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撰写格式方法范例 计划等
家谱书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xx。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族谱家谱制作方案模板

族谱家谱制作方案
一、族谱定位:寻根、留本、传承
二、经费问题:聘请和委任家谱研究会来编修家谱,是要支付费用的。
提前想好捐助还是募捐形成。
三、绘制世系图
选用一张很大的绘图纸,将近五代老谱上所记载的人员按辈分全部画在纸上,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
每个人旁边写下来他们的字或名,这样查找起来就很方便了。
四、普查
普查就是将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
下边我们来列出来以下几个表格:
【范例一】
入谱修订登记表
___派__户__支填表本人:_____联系电话_____地址:__省___市__ 年月日
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续谱办公室【示范二】
族谱人员履历登记表
【示范三】
_____氏第____世家族成员档案卡
五、整理资料
整理普查资料。
根据普查资料撰写每位族人的条文;确定老谱的取舍范围;根据资料撰写源流考
六、撰写序言
序言是一定要有的,它反映了本谱的内容思想和价值观。
序言的撰写者可以是主编,也可以是本族有威望,有学时的人来做。
七、确定内容,初成文稿,改稿,订稿。
谱名、编修人员名录、家族照片、凡例、谱论、祖先像赞、遗像、图片、姓氏源流、风俗礼仪、后记等。
以上各项重点,根据家族情况自由选择录入内容,初稿形成后,由家族成员或者是编修委员会审核修稿,定稿。
八、排版印刷
九、版谱仪式。
怎样写家谱及样板

怎样写家谱及样板家谱是中国人家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家族的源流及其历史和文化,是家族的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今研究家族状况的重要资料。
家谱的内容及格式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家谱的序言家谱的序言是家谱的第一部分,它的内容不同于家谱的其他部分,要简要介绍家谱的建立原因及家族源流基本情况,如家谱是由谁创立,家谱序言可以用汉字、繁体字或简体字书写,也可以增加家庭传统文化、家族愿景及家族发展目标等内容。
二、家谱的基本架构一般来说,家谱有分支、卷册、章篇等形式,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家族,每个卷册代表一组家族成员,每一章篇代表一个家庭成员的信息。
家谱的架构需要清楚的写明每位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住址、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家庭职务、职称、外出去向等信息,以及成员的配偶信息,可以增加家族传统文化、家庭节日及家族传说等内容。
三、家谱的信息表家谱的信息表主要包括家谱编制者的姓名、外祖宗及父辈的姓名、父辈或外祖宗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家庭职务及职称等信息,同时,可以添加其他家庭成员的信息,如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学历、家庭职务及职称等,以及其它家庭成员的信息,如配偶、子女、孙辈等信息。
四、家谱的样板家谱的样板主要有横格式、网格式和连贯文本等,横格式主要根据家族结构把各家族成员的信息横向排列,以清楚的文字标记出每个家族成员的信息;网格式可以将家族结构以矩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形式把各家族成员的信息排列,以清楚的文字标记出每个家族成员的信息;连贯文本等是由早期的家谱的文字,如“家谱编纂者XX 以及后代XX,等等,由浅入深的循环介绍家谱的架构结构及其成员的信息。
以上就是怎样写家谱及样板的基本内容,不同的家谱可以加入不同的其他内容,样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但是家谱本质上就是家族历史文化的记录,越是充实丰富,越能体现家族历史传承。
因此,写家谱时,应把家族传承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放在重要位置,以传承家族历史文化精神,同时,要注意家谱的时代性、责任性及历史性,确保家谱的格式及内容准确无误,以便帮助家庭成员熟知族谱的体系,更好的传承家族文化。
家谱编写模板

家谱编写模板如下,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家谱名称:____家族家谱
第一章:家族概述
1.1 家族起源
1.2 家族迁徙
1.3 家族荣誉
1.4 家族传统
第二章:世系表
2.1 始祖
2.2 一代至N代族人
第三章:家族成员详细资料
3.1 族人姓名
3.2 出生日期
3.3 逝世日期
3.4 配偶信息
3.5 子女信息
3.6 职业及成就
3.7 个人事迹
第四章:家族重要事件
4.1 家族重要历史事件
4.2 家族重要人物事迹
4.3 家族重要节日庆典
4.4 家族重要习俗
第五章:家族文化
5.1 家族姓氏来源及含义
5.2 家族堂号、堂联
5.3 家族族训、家规
5.4 家族诗词、歌曲
5.5 家族故事、传说
第六章:家族现状与发展
6.1 家族成员现状
6.2 家族企业及事业
6.3 家族教育及学术研究
6.4 家族未来发展规划
第七章:附录
7.1 家族重要文献资料
7.2 家族成员照片及影像资料
7.3 家族成员联系方式
7.4 编撰者及发布时间
请根据以上模板,结合您家族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保持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力求文字简洁明了,以便于阅读。
祝您家谱编撰顺利!。
怎样写家谱范例

怎样写家谱范例
家谱是一种记录一个家族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祖先和后代的关系,可以帮助后代了解自己的身世和家族文化。
下面是一份家谱范例。
