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word资料17页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编码:110213210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手段:板演一、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说、经济范畴和规律产生发展的历史。
揭示经济学说在社会经济发展变革和阶段斗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经济理论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使学生能针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自觉参与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同时为学习其他分支经济学科理论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学习,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及其目的。
教学重点: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经济学说史的学科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一、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
二、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
三、学习研究经济学说史的目的。
思考题: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问答题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了解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阿奎那的经济思想。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四、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古代罗马奴隶主的经济思想三、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阿奎那的经济思想三、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四、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经济思想思考题: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2.柏拉图的“理想国”3.瓦罗的《论农业》4.公平价格问答题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2.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商主义的主要经济思想,并了解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实践的效果和意义。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绪论:经济学说史概述一、经济学、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二、经济学说前史概述三、经济学说史的阶段划分与流派演变第一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学说第一节重商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的一般特征;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英国重商主义和托马斯·孟;法国重商主义和柯尔培尔主义。
第二节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威廉·配第;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布阿吉尔贝尔。
本章重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一般特征及古典经济学创立者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
难点: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区别;为什么说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创始者得的重大理论贡献。
复习思考:1、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古典经济学2、思考题:①重商主义为什么会把财富的直接源泉归结为流通领域?②简述重商主义的政策特点。
③简述马克思对配第劳动价值理论的评价。
第二章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重农学派与魁奈第一节重农主义体系的基本特征重农观点;自然秩序;封建外貌。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主张“纯产品”学说;财富的流通——《经济表》;赋税论;自由放任思想。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本章重点: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及魁奈《经济表》对社会再生产的理论总结。
难点:《经济表》怎样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过程。
复习思考:1、主要名词:重农主义、自然秩序、纯产品2、思考题:①简述重农体系的基本特征。
②试述《经济表》在方法论方面的启示及其经济理论史上的意义。
第三章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第一节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述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生平和著述。
第二节《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国富论》的主题和结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机制和经济政策。
本章重点: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方法论基础、理论体系及其主要经济观点。
经济思想史

基本目标:通过讲述西方经济思想的产生和演变历 程,使学生了解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各种观点和学 说的渊源和沿革,掌握西方经济思想在历史发展进 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加深对现代经济学基本 原理的理解,提高借鉴和吸收前人智慧、分析和解 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导论 2.古典经济学
专家定义的经济学
萨缪尔森1948年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 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资源 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各 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莱昂内尔· 罗宾斯1932年的定义―经济科学研究的 是人类行为在配置稀缺手段时所表现的形式。 马歇尔1890年定义:―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 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 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 那一部分。”
一种观点:经济学的三大问题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
经济学构成:
客体:稀缺的资源 主体:人的需要 手段: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些经济学研究的元素在不同的历史 阶段以不同的重要程度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各种经济学思想 之间除了分歧之外,是否还承继了前后统一 的具有规律性的内容? 这些问题就属于经济思想史的讨论范畴。
1870年边际革命以后的现代经济思想史。
边际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 德国历史学派 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 新凯恩斯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宏观政治经济学 增长理论 后凯恩斯主义 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通俗点:
回顾总结 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观点是什么?是否具有科学价值? 展望未来 根据历史经验,判断经济思想的今后发展趋势 增强对当代经济学思想的理解 IS-LM模型分析AD-AS模型分析 帮助评价各种模糊性观点的正确性 追求贸易顺差与重商主义 理解经济价值的多元性 没有一个学派能垄断真理,不同学派与观点促进了人类 认识世界的能力
经济思想史提纲1

经济思想史提纲1外国经济思想历史教学纲领导言1.经济思想史的概念涵义。
经济思想,即较有系统的经济观点和理论。
它总是历史地和某些特定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条件相适应而产生、形成和发展。
当社会条件随时间的变化而转移时,经济思想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
从时间和发展的角度看,经济思想由古至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即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作为—门独立的经济学科,是随着经济理论在西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之后而逐步形成的。
而“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因此,经济思想史所研究和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关于近代和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思想和学说。
