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二轮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二轮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6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二轮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16临海市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一)父亲的大学(14分)①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

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

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

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

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

②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

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③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

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

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

④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

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

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

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

⑤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

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

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

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

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闭着。

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练习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练习及答案(2016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一模))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母亲的文化迟子建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

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

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

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

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

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

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②“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

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她受不了这个。

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

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

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

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xīpíxiào liǎn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

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③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

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

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

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

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

故事很简单,但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

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

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201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如下是一篇说明文的阅读练习,欢迎阅读参考。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

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

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

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2016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

2016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6年辽宁省说明文阅读8篇别让甜饮料毁了你范志红①最近甜饮料又上了健康新闻的头条,因为著名国际医学杂志《循环》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甜饮料每年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是研究者统计1980-2010年之间51个国家超过61万人的膳食数据后的发现。

②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殊不知甜饮料中糖的害处几乎是“罄竹难书”的——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龋齿,甚至癌症。

③一罐355毫升的可乐就含有37克糖,一瓶500毫升的果汁饮料中含有40-60克糖。

只要饮用一款,就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新推荐是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

④中国人喝甜饮料的状况也很让人忧心,而且其中最大的群体是少年和青年人。

其实用不着做那么多调查,只要直接走进超市看看,就猜得到结果。

⑤最糟糕的是,甚至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不成文的“刻板印象”——默认孩子和年轻人就该喝甜饮料,时尚者就该喝加糖加奶的各种高热量咖啡饮品,只有老年人才该喝茶。

⑥一位朋友告诉我,他28岁牙齿就已经严重损毁,牙医认定,从两岁开始每天喝可乐,成年之后更是不喝水只喝包括可乐在内甜饮料,就是这位青年牙齿毁掉的主要原因。

这位青年背痛、膝盖痛,骨密度检查显示他相当于60岁的老年人。

20多年来勤奋饮用甜饮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⑦还见过很多小孩子,或身体虚胖或脸色灰黄。

一问饮食习惯,大多数...孩子是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喝甜饮料的,甚至有还没断奶就开始喝甜饮料的。

甜饮料营养价值很低,喝了甜饮料又不好好吃饭,会营养不良。

在三餐饱食之外再喝很多甜饮料,结果就是身体肥胖。

⑧研究者们实在是太反感这些甜饮料了,但遗憾的是,各种健康教育,似乎根本没法和商业广告洗脑相抗衡。

美国的营养学家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超过一半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看着高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少喝一点甜饮料。

2016年南通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题

2016年南通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带答案)(三)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带答案)(三)
高、花朵长势旺),捡拾树下掉落的种子。工人们经过二度筛选后,便将其播种到苗圃地里。在宫粉羊蹄
甲成长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时记录其日、周、月的生长量,并为其进行常态化体检、诊断治病;人工为
其拔草、施肥。次年3月,技术人员开始观测、记录花蕾数量。
⑧宫粉羊蹄甲属于喜阳植物,气温对其生长影响最大,20℃至25℃最适宜其生长。据专家介绍,一般
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
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
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
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③首先来说说“宫粉羊蹄甲”。其花瓣呈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期为每年春季,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叶
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这种“紫荆”花期较短、开花时间接近,可以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紫
荆开”的效果。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而后会呈现满树繁花的壮观景象。
④另外一种是“红花羊蹄甲”。其花瓣为鲜艳的紫红色,花期全年,冬季最盛,开花时不落叶。叶的
池要做中国的“长寿脸谱”。河池有6个县(市)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其中巴马县更是被认定为“世
界长寿之乡”。巴马县每10万人口中有健在的百岁老人33.4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4.8
倍。其中,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是著名的长寿村。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标准的近200倍,也
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地区。
活化细胞酶组织,激发生命活力。长期饮用巴马水,具有显著的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食物方面,在巴

广东省中考语文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广东省中考语文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广东省中考语文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方块汉字前途之争汪品先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

“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

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

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

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

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

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

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

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

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

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

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

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

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

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加点字不能删除,因为“往往”指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大部分有这种情况,但不是全部。

[精]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精]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8分)读书重在选择潘裕民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

”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

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

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

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

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

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

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

”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

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

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

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

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练习(一)汉字的优越性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有着其它文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现在国际通用的文字主要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等六种,联合国的文件一般都要翻译成这六种文字。