家谱。
(XX家族)。
第一部分。
始祖。
XX,字XX,祖籍XX,出生于XX年,于XX年迁往XX,生有XX,XX,XX等子女。
第二部分。
第二代。
(一)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子女。
(二)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子女。
……
第三部分。
第三代。
(一)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
子女。
……
(XX以上部分可根据家族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每一位祖先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
第四部分。
第四代及以后。
(XX以后代数可根据家族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每一位后代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或曾经生活过的地区及家庭情况等信息。
)。
……
家训。
(XX家族家训可根据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家族的传统价值观、
行为规范、家教信念、人生格言等。
)。
结语。
族谱格式模板

族谱格式模板一、族谱名称。
(例)XXX家族族谱。
二、族谱总述。
(例)XXX家族自清朝嘉庆年间始祖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至今已有六代传承。
族谱记载了家族世系、重要事件、家训等内容,是家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三、族谱编修单位。
(例)编修单位,XXX家族宗亲会。
地址,XXX省XXX市XXX街XXX号。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四、族谱编修人员。
主编,XXX。
副主编,XXX。
编委,XXX、XXX、XXX。
五、族谱编修时间。
(例)编修时间,2000年-2005年。
六、族谱出版时间。
(例)出版时间,2006年。
七、族谱版本。
(例)初版。
八、族谱卷次。
(例)上下卷。
九、族谱字数。
(例)XXX万字。
十、族谱装订。
(例)精装。
十一、族谱印数。
(例)1000册。
十二、族谱定价。
(例)XXX元/册。
十三、族谱出版单位。
(例)XXX出版社。
十四、族谱印刷单位。
(例)XXX印刷厂。
十五、族谱纸张。
(例)铜版纸。
十六、族谱尺寸。
(例)16开。
十七、族谱目录。
(例)第一编世系。
第二编重要事件。
第三编家训。
十八、族谱世系。
(例)始祖XXX。
第二代XXX。
第三代XXX。
第四代XXX。
第五代XXX。
第六代XXX。
十九、族谱重要事件。
(例)清朝嘉庆年间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
民国XXX年XXX出生。
XXX年XXX考中举。
二十、族谱家训。
(例)勤俭、诚实、孝顺。
二十一、族谱其他内容。
(例)家训、家规、家谱、家事。
以上即为族谱格式模板,希望对您编写族谱时有所帮助。
家谱序言的格式及范文

家谱序言的格式及范文在很久很久以前,咱们老[姓氏]家就像一棵大树,在岁月的风雨里扎下了根,然后开枝散叶,慢慢地繁衍出了如今咱们这一大家子人。
今天咱们来唠唠咱这个家谱的事儿。
咱为啥要修这个家谱呢?你想啊,要是没有个家谱,时间一长,哪家哪户是谁的后人,咱可就搞不清楚喽。
就像走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森林里,没个路标,肯定会迷路的。
家谱就是咱老[姓氏]家的路标,让咱们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咱们老祖宗那可是相当了不起。
听老辈人讲,他们在那个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也许是为了躲避战乱,也许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他们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每到一处,就重新开垦土地,建立家园。
就靠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咱们家族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就说咱家族里出过的那些厉害人物吧。
有学问特别高的,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在文化的天空里闪闪发光,他们写的文章、作的诗,到现在都还被人传颂呢。
还有那些做生意特别精明的,他们就像善于发现宝藏的探险家,在商场上纵横驰骋,让咱们家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更多的是那些普普通通、勤勤恳恳的家人,他们每天辛勤劳作,把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虽然平凡,却也是咱们家族不可或缺的基石。
现在咱们来修这个家谱,可不仅仅是把名字列上去就完事儿了。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聚会,把那些散落在不同年代的家人都聚集在一起。
咱们把家族里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记录下来,把每个人的故事都写进去。
这样,后代们翻开这个家谱,就好像在看一部家族的纪录片,能感受到咱们家族的喜怒哀乐,能知道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先辈们怎样的精神。
这个家谱,也是咱们家族团结的纽带。
不管咱们住在东边还是西边,不管咱们从事什么工作,只要翻开这本家谱,就会想起咱们都是老[姓氏]家的人,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
咱们就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把咱们这个家族建设得更加兴旺发达。
