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现代人眼中的形象
我心中的曹操作文400字左右精选

有的人说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奸雄,有的人说曹操是个海纳百川的英豪,在我的心目中,曹操是个优点与缺点都非常鲜明的人。
我认为,曹操的优点远远大于他的缺点。
众人皆知,曹操唯才是举,注重延揽人才。
他的手下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谋臣有神机妙算的郭嘉,足智多谋的荀彧,深谋远虑的程昱;猛将有所向披靡的典韦,英勇无敌的'许褚,赤胆忠心的庞德。
他的手下猛将和谋臣,肝脑涂地,成就了曹操一统北方的伟业。
曹操的胸襟和气度,也是世人所津津乐道的。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缴获一批自己手下战前私通袁绍的书信。
曹操不是拆封查处,而是全部烧毁,既往不咎。
曹操如此过人的胸襟和气度,怎么可能不赢得手下的衷心拥戴?
曹操在方面的造诣也是引人瞩目的,他写的一些诗千古流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么表现了他求贤假设渴的心情。
曹操当然不是神,他也有缺点,但瑕不掩瑜。
曹操唯才是举,胸襟和气度非凡,文武双全,怎么可能不令我们由衷地敬佩?。
作文曹操让我印象深刻

作文曹操让我印象深刻
在我的心目中,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也很奸诈的人,但我很敬佩他。
因为他是三国中最聪明的人。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经过多年的准备,终于以一支铁骑出潼关,南征荆州,平定江南,东灭刘备,西取汉中,并最终一统天下。
曹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很大关系。
在统一北方过程中,曹操曾经多次下令招降或杀死对自己有不满的人。
有一次,他要招降吕布。
有人说:“如果不杀吕布,刘备必不会相信吕布会降曹。
”曹操却说:“如果我能制服他,就可以不用杀刘备了。
”于是,曹操亲自到刘备家去拜见他,刘备正准备离开时,曹操又叫人把他留下来。
刘备说:“吕布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曹操说:“你不知道吗?吕布有一件东西比金钱还贵重。
他给你钱时你不会要的!”于是,刘备把吕布送来的宝刀送给了曹操。
在统一北方之后,曹操并没有马上南征孙权。
—— 1 —1 —。
我眼中的曹操_初三作文范文