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文件往往厚厚一大本,而用中文写的文件则要薄得多。

这说明,同样的信息量,用汉字来表述最简洁。

汉字总共六万多个,英文字母只有26个,为何汉字比英文还简洁呢?这是因为,汉字虽多,数量不再增加,并且真正常用的汉字并不多。

按照《信息交换用字汉字编码字符集》的统计,现在通用的汉字只有6763个。

据测算,一个中国人如果掌握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950个汉字,就能覆盖一般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的90%的阅读。

英文字母虽然只有26个,但英语的单词量一直在增长,它要是不增加就无法适应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汉语则不同,不管科技时代的社会生活怎样飞速发展,随便从《康熙字典》中找几个汉字,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衍生出新的词汇,用来表述科技方面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名词。

汉字形体俊美,魅力无限。

汉字之所以被称作方块字,是因为它方方正正,四平八稳,横竖撇捺,结构匀称。

汉字书法艺术更是世界一绝,无与伦比。

其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风格迥异,各领风骚。

此外,汉字一个音节一个字,阴阳上(shǎng)去,平平仄仄,由此形成的“对对子”堪称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鸿是江边鸟,蚕乃天下虫”、“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东扔;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向右翻”,这种汉语言特有的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和韵律美,确实令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和鼓舞。

新加坡有关专家对7000多名6至12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新加坡儿童在智商方面的表现要比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儿童突出。

专家们认为学习汉字是其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汉字的象形特性对激发儿童的思考能力大有帮助。

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拼音文字都属于“单脑文字”,即这种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刺激,这一刺激只对人的左脑发生作用。

相比而言,汉字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复脑文字”,具有音码、形码(平面排列)、义码三种不同的刺激,需要人的左右脑同时发生作用。

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家米奥拉女士也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她通过研究亚裔学生的母语,肯定了汉语学习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所起的正面作用。

15.从全文看,汉字有哪些优越性?(3分)16.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分)17.下面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据测算...,一个中国人如果掌握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950个汉字,就能覆盖一般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等使用汉字量的90%。

18.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汉字”热,请就此事发表你的看法。

(60字以内)(3分)(二)北京园林①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

其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中外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

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独具匠心。

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

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椽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

一幅“嫦蛾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寻味。

④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

有时,在万绿丝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

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

那大红色的梁柱,十分庄重。

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⑤故宫颐和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也是北京园林的又一大亮点。

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美,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⑥这就是我到北京游玩时看到的北京的园林,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美丽和妙处,还是你自己来游览吧!15.北京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3分)16.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7.第④段加点的词语“大多”为什么不能否删去?(3分)18.第⑤段调到何处更合理?为什么?(3分)(三)潼湖湿地①潼湖位于惠阳和东莞两县交界处,实际上是一个横亘五六十里的积水洼地。

连接两县的一条百余里长的山脉,其水均向北泻入潼湖。

因此在夏天雨季,潼湖才是一个湖,而在秋冬春三季它便是一个盆地式的小平原了。

②潼湖湿地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湿地内光照充足,有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动植物栖息或开发生态旅游,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地。

根据实地调查,该湿地共有植物64科155属203种,其中约一半植物都是野生植物。

另有鱼类、爬行类、两栖类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现在已经掌握定名的鸟类共有7目23科81种,常见鱼类也有30多种。

其中,褐翅鸦鹃、虎纹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③六十年代前,潼湖湿地是人们生活的好居处。

每年初夏,一场“龙舟雨”下过后,潼湖就荡漾起粼粼的水波。

早晨或傍晚,人们喜欢看浩浩荡荡的大水,看一队队摇橹而过的渔船,看入夜后才会出现的一幕奇景——波涛上悬浮的一排排灯火……④从1966年开始,潼湖湿地开始变了。

解放军投入几个团的兵力围垦潼湖土地。

潼湖被围垦之后,赛龙夺锦没有了,连天蒲草没有了,五禽六畜和鸟雀鱼虾大大减少了。

特别是九十年代,军队撤走了,大面积“军田”丢荒了,炒卖地皮开始了,几年间祖宗留下的、凡是地势较高的土地被炒卖殆尽了。

地势较低的,则租给外乡外省人办砖厂了。

烟囱们徐徐冒升着含有一氧化碳的浓烟,把天空染成了灰暗的浑浊。

灰色的天罩着褐色的地,潼湖真的“缁衣顿改昔年妆”了。

⑤现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湿地的过度开发,生存环境的恶化才使人们认识到湿地的作用。

