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记
袁春风计算机基础笔记

袁春风计算机基础笔记袁春风计算机基础笔记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可以执行各种计算、逻辑和控制操作。
2.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存。
-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运行指令,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产生输出结果。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4.计算机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由0和1组成。
二进制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和理解,可以通过逻辑门电路进行处理和运算。
5.计算机的运算方式:计算机通过算术逻辑单元(ALU)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
6.计算机的存储器:计算机的存储器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程序,具有快速读取和写入的特点;外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容量较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7.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并协调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8.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常见的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
9.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商业管理、教育培训、娱乐等。
它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以上是袁春风关于计算机基础的笔记,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数据表示、运算方式、存储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起源及发展1、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十进制、没有存储程序)EDSAC (二进制、有存储程序)2、计算机的历程:电子管、晶体管、中小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1、特点: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逻辑性强、数据处理量大、自动化程度高、应用领域广泛2、应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学习娱乐、电子商务3、分类:大型机、小型机、巨型机、微型机4、趋势: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三:计算机系统结构1、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控制器:协调计算机各个部件自动连续执行指令3、寄存器: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4、输入设备:从外界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5、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以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图形等方式呈现。
四:计算机的分类1、构成:电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计算机2、规模:大型机、小型机、巨型机、微型机3、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4、信号: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中央处理器(CPU):电脑核心、字长越长计算精度越高(字长:CPU能一次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2、存储器:RAM易失性存储器、ROM非易失性存储器3、主板: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没有传输总线)4、计算机通信接口:并行:COM1、PS/2、VGA、RJ-45、USB 串行:LTP六:CPU的性能指标1、时钟频率(主频)运算速度变快:主频,单位;HZ2、外频:电路板与CPU的=同步的速度变快3、前端总线频率:信息传输速度变快4、指令系统:发送及处理的任务更多5、字长:计算精度变高(字长是CPU能一次并行处理二进制的位数)第二章Windows 7操作系统一、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交互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学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笔记1000字左右

学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笔记1000字左右计算机是现代科技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以下是学习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时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和技能。
一、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的物理部分,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而软件则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游戏等。
二、计算机的运行原理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可以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步骤。
首先,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CPU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存储到内存中;最后,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调度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管理计算机的进程、文件、网络和安全等方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四、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有Java、Python、C++等。
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并能够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五、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是指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安全。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六、安全与隐私在使用计算机时,保护自己的安全与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电脑病毒、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软件,以及设置复杂的密码和加密技术。
七、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指将重要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数据恢复的方法,以便在数据遭受损坏或删除时能够快速找回。
总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学习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记

个位的 权值
二进制(B)
① 有两个不同的数码符号,即0、1。 ② 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基数:2 记录:(1010)2 或 1010B 每个二进制数都可按权展开成一个多项式: (11011)2=1×24+1×23+0×22+1×21+1×20 =(27)10 注意:按权展开后的结果为十进制数。
MS-Office高级应用
基础知识
目录
计算机概述 信息表示与存储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计算机概述
1946年,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诞生于美国。ENVIC,电子数字计算机,主要 用于军事研究,用来测量和计算大量的数据: 弹道计算、火炮弹道和弹着点的计算; 1946年,冯· 诺伊曼等研制出EDVIC(世界上第 二台计算机),相对于ENVIC,冯· 诺伊曼提出 了两点改进:
例: (29)10=( ? )2
2 2 2 2 2 29 14 7 3 1 0 1 0 1 1 1
( 29 )10 = ( 11101 )2
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除以八倒取余”。 例3: (29)10=( ? )8
8 8
29
3 5 3
0
( 29 )10 = ( 35 )8
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汉字编码
