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制药厂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制药厂废水常见处理方法

制药厂废水常见处理方法1.生化处理法: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体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化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制药厂废水中的有机物,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2.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固体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分子筛等。

吸附法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废渣处置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氧化法:采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高级氧化剂(如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超声波氧化等。

氧化法对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运行成本较高且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4.色谱法:利用色谱技术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色谱法能够对制药厂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后续的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5.反渗透法:利用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分离和浓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浓缩处理。

反渗透法适用于废水中溶解性离子和有机物的去除,但能耗较高。

6.光催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和光能对废水进行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典型的光催化剂有二氧化钛。

光催化法具有高效、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需要光源供能和光催化剂的再生问题。

7.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对废水进行净化。

植物处理法适用于废水中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且对植物本身具有保护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不同制药厂废水的特性和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废水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不同处理方法的组合运用、废水预处理以及处理后的污泥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也是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制药厂废水处理的综合考虑,能够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汇总制药废水是指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制药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汇总。

1.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处理制药废水。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法。

中和法是通过加入酸碱中和剂将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沉淀法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形成沉淀,然后通过沉淀物的过滤或沉淀分离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氧化法是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害物质氧化降解,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2.生物法处理:生物法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一般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步骤。

固定化床法是将细菌固定在特定的支撑物上,使其附着生长,并用于废水的处理。

人工湿地法是将废水经过人工湿地的过滤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膜分离法处理: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超滤是利用孔径为0.01-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纳滤是利用孔径为0.001-0.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反渗透是利用孔径为0.0001μm的滤膜将废水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对废水中的无机盐和溶解性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4.吸附法处理: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固体表面,并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吸附剂常用的有活性炭、椰壳炭、沸石等。

吸附法广泛应用于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等的去除,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5.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处理方法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法,如电解法、臭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等。

制药行业废水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制药行业废水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制药行业废水的特点及工艺流程制药行业的废水特点及工艺流程:制药行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行业,其废水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有机物质浓度、高氮、高磷、高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物需氧量)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

这些特点对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制药废水的特点:1.高有机物浓度: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大部分是有机酸、酯类、酮类、腈类、醇类等有机物质。

3.高COD和BOD:制药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物需氧量(BOD)较高,主要是由于有机物质的存在造成的。

4.有毒有害物质:制药废水中存在着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卤化物、有机溶剂、抗生素等。

二、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多个环节。

1.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筛网、砂滤等。

筛网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浮沉物,砂滤则在去除一些悬浮物的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有机物质。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制药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固定化床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加入适量的微生物,使其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较低分子量的物质。

生物膜法则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主要是对废水中的一些难降解物质以及有害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

常见的深度处理方法有吸附法、氧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氧化法则通过化学氧化或光化学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无机离子,如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

4.中水回用: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对废水进行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既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降低对环境的负荷。

综上所述,制药废水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药企废水处理流程

药企废水处理流程

药企废水处理流程药厂处理废水的过程就像给脏水做层层“SPA”,确保最后流出的水干净到可以安全排放。

下面我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说这个过程:第一步:接客与分类:首先,从生产线收集废水,就像接待客人一样,得先把各种废水按性质分门别类,有机的、无机的、有毒的,各自排队等候处理,不能乱七八糟全混一块儿。

第二步:初步清理:废水先来到“入口处”的格栅池,这里相当于一个大筛子,把废水里的大块垃圾(比如木屑、包装纸啥的)筛出来扔掉。

接着去沉淀池,让废水里的小渣滓慢慢沉到底部,就像炖汤时撇掉浮沫一样。

第三步:深度清洁:进了“深度清洁区”,首先是“厌氧厅”,这里有群不怕脏不怕累的微生物勇士,在缺氧环境下,帮我们把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掉,顺便产出点沼气。

