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案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因素及应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基本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盐类水解移动的影响因素,熟知内因和各种外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相似的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平衡移动教学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盐类的水解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教学过程描述。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化学《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2.应用盐类水解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的提出在配制FeCl3溶液时,若将FeCl3晶体直接溶于蒸馏水中,制得的溶液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还会出现浑浊。
二、任务一探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内因:盐的性质——主要因素①不同弱酸对应的盐②不同弱碱对应的盐③同一弱酸对应的盐【活动1】预测反应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外因: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活动2】探究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理论验证: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所以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实验验证:分别对FeCl3溶液冷水浴和热水浴,观察颜色深浅结论:【活动3】验证反应物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数据论证:比较浓度熵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论证在同一温度下:Q=K,处于化学平衡状态Q<K,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活动4】验证生成物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实验验证: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浓酸或浓碱,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结论:三、任务二应用水解平衡原理解决问题1.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问题1:实验室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2.制备某些胶体问题2:实验室如何制备Fe(OH)3胶体?3.制备某些无机化合物问题3:如何用TiCl4制备TiO2?4.泡沫灭火器原理问题4:Al2(SO4)3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产生CO2灭火。
5.解释一些生产、生活事实问题5:为什么氯化铁可用作净水剂?总结:1.影响因素:内因和外因2.应用:配置盐溶液、制备胶体、制备无机化合物、泡沫灭火器原理、解释一些生产和生活事实。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 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常见的盐类水解反应;2. 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特点;2. 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教学PPT、实验装置与试剂、教学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盐的水解现象。
举例并让学生回答,如:酸性盐和碱性盐在水中溶解会有什么现象?Step 2:概念讲解通过教学PPT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指的是盐在水中溶解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酸、碱或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并指出盐类水解反应是离子溶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Step 3: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的呈现,讲解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酸性盐水解、碱性盐水解、氧化还原性盐水解等。
每种盐类水解反应都分别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
Step 4:盐类水解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现象和示意图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强调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盐的酸碱性质、水解度、温度等。
Step 5:实验演示进行盐类水解反应的实验演示,如:氯化铵水解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数据。
Step 6: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盐类水解反应的特点,对比不同类型盐类水解反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出身边的几种常见盐,并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它们可能发生的水解反应,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案二:酸性盐的水解实验学习目标:1. 了解酸性盐水解的概念和反应类型;2. 掌握酸性盐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和记录酸性盐水解反应的现象与数据。
教学重点:1. 酸性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2. 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盐类的水解的影响因素学案

第二节盐类的水解第三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学习目标】1、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
2、记住各种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结果【自学指导】要求:看课本P85—P8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探究实验1,根据所学预测溶液颜色变化,并思考其中的原理,填写课本表格。
2、仔细观察活动探究课本实验2的现象,并思考其中的原理,填写课本表格。
3、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研究活动探究3,认真分析各个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结果。
(如有疑问,可举手问老师,也可同桌小声讨论。
3min后比赛,看谁能够快速做对检测题.)【检测】1、填写课本P86实验表格。
2、填写表格。
分析CH3COONa溶液的水解平衡。
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改变条件移动方向[H+]变化[OH-]变化[CH3COO—] 变化[CH3COOH]变化水解程度加热加醋酸钠固体加水稀释加入浓盐酸加入浓NaOH【总结】影响盐类水解因素【自学指导】要求:看课本P84页最后一段。
填下方(1.内因)并完成练习题1和2.1、内因:主要因素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水解程度越。
【练习】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X、NaY、NaZ三种溶液的pH分别为7、8、9,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X、HY、HZ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2、K(HNO2)> K(CH3COOH)> K(HClO)的推测NaClO、CH3COONa、NaNO2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外因:(1)温度:盐的水解是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例如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方向移动而水解,若加酸则水解。
【当堂训练】(选择题中有一项或两项正确)1、填写表格。
分析NH4Cl溶液的水解平衡。
