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教学设计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教学

原因: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电阻,产生的热量少。
编辑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1.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 2. 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 I= _U_ R
=
36V 60Ω
=0.6A
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Q=I2Rt=(0.6)2×60×5×60J=6480J
2
编辑课件
电热器
编辑课件
水用管状电热器
编辑课件
热水器
编辑课件
饮水机
编辑课件
电熨斗
编辑课件
电烤箱
编辑课件
加热器
编辑课件
现象: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 为什么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 却几乎不发热?
问题: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与 电阻、电流、时间 有关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i
t
条件: 通电时间相同,电阻相同
现象:电流大时,温度上升多
结论: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 时,通过的电流越大,产生 的热量越多。
结论:在电阻相同,通过电流相同, 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热越多。
编辑课件
焦耳
(1818-1889)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 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 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 成正比。
3.一根100Ω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2A,它的电功率是_4_0_0W 通电1min时产生的热量是__2_4_0_0_0_J。
4.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R1=4,R2=6,则P1:P2=__2_:_3_。 Q1:Q2=__2_:_3__。
电能与能量转换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

电能与能量转换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能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的特点和转换关系。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并与电能的概念进行对比,引出电能的定义及作用。
2. 学习活动(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电能驱动小灯泡发光,并观察实验现象。
(3)教师讲解电能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并举例说明。
(4)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如何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机械能、热能等,并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
(5)小组成员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其他学生提问并进行讨论。
3. 巩固拓展学生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巩固和拓展知识。
4. 总结与归纳由学生总结和归纳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进行概念澄清。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料1.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实验器材:电路板、电池、导线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学生对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转换关系的理解。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六、教后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合作探究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电能的理解和应用。
然后进行巩固和拓展,加深学生对电能与能量转换的认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好奇电能是如何获得和转化的呢?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电能无处不在,我们应用电能来驱动各种电器设备,但你是否知道电能是如何产生的呢?本节课将指挥大家一起探索电能的获得和转化过程。
二、目标1. 了解电能的获得方式及其原理。
2. 掌握电能的转化过程和应用。
3. 能够分析电能转化的效率和影响因素。
三、导学1. 电能的获得1.1 发电厂:通过燃煤、水力、核能等方式产生电能。
1.2 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3 风力发电机:利用风力转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1.4 光伏发电: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 电能的转化2.1 电能转化为热能:电热水壶、电炉等设备。
2.2 电能转化为光能:灯泡、LED灯等设备。
2.3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电动车等设备。
2.4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水、充电等过程。
3. 电能转化的效率3.1 电能转化的效率定义:输出电能与输入电能的比值。
3.2 影响电能转化效率的因素:设备质量、工作状态、传输损耗等。
3.3 提高电能转化效率的方法:优化设备设计、减少能量损失等。
四、实践1. 观察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设备的电能转化效率。
2. 讨论分析:讨论电能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
3.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能够提高电能转化效率的新型电器设备。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电能的获得和转化过程,掌握了电能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勤俭能源,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共同建设美好的环境。
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更加关注能源问题,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六年级物理教案:认识电能的转化与应用

小学六年级物理教案:认识电能的转化与应用认识电能的转化与应用引言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能的转化与应用是小学六年级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电能的转化过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并培养他们对电能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一、什么是电能1. 引入首先,我们需要给学生解释什么是电能。
可以通过引用具体例子来说明,比如手机、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依赖于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2. 定义然后,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电能是指由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如电子)之间相互作用所携带的一种能量形式。
二、电能的转化过程1. 发现与探究:静态和动态观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到不同情境下电能转化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或观察任务。