我眼中的曹操_初三作文范文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在我眼中,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果断坚定、谋略高超的伟大领袖。
首先,曹操具有远见卓识。
他深谙周围国家的情况,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以此来制定适合的战略。
他的反袁运动中,曹操利用荀彧的建议,先以防御为主,稳固自己的地盘,等待时机。
而等到袁绍大军劣势明显时,他果断出兵,一举击败袁绍。
曹操领导下的荆州之战也是精心策划而成,最终曹操胜利打下了荆州,如此远见卓识的领袖,可谓不可多得。
其次,曹操果断坚定。
他不会拖泥带水,浪费时间。
在与袁绍的战争中,曹操一次次地挫败袁绍的进攻,最后以镇江之战一举将袁绍击败。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在险境中仍坚持抵抗,最终击败了袁绍。
他还会抓住战机,不会浪费任何机会。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不顾部分军队不满情绪,果断下令退军,从而避免了全军覆没。
这些果断行动,使曹操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领袖。
最后,曹操谋略高超。
他对于战争的谋略可谓贯穿始终,毫不退缩。
在乌桓之战中,曹操使用奇谋,用空城计欺骗了乌桓人,最终一举获胜。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使用假设法,将其敌方从各个方向攻击,最终获胜。
而他推行的虎步、龙骧、闪电战等,也是他谋略高超的体现。
在政治上,曹操推行屯田政策,鼓励百姓劳动种植,使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既有领导才能,又有文学造诣的杰出人物。
在我眼中,他是一个能屈能伸、宽容大度的英雄豪杰。
曹操的一生,是用谋略和智慧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不朽的轨迹,也秉持了一种上进不止,进取不停,不断探求人生真谛的品质。
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这学期我们读过了《三国演义》,书中描写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争议最多的要数曹操了,有人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有人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我觉得曹操是个双重性格的人。
首先,曹操是个奸诈之人。
他小时候就喜欢游手好闲,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他的叔叔喜欢向他爸爸告状。
曹操为了报复叔叔,假装自己中风,叔叔看到了告诉了他爸爸,他爸爸见曹操安然无恙,从此再也不听信他叔叔的话了。
我觉得曹操的父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他应该先弄清事情的真相,好好管教儿子,不能纵容他。
当今社会,有些父母从小对孩子一味纵容,长大后,孩子的习惯越来越差,有的长大后甚至坐牢了。
其次,曹操是个疑心重的人,有一次他刺杀董卓失败后,就投靠他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吕伯奢大摆宴席,杀猪款待他,自己还亲自到街上去买酒。
曹操听见磨刀的声音,以为他们要杀自己,于是把吕伯奢一家都杀了,在路上还把打酒回来的吕伯奢给残忍杀害了。
曹操这样滥杀无辜,总有一天他的手下会离他而去的。
所以我们不能疑心太重,要相信身边的朋友,否则就会很容易发生争执。
有一次我的笔丢了,看见同桌有一支跟我一样的笔,我以为是他拿走了。
后来才发现是掉在地上,我事后真是惭愧啊,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友情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破裂。
曹操虽然是个奸诈小人,疑心很重,但他十分爱惜人才。
有次袁绍叫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唾骂曹操,陈琳被俘后,曹操并没有杀死他,而是让陈琳做了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杀死他,曹操竟然会如此的宽宏大量,真是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啊!我很欣赏曹操的这种做法,敬佩他的不计前嫌、宽宏大量。
我想对曹操说:“你的爱惜人才使我敬佩,你的奸诈又使我憎恨。
”。
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家。
在我眼中,曹操是一个极具智慧和魅力的人物,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1. 政治家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能够灵活运用政治手段,使自己在政治上取得巨大成功。
曹操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包括察言观色、千方百计地争取民心以及善于运用权谋等。
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政策,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曹操的政治手腕使得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权力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2. 军事家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他以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闻名。
他善于组织和指挥军队,能够灵活运用兵力和战术,并且总能够抓住战场上的机会。
曹操在许多战役中都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军事才能,他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常常使敌军望风而逃。
曹操的军事天赋使得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富军事才能的统帅之一。
3. 文化家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曹操还是一个有着广泛的文化造诣和艺术才华的人物。
他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己也亲自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曹操的文学才华使他在文化界也有相当高的地位,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操的文化造诣使他在那个时代不仅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个文化人。
4. 大智大勇总结来说,曹操是一个具有大智大勇的人物。
他以其聪明才智和胆识,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曹操在治理国家和指挥军队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的才略和勇武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曹操还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培养,使自己在文化领域中也有着较高的造诣,这种全方位的才华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总的来说,我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极具智慧和魅力的人物。
他的政治手腕、军事才干以及文化造诣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曹操的智谋和勇气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是一个备受尊敬和学习的典范。
我心目中的曹操

我心目中的曹操
穿越了时光,穿过了檐廊,将生命的绝唱留在了世间的某个地方;看过了沧桑,经历了悲凉,只愿今生的错,别再造就后世的果……这就是曹操!奸雄曹操。
我心目中的曹操,既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很狡黠的人,他爱惜人才,曹操不杀张辽想的就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能扑捉机会,坚决而果断,善于把握住时机,广开言路;还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曹操能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七十万之众,足以显示其军事才能。
曹操可以被称为三国时期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但他有时也会显露出浮躁之气,如赤壁之战。
曹操因太浮躁而败给刘备。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史书曾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史书这样评论曹操也是根据曹操的一句话来的:“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这样感性的话语足以说明他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小人,他不但有“奸”,更重要的是他还有“雄”。
曹操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才有了斩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miǎo)、诛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cóng)、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等杰出功绩。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写人作文】我眼中的曹操

【写人作文】我眼中的曹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我眼中的曹操是真英雄,连毛泽东也多次为他翻案。
有人说他就像一只老虎,一只横扫北方的捕食者。
也有人说他像一只狐狸,狡猾而奸诈,是一代奸诈的官员。
然而,我认为剧中的白脸是对他的错误判断。
小说中的残酷是对浪漫的误解。
他是我一直敬佩的人。
他是一个真正的会写作、会战斗、会弯曲、会伸展的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
赤壁之战他的一时疏忽导致诸葛亮计谋取胜,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胜败兵家事不期”他不屈地仰天长笑,我钦佩他在困难面前的锲而不舍,“包羞忍辱是男儿”。
他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指挥官。
在官渡战役中,徐游的提议被袁绍拒绝,并转向他。
听说徐游要来,他不顾自己的形象赤脚迎接他。
关羽和曹营有麻烦时,他对曹营很热情,说要把关羽带到魏国去。
只是因为关羽珍视友谊,发誓要与刘备同归于尽,虽然他后悔,但他也热爱人才,最后把他释放给了蜀国。
他能武亦懂风骚。
他挥师南下,江心击水,横槊赋诗,手不释卷!他心存统一天下之志,然功业未遂,且时不待我,面对滚滚江水,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他思慕贤才,故而生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万般豪情;他老当益壮,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慷慨之音……江水滔滔,思绪缈缈,斯人已去,我辈怆然!他背信弃义,为世人所憎恨。
他疑心太多,误杀了许多忠心善良的人,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光芒。
他就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曹操,他是我心中的真男儿。
曹操乃一代枭雄,现代的人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东西吗?