希望咱们家族的每一个人,都能好好保存这本家谱,并且把家族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让咱们老[姓氏]家的大树,永远枝繁叶茂,庇佑着咱们子子孙孙。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传统习惯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以下是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1. 家谱标题:在家谱的最上方中央,写上家谱的标题,例如“XXX家谱”。
2. 世系编号:从最上层始祖开始,按照世代递增的方式进行编号,并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世代编号。
例如:“第一世:始祖XXXX”。
3. 姓名信息:在每个人的姓名下方,注明其生卒年份和籍贯。
例如:“XXXX(公元XXXX年-公元XXXX年),籍贯XXXX”。
4. 辈分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辈分,例如:“幼子”、“长子”、“次子”等。
5. 配偶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注明其配偶的姓名。
6. 儿女信息:对于男性祖先,标明其所有子女的姓名。
对于女性祖先,标明其儿子的姓名。
7. 公告事项:标明家族中重要的公告事项,比如家族变迁、荣誉、名人等。
8. 血缘关系图:在整个家谱的最底部,可以绘制一幅血缘关系
图,将各代人物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但一般要保持清晰、简洁和易于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渭李家店青草湾车家家谱撰写计划第一部分家谱通用格式简介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
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下面的24项。
下面的这24项是家谱的基本格式。
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举例:虞邑范氏族谱凡例一、本谱总分五卷,共列内容十六章。
历次谱序列于卷首,其一至四卷为世系图,第五卷为世系考、旌表诰命、官秩与名宦、族礼、祭礼、祠堂、义田、传记、艺文、史料等综合卷。
第一卷中列明本谱总目录,其余卷仅列本卷目录。
二、谱中世系图所载之世系支派,一律按世次排列,概不冠姓。
妻室有姓名者列入全名,无名者只称姓氏,列于夫男简历之内,不另记述。
三、旧谱记男不记女,本次续修于女均予入谱。
女子简历记入父辈简历中,已婚子女列明夫男姓名。
四、遵旧谱惯例,仍以竖排从右至左阅之,每页列五世,起始世次族人标明父辈名字,以便衔接。
为方便阅谱,原谱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此次续谱时均改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的通行简化汉字。
无简化字者,仍以原谱登之。
五、谱中文字凡出现族人姓名、名讳、字、号、官衔、封号者,皆加着重线,以便识别。
现代文章中多未标注。
外族人员与官衔等不在此例。
六、本族新增之传记、艺文、史料等,有出处的皆注明出处,明示作者,以期族人核对。
原实行、忠义、节烈贤孝被另外刊载的,亦予标明。
九、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十、五服图:又称服制图。
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
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十一、世系: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
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
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
(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十二、传记: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
字辈的形成是为了分尊卑,别长幼。
此处的尊卑并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内部辈分的高下。
字辈的使用,对一个大家族,尤其是像孔门这样绵延数十代,繁衍达数十万的持久型家族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字辈的这种能够分尊卑、别长幼的功能,也就为其他一些需要分尊卑、别长幼的群体所借鉴,如宗教教派、社会帮派、武林门派等。
这样一来,字辈这种原来纯粹为家族内部使用的文字形态也就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字辈的产生,有人说起源于汉代。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汉代,甚至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了一些在名字用字上反映同辈关系的萌芽或苗头,如选共同用字或在偏旁部首上体现出来。
然而,这只能是萌芽,它离真正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共同字来区别辈分,进而预先选取一定数量,且有一定意义的吉字”作为一种规定性、后代子孙取名时必须遵守的字辈,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再说,汉魏时期以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时人取名多为单字,字辈的区分更难明确。
更有甚者,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几代名中均有“之”字,字辈不仅无从谈起,而且还从根本上违反了后世字辈的要求。
所以说,这一时期,即使有字辈的痕迹,也是处于一种自发的萌芽阶段。
隋唐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家谱资料基本上没有留传下来,因此,无法对此做出准确判断。
