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

合集下载

去年的树教案

去年的树教案

去年的树教案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去年的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去年的树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1个二类生字,会写4个一类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情感,学习拟人体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1、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去年的树》一文。

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一下。

多媒体提示: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

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

它到处寻找,问了()()和()知道了()。

于是,鸟儿()。

2、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全文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哪几次?相应板书如下:11去年的树鸟儿———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二、新授(一)学习第一部分:“鸟和树的对话”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从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强调“天天唱”,“天天听”。

2、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飞到很远的地方过冬。

两个好朋友不得不分别,这是多么无奈、伤感啊!想想:它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又说了什么呢?该如何读出这种心情?多媒体出示: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你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3、指导感情朗读: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还有淡淡的伤感。

而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

师:请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读一读?(二)学习鸟儿与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对话部分。

1、师:冬天过去,春天又来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教案(精选12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去年的树》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教时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

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齐读)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1.请大家读课文,哪里不明白的,打个问号。

(学生读,教师巡视,随即点拨:有的小朋友在读第二次了,真认真啊!有的小朋友结合课后问题去读,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2.交流初读心得读到现在,你想说点什么?预设疑问: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带有赞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丽的景色”,而“唱歌”不含这些意思。

B.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劝去年的树”?(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还有哪些同学也有这个疑问?这个重要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边深入地研读课文,一边思考着解决好吗?)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真会读书!三、初步研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师:孩子们爱读书,也很会读书,边读边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仍然用读书的方法,在读书中由孩子们自己解决。

刚才通过初步的读,我们知道了小鸟和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优秀6篇)《去年的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6个;能正确填写量词。

操作:1、默读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情感: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感受友情的珍贵,感受鸟儿的守信。

教学重点: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女孩等不同的语气。

2、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破坏,懂得保护自然,爱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心情。

感受友情的珍贵,感受鸟儿与树之间诚信。

教学过程媒体激趣、导入新课播放媒体:瞧,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多么欢乐的时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鸟儿必须离开大树,飞到南方去,于是大树对鸟儿说(出示句子)好朋友就要分离了,同桌演一演鸟儿和大树的道别。

(注意读好小鸟的话)师:鸟儿和大树依依惜别,明年他们还会见面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1课《去年的树》出示课题,齐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于是鸟儿问了最后见到了的大树。

2、交流3、默读,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大门、小女孩的三组对话4、交流、出示三、研读对话,读中感悟1、快速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鸟儿和树桩、工厂大门、小女孩的对话2、是啊!为了找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不停地飞来飞去,问了又问。

请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3、指名几组读对话,其余学生点评(感受鸟儿的焦急、担心和伤心)3、好朋友不见了,鸟儿是多么地牵挂啊!这回请你和同桌合作,选择一组对话,发挥合理的想像给鸟儿说的话加上提示语,练习朗读。

鸟儿________地问树桩:“大树到哪里去了?”树桩回答……鸟儿________地问工厂的大门……鸟儿________地问小女孩…4、大家读得都很用心,把鸟儿对大树的无限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

语文教案《去年的树》

语文教案《去年的树》

语文优质教案《去年的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2)懂得珍惜过去,勇敢面对未来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去年的树》。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相关课文。

(2)简介课文《去年的树》的作者、背景等。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友谊、珍惜过去的感悟。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去年的树》。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 思考:你认为树和鸟儿之间的友谊是什么?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七、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

《去年的树》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图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4. 投影仪、幻灯片。

5. 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牢固掌握。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3. 讨论与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总结课文所讲的自然现象。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关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主题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去年的树》教案设计范文

《去年的树》教案设计范文

《去年的树》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季节变化。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描述季节变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季节变化。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季节变化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美妙和季节变化的特点。

(2)布置作业:以“我喜欢的季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与思考环节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方式,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去年的树》公开课教案

《去年的树》公开课教案

《去年的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年的树》这篇文章,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可贵。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去年的树》讲述了一棵大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以及它与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互动。