国标码:汉字标准交换编码:GB2312-1980,简称 为GB码或国标码,统计的字符有:6763个汉字和 682个图形符号,共7445个符号。其中汉字分两级: 一级汉字377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二 级汉字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一个汉字的国标 码用两个7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 机内码:汉字在计算机内的编码为机内码。 区位码:由区号(行号)和位号(列号)组成,由 十进制数表示,区号的表示范围1-94,位号的表示 范围1-94,故区位码最多可以表示94*94个汉字。
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记(个人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移动PC)、手持设备(掌上电脑、亚笔记本)[ 其他手持设备有PDA (个人数字助理)、商务通、快译通及第二代半、第三代手机] 。
服务器:安全性、可靠性、联网特性、远程管理、自动监控。
计算机制四特点: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五个阶段:1、大型机阶段2、小型机阶段3、微型机阶段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5、互联网阶段计算机指标:1、位数。
8 位是一个字节。
2、速度。
MIPS 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FLOPS 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
Byte 用B 表示。
1KB =1024B。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
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
4、带宽。
Bps 用b。
5、版本。
6、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事务处理3、过程控制4、辅助工程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1、芯片2、板卡3、设备4、网络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整数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
其浮点流水线分为八级流水,前四级与整数流水线相同。
后四级有:两级浮点操作、一级四舍五入及写回浮点运算结果、一级为出错报告。
3、分支预测。
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
4、双CACHE 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PU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用于输入数据,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用于显示和打印信息。
2. 计算机软件分类: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编辑软件,用于完成特定任务。
3. 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系统表示数据,即0和1。
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字符串等。
4. 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是CPU执行的基本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
5. 计算机存储:计算机存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临时存储设备,断电后数据会丢失;外存如硬盘、U盘,可以长期保存数据。
6.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和组织文件的系统,包括文件、目录和文件名。
7.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连接多台计算机的系统,允许它们共享数据和资源。
网络协议如TCP/IP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8.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涉及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恶意软件、黑客攻击和其他安全威胁。
包括防火墙、杀毒软件和加密技术。
9.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C、Java、Python等。
它们提供了一套语法规则和命令,用于创建软件。
10.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11. 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算法效率的评估通常基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2. 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
13.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涉及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和组织,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
14. 计算机性能评估:计算机性能评估涉及对计算机处理速度、内存容量、存储速度和网络速度等方面的评价。
计算机基础知必学识点

计算机基础知必学识点
1.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CPU)、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
- 计算机执行的基本操作: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2. 二进制与计算机的数字表示
-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进行数字表示和运算
-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3.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和存储
-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位、字节、字符等
-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内存和外存(硬盘、光盘等)
4. 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
- 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与、或、非等) - 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5.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6. 数据结构和算法
-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 常见的算法:排序、查找、图算法等
7. 编程语言和软件开发
- 常见的编程语言:C、Java、Python等
-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8. 计算机安全和隐私保护
-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
- 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9. 计算机硬件和性能优化
- 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特点和性能指标
- 提升计算机性能的方法和技术
10.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金融、游戏等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U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之所以能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最根本原因在于运算器 的运行。 运算器是处理数据的地方。主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 逻辑运算。 运算器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加法器,另外还有寄存器和累加器。 运算器的性能指标是衡量整个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与 运算器相关的性能指标有字长和运算速度。 字长:指CPU一次能同时(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计算机史上经典的Pentium机就是32位的;现在市面上常见的 计算机有32位的,也有64位的。 运算速度:是运算器每秒钟所能执行的加法指令的次数。单位 为百万次/秒(MIPS)。
不同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 十进制转换成各进制:除以基数倒取余 例: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采用“除以2倒取 余”的方法,即拿十进数除以2,得到一个商 和一个余数,用商再除以2,得到一个新的商 和新的余数,再用新的商除以2…… 一直这样 进行下去,直到商为零为止,将每次所得到 的余数,以最后的余数为最高位,最先得到 的余数为最低位,依次排序所得到的数就是 要求的二进制数。
MS-Office高级应用
基础知识
目录
