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难题集
高一物理试题难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难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变为v,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v/2B. v/aC. atD. a答案:A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F-μmg)/mB. (F+μmg)/mC. F/mD. μmg/m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自由滑下,斜面倾角为θ,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A. √(2gh(1-μsinθ))B. √(2gh(1+μsinθ))C. √(2gh(1-μcosθ))D. √(2gh(1+μcosθ))答案:A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A. √(2gh)B. √(gh)C. √(2gh/3)D. √(gh/2)答案:A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拉力F的大小为:A. ma + μmgB. ma - μmgC. ma + μmg/2D. ma - μmg/2答案:A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其位移大小为:A. 1/2at^2B. at^2C. atD. 2at答案:A7.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物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拉力F的大小为:A. ma/cosθB. ma/sinθC. maD. ma*cosθ答案:D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平台上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动能大小为:A. 1/2mv^2 = 1/2mghB. 1/2mv^2 = mghC. 1/2mv^2 = 2mghD. 1/2mv^2 = 3/2mgh答案:A9.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动摩擦力的大小为:A. F - maB. μmg - maC. μmg + maD. F - μmg答案:B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其位移大小为x,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x/tB. 2x/tC. x/2tD. 2at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变为v,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
难题集萃高中物理组卷必修1-1附详细解析

高中物理组卷必修1-1难题集萃附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的最大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2.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到M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3.一质点在平面上作匀变速曲线运动,在时间t=1s,t=2s,t=3s时,分别经过A、B、C三点,已知A、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m,B、C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m,且直线AB与直线BC垂直,求质点加速度的大小()A.3m/s2B.m/s2C.5m/s2D.6m/s24.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以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5.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的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在另一参考系可能为曲线D.如果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是直线,在另一参考系则一定为直线6.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A.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B.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C.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D.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8.关于一个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B.速度方向跟加速度方向相同C.加速度方向跟跟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D.加速度减小,速度随之减小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合力与分力、计算几个并联电阻与串联电阻等,这些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都属于()A.类比的方法B.控制变量的方法C.等效替代的方法 D.观察、实验的方法10.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改变量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它的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必保持不变11.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四分之一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4m/s,剩余四分之三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6.4m/s B.6.0m/s C.7.0m/s D.以上都不对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随之减小D.物体静止时惯性大,运动时惯性小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在增大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规定正方向相同C.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在减小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4.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高中物理难题

高中物理难题
1.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求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
2.有一个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斜面,求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和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3.一根轻弹簧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4.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为F,求该点电荷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E。
5.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恰好静止,求该电场的电场强度E和小球的电性。
6.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7.一根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8.有一个质量为M的气缸,用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求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9.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10.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求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半径。
高一物理试题难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试题难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6 m/sD. 3×10^7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其加速度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为v,则其位移为()A. 0.5vtB. vtC. v^2/2aD. 0.5at^24. 以下关于电磁波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光速B.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 电磁波是横波D. 电磁波是纵波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落地时的速度v为()A. √(2gh)B. √(gh)C. 2ghD. gh6.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R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与两端电压U 的关系是()A. I与U成正比B. I与U成反比C. I与U无关D. I与U的关系不确定7. 以下关于电容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B.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有关C.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的面积无关D.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8. 一个电流为I的导体,其两端电压为U,根据欧姆定律,其电阻R 为()A. R = U/IB. R = I/UC. R = U * ID. R = U - I9. 以下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磁场对静止的电荷没有作用力B. 磁场对运动的电荷有作用力C. 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方向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D. 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方向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平行10. 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上述原理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数值为_______km。
高一物理必修一难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难题Establish standards and manage them well. January 26, 2023
1、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
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2、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
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该气
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A.B.C.
3、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间用最大张力为100N的轻绳相连,m A=4kg,m B=8kg,
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F的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4、滑梯的长度AB为L=,倾角θ=37°;BC为与滑梯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滑行了s=后停下;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空气阻力;取
g=l0m/s2;已知sin37°=,cos37°=;求:
1小孩沿滑梯下滑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小孩滑到滑梯底端B时的速度v的大小;
3小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5、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P由跨过定滑轮的细轻绳与物体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体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高一物理难题20道