2. 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文章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季节的作文,描绘出那个季节的美好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故事,并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2.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去年的树》原文。

2. 图片素材:大自然的美景、树木的生长过程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4. 作业模板:用于学生完成作文和课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3.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b.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b.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及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b. 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a.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b. 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2. 学习课文: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b.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c.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 讨论课文:a.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的内容,并讨论课文中的情感。

2. 让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它造一个句子,明天上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是否表现出对大自然和友谊的热爱和珍惜。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关爱他人和珍惜友谊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儿找到朋友后,她是怎样 做的?你这到她为什么这样做吗?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 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 儿,就飞走了。
课文为什么叫“去年的树?” 1、你喜欢文中的小鸟吗?为什么? 2、你想对文中的小鸟、树和伐木工人 说点什么? 3、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发生了什 么事情呢?
树,不见了,只剩下 树根留在那里。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了?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 把他砍倒,拉到山谷 里去了。”
这一层写的是鸟儿 在什么地方寻找树?她 向谁打听?结果怎样?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据木头的声 音沙沙地想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 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 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 掉了。”
四次对话
告别 打听 打听 打听
第一部分: (1--5段) 鸟儿告别树 第一部分: (6--16段)鸟儿寻找树
第一部分: (17--19段) 鸟儿兑现诺言
鸟儿为什么要告别树?它 要去哪里干什么? 鸟儿答应树什么?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 枝上,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 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 歌。请等着我吧!” 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kǎn gǔ chái méi yóu
砍谷柴煤油 诉睁接
1、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段在每段前 面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讲的什么内容? 3、找一找:文中总共写了几次对话? 4、按照“ ”试着将课文分成 三大部分。
鸟儿 )和( 树 )是 这篇课文讲的是( 一对(好朋友 )。冬天来了,(鸟儿 )告别 ( 树)到( 南方 )去过冬,答应(明年春天 ) 再回来( 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 不见了 ),为了兑 ( 鸟儿)回来时,树却( 现自己的诺言,( 鸟儿 )四处寻找( 树 ), 向( 树桩 )、( 门 )和(小女孩 )打听, 终于找到了已经变成了( 灯火)的树,兑现 了自己诺言的故事。
1、自学生字。查字典理解字 义并组词。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 读通顺。 3、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 句子,做上记号。自己查 资料,试着理解它。
róng




méi

rán

qiē





qiē
qiè


斧 融 燃 伐


lěng děng
lí shèng fǔ
冷等 离剩 斧
sù zhēng jiē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 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 树来了。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了?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 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 拉到山谷里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 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 树来了。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今天,让老师带你们走进一个 美丽的童话故事里去感受树和 小鸟之间的纯美友谊。
新美南吉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童 话大师,她只活了短短30年,却留 下了110多篇童话,60篇小说,约 600多首诗。60年后还在感动着我 们,犹如化成灰烬的火柴,留下的 火还在灯中跳跃,带来光明。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 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 吧!”
鸟儿回来的时候,发生了 什么事? 鸟儿在哪些地方怎样找树? 结果怎样?根据地点的变化,试 着将这一部分再分作三层。
原野上 山谷里
(6--9段) (10--12段) (13--16段)
村子里
这一层写的是鸟儿 在什么地方寻找树?她 向谁打听?结果怎样?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 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 卖掉了。”
“门先生,我的好 朋友树在哪儿,您知 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 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 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 了。”
这一层写的是鸟儿 在什么地方寻找树?她 向谁打听?结果怎样?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 鸟儿问小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 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 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我的好朋友——树,我回来了!回来实现我的诺言!可 你高兴吗?你肯定会张开双臂拥抱我的! 树啊,我的好朋友,我回来了!我回来唱歌给你听,我 不但要唱去年的歌给你听,我还要唱我在南方听到的新 歌曲给你听! 树啊,我最知心的朋友,我回来了!我又可以天天唱歌 给你听了!我们又可以朝夕相伴的在一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