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小题)(1)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

恰同学少年,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______,______,学于余。

(韩愈《师说》)(4)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5)______,金块珠砾,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6)古人多喜借酒抒发情怀,李白“举杯邀明月”表现了他的豪放,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则表现了他的旷达。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宋武帝刘裕驰骋沙场、有吞灭强敌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惆.(chóu)怅粗犷.(kuàng)一刹.(chà)那玲珑剔.(tī)透B. 打夯.(hāng)缱绻.(quǎn)胳.(gē)肢窝强.(qiǎng)词夺理C. 扳.(bān)机毗.(pí)邻胡子茬.(chá)按捺.(nà)不住D. 召.(zhāo)唤廿.(niàn)七金麦穗.(shuì)大笔如椽.(chuán)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而是要使我们正视人生B. 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汽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了C. 冰销雪化之后,顷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

在毁灭一切的冬天巨浪之下,蜇伏着的是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D. 肖邦故园成了波兰人朝拜的胜地、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都把造访此地看成自己的夙愿4.阅读下面文字,选出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戴望舒推崇后期象征派诗人保尔•福尔,称其诗“像生活一样,像大自然的种种形态一样”。

台州市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

台州市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

台州市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为了有效遏制公务接待铺张浪费之风,中央近日做出了工作餐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的规定,但能否令行禁止,关键还要看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了。

B .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既重视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又强调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现代教学理念,为黄梅戏舞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表演艺术人才。

C . 第九届大河财富论坛2013年年会在大河锦江饭店隆重开幕,国内外500余位嘉宾齐聚郑州坐而论道,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

D . 在广州恒大与韩国首尔FC争夺亚洲杯冠军决赛举行的当晚,羊城万人空巷,无数球迷纷纷涌向天河体育中心为恒大加油助威。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B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 .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的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 未来世界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顶尖人才的竞争,在文化教育层面上尤其如此。

3. (2分)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B .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 .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D . 因航班取消,恐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4. (6分)(2020·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0-2021学年台州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台州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台州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

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

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中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

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

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

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

这项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导致小手术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台州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2021.01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

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

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

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

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

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

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

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

乡土社会环境固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

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

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

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

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

2021学年台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学年台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学年台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倾城较广。

从文学的艺术价值而言,文人忧愤之作加快了文学的发展进程。

众多文人由于心路历程坎坷曲折,他们在仕途中的遭遇堪称“花有百样红,人与人不同”。

有的根本就进不了仕途,有的进去了却落得悲壮的下场,总之不得终老。

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忧愤乃理所当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所处时代政治环境极其恶劣,人生理想无法实现,以及“以死寄沧海”的文人情怀。

这些作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有着高超的艺术手法,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学价值。

此外,文人忧愤之作中的思想内涵还推进了文学发展的进程,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容、价值和创作经验。

文人忧愤之作深刻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政治腐败的现象及作者的精种寄托。

不浊不愤,不愤不发,不发无以显不浊。

大凡文人忧愤之作的诞生,皆表示政治环境早已是恶劣腐败之象。

事出必有因,文人受重创来自上层、中层的创伤,使部分文人身心绝望,表现在浩如烟海的厚厚史学之中,以致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绝响让众多文人到骨铭心。

与其说这是一种不可一世的狂傲态度,不如说这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对政治情怀的呐喊。

由于心中忧愤之情越积越深,文人内心之忧愤终于如血花四溅般发泄而出,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庆幸的是,文人心中的倾诉在意外中成了旷世之作,既寄托了文人的精神向往之情怀,又抒发了对罪恶时代无情鞭打的愤然豪情。

悲兮、乐兮、叹兮、怨兮,一切皆由历史记载!文人忧愤之作真实表达了不得志文人的思想抵触及文人情怀。

文人忧愤之作来源于两个字——压抑。

首先是思想的压抑,知识、礼俗、道德等成了它的主要内容。

其次是环境的压抑,主要表现为政治环境、社会等级关系、地方人文环境三个方面。

最后是文人自身的压抑,一是向往“学而优则仕”而缺乏刚毅的性情与行动,二是太过于清高而与世格格不入,三是不明仕途而又非要走仕途之路。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梅佗鹿群走过,就像一座飘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suō),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mó)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

B.他蜷.(quá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sàn)布到他脸上的每一根筋络, 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氓叮过的公牛。

C.至少,也当浸渍.(zì)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fēi)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D.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jiù)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

细末里头不免掺和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xuè),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甲』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

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放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乙』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钙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足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丙』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行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力。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签署B.并且C.骇人听闻D.权力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21年不仅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将致力于推动长远的历史性变革,更会聚焦当下的热点经济问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春运期间,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承载(zài)路虎”。

数十亿人次的流动严峻考验着我们的交通,春节已不啻(chì)一场大考。

B.“养号”行为通过不断发帖(tiě)增加活跃度,提高账号权重,便于为偶像控评。

饭圈“养号”起源于微博并不断发酵(xiào),已蔓延至豆瓣、网易等各大社交平台。

C.洞庭湖中高高垒砌的“私人湖”曾被各级政府数次严令拆除,但依旧岿(kuī)然不动。

其背后蕴含真正的利益纠葛(gé)是什么?相关利益过于盘根错结才是症结所在。

D.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遇到巉(chán)岩前阻,它愤激地奔腾起来,怒吼着,挟(xié)卷着滚滚的沙石,直到冲倒了这危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旅游促进区域流动,牵引多元发展。

通州北运河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宣传运河文化的使命,那么北运河承载的时间记忆和奋斗精神就会得到保持。