比如,在静态情境下观察:a) 用塑料梳子梳头后靠近小纸片会发生什么?b) 接通水龙头时,将水龙头的金属管靠近一个悬挂的小纸片上会怎样?在动态情境下观察:a) 手摇电筒通过摇动产生了亮光。
b) 风扇通过插电使用后可以吹出风。
2. 总结与归纳通过对上述实验或观察的总结与归纳,指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同情境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发生了变化。
简单来说,静态情境下电能转化为运动能、声能等;动态情境下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
三、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1. 生活中常见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并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电能的例子,如灯泡发光、音响播放音乐、饭煲加热等。
同时,解释这些现象背后涉及到的电路原理和电能转化过程。
2. 实践探究:制作简单物件以制作一个简单手摇发电机为例,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所制作物件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点亮一个小灯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能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3. 环保意识与应用通过讨论电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和节约电能对环境和社会的重要性。
可以提到如使用节能灯、减少不必要的用电等方式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标。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6.1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 教案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及应用。
(2)知道利用发电机可以大规模生产电能。
(3)知道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电能的各种来源及应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2)发电机的能量转化。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的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无法与电分离。
电给我们带来了光,带来了热,带来了声,带来了几乎一切所需的舒适和方便,可以说电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
我们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
在这一章我们一起来学电能,来了解电能是如何获得、转化和量度。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去收集有关电能有哪些来源,现在把资料拿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整理好后,在全班展示你们组的成果。
生:(交流、讨论、整理)。
师:小组讨论暂时到此,现在请各组派代表发言。
小组1:电能的来源有各种发电机和电池。
小组2:我们发现电池可以分为几种,有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等。
二、进行新课师:现在我们知道电能的来源广泛,总的来说它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电机,另一类是电池。
那么发电机发电,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能的呢?生1:有些是由动能转化而来,比如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
生2:有些是由热能转化而来,比如火力发电和地热发电。
生3:有些是由核能转化而来,比如核电站。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列举了当今主要的发电方式。
这些发电方式,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生:都是通过发电机来发电的。
师:那么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师:(出示手摇发电机),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摇动发电机。
高中物理教案:电能的转化与利用

高中物理教案:电能的转化与利用电能的转化与利用引言:电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电器设备都依赖于电能转化与利用的原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能的转化与利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能的本质和应用。
一、电能的转化1. 电能的生成过程1.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电池为例,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供给电路中的电器设备工作。
1.2 动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厂利用水能、风能、核能、火能等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输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各个用电点。
1.3 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能的照射,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给家庭和企业使用。
2. 电能的储存与传输2.1 电能的储存电能可以通过电池等储存设备进行长时间储存,以便在需要时使用。
2.2 电能的传输电能通过电力输电线路进行传输,其中交流电通过变压器进行改变电压,以减小能量损耗。
二、电能的利用1. 家庭中的电能利用1.1 照明家庭中使用的灯具通过电能的转化,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提供照明功能。
1.2 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利用电能将电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水,提供家庭热水使用。
注意合理使用,节省能源。
2. 工业中的电能利用2.1 电动机电机通过电能的转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中。
2.2 高温炉高温炉利用电能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适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用于熔炼金属和化学反应。
3. 农业中的电能利用3.1 水泵农业中的水泵通过电能的转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提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3.2 养殖设备农业养殖设备中的电能利用主要包括升降设备、通风设备等,提供了便利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了农作物和动物的产量。
4. 交通中的电能利用4.1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通过电能的转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尾气排放。
4.2 电车电车利用电能的转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电能的取得和转化(第2课时)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二)江北区洪塘中学储建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目标:(1)明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学会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