然后去“好氧厅”,这里的空气流通好,微生物大军在氧气的助力下,快速吃掉废水里的大部分脏东西。

第四步:精细护肤:“护肤疗程”开始了,废水先进行第二次沉淀,把之前的微生物和脏东西彻底分离。

紧接着,高级氧化技术出场,就像强力去污剂,对付那些顽固的有毒有害物质。

然后再用活性炭这位吸附高手,把废水中的杂质和重金属抓出来,或者用反渗透膜技术,像超级细密的滤网,把废水过滤得更干净。

第五步:杀菌消毒:废水接下来要接受紫外线或者氯化物的杀菌洗礼,确保水里的细菌病毒都被赶跑。

第六步:废物处理:刚沉淀下来的污泥也不能忽视,得集中起来压缩、烘干,使其稳定下来。

有的污泥能回收利用,其他的按规定得找个地方填埋或烧掉。

第七步:检验合格,放心出厂:最后一步,处理过的废水要参加“期末考试”,即在线监测或实验室检测,各项指标都过关了,才能拿到“排污许可证”,安心地排入大自然怀抱。

以上就是一个简化版的药企废水处理流程,具体步骤各家药厂可能会因废水特性、处理要求和自身条件进行个性化调整。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附案例)

制药废水处理方案(附案例)

制药废水大多数具有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含难降解和对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质、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

之前生化系统用的生物菌块,现在生化池里面菌种死亡,需要重新培养细菌,生化池内有组合式填料,且于之前的菌种死亡导致发黑并没有清理,该制药厂主要降解COD问题,日常COD进水最高的时候1800左右不超过2000,需要处理达到500以下,该制药厂日处理量90吨。

吉林省通化市某制药有限公司污水厂项目解决方案一、问题分析1、停留时间足够但效果不好,好氧污泥发黑,水解酸化池缺失搅拌装置,产气率低,COD去除达不到预期。

2、好氧系统整体发黑,溶氧不足,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污泥老化,故需清理池体。

二、工艺情况主要是采购AO工艺处理,进水到集水池,到初沉池,然后进调节池,提升到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然后溢流到出水口。

有沉淀池和污泥池,定期抽滤污泥。

三、池容容积接触氧化池324m³,水解酸化池243m³。

(信息收集来自客户提供)四、菌种用量根据贵单位提供的项目信息,我司技术工程师计算出需要用菌种量如下:水解酸化池:需要投25kg复合菌种+厌氧槽专用菌种100kg。

接触氧化池:需要投加 200kg复合菌种。

总共225kg复合菌种+100kg厌氧槽专用菌种。

五、具体投加方法1.需要贵单位将水解酸化池改为搅拌装置,停止曝气,因为水解酸化池起到的是厌氧的功能,不需要氧气,所以原先设计存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

2.投加方式:菌种先在接触氧化池投加,水解酸化池一天后再投菌。

3.将菌种和对应系统中的污水按1:10比例混匀后泼洒入池子中。

六、系统改造意见1.水解酸化池加设潜水搅拌器一台,设在水解酸化池东北角,据水底300-400mm,角度平行于长,和高夹角为83.5度,功率2kw以内。

2.接触氧化池最好能更换组合式填料,挂膜填料变黑证明填料寿命到了,建议更换,或者高压水枪清理。

3.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过水孔增设一个直角管道,使得进水从接触氧化池水面以下一米以下的位置进入。

制药废水(抗生素类)治理简介

制药废水(抗生素类)治理简介

几种理想的组合处理工艺
6.水解- 生物选择器- SBR 工艺
河北制药厂排放的青霉素废水水量达到6000m3/d, 处理工艺采用 水解酸化- SBR, 工艺流程见图6。处理过程中, 水解酸化时间达15h, 有利于难降解的苯环物质、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 变为易生物降解 的小分子物质。酸化池后接生物选择器( 又称预反应区) , 达到使回流 的活性污泥和原水中有机物质充分混合和吸附的作用, 实现回流微生 物的淘劣选优培养和驯化, 并能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 对后续的 SBR好氧反应中污泥膨胀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工艺流程对青霉 素废水的处理效果见表7
抗生素废水特点
抗生素生产包括微生物发酵、过滤、萃取结晶、提炼、精制 等过程。以粮食或糖蜜为主要原料生产抗生素的废水主要来 自分离、提取、精制纯化工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①COD浓度高
其中主要为发酵残余基质及营养物、溶媒提取过程
的萃余液, 经溶媒回收后排出的蒸馏釜残液, 离子交换过程排
出的吸附废液, 水中不溶性抗生素的发酵滤液, 以及染菌倒罐
几种理想的组合处理工艺
3.涡凹气浮- 工程菌兼氧- MSBR 工艺
浙江新昌制药厂抗生素废水原来采用混 为150~ 300mg / L,不能满足排放要求。2000 年建成的涡凹
气浮- 工程菌兼氧- MSBR 工艺处理废水取得了成功, 所排放废水中COD
主要生化处理装置CASS, 又称循环活性污泥系统, 是近年来从国外
引进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该系统合理的构造形式能有效地控制污泥
的膨胀。运用于该厂的这套CASS 系统, 采用6 组并联, 池内设置半软弹
性填料, 均匀布置6000 只曝气头, 其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