高一物理难题20道1.自由落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过3秒钟时,它的速度是多少。
2. 斜面问题: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放在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求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二定律: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000 kg,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一个1000 N的水平推力,求汽车的加速度。
4. 动量守恒: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10 m/s的速度向右运动,撞上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 kg的物体。
碰撞后两物体结合在一起,求它们的共同速度。
5. 重心问题:一根均匀的长杆长2 m,质量为4 kg,求其重心的位置。
6. 热量计算:一块质量为0.5 kg的铝块(比热容为900 J/(kg·°C))从25°C加热到75°C,吸收了多少热量?7. 气体状态方程:一气体的体积为2 m³,温度为300 K,压力为100 kPa,求气体的物质量(R = 8.31 J/(mol·K))。
8. 热传导:一段长2 m、截面积为0.01 m²的金属杆,两端温度分别为100°C和0°C,求通过金属杆的热量流动速率(导热系数取50 W/(m·K))。
9. 折射定律:光线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1.5的玻璃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10. 镜子问题:一个物体距离平面镜1.5 m,求其在镜子中成像的距离。
11. 透镜成像:一物体距离一个凸透镜20 cm,焦距为5 cm,求物体的像距。
12. 欧姆定律:一个电阻为10 Ω的电路中,电流为2 A,求电压。
13. 电功率:一台电器的电压为220 V,电流为5 A,求其功率。
14. 电荷计算: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10 µF,电压为100 V,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
15. 串联电路:三个电阻分别为5 Ω、10 Ω和15 Ω串联,求总电阻。
16. 并联电路:三个电阻分别为4 Ω、6 Ω和12 Ω并联,求总电导。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一难点汇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高一物理加速度难题5道及详细答案

1. (一)一物体做出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1)通过第1个4m需2s,那么通过第8个4m需多少时间?(2)最前面连续三段运动的位移之比为1:2:3,那么通过这三段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为多少?平均速度之比为多少?2. 一石子从烟囱顶端自由下落,它第1S内下落的高度是最后一秒内下落高度的九分之一,求烟囱的高度?3.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1.6m/s^2,沿平直公路行驶,中途做匀速运动,后以加速度a2=6.4m/s^s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共经过位移s=1.6km.若保持a1、a2的大小不变,适当延长加速阶段时间,使通过这段唯一的时间最短,试求这段最短时间是多少?4. 一辆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历时3s,已知小车前2s的位移是8米,后2s的位移是12米,则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少?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别是多少?3s内的位移为多少米?5. 一跳伞运动员从350米高空离开跳伞降落,为了使落地时间快一点,开始是未打开伞而自由下落降落一段距离后才张开伞,张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问跳伞运动员应在离开地面多高是张开伞?答案1.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s=1/2at^2,(1)t=2时,s=2a=4,所以a=2m/s^2,所以,s=7*4m时,t1=根号下28=5.3s;s=8*4m时,t2=根号下32=5.6568s,物体通过第8个4m用时间5.6568-5.3=0.3568s;(2)设三位移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三段位移分别为s1、s2、s3则有如下三个方程s1=1/2at1^2s2=at1t2+1/2at2^2s3=a(t1+t2)t3+1/2at3^2假设s1、s2、s3分别为1.2.3那么可以计算出t1=1、t2=根号3-1、t3=根号6-根号3;t1:t2:t3=1:(根号3-1):(根号6-根号3)平均速度v1:v2:v3=(1/2at1):(at1+1/2at2):(a(t1+t2)+1/2at3)=1:(根号3+1):(根号6+根号3)2. 利用自由落体位移公式可得出第一秒内下落高度:x=1/2gt2 x=5m最后一秒内: 9倍5m, 4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D.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经过2 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与初速度同向
B.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加速度大小为10 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加速度大小为10 m/s2,平均速度为10 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0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8.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 m ,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
A .3.5 m
B .7 m
C .8 m
D .16 m
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 的电线杆共用5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 .2 m/s
B .10 m/s
C .2.5 m/s
D .5 m/s
二、计算题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5 m/s ,经2 s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11 m/s ,再经过3 s 到达C 点,则它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多大?AB 、BC 段的位移各是多大?
2.一个屋檐距地面9 m 高,每隔相等的时间,就有一个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
当第四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求此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
(
.
g = 10 m/s2)
1.B
2.C
3.C
4.AC
5.ACD
6.A 7.ABD
8.C
9.D
.
1.解析:20 m/s;16 m,46.5 m
2.解析:5 m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