29.43
24.34
目前研制成功并成为商品的引气型减
水剂是优质引气剂和减水剂的复合剂。它们
兼有引气剂和减水剂的功能,既可以在混凝
土中产生达到一定含气量要求的微小气泡,
同时又具有较为明显的减水作用,这种复合
型外加剂不仅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
抗冻性,同时也可弥补由于纯掺加引气剂使
混凝土强度下降的不足,因此,特别适用于
既有高抗冻性又有高强度要求的高性能混
投稿日期:2010-08-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09)。 作者简介:邱晓光(1986—),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跟随导师进行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E-mail: qq3175311@
通讯联系人:田砾,女,副教授。E-mail: tlsxf@
验结果:表 1 不同水灰比混凝土冻融试验结 果:
表1 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冻融循环结果
Tab.2 Result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w/c after freeze— thaw cycles
w/c
冻融循环
0.45
0.55
次数 N 相对动
质量 抗压强 抗压强度 相对动 质量 抗压强 抗压强度
早、较深入的课题。从上世纪40年代以后, 美国、原苏联、欧洲、日本等均开展过混凝 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多种破坏理
表1是水灰比为0.45和0.55的混凝土,分 别在经历0、25 、50和75 次冻融循环后,动 弹性模量、质量损失以及单轴抗压强度的试
论。如美国鲍尔斯提出的冰胀压和渗透压理 论等,但大部分是从纯物理的模型出发,经
筑行业中的应用已是越来越普遍。耐久性是 究基础上,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发现
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广大科 了许多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因素,
研人员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方向, 包括水灰比、骨料选择,外加剂使用、含气
在我国北方地区,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 的主要问题是冻融破坏,大量的混凝土结构
75
62.0
0.401
25.67
34.01
综合表1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水灰比较 小的试块与水灰比较大的试块相比,在经历 相同次数的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较 大,质量损失较小,抗压强度损失率较少。 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灰比较小的 试块抗冻性要更好。
1.2骨料选择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选择合适的骨料
凝土工程。
1.4含气量 各种抗冻性理论表明,冻融环境下,影
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含气量,
当含气量=4效的方法是“引气”, 其中包括引气量和引入气泡质量[5]。简单的
说,在混凝土的水泥浆体中,引入大量微小
气泡,当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内部水分结
冰时,冰冻产生的膨胀被气泡吸收,就保护
9.1
10.9
C
7.3
8.7
通过表2可以看出B种骨料孔隙最少最
为密实,A种骨料孔隙最多;表 3反映出 B类
骨料吸水率最小而A类骨料吸水率最大。这
与理论分析的相一致,即骨料的吸水率主要
被骨料内部孔隙数量控制,骨料内部孔隙数
量越多,吸水率越大。因此,在选择骨料时,
应该尽量选择内部孔隙少、孔隙率低的骨
料。
的含水量少,其抗冻性就会加强。表2、表3 关系:
直观的反映出混凝土空隙率和其吸水率的
表2 三种骨料的孔隙数量
Tab.2 The quantity of interspace in three aggregates
骨料类型
单位面积孔隙分布及数量
单位面积总孔隙数量
1-10µm
10-100µm
100µm
浆体结构不被冻胀压力破坏,也就使混凝土
具有良好的抗冻性。
表4 含气量不同的混凝土冻融试验结果
Tab.4 Result of freezing-thawing test for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gas content
试件
含气量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相对动弹
冻融循
编号
%
/MPa
的渗透压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能
力。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验证明,掺用引气
剂并使含气量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混凝 土的抗冻性可提高8 -1 0倍左右[3]。但是掺用
引气剂使混凝土含气量增加,在提高混凝土
抗冻性的同时,也会引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
下降,试验表明,混凝土含气量增加1%,
抗压强度下降3%-5%,因此引气剂在使用 时,要注意掺量问题的影响。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Qingdao 266033)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s wider and wider, but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have been exposed in the actual projects, freeze-thaw damage is one of them. Combin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has made in this paper on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e which has problems due to freeze-thaw damage. And then sum up the impacts on the freeze-thaw damage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by the water-cement ratio, aggregate selection, using of admixtures, air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y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frost resist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uch as decreasing water-cement ratio in certain extent, choosing the aggregate of low porosity, improving the air content, using admixture like air-entraining agent, water reducing agent and so on.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new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es by reducing the freeze-thaw damage. Key words: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 freeze-thaw damage ; water -cement ratio ; aggregate ; air content ; admixture.
1.3外加剂 在实际工程中,通过使用外加剂来提高
建筑的抗冻性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在
众多的外加剂产品中,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
最显著的主要是引气剂和减水剂。
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主要是在混凝
土拌和过程中引进无数微小且不连通的气
泡,这些气泡在硬化后的混凝土中,可以缓
解冻融过程中产生的冰胀压力和毛细孔水
学科代码 560.25
高性能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邱晓光 张玉娥 沈东磊 高贯鹏
(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青岛 26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