2.进程与方式目标: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进程,通过实验方式探讨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科学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爱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1)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2)电动性能够持转动的缘故教学活动实录: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咱们研究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形,所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
二、进行新课师:上次实验时我只是把线圈的一边放在磁场中,发觉它会受到力的作用。
若是我把整个线圈放到磁场中,结果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做一简单猜想,然后演示)师:能够观看到,线圈转动了。
那么线圈什么缘故会转动呢?生:可能是线圈受到力吧。
师:(再次演示)注意观看,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成什么位置时,线圈开始转动,继续试探线圈什么缘故会转动?生:我明白了。
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平行的时候,线圈转动,而转到成磁感线方向垂直的时候,线圈就不动了。
师:(媒体演示)。
用点叉表示电流方向垂直向里,黑点表示电流方向垂直向外,依照上节课得出的结论,点叉的一边受到向上的力,而黑点的一边受到向下的力,线圈就在力的作用下转动。
那么,转到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的时候什么缘故不动了呢?生: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的时候,两边所受的力大小相等,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线圈不动。
师:对。
(媒体演示)。
但咱们学过惯性,当线圈转到垂直位置(也能够称为平稳位置)时,线圈由于惯性会再转过必然角度,但后又受力回转,最后会静止在平稳位置。
但咱们明白生活中的电动机遇一直转动。
如何使线圈不断转动呢?(让学生讨论)生1:咱们感觉能够让线圈转过平稳位置后,不给线圈通电,那么线圈就会由于惯性而继续转动了。
电能的转化与利用教案

电能的转化与利用教案电能的转化与利用引言:电能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能源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转化和利用。
本教案将介绍电能的转化过程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电能。
一、电能的转化1. 电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1.1 电能转化为光能:电能通过电灯泡的发光转化为光能。
1.2 电能转化为热能:电能通过电热水壶的加热转化为热能。
1.3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通过电动机的运转转化为机械能。
1.4 电能转化为声能:电能通过扬声器的振动转化为声能。
2. 电能的转化过程2.1 电能的输送:电能从发电站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设备。
2.2 电能的转换:电能在用电设备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3 电能的利用:转化后的能量被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或满足能源需求。
二、电能的利用1. 家庭用电1.1 照明:利用电能的光能转化特性,实现室内外照明。
1.2 取暖与制冷:利用电能的热能转化特性,实现暖气和空调系统。
1.3 热水供应:利用电能的热能转化特性,提供热水服务。
1.4 家电使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设备的使用。
2. 工业生产2.1 电力供应:利用电能驱动各种机械设备,提供动力支持。
2.2 生产过程:利用电能驱动生产线,实现加工、制造等工业生产活动。
2.3 照明与照明装置:利用电能的光能转化特性,提供照明设备。
3. 交通运输3.1 电动汽车:利用电能驱动车辆进行交通出行。
3.2 电动自行车:利用电能驱动自行车进行短程交通。
3.3 电车与轨道交通:利用电能驱动轨道交通系统,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4. 农业与农村电化4.1 灌溉系统:利用电能驱动灌溉设备,提供农田灌溉水源。
4.2 农业机械:利用电能驱动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3 农村电气化:将电能引入农村地区,提供电力供应。
结论:电能的转化与利用涉及到各个领域,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也促进了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了解电能的转化过程和利用方式对于探索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及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②知道利用发电机可以大规模生产电能
③知道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大致了解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④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调查电能的各种来源及应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②通过参与安培力方向和大小的科学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2学情分析
电能作为一种能的形式,有它的优点,在生活中应用甚广。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八下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奥斯特的电生磁,以及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在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就涉及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了解发电机就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在教学中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三大主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他们的思维。
3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及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②知道利用发电机可以大规模生产电能
③知道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大致了解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④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调查电能的各种来源及应用,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②通过参与安培力方向和大小的科学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电能的获得和转换
1、感受电能
师:这是“熄灯前后北京鸟巢”不同风景图,这是为了响应世界自
然基金会的号召,减缓全球的气候异常,我们全世界各地纷纷加入
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的“地球一小时”。
近期的
让你们也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口号。
今天,我们的生活几乎每时每刻都无法与电分离。
有了电,有了电,
电灯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有了电,风扇
可以给我们带来风,使我们感觉凉爽,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板书: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师:上述用电器证明电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这些电能又
是从何而来的呢?
2、寻找电能来源
学生讨论:
小组1:电能的来源有各种发电站,也有来自于电池的。
小组2:我们发现电池可以分为几种,有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
池等等。
小组3:我们的发电站可以有火力的、风力的、水力的、核能、潮汐
能还有核能等
师:我们要大规模获得电能,就要依靠各种发电厂,其实它们都有
相似的机器叫发电机。
板书: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可是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又是何原因呢?
