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的基本操作程序ppt课件
消毒、灭菌PPT演示课件

无菌物品管理
对手术室内使用的无菌物品进 行严格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 使用,避免过期或污染。
手术器械处理
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 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手术过 程中无菌操作。
医疗废弃物处理要求
分类收集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包 括感染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 、药物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 等。
环保要求 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时,应符合环 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专用容器 使用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容器进行 收集,容器应防渗漏、防破裂、 易于清洗和消毒。
安全处理 对收集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安全处 理,包括高温焚烧、化学处理、 微波消毒等方法,确保废弃物中 的病原体被彻底杀灭。
THANKS
感谢观看
辐射灭菌法
原理
应用
利用放射性核素60Co发射的γ射线或电子 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 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适用于不耐高温和不能用其他方法灭菌的 物品,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 药品、食品等。
优点
缺点
灭菌效果可靠,不损伤物品,无残留毒性 。
设备费用高,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专门 的安全防护措施。
消毒目的
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防 止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灭菌定义及目的
灭菌定义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外环 境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 非芽孢菌、病毒、真菌等的过程。
灭菌目的
灭菌的目的是彻底消除外环境中的一 切微生物,以达到无菌状态,保证医 疗、科研等活动的安全进行。
消毒与灭菌关系
05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
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及标准
细菌学指标
消毒前后细菌数量对比,计算杀菌率。
化学指标
消毒灭菌方法ppt课件

中水平以上消毒
低水平消毒或做清洁处理, 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 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学习交流PPT
8
消毒法
• 戊二醛消毒: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灭菌剂,常用于不耐 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
优点:方便、
价廉、适用于多 种材料、可用化 学指示卡监测有 效浓度
缺点:吸入毒
快速压力 蒸汽灭菌
包括下排气、 正压排气和预 排气压力蒸汽 灭菌
15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的包装与材料
体积
重量
下排式: 30cmx30cmx25cm 预真空: 30cmx30cmx50cm
器械包:7kg 敷料:5kg
包装
密闭式包装: 2层包装材料分两 次包装 纸袋和纸塑袋等 密闭式包装材料 可使用一层
学习交流PPT
3.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4.无菌物品有明确标志;
5.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
区;
学习交流PPT
20
6.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域,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 定距离;
7.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 器内;
8.进行无菌操作时,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 接触无菌物品;
9.操作时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 10.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学习交流PPT
21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持物筒、钳干存放,每4小时 更换一次,若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学习交流PPT
22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2.无菌容器的使用 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 物品并保持其处于无菌状态。
学习交流PPT
《清洗消毒灭菌操作》PPT课件

滤菌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蔡氏滤菌器、 玻璃滤器、薄膜滤器。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药物根据其抑菌或杀死微生物的效应分为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三类。 1.凡杀死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药剂称杀菌剂; 2.只杀死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称消毒剂; 3. 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药剂称为防腐剂。
的效果。
2.辐射
利用辐射进展灭菌消毒,可以防止高温灭菌 或化学药剂消毒的缺点,所以应用越来越广 。
1.紫外线:紫外线波长为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 用,其中以260nm最强。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 作用于细菌DNA,使同一条DNA 链上相邻的两个 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因而改变 DNA的分子构型,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 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穿透力差,故只适 用于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外表消毒。
在高压蒸汽灭菌前要确保高压锅中的所有冷空 气已经排空,否那么表上的蒸汽压与蒸汽温度 之间不具对应关系,这样会大大降低灭菌效果。
定期对灭菌效果进展监测和验证,可采用:
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法、热电偶法〕;
化学指示剂法〔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等〕;
生物指示法〔孢子悬液、孢子条带等〕监控 高压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
大类。在同一温度下, 后者效力比前者为 大,这是因为: 〔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 为液态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 菌物体的温度。
加热灭菌和加热消毒的方法
医院消毒灭菌ppt课件完整版