原来,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调节区域,对该地区内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潼湖湿地的?请分条写出。

(4分)16.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7.第③段对潼湖景色的描绘有什么作用?(2分)18.第⑤段加点的词“主要”为什么不能删掉?(2分)(四)梨花落后清明①“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就只有清明,可见其独特的意义和重要的地位。

为此,《岁时百问》中曾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②在一年四季的交替中,清明是美丽的华彩时段,此为仲春,正是春光烂漫,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之时,古人称之为:“红绿扶春上远林。

”儿时父亲要我背杜牧那首老幼皆知的《清明》,尽管全诗写得清新明丽,尤其点出了清明的气候特征,但我总感到此诗写得有些压抑,有些伤感,从而使清明的整体内涵与节气氛围受到了影响。

其实,清明的主要语境是清逸明净而乐观豁达的。

③民谚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这是一个播种万物的季节,也是一个拥抱希望的季节。

人们可以尽情地走向原野,亲近自然,以此作为催护新生、天人合一的演绎仪式。

记得父亲曾说过:清明是一年中草木华润、清气最盛之时。

因此,他和母亲总是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远足到郊区游春踏青,以吐故纳新,接受地气。

同时,也去扫墓祭祀,在祖辈的坟上摆上糕团供品,缅怀先人,寄托情思。

这种仪式的本身,实际上是精神上的寻根亲祖和血脉上的认祖归宗。

住在浦东北蔡的外婆,也总会在这个时节,叫舅舅送来新摘的马兰头、新摸的螺蛳,说是吃了这些清明前采的东西,会眼目清亮,祛热驱邪。

而青团,则是必不可少的清明标志性食品。

外婆是用泥胡菜、艾蒿打成汁,然后拌入糯米粉,因而做出的青团是鲜亮丰润而碧绿生青,香气四溢,糯而爽口,至今在我的舌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④“梨花落后清明”是宋代大诗人晏殊的名句,很有时令的镜头感和旖旎的画面感。

梨花是初春之花,作为春光的序曲或春色的铺垫,它落后就会引出灼灼的桃花和艳艳的杜鹃,从而正式进入春之声的高潮。

《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也就是说,在这姹紫嫣红、春光璀璨的时节,天地间氤氲的则是清明之气,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天地人文之景。

唯其如此,清明不仅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从2008年开始成为国定假日之一,使我们能淡定从容地享受节日,如和双休日相连,更是可以外出旅游,使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⑤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清明,古时又称三月节,因而在这莺飞草长、春布德泽之际,其民俗活动也是相当丰富精彩的,如“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此时春雨霏霏,滋润沃土,正是植树最佳时段。

放风筝,借万里春风,可以让风筝扶摇直上,让美好的心情也一起放飞。

荡秋千,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中荡起欢声笑语。

踢球,清明时的土地草嫩土松,人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奔抢比拼。

可见清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全民健身节。

(文/王琪森)16.从全文来看,为什么说“清明的主要语境是清逸明净而乐观豁达的”?(3分)17.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和民间谚语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18.文中结尾画线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3分)可见清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全民健身节。

19.仿照第③段画“”句的写法,根据你熟知的某个制作过程,写一段话,不超出60字。

(3分)(五)怎样学习硬笔书法①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水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多种多样,简单易取。

它与软笔书法的区别在于笔画纤细灵巧,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作品书写快捷、携带方便,非常易于文化信息的传播。

②学习硬笔书法,第一,要选取自己喜欢的字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要想写好硬笔字,必须选古碑名帖。

楷书名帖有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行书则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等。

③第二,把握“读、摹、临、背、意、用”的习字真诀。

“读”即读帖,读字的用笔、结构、章法等,读帖要经常读,闲暇时要经常拿出字帖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

“临”即临帖,就是边看字帖边照着帖的写法练字,这是学习书法最.常用的方法。

要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比较,找出差距,努力改进。

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要看一个字写整个字。

“背”即背临,就是试着不再看字帖,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