2.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1)萌芽及早期经济思想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系统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出现阶段:15世纪末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和学说开始。
(3)政治经济学正式成为系统的独立学科阶段: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为标志,直到现代。
(4)经济思想和政治经济学说的分化阶段:19世纪30–40年代之后。
(5)当代经济思想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直至当前。
3、经济思想史的性质关于系统的经济思想或理论的历史性科学。
件学科。
4.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阐述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或居支配地位的经济观点思想、经济学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历史。
第一讲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1、古代希腊思想家对价值的认识2、古代罗马思想家对奴隶制庄园经营的论述3、西欧中世纪阿奎那的经济思想4、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5、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关于货币和高利贷的论述。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四、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三、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法典、条例和农书三、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四、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五、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经济思想第二讲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发展阶段、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和特点、法国重商主义的发展和特点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2018年秋)

授课合计:56
第17-18周
考试
四、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比例: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别占20%、30%、50%(百分比)。
五、开课专业
经济学院本科各专业。
六、其它信息
任课老师答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疑地点:_______________
答疑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尔阁(3.3)
4
第3-5周
第二篇:古典学派
1、古典学派概述(4.1)
2、古典学派的先驱者:
——威廉·配第(2.6)
——达德利·诺斯(4.2)
——理查德·康替龙(4.3)
——大卫·休谟(古典货币数量理论)(4.4)
3、亚当·斯密:
——生平、著述和思想渊源(5.1-5.3)
——劳动分工思想(5.4)
经济学院本科统一开设课程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20177年修订稿增加马克思学派课时林金忠修订于2017080044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思想史课程名称英文historyofeconomicthought学分周学时34课程类型学院统一开设通修课程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选用教材美斯坦利l
经济学院本科统一开设课程《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
10
第5-6周
第三篇: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1、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思想渊源(10.1)
2、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10.3-10.4)
8
第7-8周
第四篇:边际学派
1、边际学派概览(12.1)
2、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古诺(12.2)
——杜普伊特(12.3)
——戈森(p.200)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纲the Synopsis of the History of Marxist Economy课程编号:0223326课程类别:专业课适⽤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续课程:西⽅经济学说史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及各个原理提出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加深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的理解,提⾼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觉性,培养学⽣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与研究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理论与现实课题的能⼒。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2课时)⼀、学习⽬的与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及各个原理提出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的理解,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觉性,培养学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与研究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理论与现实课题的能⼒。
⼆、基本线索与基本内容:本课程的教授分三部分:第⼀,介绍马克思与恩格斯创⽴⽆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情况:《资本论》的写作过程及其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的奠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研究和建⽴⼴义政治经济学等内容。
第⼆,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俄国的传播及发展。
主要是研究列宁、布哈林、斯⼤林等⼈在社会主义⾰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思想。
第三,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重点是介绍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命与建设过程中的发展与创新。
三、研究概况: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介绍与研究从“五四”运动前后就开始了,⾄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有⼒地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且在群众的⾰命与建设实践中得到了进⼀步的发展。
⽬前我国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是通过⽂本解读的⽅法,试图结合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的经济思想与实践政策;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运⽤的经验与教训;第三,研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与我国的改⾰与发展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
兰州商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修订)兰州商学院二○○四年六月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修读对象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是为适应财经院校培养具有创新性经济学预备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要求学生在对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发展历史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明白今天的中国经济体制、尤其是作为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制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并能够在这个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借鉴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所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来关照和研究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了解该学科发展演变的过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经济学方法,分析、总结和吸收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提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当代改革开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服务。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经济思想的产生过程,和各个时期著名的经济思想家的经济思想的介绍。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中国历代经济文化思想成果的发展史,就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经济学说史。