B.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景色优美,气候适宜,是国内旅游首选的休闲度假胜地。

但最好几月份去合适,是自由行还是报团游,很多人不清楚。

C.黄岩北宋戏曲砖中的儿童形象,抬手疾行,烂漫天真,感受到孩童嬉笑滑稽的可爱,说明“小儿班”于宋代早期就已在台州黄岩的“参军戏”中出现。

D.推特公司周五证实,无论特朗普是否承认败选,明年1月总统宣暂就职的那一刻,美国总统的官方推特号@POTUS都将被自动转移给“当选总统”拜登。

二、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字好看吗?”倘或这样问你,你一定会诧异:如此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还会不好看?但是你看,苏轼的字大多扁平,左重右轻,右上翘起,似乎摇摇欲坠,和一般人对汉字的审美南辕北辙。

(甲)实际上,有人对苏轼的字做如此评价:石压蛤蟆。

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脊.(jǐ)骨熨.帖(yùn)吮.(shǔn)吸悄.(qiǎo)无声息B.胆怯.(qiè)驯.(xún)服苇.(wéi)叶翘.(qiáo)首盼望C.泥泞.(nìng)蓦.(mò)地癖.(pǐ)好拾.(shè)级而上D.依偎.(wèi)坍.(tān)圮瞅.(chǒu)见濒.(bīng)临海岸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尽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尽,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杆,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振动了。

D.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②“下雨了。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③“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 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 那短工的说。

A.熟习弹奏简捷B.熟悉拂弄简捷C.熟悉弹奏简洁D.熟习拂弄简洁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又闻到他呼出的一股蒜头加烟草的混合味儿,我情不自禁....地睁开眼睛。

B.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待了四百多年。

C.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

D.这位诗人作品的语言风格是多样的:有的绚丽多姿,有的质朴无华;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险怪奇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州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2021.01一、现代文阅读(共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

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

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

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

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

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

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

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

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

乡土社会环境固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

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

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

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

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

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

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

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

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

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

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

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1.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内容,下面对“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横暴权力”为解决社会冲突而产生,是统治者的工具,是一种临时平衡。

此时武力的阶段已经过去,被支配的一方认了输,完全心服。

B.“同意权力”在社会分工合作中产生,它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

社会分工愈复杂,这种权力就愈扩大,它主要存在于乡土社会中。

C.“时势权力”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产生,此时出现了能应付新环境并获得别人信任的“文化英雄”,他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权力由此发生。

D.“长老权力”在社会继替过程中发生,是教化性的权力。

这种权力表现在长幼之序的亲子、师生等关系中,这是由文化不稳定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提到本书前面提出的三种权力,目的是引出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时势权力”。

B.文章通过对“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反对”与“注释”的比较,来说明名实分离的现象。

C.第三段引儒家所注重的“孝”道,意在说明在乡土社会中的长老权力是不容忍“反对”的。

D.文章末段举“面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等语汇,易让读者明白乡土社会中“注释”大量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变动,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二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

B.社会变迁是渐进的,不是突然的;在某一时期内,变动的只是一小部分,任何社会的变迁都是如此。

C.“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会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可以说是一种保留“面子”的“反对”。

D.儒家注重“孝”道,是为了维持社会安定;而“注释”引起的名实分离会促使社会加速变动甚至动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平均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就有几百个。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

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推平了,小桥流水人家不复存在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曾经生生不息的传统村落既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部分。

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是大势所趋,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契合公众期待。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偏远农村就应该选择性遗忘,就应该任其自生自灭。

我们呼吁保护传统村落,是提醒人们看到它作为一种乡愁载体、一种历史遗存、一种传统生活样式的重要文化意义、精神价值,并不是主张人们还生活在那种穷苦中。

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们乐见城镇化改变了人口结构和城乡格局,让很多人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

(摘编自李思辉《不能把“最后的村民”遗忘在繁华之外》)材料二:乡村振兴这种整体性的战略安排与过去提出的“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也有所不同。

它是以城乡融合为根本理念的,应当说,“城乡融合”是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

“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着眼的是以工补农和以城统乡,农村成为各种政策和补贴的接受者。

这种思路虽然比城乡对立的理念有所进步,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所裨益,但从发展理念上讲这仍然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按照这种思路也不会改变总量发展下城乡结构差距拉大的情况。

城乡差距既然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主攻方向之一,那么,强调乡村与城市是共存共荣互相推动的两个空间发展布局,着重发展乡村的独立性和自主发展格局,这种思路就成为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城乡融合”理念在国家实践层面的具体实施,着眼的是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使农村发展形成与城市发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的自主发展格局,最终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摘编自王立胜等《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读》)材料三: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典型代表,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积极实践,通过立法为各项财政支持政策提供法律支持,建立城乡共生的一体化模式,在解决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国的乡村发展历程对中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参照作用。

在理论研究方面,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探讨。

以Lewis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乡村的衰败与凋零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会促使二元经济结构消减,政府没有必要对此进行干预。

随后,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实并不一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会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他们论证了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

(摘编自胡月、田志宏《如何实现乡村的振兴?——基于美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的经验借鉴》)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近几年,我国传统村落消失速度很快,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村落的保护。

B.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历史遗存、传统生活样式、文化根基,以此让城市反哺农村,改善农村生活品质。

C.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理念,是让乡村不再成为城市的依附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的发展格局。

D.西方经济学家Lewis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无须干预,但他后来又发现城乡差距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业化、城镇化符合公众期待,而保护寄托乡愁的乡村风貌可以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二者要协调发展。

B.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对城乡关系问题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以“城乡融合”理念为基础的。

C.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促进乡村发展的实践活动,可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经验。

D.以城统乡的理念强调城乡的共同发展,促进了乡村进步,是目前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最好方式。

6.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才能使乡村振兴。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

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