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体液与引流液的观察

合集下载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指南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指南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指南1. 引言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引流体液或气体出体外,常见于手术后等情况。

正确观察和护理引流管对预防感染和保证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本指南将介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管理引流管,提高治疗效果。

2. 引流管的观察在观察引流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可以了解患者情况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的量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不宜过多或过少。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浑浊度等特征,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2 引流管的通畅性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轻轻按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液是否能够顺畅排出;- 给引流管进行轻轻的抽吸,检查是否有阻塞或积液现象;- 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悬浮物或血块等。

如发现引流管有堵塞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 引流管的护理在护理引流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 保持引流口清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是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保持引流口周围清洁干燥。

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期更换引流口周围的敷料,并注意清洁引流口。

3.2 注意引流管的固定和安全引流管需要正确固定,以免移位或者拉扯导致引流功能受阻。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并确保引流管与皮肤之间有适当的松紧度。

3.3 定期更换引流管和敷料引流管和敷料的更换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建议每隔一定时间或者引流液颜色、性质发生变化时更换引流管和敷料。

3.4 触摸引流管前注意手部卫生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手部卫生。

在更换引流管和敷料之前,请先依照手卫生要求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4. 总结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患者恢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确观察引流液的变化、保持引流口清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和安全、定期更换引流管和敷料以及注意手部卫生,都是有效进行引流管护理的关键。

引流管宣教

引流管宣教

伤口引流管:目的:为引流出手术过程中体内之血液及体液,或是引流出体内之脓疡及分泌物。

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患者回病房后先检查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若负压引流管则要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

(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

(一般术后1小时挤捏一次引流管,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术侧,双手握住距插管处10-15cm的排液管,挤压时两手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

)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做好引流管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

在搬运和翻身过程中,应先夹管,再将别针把引流管固定在衣裤上。

体位确认后,开放夹子、保持引流通畅。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情绪不稳定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通知医生,给予处理3.观察引流液及性质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认真记录并做好交班。

(在临床中负压引流袋的刻度有误,记录时要将引流液置入量杯中测量再记录,以保证出入量的准确性。

)引流物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以下,引流物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

若引流量过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

或有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并及时处理。

4.保持无菌密闭, 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健康教育:一、伤口自我检查与照护:1.检查伤口是否有发红、肿胀、疼痛或异常分泌物及异味,若有请尽速就医。

2.需保持伤口干燥,如果纱布渗湿或脱落时,需随时更换纱布。

3.当伤口引流袋中的液体到达袋中的二分之一时,需倒至有刻度的量杯,并且纪录量及性质(背后有表格方便您纪录)。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引流管来排除血液和其他体液。

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一、引流管的护理1. 清洁引流管口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首先要注意清洁引流管口。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洗涤液轻轻清洁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保持引流口干净,预防感染的发生。

2. 观察引流管颜色和量每天观察引流管排出的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

如果引流液呈现明显的血性或脓性,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3. 避免引流管的扭曲和堵塞要避免引流管的扭曲和堵塞,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和畅通。

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检查,确保引流管正常排出引流液,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4. 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存放引流液的地方,应定期更换引流袋,及时清理污染,避免引流袋内的细菌繁殖。

二、引流管的观察要点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记录。

2. 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术后患者的神经状态是关注的重点,包括意识状态、言语能力、肢体活动等,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对于血性或脓性的引流液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4. 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的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和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观察患者的饮食和体位在术后,对患者的饮食和体位也要进行观察,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排出引流液,促进患者的恢复。

神经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引流管护理及观察,以确保患者术后的安全和健康。

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后,引流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用于排除手术部位的血液和其他体液,防止积液和感染的发生。

T管引流的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

T管引流的护理1、妥善固定:将T管妥善固定于腹壁,防止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

2、加强观察: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色、质、量。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且具有一定黏性。

术后24h内引流量约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如胆汁过多,提示胆总管下端有梗阻的可能;如胆汁浑浊,应考虑结石残留或胆管炎症未完全控制。

3、保持通畅:防止T管扭曲、折叠、受压。

引流液中有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时要定时挤捏,防止管道堵塞。

必要时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诱发胆管出血。

4、预防感染:长期带管者,定期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

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腋中线,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引流管口平面,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引流管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拔管护理: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14天,试行夹管1-2天;夹管期间注意观察病情,若无黄疸、发热、腹痛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持续引流24h以上;如胆道通畅,无结石或其他病变,再次夹管24-48h,病人无不适可拔管。

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激素者可适当延长T管留置时间,待窦道成熟后再拔出,避免胆汁渗漏至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拔管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可自行闭合。

若胆道造影发现有结石残留,则需保留T管6周以上,再做取石或其他处理。

腹腔引流护理1、引流管:妥善固定,标识清楚,保持通畅,引流管不能高于腹腔引流出口,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2、引流袋:普通引流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型引流袋可2-3日更换一次,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引流液: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若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病人伴有腹胀、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堵塞或引流管是否滑脱;对行负压引流者需根据引流液抽吸情况及时调整负压,维持有效引流。

腹腔引流的观察要点

腹腔引流的观察要点

腹腔引流的观察要点
术后腹腔引流脓液应注意观察引流液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等,具体情况可到医院进行相关咨询。

1、观察引流液量:在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如果出现量较多或颜色异常的现象需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及呼吸,如果出现生命体征异常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抢救。

3、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应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如出现状态不佳或呼吸不畅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吸氧治疗。