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改变条件移动方向[H+]变化[OH-]变化[NH4+] 变化[NH3·H2O]变化水解程度加热加NH4Cl固体加水稀释加入浓盐酸加入浓NaOH2、针对下列平衡体系回答问题:Fe3+ + 3H2O Fe(OH)3 + 3H+条件移动方向H+浓度pH Fe3+水解程度升温通HCl(g)加H2O加FeCl3加NaOH(s)(不考虑T变)3、Al3+ + 3H2O Al(OH)3 +3 H+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热B.加适量NaOH溶液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固体三氯化铝4、使0.1mol/L K2CO3溶液中[K+]==2[CO32-],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适量KOHC、加适量水D、加适量NaOH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 NH4ClB. NH4HSO4C. NH3•H2O6、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CO32-+2H2O H2O+CO2↑+2OH-B.NH4Cl:NH4++H2O NH3·H2O+H+C.NaF:F-+H2O===HF+OH-D.CuSO4:Cu2++2H2O Cu(OH)2+2H+7、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度逐渐增大.C.溶液的pH发生改变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8、下列溶液中,含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30mL 0.lmol/L的AlCl3B.10mL 0.2mol/L的CaCl2C.30mL 0.2mol/L的CH3COOH D.40mL 冰醋酸9、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②NaHCO3③NaHSO4④KOH⑤H2SO4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⑤③①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⑤10、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产生氢气的是( )A.NaCl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11、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12、欲使0.1mol/L的Na2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13、盛有0.1mol / L的NaHCO3溶液和酚酞试液的试管,在室温时,溶液为无色,加热时为粉红色,这是因为( )A. NaHCO3在加热时变成碱性更强的Na2CO3B.水分蒸发使NaHCO3的浓度增大C. 加热促进NaHCO3的水解,碱性增强D. NaHCO3在加热时变成红色14、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B.③C.③④D.④15、溶液中HS-+H2O H3O++S2-达平衡时,要使[S2-]增大,应加入( )A.H2O B.Cu2+C.OH- D. Fe2+1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A. NH4Cl B. NH4HSO4 C.NH3•H2OD.(NH4)2SO4,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教学设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_化学_高中_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外加酸或碱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用盐类水解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应用,体会化学知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2、外因:温度浓度酸或碱水解相互促进的盐【设计理念】以实验合作小组为单位,采取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1、课堂引入设计:【问题引入】1、什么是盐类的水解?2、盐类水解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从复习盐类水解的定义、本质着手,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达到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探究活动一:【思考】 1、是否所有盐类都能水解呢2、水解程度是否都一样呢?【实验探究1】写出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并测定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盐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pH(0.1mol·L-1 )①NaCl②CH3COONa③NaHCO3【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后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研讨及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⑴原来盐溶液并不都能水解。
“那么什么样的盐能水解呢?”(2)不同盐溶液水解程度也不相同,“那么如何从盐组成上判断不同盐溶液水解程度大小呢?”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3、【实验探究二】思考:1、哪些外界条件能对CH3COONa水解平衡产生影响呢?2、你能利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这些预测吗?试剂:0.1mol·L-1CH3COONa溶液、酚酞试液、CH3COONa固体、蒸馏水、0.5mol·L-1HCl溶液、0.5mol·L-1NaOH溶液【学生活动】分组预测,并讨论实验方案。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三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材分析】近年来,盐类的水解成为高重点内容。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作为必考内容,成为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
因此,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是本节的重点。
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内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学会分析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内因、外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难点: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小白板。
【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写出下列物质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盐类水解的规律:,,,。
【课前预习】一、内因【自主学习】[活动探究]FeCl3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
二、外因1、2、3、4、【小试牛刀】1、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解达到平衡时,加氯化铁达饱和溶液,溶液的酸性会增强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D.有50℃和20℃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2、对于水解平衡CH3COO– + H2O CH3COOH + OH–3、向浓度为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c(NH4+)增大的是()A.KHSO4 B.NaClC.H2O D.KOH4、向CH3COONa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其中可使c(CH3COO-)与c(Na+)几乎相等的是()A. NaOH溶液B. HCl溶液C. KOH溶液D. KCl溶液【板书设计】§3.3.3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一、内因二、外因1、温度2、浓度3、溶液酸碱性4、相互促进【习题答案】随堂检测:1、D 2、略 3、A 4、C。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教案)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2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化学实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能发现和提出有关盐类水解的问题,并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难点: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问题导入: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生】内因:盐自身的组成和性质;外因:浓度、温度……【展示】已知常温下HClO、CH3COOH、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分别为4.0×10-8、1.8×10-5、5.6×10-4。
