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杜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你们愿意去吗?2、那好,请同学们上车,做好。
游客们请注意,开往新疆吐鲁番的客车正高速行驶在公路上,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有名的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一)下面我想找四名同学来做我的助手,读一读课文,向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同时想一想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读课文)这四名同学都读得非常的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下面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二)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用“”画出关键词语,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1、你们从哪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预设一:盛产水果。
(1)你是从哪一段了解到葡萄沟盛产水果呢?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2)都有什么水果快说说?如果能吃吗到这么多水果高兴吗?快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3)还有那些同学也是从这个地方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盛产”是什么意思?鞍山盛产什么?这样一个出产这么多水果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2、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预设二:葡萄沟美、葡萄美、人好。
(1)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特别的好。
你从书中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2)抓“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一句体会:为什么读这句话让你感觉它美?“茂密”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个茂密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特点,在你眼里,你觉得它还想象什么?仿说比喻句子。
(3)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那你能带着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读一读这句话吗?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一下子就感觉到阵阵凉爽的微风向我迎面而来!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置身在这凉棚下面,真是太惬意了。
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识记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学习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课前准备: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沟系列、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
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直到认识“葡萄”。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葡萄,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
出示:疆:读准后鼻音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吐鲁番的位置。
二、揭示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读文,所说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葡萄是怎样制成葡萄干的?三、学生自学生字学法提示: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交流检测:(一)汇报识字情况。
(1)查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2)以旧带新识字:难谁—维语—吾(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4)形近字对比识字:密—蜜(5)编字谜识字:弟弟站在木头边。
(二)认读生词搭建茂密凉棚碉堡阴房吐鲁番葡萄沟钉木板蜜桃采摘杏子钉子留下新疆不够四季维吾尔族热情好客指名读开火车读(三)巩固识字(1)同桌互相猜字(2)编号找字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语言环境中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好词。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葡萄沟》一文,使学生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的特点,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葡萄沟》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的特点。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葡萄沟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的特点,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4. 课堂发言: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5. 教师点评与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课文内容: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葡萄的特点3. 生字词:葡萄、沟、绿洲、甜美、丰收等4.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葡萄沟的短文。
2.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
2. 教学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葡萄沟教学设计(优秀8篇)

葡萄沟教学设计(优秀8篇)《葡萄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谜引入。
1.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葡萄)2.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二、初读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利用生字卡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葡萄干(ɡān)钉(dìnɡ)着好(hào)客水分(fèn)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字的,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4.利用课件,采用开火车、抽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5.再读课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6.再次默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并进行简单批画。
三、品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一)语段一:1.从“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课件出示语段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语段二:1.从课文二自然段也可以看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课件出示课文二自然段,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利用课件和朗读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葡萄沟》教学反思优秀15篇

《葡萄沟》教学反思优秀15篇葡萄沟教学反思篇一课一开始,我直接板书课题,让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学生看到课题后提出下列问题:1、葡萄沟在哪?2、葡萄什么时候成熟?3、生活中见到的有水沟、深沟,什么是葡萄沟?4、葡萄都有哪些颜色?我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罗列后,提示学生边读边想,可用不同符号将答案画出来。
有了问题,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清晰了,在读书中细读认真找,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学生回到问题,我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到答案,读一读,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句子的优美,如“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让学生体会七八月份,葡萄是人们的最爱。
当学生读到葡萄成熟时的各种颜色时,李妍趴在书上,我问她干什么,她天真地说葡萄颜色太多了,她想吃,就趴在书上咬了一口,其他学生笑了,我也笑了,问她葡萄的味道怎么样,她说特别的甜。
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趴在书上做“咬”的动作,一个个是嗷嗷的吃着,我引导学生,葡萄的甜味也能读出来,试一试,谁读的葡萄最甜?小家伙们一个个表情丰富,小脑袋一摇一摇的,声音也变得抑扬顿挫,好像已经闻到了葡萄的甜味儿,我做停的手势时,他们还在啧啧的抿嘴巴,意犹未尽:“哇!真甜啊!”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它可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有感情的朗读,使这些文字鲜活起来,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葡萄太多了,吃不完怎么办?”聪明的维吾尔族人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将葡萄制成了葡萄干,结合43页的插图,加深理解。
我为学生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使学生对“碉堡”似的阴房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这节课我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去品味意境,使一个个文字悄悄走进学生的心里,用心感受,用心品味!《葡萄沟》教学反思篇二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学习这篇课文不但要让学生领略到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更要让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人民的喜爱之情。
孙老师在上这堂课时,运用了多种手段,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8篇)《葡萄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最受人们的喜爱,那里的葡萄干也很有名。
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
葡萄沟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游览葡萄沟。
知道葡萄沟是生产葡萄的地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学重点:体会秋季葡萄的景象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葡萄怎么制成葡萄干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字课文、教学插图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葡萄沟)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下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欣赏葡萄沟的美景。
(读动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葡萄沟美不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想想葡萄沟在哪里,出产什么水果,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谁来说说葡萄沟在哪里,出产什么水果,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到了九十月份还有葡萄。
人们最喜爱葡萄。
)看多媒体课件。
板书:水果品种多刚才大家回答的问题,第几自然段内容?(第一自然段)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我们一去看看吧。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葡萄的?(第二、三自然段)2、教师领读第二自然段。
谁来说说葡萄种在哪儿?(山坡的梯田上。
出示多媒体)3、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么样?(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理解“茂密”“凉棚”(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像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比喻句)用什么比喻什么?(3)“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说明了凉棚数量怎么样?课文中是指凉棚多吗?(3)炎热的夏天,如果我们钻进葡萄架下,会有怎样的感觉呀?(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
葡萄沟教学反思(优秀5篇)