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

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

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二、设计方案1.废水预处理:对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杂质等。

预处理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调节PH值,加入凝聚剂和沉淀剂等。

2.生化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进一步进行生物降解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或厌氧处理法。

通过生物降解,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组合工艺:根据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的性质,采用多级处理工艺。

比如,采用A/O生物处理工艺,即缺氧/充氧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COD、BOD等有机物质。

4.深度处理:对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重金属元素和难降解有机物。

深度处理采用吸附、高级氧化等技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5.脱盐处理: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去除废水中的盐类和无机物。

脱盐处理采用反渗透、电渗析等技术,净化废水,提高水质。

6.中水回用:将经过处理的废水进行再利用,用于工艺水、冲洗水等方面,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中水回用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水质符合相关需求。

7.排放: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合格的废水达标后,可进行合规排放。

三、设备配置针对中药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需要配置以下设备:1.预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调节池、格栅等。

用于去除悬浮物、油脂、杂质等。

2.生化处理设备:包括活性污泥池、曝气设备等。

用于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3.深度处理设备:包括吸附设备、高级氧化设备等。

用于去除重金属元素和难降解有机物。

4.脱盐设备:包括反渗透设备、电渗析设备等。

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盐类和无机物。

5.中水回用设备:包括过滤设备、消毒设备等。

用于处理再利用废水。

6.监测设备:包括PH值监测、COD监测、BOD监测等。

对废水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运行管理1.运行监测: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气浮、电絮凝、BAF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气浮、电絮凝、BAF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气浮、电絮凝、 BAF 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摘要:针对黄藤素提取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采用气浮/电絮凝作为预处理工艺,再与BAF处理工艺联用进行处理。

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并对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运行结果表明:气浮/电絮凝/BAF处理工艺对黄藤素提取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COD总去除率>96%,出水水质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中B级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黄藤素;气浮;电絮凝;BAF1概述制药废水通常具有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含盐量高、生物降解性差、悬浮物含量高等特点,且制药废水水质和水量波动大,一直是工业废水治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1-4]。

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物法、物化-生物联用法等。

云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临沧双江,主要生产黄藤素等产品。

黄藤素提取的主要工艺是硫酸浸泡、提取、盐析、过滤、沉淀、酒精提取、结晶、烘干。

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悬浮物含量高、色度高、生化抑制因素种类复杂多样。

在原料浸泡、过滤、药物提取和冲洗等过程中会产生生产废水。

废水间歇排放,日均水质波动较大。

电絮凝(Electrocoagulation,EC)就是在外电场作用下,使可溶性阳极(牺牲阳极)产生大量阳离子对废水进行絮凝,从而将污染物去除的水质净化技术,它兼具电化学氧化、絮凝和气浮三者的特点[5]。

电絮凝法去除污染物主要包括絮体产生、污染物聚集、污染物与水体的分离及去除3个步骤(包括气浮和沉淀)。

电絮凝反应过程中,通过牺牲阳极在溶液中产生铝离子或铁离子。

铝/铁离子在适宜pH下水解,进而产生一系列铝或铁的羟基络合物;羟基络合物在溶液中作为絮凝剂,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集卷网捕等作用将污染物聚集并吸附在其表面[6]。

同时,阴极产生的氢气形成微小气泡吸附在絮体表面,使絮体上升至液体表面,最终实现污染物与水的分离,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其他植物提取、生物制品及制剂生产过程伴有各种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复杂性生产工艺和多样性生产方式决定了制药废水产生多样性的特点。