04
消毒后的器械应妥善保管,避免再次污染。
03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策略
环境表面分类及清洁要求
根据污染程度分类
将环境表面分为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 采取不同的清洁措施。
清洁频率与要求
针对不同区域制定清洁频 率和标准,确保环境表面 的卫生质量。
清洁工具与用品
选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用 品,避免交叉污染和二次 污染。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 坏其结构,使其失去复制能力而死亡 。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 面的消毒,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的特点。
化学消毒剂原理
化学消毒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 、细胞膜或细胞壁等结构,导致微生 物死亡。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不同的 杀菌机制和适用范围。例如含氯消毒 剂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可氧化微 生物的蛋白质和酶系统而导致其死亡 ;醛类消毒剂则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和氨基酸等发生反应,使其失 去活性。
评估指标设定和数据收集分析
评估指标
设定合理的消毒灭菌效果评估指 标,如细菌杀灭率、真菌灭活率
等。
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包括 消毒灭菌操作记录、监测结果记
录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差异性 分析等,以评估消毒灭菌效果。
持续改进方向及措施建议
设备升级
引进先进的消毒灭菌设 备,提高消毒灭菌效率 和质量。
常用环境表面消毒剂介绍
含氯消毒剂
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 用于一般环境表面的消 毒。
过氧化氢消毒剂
环保型消毒剂,对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高 效杀灭作用。
季铵盐类消毒剂
低毒、无刺激性,适用 于敏感环境和物品的消 毒。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4、职业防护(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消毒灭菌ppt课件

塑料及橡胶类
• (各种引流管) • 清洁:手工清洗 • 消毒与灭菌:湿热消毒 • 更换频率:1. 硅胶等特殊引流管按规范清洗、消毒。 • 2. 一般引流袋1-3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水 • 封瓶根据病情1-7日更换1次。 • 注意事项:建议使用一次性引流管。
塑料及橡胶类
• (血压计、袖带、听诊器) • 清洁:血压计袖带清洗、晾干 • 消毒与灭菌:1. 血压计及听诊器必要时用75%乙醇或 • 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 2. 血压计袖带可用250-500mg/L含氯 • 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 更换频率:1. 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 • 2. 有污染时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
塑料及橡胶类
•
• • • • • • • • • •
( 呼吸机的螺纹管、雾化器)
清洁:1. 清洗消毒机按管道清洗流程清洗 2. 流动水冲洗、晾干 消毒与灭菌:1. 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清洗消毒90℃ 5分钟或93℃ 3分钟)烘干自然完成。 2. 新生成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0分钟。 3. 500㎎/L含氯消毒剂中消毒30分钟。 4. 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 更换频率:螺纹管每病或每周更换1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注意事项:1. 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2. 一次性使用螺纹管不得重复使用
环境及物体表面
• 患者的床单元(床、各种推车、轮椅、推床) • 清洁:清水擦拭 • 消毒与灭菌:必要时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 更换频率:1. 每日清水擦拭一次 • 2. 有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 • (电脑、电话、各种仪器表面) • 清洁:保持清洁 • 消毒与灭菌:必要时用75%乙醇擦拭 • 更换频率:有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
玻璃类
• • • • • • • • • • • ( 盛酒精或碘伏消毒液的玻璃瓶) 清洁:弃去消毒液,密闭送供应室集中清洗 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更换频率:每周灭菌2次。 ( 吸引瓶、引流瓶) 清洁:流动水冲洗、晾干 消毒与灭菌:1. 湿热消毒 2. 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 水冲净、晾干 更换频率:每天1次 注意事项: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吸引、引流装置。
医护机构消毒指南PPT课件

手的消毒处理
科 学 消 毒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如何进行手的消毒处理?
✓ 医护人员应做好手卫生,可选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 剂,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 后在消毒。
皮肤、粘膜的消毒处理 科 学 消 毒 防 控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感 染
啦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 或排泄物时
加戴乳胶手套
做 好 个 人 防 护 科 学 消 毒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隔离病房的防护
采集呼吸道样本时
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或防 护面屏
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 胶或喷溅操作时
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穿医用防 护服(可加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必要时佩戴呼吸头罩。
做 好 个 人 防 护 科 学 消 毒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预诊分诊处的防护
✓ 医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工作帽,戴医用外 科口罩
做 好 个 人 防 护 科 学 消 毒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隔离病房的防护
日常诊疗活动和查房时
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 待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一次性工作帽 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
一次性乳胶手套 丁腈手套 鞋套等
三级防护:
适用范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 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生 气溶胶操作、手术、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时可采用三级防护;为 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 时采用三级防护。
防护用 品主要 包括:
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 穿防渗隔离衣 防护服
逐石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记,密闭
消毒技术指南PPT精选课件