不过,从一些现象中,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这一时期,某些家族开始出现了同辈在取名时使用共同用字的现象,如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其堂兄弟中著名者有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杲卿和颜曜卿、颜春卿等,大家都用一个“卿”字。
颜真卿的两个儿子颜、颜硕都有“页”字偏旁,似乎也合字辈要求,但其曾孙名弘式,与颜杲卿曾孙名从览之间则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但这个“卿”字,到底是如何确定下来的,确定时对于不同辈分的用字是否都已确定,同时确定了多少代,这些都无法考定。
不过,颜氏家族在某些代有字辈的规定,则是确定无疑的,只不过字辈要求不如后代规范罢了。
颜氏如此,其他家族也必有使用字辈的。
二十二、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二十三、续后篇:或称余庆录。
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二十四、捐修人名: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第二部分意见征求内容一、计划方面由于我族家谱编修没有先例,属于白手起步和积极尝试,既需要谋划统筹,安排总体框架和各方面细节设置,更需要大量的考证、资料收集和鉴别、编写、校对、讨论、修改、印刷等工作,因此,做好总体计划或规划、分项计划就显得很是重要,望各位亲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提出各类建议和意见。
二、格式方面上述提供的格式为一般家谱的通用格式,且为古代人用的格式,望各位亲人在参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切合现代社会、切合我族实际的格式。
个人感觉,完全可以增加、减少或修改。
三、内容方面我族近期起源、祖先繁衍事实,由于有各代保存相对完好的神位,基本上是清楚的,但其他方面的资料严重缺失,需要大量考证,因此具体内容要紧密结合各种能搜集到的资料而定。
望各位亲人提出各类建议和意见。
四、组织方面包括编修、考证人员安排,时间阶段安排、资料收集原则、口径等等,都附录:欧阳修式: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一1072年)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
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
”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先人小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行,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欧阳修式家第二个是开州天水赵氏家谱,它们采用的都是欧阳修式(也即欧式)家谱格式: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
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
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第一部分车氏族谱格式(讨论稿)(2017.10)一、名称甘肃省通渭县李家店乡刘家岔村车氏族谱(第一卷)。
二、谱序甘肃通渭、安定、陇南和新疆四处至少各一篇,主要结合各自实际,写对本家族、族谱的认识、感受,编修族谱的必要性,对本家族的希望、祝愿等等。
文言、白话均可,可根据谱序内容起列专门题目,以所居住区域署名,每篇1000字左右。
三、目录详略适当,至少按本卷章、节排序,最后标注页码。
店乡刘岔村车氏源渊。
六、世系图至目前所有可考代数全部按辈分排列,夫前妻后,均冠姓,所生子女不分男女,均按出生先后排列。
因现行法律、习惯没有服制一说,故不再单列五服图,如有需要者,在世系图中查找即可。
谱系的内容分列在世系图和小传中,不再单列。
七、荣誉仅列获得县级(军队为团级)及以上的表彰、奖励等荣誉。
其他如上学、工作期间获得的奖励可在家庭小传、个人小传中详细列明。
八、神主或遗像按世系图的辈份顺序排列,可以照片、复印件、文字等方法表示,这部分仅列已故人员,但早夭人员是否留存,待定?。
九、小传分为家庭小传、个人小传。
家庭小传以族谱编修时间截止日已组建的最小家庭为单位(可以户口簿、实际生活状况等标准由各直系长辈确定),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分男女,均列家庭小传,主要写家庭基本情况、成员、住址、生活情况,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情况、突出表现等。
字数宜在1000字左右。
但因传统观念影响,外嫁女暂列本人第一代家庭,以后分立家庭是否编入车氏族谱,由后人去定。
个人小传,已故、退休、60周岁以上休息人员均列小补充。
十五、附录包括编修人员、组织、印刷等情况,欢迎大家提议。
(还有无需要增加的事项?请大家提议)需要大家共同确定的事项:1、有无必要确定族规?2、有无必要确定字辈谱?3、族谱若干年以后的续编如何确定?4、通渭祖坟的立碑有无必要?如果有必要,如何办理?5、其他未尽事宜。
第二部分族谱编修计划安排(讨论稿)一、时间安排时间起讫:建议从有具体记录开始,止公元2019年12月31日;时间计划为: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底前,商议确定族谱格式、任务分配、人员组织等各项内容。
第二阶段,编写阶段(2018年-2019年):第三组:甘肃安定第四组:甘肃陇南以上各组编写人员由各地负责确定,总的原则是各地有人主办,统一组织、大家参与、不计辛劳。
有力的出力,有资料补充资料,有意见的提意见,个人时间相对宽裕者多费心,不要过多影响工作、生活就行。
四、费用负担暂不作要求,待具体发生费用时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另行商定。
五、印刷册数凡在世直系血亲人手一册,未成年人暂由其监护人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