主生产过程排水此排水是最重要的一类制药废水,包括废滤液、废母液(从滤液中提取药物)、溶剂回收残液等,该制药废水浓度高、酸碱性和温度变化大,药物残留是此类制药废水的特点,虽然水量未必很大,但是其中污染物含量高,对全部制药废水中的COD贡献比例大,处理难度大。

辅助过程排水
包括工艺冷却水(如发酵罐、消毒设备冷却水)、动力设备冷却水(如空气压缩机冷却水、制冷机冷却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水环真空设备排水、去离子水制备过程排水,蒸馏(加热)设备冷凝水等,此类废水污染物浓度低,但水量大,并且季节性强,企业间差异大,此类废水也是近年来企业节水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水环真空设备排水含有溶剂,COD浓度高冲洗水包括容器设备冲洗水(如发酵罐冲洗水)、过滤设备冲洗水、树脂柱(罐)冲洗水、地面冲洗水等。

其中:过滤设备冲洗水(如板框过滤机、转鼓过滤机等过滤设备冲洗水)污染物浓度也很高,主要是悬浮物,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重要污染;树脂柱(罐)冲洗水水量也比较大,初期冲洗水污染物浓度高,并且酸碱性变化大,也是一类重要制药废水。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据文献报道,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往往含有种类繁多的有
机污染物质,这些物质中有不少属于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留于环境中。

特别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水体中浓度低于10-9级时仍会严重危害的人类健康,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达标排放。

对于这些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有机制药废水的处理,仍然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内电解法内电解法的原理是利用铁屑中铁与石墨组分构成微电解的负极和正极,以充入的污水为电解质溶液,在偏酸性介质中,正极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新生态氢,能还原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

负极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

生成的铁离子、亚铁离子经水解、聚合形成的氢氧化物聚合体以胶体形式存在,它具有沉淀、絮凝吸附作用,能与污染物一起形成絮体、产生沉淀。

应用内电解法可去除制药废水中部分色度、部分有机物,并且提高制药废水的生化处理性能,增加生物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实验证明,在内电解后,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明显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在内电解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氢和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制药废水中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其化学结构,从而提高了生物降解性能。

此外。

在电极氧化和还原的同时,制药废水中某些有色物质也由于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而被降解,从而使制药废水的色度降低。

二、催化氧化法在催化剂作用下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分解,有机物结构中的双键断裂,由大分子氧化成小
分子,小分子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D大幅度下降,BOD /COD值提高,增加了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经深度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可以克服传统生化处理制药废水效果不明显的不足,有效地破坏有机物分子的共轭体系,达到去除COD、提高可生化性的目的。

催化氧化法中,选择催化剂和氧化剂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氧化剂,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处理的制药废水再经过二次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如在活性炭载带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采用Cl02作氧化剂处理制药废水,不但处理成本低,氧化性远高于次氯酸钠,而且不会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
三、混凝沉淀法混凝是水处理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可大幅度降低水中的浑浊度、色度,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混凝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它是在一定的pH、温度等条件下,向制药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通过搅拌使其与污水中的悬浮状水不溶物和过饱和物等发生反应沉淀下来,使制药废水由浑浊变得澄清混凝效果的好坏与混凝剂种类、水中杂质、浑浊度、PH值、水温、药剂的投加量和水力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混凝处理的关键是投加混凝药剂。

性能优越的混凝剂不仅水处理效果好,成本还低。

四、厌氧生物处理制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高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沼气和水。

这种处理方法对于低浓度有机制药废水,是一种高效省能的处理工艺;对于高浓度有
机制药废水,不仅是一种省能的治理手段,而且是一种产能方式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各种制药废水的处理,它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普通厌氧消化,厌氧接触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

该工艺将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有机结合起来,能明显地降低有机污染物,用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有较高的处理效果,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70%--90%,并将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

用该法处理制药废水成本比好氧处理要低,设备负荷高,占地面积少,产生剩余污泥量较少,可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不需要大量稀释水,并可使在好氧条件下难于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但它仍有不足之处,其初次启动过程较慢,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操作控制因素比较复杂,且出水COD浓度高于好氧处理,仍需要后续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排水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