计算机概述 信息表示与存储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Internet基础及应用
计算机概述
1946年,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诞生于美国。ENVIC,电子数字计算机,主要 用于军事研究,用来测量和计算大量的数据: 弹道计算、火炮弹道和弹着点的计算; 1946年,冯· 诺伊曼等研制出EDVIC,相对于 ENVIC,冯· 诺伊曼提出了两点改进: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AI:计算机辅助教育 CAT: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仿真模拟
网络通信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嵌入式系统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所以的计算机内部都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各种信息;但计算机与外部交往时,仍采 用人类所熟悉的形式,如十进制、文字、 声音等等。 存储容量单位: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 是位(bit,b),基本存储单位是字节 (Byte,B),字节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 基本单位。1位就是存放一个二进制数字的 物理单位。1B=8b。
• 用点阵表示时,一个汉字最少 需要16 × 16点阵才可表示其 字形,占用16×16÷8=32字 节。
计算机硬件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组成,计算机硬件包括五大部分:控制器、运算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到计算机的第四代, 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到一块,称为CPU。CPU和存储 器一起构成计算机的主机,注意,这里的存储器指 的是内部存储器。所以可以说计算机由CPU、存储 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四部分组成;也可以说计 算机是由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的。
“除以16倒取余”, 例4:(29)10=( ? )16
16 2 9 16 1 D 1
0
( 29 )10 = ( 1D )16
二进制与八进制的互相转换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三位一并。具体做法是: 从右往左以三位为一组进行转换,当最后一组不 足三位是,可在左边加零以补足三位。 例: ( 111010) = (001 111 010) =(172)
个位的 数码
个位的 权值
二进制(B)
① 有两个不同的数码符号,即0、1。 ② 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基数:2 记录:(1010)2 或 1010B 每个二进制数都可按权展开成一个多项式: (11011)2=1×24+1×23+0×22+1×21+1×20 =(27)10 注意:按权展开后的结果为十进制数。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计算机中数的存储和运算都使用二进制的形式,主 要有以下原因: 1. 二进制数在物理上容易实现。例如,可以只用高、 低两个电平表示0和1,也可以用脉冲的有无或者 脉冲的正负表示它们。 2. 可以用二进制数来实现数据的编码、运算等简单 规则。 3. 易于采用逻辑代数。采用二进制数,就可以在分 析和设计计算机时采用逻辑代数,有利于节省设 备、提高速度、提高可靠性;可以使计算机具有 逻辑判断的能力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而实现 人工智能的高级应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46-1959) (1959-1964) (1964-1972) (1972-今)
主要电子元器 件 内存
电子管 汞延迟线
晶体管 磁芯存储器
中小规模基础 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
科学计算:人类基因序列分析计划、人造卫星的轨道测算、天 气预测; 数据/信息处理 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
0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ASCII码表
ASCII码表规律
空格 ASCII码值最小 ; ASCII 码 数字 值 逐 大写英文字母 渐 增 小写英文字母 大
数字ASCII、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母所 对应的ASCII码值都是等差数列,差值为1; 大写英文字母ASCII码值+32=对应小写英文 字母的ASCII码值
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的关系
区位码+2020H=国标码 国标码+8080H=机内码 区位码+A0A0H=机内码 国标码 1 机内码 1
小结:西文字符机内码占1字节,最高位为0; 汉字机内码占2字节,每字节最高位为1。
汉字输入码:输入汉字时,所用的编码,也叫外 码。如用拼音输入“中”输入码为“zhong”。 外码又分为:形码(五笔输入法)、音码(拼音 输入法)、语音输入、手写输入或扫描输入等; 汉字字型码:用于汉字在显示屏或打印机输出, 常有两种表示方式:点阵方式和矢量方式。
十六进制(H)
(4)十六进制(H) ① 有十六个不同的数码符号,即0、1、2、3、4、 5、6、7、8、9、A、B、D、E、F。 ② 进位规则:逢十六进一 基数:16 记录:(123)16 或126H 每个八进制数都可按权展开成一个多项式: 例:(123)16=1×162+2×161+3×160 =(291)10 注意:按权展开后的结果为十进制数。
控制器
控制器的功能:指挥计算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具 体来说就是:根据程序计数器中指定的地址从内存中取出一 条指令(这条指令是即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对该指令 的操作码进行译码,再由操作控制部件有序地控制各部件完 成相应的操作。 指令:有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操作码指明指令所要 完成的操作的性质和功能;操作数指明操作码指形式的操作 对象,操作数可以是数据本身,也可以是存放数据的内存单 元地址或寄存器名称。操作数又分为原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标准交换编码:GB2312-1980,简称 为GB码或国标码,统计的字符有:6763个汉字和 682个图形符号,共7445个符号。其中汉字分两级: 一级汉字377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二 级汉字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一个汉字的国标 码用两个7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 机内码:汉字在计算机内的编码为机内码。 区位码:由区号(行号)和位号(列号)组成,由 十进制数表示,区号的表示范围1-94,位号的表示 范围1-94,故区位码最多可以表示94*94个汉字。
其他常用的容量单位还有:
1KB=210B=1024B 1MB =210KB =220B 1GB =210MB=220kB=230B 1TB =210GB=220MB=230KB=240B
字长:计算机的CPU一次能够并行(同时) 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如8位。
奔腾(pentium)机字长32位 现在流行的微机64位,大型机已达128位
①
②
计算机所需要的所有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 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的概念, 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 续地执行程序。
“存储程序,自动执行”就是计算机的工 作原理;从1946年EDVAC诞生至今,所以 的计算机都是采用这一原理的。采用这一 工作原理的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控 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 设备; 1946年至今,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 器件,划分成4个阶段
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 0 1 10 11 100 101 110 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八进制数 0 1 2 3 4 5 6 7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
十六进制数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
数制
用进位的制度来记录数据的方法。
常用的数制有:十进制(D)、二进制(B)、八进 制(O)、十六进制(H)。
不管采用哪种进位制来记录数据,一个数字表示的 实际大小都是不变的,只是记录形式不同而已。
基数:进制中不重复的字符的个数,N进制基数为N。 如十进制中的字符:0、1、2、3…… 9,共10个; 进位规则:N进制逢N进一; 位权:某个位置上的数代表的数量大小。如 1 1 1
例: (29)10=( ? )2
2 2 2 2 2 29 14 7 3 1 0 1 0 1 1 1
( 29 )10 = ( 11101 )2
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除以八倒取余”。 例3: (29)10=( ? )8
8 8
29
3 5 3
0
( 29 )10 = ( 35 )8
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