(二)消毒方法 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
•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微生物的种类、 抗力和数量,疾病的严重程度,消毒对象的性质,疫源地的特 点等因素
9
表1 常见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
A
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疱疹病毒、豆苗病毒、
冠状病毒、其他有包膜病毒、革兰阴性杆菌、某些丝状真菌、革兰阳
性球菌、人乙肝炎病毒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双向性和丝状真菌、酵母菌、藻类、某些革兰阴性
杆菌、细菌繁殖体
C
腺病毒
D
轮状病毒、某些真菌孢子、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微小病毒(SS
DNA)、甲肝病毒
E
结核分枝杆菌
F
细菌芽胞 枯草杆菌芽胞、梭状杆菌芽孢
G
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
注:微生物由A到G对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由弱到强。
0.5%含氯消毒剂
EPA注册可杀灭无包膜病毒的消
毒剂
污染的地面 先清理污染物,清洁污 先清理污染物,清洁污染表面后再消毒, 先用容器清理,先清洁污染表面
和工作台面 染表面后再消毒,
0.5%含氯消毒剂
再消毒;
0.5%含氯消毒剂
污染物 专门容器排至下水道, 0.5%含氯消毒剂
大量污染物时可先用消毒剂消毒
10
表2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水平
消毒水平 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杀灭微生物种类
常用消毒剂
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含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过 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 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 细菌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 醛 OPA
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建议埃博拉病毒应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注意事项
1、 消毒是需穿戴好防护用具(手套、口罩)。 2.、将药物按规定要求进行稀释,注入药壶内进
行喷洒、消毒。 3、 有强烈气味的药物应在晚间无人时喷洒、擦
拭。 4、 对物面有腐蚀性的药物谨慎使用。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清 洁消毒。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电话 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不适合用 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75%酒精、3000mg/L 季铵盐类化合物擦拭消毒,作用15min~30min
(3)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人 时,应增加消毒次数或采取即时消毒。
必要时可采用下述措施,每天至少1次:
①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 500mg/L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作用15min~30min。
②耐湿物品必要时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 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
③用含醇和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的消毒液,配成含 洗必泰或聚六亚甲基胍3000mg/L~5000mg/L的消毒液, 擦拭、喷洒,作用时间15min~30min,或浸泡消毒物品。
第一节 消毒基本操作程序
消毒工作主要是 预防传染病的传 播,通过药物对 空气、物面的喷 洒与方法的基本原则
1、消毒效果可靠 2、对使用者和人群安全 3、对环境的污染小 4、对消毒物品损坏小 5、选用国家批准的消毒剂和消毒器
二、消毒区域:
1.公共卫生区域、楼梯楼道、管道 井、卫生间与开水间。 2.地下车库及庭院绿地。 3.各类机房、库房。 4.餐厅、客房。 5.办公区域。
(3)传染病流行期间或空气质量差时, 可采用下述措施:
① 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剂,过氧化氢含量3%, 采用喷雾法,按15ml/m3,计算用量。喷洒后, 密闭门窗作用30min。
② 过氧乙酸,喷雾或熏蒸:把过氧乙酸配成有 效含量2%的水溶液,按15ml/m3喷雾,作用时 间30min。
③ 空气消毒机:可选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 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臭氧空气消毒机等。
3、清洁工具消毒
定期清洗消毒,用有效溴含量为1000mg/L消 毒液浸泡或喷洒簸箕、拖把和污物桶表面。
4、垃圾桶消毒
垃圾要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应置于有盖的 桶内,每天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1000mg/L 的消毒溶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5、工作人员手部的消毒方法和要求
工作人员应穿清洁的工作服,经常用流动水清 洁手部。一般情况下,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 流动水洗手,需要消毒可采用75%乙醇棉球或 有效碘250mg/L的消毒液,擦洗1min~3min。 服务员手采用75%乙醇制球擦拭,或用有效碘 250mg/L消毒液,擦拭1min~2min。或采用 3000mg/L~5000mg/L氯己定醇溶液搓擦 1min~3min后用流动水冲洗或氧化电位水浸 泡、冲洗。
2、表面和用品消毒
(1)大堂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 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 手、话筒等表面部位,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并 保持这些部位或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用 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 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消毒。消毒 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内向外进行擦 拭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15min~30min,然后用 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三、消毒的分类
1. 空气消毒 2. 表面和用品消毒 3. 清洁工具消毒 4. 垃圾桶消毒 5. 工作人员手部消毒
1、空气消毒
(1)首选自然通风,或开窗通风换气。 (2)使用空调时应确保安全通风换气。加强
室内通风,保证足够的新风输入;做好空调与 通风设施的定期清洁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