葡萄沟教学反思(优秀5篇)《葡萄沟》教学反思篇一在教案设计中,我反复推敲,最后决定从情感、交际、感悟三方面去体现新大纲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1、情感。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地学,旁观者似地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
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因此,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
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全篇课文:(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去葡萄沟里看看,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 2)通过老师的感情范读带学生入情入境,去葡萄沟里细细地看个够。
(3)再让学生在细看的基础上谈谈对葡萄沟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进行感情朗读,在葡萄园里真切感受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并再创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体会到葡萄沟的物美情更美。
(5)最后,对葡萄干这一段比较枯燥的文字,我创设了一个学生较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在葡萄沟办一座葡萄干加工厂,请学生来介绍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了解到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葡萄沟》教学反思篇二《葡萄沟》是部编版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为学生们展示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风景秀丽、瓜果飘香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内化为自己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们并没有去过新疆吐鲁番,可能仅仅是在书籍上、电视上见过,或听别人介绍过那里的美丽风光,因此对本课的学习,他们应充满了兴趣。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先是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中对于葡萄沟的印象,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即本课的主线。
《葡萄沟》教学设计(5篇)

《葡萄沟》教学设计(5篇)《葡萄沟》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各种颜色的葡萄、葡萄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有关葡萄沟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葡萄沟美景的课件。
2、看完这段录像,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学生充分地谈自己的感受)3、(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也认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葡萄沟做客去。
4、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课文边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用抽读的方式检查生字。
4、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画出能体现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句子,遇到困难可以查找自己手中的资料或通过反复读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5、同桌交流学习所得。
(要求学生把找到的句子和不懂的问题,跟小组的同学读一读、讲一讲,讨论讨论。
)三、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1、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出本课的问题和学习重点。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3、分段学习课文。
(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中重点解决)(1)自读第一段。
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教师123下一页再引导学生说出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出产什么水果,最惹人喜爱的就是葡萄。
②指导朗读: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看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那谁能让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葡萄沟的确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2)感悟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美在什么地方?画出有关语句。
②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有关句子。
可重点解决:a、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结合图片理解“梯田”的样子。
体会葡萄的种植量是很大的。
)b、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结合重点词“茂密、展开、一个个、凉棚”,让学生体会葡萄树枝叶生长得多而茂盛的样子。
谁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枝叶的茂盛!)c、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学习目标:
1、会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识字教学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上网查询去葡萄沟的`路线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时间:XX月16日(周五)、19日(周一)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好地方--(板书)葡萄沟!
二、初读感知:
1、《葡萄沟》讲了些什么?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估计有学生会说到想去葡萄沟看看葡萄,尝尝葡萄)
3、网上即刻查询地图,了解葡萄沟地理位置,再设想去葡萄沟的路线,讨论什么时候去最好。
等生有了想主动学习的乐趣,再进一
步读课文。
三、识字教学
1、谁有把握可以一个字不错地读完全篇课文?
2、让同学勾画学习生字,准备小组竞赛读,若错一个扣组上的星星。
3、课件出示词条认读生字。
查找地图识字
4、板书多音字认读:好地方、好客、干活、葡萄干、分开、水分、钉子、钉着
四、朗读感悟
1、和同桌一块思考说说理由: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画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3、和同学比赛朗读有关句子、段落,看谁能读出表现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引导读出喜爱葡萄沟的感情。
)
第二课时
一、文对照,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看看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图上的内容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通过仔细看图,你对哪个词语或者句子有了理解?(如:茂密的枝叶凉棚热情好客葡萄种得多,结得多,收获多)
二、读第三自然段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①有的......有的......说明葡萄多,
处理葡萄的方法不同......②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③葡萄沟的葡萄好,制成的葡萄干也好)
三、小结拓展
1、口头填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最好的葡萄,最好的葡萄干)更因为那里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2、说说你最喜欢葡萄沟的什么?
四、写字教学
五、积累词语及句子:哪些词句让你喜欢上葡萄沟的?抄在你的摘抄本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