曹操乃一代枭雄,现代的人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东西吗?非常荣幸回答此次话题,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喜勿喷哦。
个人而言,我还是很喜欢三国演义里的曹操。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也好,工作或者生活也好,处处离不开与人交际。
现在社会不内战,所以仅仅从生活和为人处世来分析,能学习到哪些曹操身上的优点,和对自己平时生活中与人打交道用得到的地方。
1,有胆有谋。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有胆刺杀董卓,又有谋略成就一番伟业。
个人而言,现在社会上缺乏的就是有胆有谋略的人才。
2,带点邪气。
这里的邪气不是说不好的,而是说作为一个人不要太正经,现在社会上的女子都喜欢小坏小坏的男子哦!曹操的身上就带着一股邪气,亦正亦邪,让人捉摸不透,拿捏不准,不敢乱来。
3,善于用人。
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时候,而曹操善于用人非常厉害,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却又能驾驭有方。
不像袁绍,几个谋士一起进言,结果脑子里一塌糊涂,不知道听谁的,一大堆人才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
4,心胸宽广,不计前嫌。
曹操的胸怀可谓宽广,下属犯错,自己不但能做到包容,还能让下属拼命为自己效命。
真正是做到了大丈夫不拘小节,只要你是人才,不犯重大过错,有些小毛病或者小错误,都不计较。
另外曹操与张秀的恩怨分明,不计前嫌也可谓是厉害,自己的大儿子和典韦死在张绣手里,为了大局又暂时性化干戈为玉帛,厉害!5,知错,改错,不认错。
当然,这点是需要有一定地位和层次的朋友才可以借鉴!!切记,切记!!曹操之所以能有一番霸业,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放一个屁有了地位了,认错就显得反而不合时宜了。
但犯错了,得改!你可以不认错,但不能不改错!现在社会,很多高层都犯的错误,就是知错认错,就是不会改错,反而一错再错,到最后功亏一篑,甚至把自己逼入绝境!6,领导归领导,但你得有人情味!这点同样是写给有背景,有一定社会领导层次的人。
点到为止,需要用心方可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曹操在现代人眼中的形象
三国东汉魏国曹操
清室祚尽,共和始兴,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然曹操的奸雄形象却在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因此有所变化,而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戏剧事业的繁荣而更加妇孺皆知了。
一说曹操,人们自然就同奸诈联系起来。
曹操的词意不再仅仅是人名,而且賦予了奸诈、残忍等特定的含义。
此种情形,自然也就引起一些著名学者的重视。
胡适认为《三国演义》的谬处在过抑曹孟德
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同钱玄同讨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评价问题。
胡适撰文说《三国演义》在世界历史小说上为有数的名著。
其书谬处在于过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
然其书能使今之妇人女子皆痛恨曹孟德,亦可见其魔力之大。
胡适魔力之大的观点,受到钱玄同的责难。
钱玄同说:盖曹操固然是坏人,然刘备亦何尝是好人。
论学、论才、论识,刘备远不及曹操。
论居心之不良,刘备、曹操正是半斤八两。
戏台上《捉放曹》、《华容道》、《黄鹤楼》等戏,必是挤眉弄眼,装出许多丑态,仔细想想,真正可发大笑。
胡适辩解说:吾谓此书能使今之妇人女子皆痛恨曹孟德,亦可见其魔力之大,吾并非谓此书于曹孟德、刘备诸人褒贬得当。
吾但谓以小说的魔力论,此书实具大魔力耳。
胡适同时为《三国演义》作如下辩白平心而论,《三国演义》之褒刘而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煮的议论,替他推波助澜,并非独抒己见。
况此书于曹孟德,亦非一味丑诋。
如《白门楼》杀吕布一段,写曹操人品实髙于刘备百倍。
此书写曹操用人之明,御将之能,皆远过于刘备、诸葛亮。
无奈中国人早中了朱熹一流的毒,所以一味痛骂曹操。
戏台上所演《三国演义》的戏,不是逼宫,便是《战宛城》,凡是曹操的好处,一概不编成戏。
此则由于编戏者之不会读书,而《三国演义》之罪不如是之甚也。
由上可见,胡适、钱玄同,特别是胡适,对于历史上包括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