它研究的对象和主要任务是阐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有关农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财税、商业的思想成果,探讨揭示经济思想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科学地总结经济思想所反映的历史验,论述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策,评述及产生的背景、社会作用、历史影响和局限性,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决策的科学化服务。
四、教学时数周2,36学时,2学分五、教学方法教授、课堂讨论六、面向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大纲文本导论中国经济思想史概论一、课程综述;1、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2、本学期所讲内容介绍二、学科发展综述:1、现实2、原因:内因、外因3、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三、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中国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

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课程编码: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计划学时:54 其中讲课:5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经济学等商学各专业推荐教材:参考书目: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全面了解和把握经济思想史上主要流派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思想,了解各大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也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思想流派的兴亡,充分认识经济自由和国家干预思想产生的具体条件和互补性,甄别西方宣传的“华盛顿共识”——市场自由化、政府最小化和私有化的缺陷,初步掌握经济思想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知视角和分析能力,为解决我国面临的失业、市场风险、公有与私有之争等热点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各章节课程的基本要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重商主义(Mercantilism,1500-1550s)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最早的经济学理论流派——重商主义的形成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评价,同时还要了解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并联系实际分析重商主义思想的现实应用和利弊。
难点是对重商主义主要原则的理解,以及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授课内容]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述(OVERVIEW OF MERCANTILISM)一、重商主义的产生背景二、重商主义的主要原则三、重商主义代表的阶层四、重商主义存在的合理性五、对重商主义的评价第二节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MAJOR FIGURES)一、蒙克列钦二、托马斯·孟三、配第的代表作和主要思想第三节挥之不去的重商主义思想(LINGERING MERCANTILISM)主要分析重商主义思想的实际运用,联系经济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美日贸易摩擦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政策的历史和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课程编号:070088英文名: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前置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后置课:《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西方经济学名著选读》等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主讲教师:郭海儒选定教材:Stanley L. Brue,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Thought, Fort Worth, TX: The Dryden Press, 2000.课程概述:本课程采用清晰和有趣的方式结合现实讲述经济学的历史,分别介绍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历史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学派、凯恩斯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阶级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并结合实际做出客观评价,同时有选择地介绍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小穆勒、李斯特、罗雪尔、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杰文斯、瓦尔拉、门格尔、马歇尔、凯恩斯、凡伯伦、诺斯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和主要贡献,较好地总结经济学流派兴衰交替的一般规律,深化对当代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理解与反思,奠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能力。
教学目的:全面了解和把握经济思想史上主要流派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思想,了解各大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也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思想流派的兴亡,充分认识经济自由和国家干预思想产生的具体条件和互补性,甄别西方宣传的“华盛顿共识”——市场自由化、政府最小化和私有化的缺陷,初步掌握经济思想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知视角和分析能力,为解决我国面临的失业、市场风险、公有与私有之争等热点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经济思想的起源、发展和衰亡的背景和原因,注重分析和比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把过去和当代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分析;双语教学,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英文课件教授,既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原义,又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英文原版材料独立研究的能力;随堂的思考题主要培养学生的反思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思想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重商主义(Mercantilism,1500-1550s)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最早的经济学理论流派——重商主义的形成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评价,同时还要了解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并联系实际分析重商主义思想的现实应用和利弊。
难点是对重商主义主要原则的理解,以及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教学内容: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述(OVERVIEW OF MERCANTILISM)一、重商主义的产生背景二、重商主义的主要原则三、重商主义代表的阶层四、重商主义存在的合理性五、对重商主义的评价第二节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MAJOR FIGURES)一、蒙克列钦二、托马斯·孟三、配第的代表作和主要思想第三节挥之不去的重商主义思想(LINGERING MERCANTILISM)主要分析重商主义思想的实际运用,联系经济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美日贸易摩擦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政策的历史和现实。
思考题(QUESTIONS AND DISCUSSION)1.重商主义为什么又叫重金主义?2.在重商主义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由来和利弊3.重商主义的主要原则4.对重商主义的评价第二章古典经济学(The Classical School, 1776-1860s)课时分配:9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要掌握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还要掌握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西斯蒙第、萨伊、小穆勒等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贡献;树立对19世纪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正确认识,自觉抵制“华盛顿共识”的错误主张。