用pH程度较小NaNO 28.2HNO 2的K a 最大,水解程度最小【讲解】实验结论:在盐水解过程中,若生成的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则生成弱电解质的倾向越大,盐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中c (H +)和c (OH -)的差别越大。
【展示】CH 3COO- + H 2O ⇌ CH 3COOH+ OH - 25 ⇌时, K = 5.71×10-8 K h =K wK a。
【讲解】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的性质所决定。
(1)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则水解程度越大,即越弱越水解。
(2)正盐离子比其对应酸式盐离子的水解程度大。
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 Na 2CO 3 > NaHCO 3。
探究实验:已知0.1 mol·L -1 Fe(NO 3)3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3H 2O ⇌Fe(OH)3+3H +。
分别对FeCl 3溶液冷水浴和热水浴,比较颜色深浅。
【生】观察,热水浴的试管颜色较深。
结论:升温,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盐的水解程度增大。
【讲解】温度对盐类水解的理论解释盐类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放热,盐类水解反应吸热。
高中化学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水解常数学案优秀教案

3.3《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水解平衡常数》学案授课教师:张玉娥一.【课前自主学习】1.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①。
(越弱越水解)(2)外界因素a.浓度:增大盐的浓度,可使水解平衡向②反响方向移动,水解程度③;加水稀释,水解平衡向④反响方向移动,水解程度⑤。
b.溶液的酸碱性:向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碱,会⑥(填“促进〞或“抑制〞,下同)盐的水解;向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中加酸,会⑦盐的水解。
同理,向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酸,会⑧盐的水解;向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中加碱,会⑨盐的水解。
c.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⑩反响方向移动,水解程度。
2.水解平衡常数写出以下溶液中的水解平衡离子方程式: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为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写出NaA的水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中导学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并小结影响盐类水解的外因,时间6min,随机抽取作答。
0.1mol/L FeCl3溶液中,Fe3+ +3H2O == Fe(OH)3 +3H+小结:影响盐类的水解的外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如何配制 FeCl3溶液?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什么?如果将FeCl3换成Fe2(SO4)3呢?活动二:要求:6min小组讨论完成,随机抽取小组作答,作答时要写出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可做补充或评价展示任务分配:1-3组第1题;4-6组第2题;7-9组第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一、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主要因素是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 (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 ),水解程度越 。
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 温度:盐的水解是 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 . 2. 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 。
3. 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例如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而 水解,若加酸则 水解。
4.以NH 4Cl 为例NH +4+H 2O
NH 3·H 2O +H +填表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水解程度
c (NH +4)
pH 升温 加水 加HCl 加NaOH(s) 加NH 4Cl(s) 通入NH 3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l 2(SO 4)3与NaHCO 3溶液混合,Al 3++3HCO -3===Al(OH)3↓+3CO 2↑;
2.热碱去油污效果好:CO 2-3+H 2O HCO -3+OH -
;
3.明矾净水:Al 3++3H 2O Al(OH)3(胶体)+3H +;
4.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CO 2-3+H 2O HCO -3+OH -、NH +4+OH -===NH 3+H 2O ;
5.制备Fe(OH)3胶体:Fe 3++3H 2O(沸水)=====△
Fe(OH)3(胶体)+3H +;
6.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会放出气体,如镁与NH 4Cl 溶液反应:Mg +2NH +4===Mg 2++2NH 3↑+H 2↑;
7.盐溶液的配制及贮存,如配制FeCl 3、CuSO 4等溶液时,需在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盐酸、硫酸。
知识点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欲使CH3COONa稀溶液中c(CH3COO-)/c(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恒温)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①固体NaOH ②固体KOH③固体CH3COONa④固体NaHSO4() A.①或④B.②或③C.①或②D.③或④
2.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
a.(NH4)2SO4b.(NH4)2CO3 c.(NH4)2Fe(SO4)2中对于c(NH+4)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c>b D.c>a>b
知识点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3.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4.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NaOH B.Na2CO3C.氨水D.MgO
1、针对下列平衡体系回答问题
Fe3+ + 3H2O Fe(OH)3 + 3H+
条件移动方向H+数PH Fe3+水解率现象
升温
通HCl
加H2O
[来源:学科网]
加Fe粉
加NaHCO3[来源:学科
网]
加FeCl3
2、①碳酸钾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④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问题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①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②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③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④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
A.只有①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全部
4、用一价离子组成四种盐,AC、BD、AD、BC的1mol·L-1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
[来源:学&科
A B C D
&网]
碱性AOH>BOH AOH<BOH AOH>BOH AOH<BOH
酸性HC>HD HC>HD HC<HD HC<HD
5、25℃时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当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
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 +)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解释哪种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D.固体NaHCO3
(2)若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1)中所测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