活动2【讲授】2、寻找电能来源
学生讨论:
小组1:电能的来源有各种发电站,也有来自于电池的。
小组2:我们发现电池可以分为几种,有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
池等等。
小组3:我们的发电站可以有火力的、风力的、水力的、核能、潮
汐能还有核能等
师:我们要大规模获得电能,就要依靠各种发电厂,其实它们都有
相似的机器叫发电机。
板书: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可是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又是何原因呢?
活动3【活动】获得电能
师:回忆八上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它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生电流,从而使
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
从中我们知道磁能生电。
师:(出示手摇发电机),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摇动这个机器,看
看我们是否能发电呢?
师:如果真能产生电,不用灵敏电流计,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指示
呢?
生:小灯泡可以作为指示
师:我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从中能说明什么问题。
操作方法
灯泡的是否发光
及发光的明暗程度
结论
(1)不摇动手柄
(2)缓慢摇动手柄
(3)快速摇动手柄
(4)不匀速摇动手柄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电灯能发光,但有时又是忽明忽暗的呢?
生:因为我们摇动时有快有慢,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有大有小。
2、手摇发电机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磁极,线圈,铜环以及电刷。
师:我们也可以把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转动的部分叫做转子。
3、那么摇动发电机为什么能使小灯泡发光呢,也就是说摇动发电机
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你来解释发电机中产生电流的原理。
生:发电机摇动时发电机的转子在磁场中连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形成源源不断的电能
师:大型发电机线圈匝数很多,导线很粗,高速旋转较困难,因此
常常采用线圈不动而磁场旋转的方式。
4、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师:现在让我们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发电机工作时的情况。
生: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活动4【讲授】四、电能的应用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电可分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大类。
活动5【活动】五、安培力
师:让我们来看这个电风扇,用的是干电池,接通电源之后,我们
看到电风扇转了起来,
为什么通电的风扇扇叶会转动?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板车,对调电源之后,小车的运动有什
么不同,又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他们都有电动机(马达),里面也包含着通电的线圈和
磁体。
师:对,它们都会转动,它们转动是靠电动机来带动的。
那么电动
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回忆八下的“奥斯特实验”
师:通过导体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并通过磁场对小磁体产生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体对电流有
没有力的作用呢?
师: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师:(演示实验),闭合开关时,观察通电导体发生了什么现象?
板书:说明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师:早在1820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早就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
到力的作用,给予关注并深入研究,后人为了纪念安培,把通电导
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
师:力具有方向和大小,安培力的方向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活动6【活动】了解安培力
【实验演示】安培力的方向
若改变通入导体的电流方向,重复实验会如何?
若不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通电导体所处的磁场方向,重复实验又
如何?
实验次数
磁场方向
电流方向
导线受力情况1
上下
射向黑板(3V) 2
上下
远离黑板(3V) 3
下上
4
下上
5
上下
射向黑板(5V)
师:【分析比较】:(控制变量法---只改变一个量,其余量保持不变)
比较实验1、2(或3、4),可以发现:磁场方向相同,安培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比较实验1、3(或2、4),可以发现:电流方向相同,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板书:2、安培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师:如果将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同时改变,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3)比较实验1、4(或2、3),可以发现:电流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安培力方向不变
3、安培力的大小:
师:力有方向也有大小,力的大小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阅读】P85《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安培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
电流大小以及在磁场中的导线长度、还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夹
角大小等都有关
活动7【练习】练习
1、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B)
A、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B、可能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C、一定不受磁场力的作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
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电流方向改变时,导体受力方向改变
B、磁场方向改变时,导体受力方向改变
C、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
D、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
活动8【测试】小结和巩固:
发电机是根据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_________________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
发电机工作
时,将_________转化为电能。
最早研究出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
B、法拉第
C、焦耳
D、安培
3、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那么导体在磁场中,正确的是()
一定的感应电流
可能有感应电流通过
一定无感应电流通过
可能有感应电流通过
4、发电机运用的原理是()
A、电磁感应
B、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作用而转动
C、奥斯特实验
D、右手定则
5、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由()决定
A、电流的大小
B、电流的方向
C、磁场与电流方向的夹角大小
D、磁场的强弱
活动9【作业】作业
作业本对应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