教学内容:第一节古典经济学概述一、古典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二、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原则三、古典经济学代表的利益、四、古典经济学存在的合理性五、对古典经济学的评价第二节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一、斯密的主要著作和经济学思想二、李嘉图的主要著作和经济学思想三、马尔萨斯的主要经济学思想四、西斯蒙第的主要经济学思想五、萨伊的主要经济学思想六、小穆勒的主要经济学思想。
思考题1. 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2. 自由放任政策与当今的市场自由化3.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4. “萨伊定律”与生产不足第三章德国历史学派(German Historical Economics, 1840s-1910s)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评价;重点掌握主要的代表人物:先驱李斯特、创始人罗雪尔、施莫勒等代表人物的思想;注重对历史学派方法论的认识。
难点是对历史学派的评价。
教学内容:第一节历史学派概述一、历史学派的产生背景二、历史学派的主要原则三、历史学派代表的利益四、历史学派存在的合理性五、对历史学派的评价第三节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主要介绍李斯特的生活时代、代表作、主要思想以及在学说史上的地位第三节新旧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罗雪尔的主要思想、希尔德布兰德的主要思想、克尼斯的生平、代表作、主要思想二、施莫勒等人的生平、代表作、思想和学说史上的地位。
思考题1 历史学派对古典学派批判的合理性2 李斯特对经济自由和国家干预的认识3 19世纪的自由主义与20世纪的自由主义第四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演变(The evolution of the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 1840s~2004)课时分配:9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和演变、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评价;掌握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学说史上的地位,尤其是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系统把握《资本论》的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
难点是对《资本论》的理解和结合现实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和演变过程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思想三、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思想二、后来其他人物的代表性思想。
第三节《资本论》的结构及其主要思想一、《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和主要结构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三、《资本论》主要思想和地位。
思考题1简要阐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原则?2比较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在价值理论上的差异3九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胜利了吗?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新发展?第五章边际主义的兴起和新古典经济学(The Rise of the Marginalist School and the Neoclassical School,1870s~1920-30s)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边际主义学派的产生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评价;掌握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学说史上的地位,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系统把握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政策。
难点是对边际主义学派的评价,以及对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政策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第一节边际主义学派概述一、边际主义学派的产生背景二、边际主义学派的主要原则三、边际主义学派代表的利益四、边际主义学派存在的合理性五、对边际主义学派的评价。
第二节边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边际革命的先驱二、边际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的追随者第三节马歇尔与新古典经济学一、马歇尔的生平、代表作、主要思想和地位二、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政策。
思考题1分析新古典学派的主要原则?2评价古典和新古典的经济自由主义3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缺陷4古典、新古典和马克思在价值理论上的差异第六章美国制度学派(The American Institutionalist School, 1900s-)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制度学派的产生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评价;掌握新旧制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学说史上的地位,尤其是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系统把握新制度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
难点是对制度学派思想的了解,以及对新制度学派四大支流思想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度学派概述一、制度学派的产生背景二、制度学派的主要原则三、制度学派代表的利益四、制度学派存在的合理性五、对制度学派的评价。
第二节新旧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一、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二、新制度学派的五大分支思考题1.制度学派思想的合理性。
2.概述新制度学派四大支流的思想主张第七章凯恩斯经济学(The Keynesian School, 1930s-1960s)课时分配:9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凯恩斯学派的产生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评价;掌握凯恩斯学术思想发展的过程和在学说史上的地位;系统把握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中心。
难点是对凯恩斯思想发展的全面认识,以及对凯恩斯救治失业的政策主张的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凯恩斯经济学概述一、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二、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原则三、凯恩斯经济学代表的利益四、凯恩斯经济学存在的合理性和评价第二节凯恩斯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学说史上的地位一、凯恩斯的思想演变过程二、凯恩斯的代表作和其在学说史上的地位第三节凯恩斯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思想的合理性主要从国际经济关系协调、币值稳定、国内需求管理出发分析其合理性。
思考题1.凯恩斯思想的演变过程2.凯恩斯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思想3.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4.国家与市场关系5.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失败——大萧条第八章凯恩斯主义诸流派(All Keynesian Schools, 1940s~2000)课时分配:9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凯恩斯主义诸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原则、代表的利益、存在的合理性和评价;掌握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学说史上的地位,尤其是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系统把握主要流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以及不足。
难点是对凯恩斯主义诸流派的评价,以及对各种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评判。
教学内容:第一节凯恩斯学派概述一、凯恩斯主义二、后凯恩斯主义三、新凯恩斯主义第二节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介绍各流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追随者的思想、代表作和在学说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