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点语句背诵高考篇修订稿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句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句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句高考语文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古诗文的考查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因此,掌握一些古诗文中的重点句是备考高考语文的必要条件。
下文将按照年代顺序列出古诗文重点句,并加以解析,供备考高考的同学们参考。
1.《离骚》"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句话出自屈原创作的《离骚》中,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之后的孤独感。
这句话中的“蓬山”表示孤单的旅程,而“青鸟”则暗示着诗人的在路途中的失意。
这也是《离骚》中的名句之一。
2.《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出自《诗经》中,描述了古代女子的外貌与气质,表现出了君子与美女之间相生相惜的风格美德,因此是备考中的必背内容之一。
3.《大雅》"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我爱无非,河上有舟。
"《大雅》中的名句之一表现了一个有为君子对于平民百姓的怜悯之心以及对世界万物的深情厚爱。
这也是值得考生重点记忆的一句话。
4.《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句话是《论语》中的名句之一,是指一个智者应该不会被外部困境所影响,一个仁者应该不会因为心中琐事而犯愁,一个勇者应该不会因为心有所惧而逃避面对。
5.《文苑英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出自唐婉创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友情的唯美,两个相识的人虽远处天涯,却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聆听,体现了诗人的博大情怀以及历经沧桑后的深情。
以上就是备考高考语文中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句。
这些句子在文化传承、思想交流、艺术欣赏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美学价值,考生们要深入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并在考试中恰当运用。
新课标高考大纲语文背诵篇目集锦

新课标高考大纲语文背诵篇目集锦(初中50篇,高中14篇,共64篇)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总结有许多的同学是特别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学问点有哪些。
下面给大家共享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归纳_高三语文必备学问点(总结).欢迎阅读!【语文基本学问】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谈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方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谈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挨次:按时间挨次、按空间挨次、按规律挨次10.两种基本谈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谈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方、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动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挨次、依据规律挨次。
语文高考背诵篇目重点名句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论语》◆一.为政以德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克己复礼12.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新高考 60篇默写高频句过关

(八)选必修《伶官传序》高频名句 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心论点)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事实论据,依据)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风发,慨叹,2021年高考) 4.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失败衰颓,慨叹)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连问) 6.满招损,谦得益(引用《尚书》名言)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推论,防微杜渐)
(九)必修《赤壁赋》高频名句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气笼罩大江,水天一色)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正面描写,箫声凄切悠长)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侧面描写,箫声哀婉)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盛大军容)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曹操文武双全的风姿) 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短暂,江水永恒) 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命短暂且渺小) 8.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以月亮盈亏展现变化规律) 9.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时刻在变)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三)选必修《过秦论》高频名句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焚书坑儒,愚民措施)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北却匈奴)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威震内外)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生机盎然)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触景伤情)
9.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天安命 顺其自然)
高考语文默写重点句

高考语文默写重点句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默写重点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默写重点句(一)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高中语文重点背诵句子及文章

高中语文重点背诵篇目及句子《季氏将伐颛臾》(《论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谨庠序之教,,。
《劝学》(《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故,;,。
,;,。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逍遥游》(《庄子》)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风之积也不厚,。
贾谊《过秦论》表达秦王朝灭亡历史原因的一句是。
王羲之《兰亭集序》描写兰亭优美景色的句子是:此地有,,又有,。
《归去来兮辞》(陶潜),知来者之可追。
,鸟倦飞而知还。
木欣欣以向荣,。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滕王阁序》(王勃),烟光凝而暮山紫。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师说》(韩愈)是故无贵无贱,,,。
孔子曰:“,。
”是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杜牧《阿房宫赋》:表达作者从秦王朝灭亡而引出的历史教训的一句是:,;,。
苏洵《六国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表达本文写作目的一句是:。
《伶官传序》(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石钟山记》(苏轼)本文中表现了作者在事理方面得到的认识的一句话是:,,?《项脊轩志》(归有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离骚》(屈原),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纤纤作细步,。
君当作磐石,,,。
磐石方且厚,,,。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
,。
,?,。
《白马篇》(曹植)仰手接飞猱,。
捐躯赴国难,。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
,。
,。
,。
,。
,。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高考语文复习-60篇背诵篇目(精创版)

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汇总(校对解析版)【1.《论语》十二章】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理解】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②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理解】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理解】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理解】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⑤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壅也》)【理解】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理解】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⑦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理解】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理解】“智”“仁”“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理解】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强加给别人。
⑩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理解】孔子在这里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兴、观、群、怨”。
⑪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理解】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饮食与居处。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重点语句背诵
高考篇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1.《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师说》韩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阿房宫赋》杜牧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4.苏轼《前赤壁赋》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诗经·卫风·氓》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6.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7.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11.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
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