除上述较为常见的注意事项外,同时还应注意引流管状态等,避免出现引流管打折的现象,否则可能会导致引流管提前脱落,不利于病情恢复。

各种体液及引流液的观察

各种体液及引流液的观察

腹腔引流液的评估
颜色:黄色、淡血性 颜色:黄色、 :<500ml/24h 量:< 性状: 性状:清亮或含有少 量絮状物
颜色: 颜色:陈旧性血性或 血性 :<100ml/h或< 量:< 或 500ml/24h
颜色: 颜色:陈旧性血性或 血性 量:>100ml/h或> 或 500ml/24h 性状:粘稠、易凝固、 性状:粘稠、易凝固、 出现沉淀
尿液的评估
异常尿液异常尿液 颜色: •血尿:呈红色或棕色,含有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 血尿:呈红色或棕色,含有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 血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 泌尿系统的肿瘤、 、泌尿系统的肿瘤、结核及感染等
• 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胆汁的评估
异常胆汁: 异常胆汁:
颜色: 颜色:白色或脓性
胆道结石 或 胆道感染
性状: 性状:浓稠含有絮状物

胆汁的评估
异常胆汁: 异常胆汁:
颜色: 颜色:草黄色或淡黄色 性状: 性状:稀薄 量:>1500ml/d :> 水胆 形成 影响 因素
各种体液及引流液的 观察及评估
刘 琼

LOGO
各种体液及引流液的观察及护理
体液及引流液包括: 体液及引流液包括:
胃液 胆汁
尿液
胰液 粪便 十二指肠液 胸水 腹水 腹腔渗出液 腹腔引流液) (腹腔引流液)

尿液的评估
正常尿液: 正常尿液:
肝细胞生成
75%
胆汁每日 分泌量
800-1000ml
消化、吸收 消化、
主要作用:乳化脂肪、 主要作用:乳化脂肪、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 、 (维生素 、D、E、 K)的吸收。 )的吸收。

更换液体时护士需要具体观察的内容

更换液体时护士需要具体观察的内容

更换液体时护士需要具体观察的内容在更换液体时,护士需要具体观察的内容包括:1.液体的外观:护士需要检查液体的颜色、透明度和浑浊程度。

正常情况下,液体应该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或者是淡黄色的。

如果液体呈现出浑浊、混浊或者有颜色,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引起的,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处理。

2.液体的气味:护士需要闻一闻液体的气味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液体的气味应该是无味的或者是淡淡的。

如果液体有异味,可能是由于感染或者其他问题引起的,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处理。

3.液体的温度:护士需要检查液体的温度是否适合患者。

液体的温度应该是温热的,不要太烫或者太冷,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4.液体的注射速度:护士需要观察液体的注射速度是否适当。

注射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或者液体过载,注射速度过慢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来控制液体的注射速度。

5.患者的反应:护士需要观察患者在液体更换过程中的反应。

如果患者有过敏反应、不适感或者其他不良反应,护士需要及时停止液体的注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液体的容量:护士需要检查液体的容量是否与医嘱一致。

液体的容量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来确定,护士需要确保注射的液体容量符合要求。

7.液体的剩余量:护士还需要观察液体更换后的剩余量。

如果液体的剩余量超出了医嘱规定的范围,可能是由于液体泄漏或者其他问题引起的,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护士在更换液体时需要仔细观察液体的外观、气味、温度和注射速度,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液体的容量和剩余量符合要求。

只有通过具体观察这些内容,护士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液体更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引言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引流体液、气体或其他物质,以促进身体康复。

在使用引流管的过程中,正确的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观察要点1. 引流量观察:定期记录引流管的引流量,判断体液排出情况是否正常。

如果引流量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提示引流管出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引流液观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浑浊程度和气味等,以及引流液中是否有血块或异物。

异常的引流液可能预示着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存在。

3. 引流部位观察:观察引流管插入部位的情况,包括红肿、渗液、温度升高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 患者症状观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引流管相关的并发症有关,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护理要点1. 清洁护理: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进行清洁,切忌使用带有刺激性的消毒剂。

2. 固定护理:正确固定引流管,防止其移位或脱落。

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材,固定牢固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3. 引流袋护理:定期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管和袋口的交叉感染。

注意引流袋的悬挂位置,保持引流袋的下降,避免引流反流。

4. 引流管通畅: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阻塞发生。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扭曲、压迫或结块,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5. 抗感染护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引流管和相关器材,避免细菌滋生和繁殖。

结论正确的引流管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定期观察引流量、引流液和引流部位,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保持清洁、固定、通畅和抗感染的注意事项十分重要。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损伤胃粘膜;棕褐色-胃溃疡、胃炎、胃癌等; 咖啡渣样-胃溃疡、胃癌及糜烂性胃炎等;黄色、
黄绿色-插管时引起的恶心、呕吐,以及幽门闭
锁不全、十二指肠狭窄所致的胆汁反流等
味 发酵味-胃张力高度缺乏、幽门梗阻;氨臭味尿毒症;恶臭味-晚期胃癌;粪臭味-胃大肠瘘、 小肠低位梗阻。
正常胆汁:
肝细胞生成
75%
异常尿液-量:
尿液的评估
少尿
24小时尿量 <400ml或 每小时尿量
< 17ml。
见于心肾疾 病、发热、 休克等。
无尿(尿闭)
24小时尿量< 100ml或12小 时无尿。
见于严重心 肾疾病、休 克、药物中 毒等。
多尿
24小时尿量> 2500ml。
见于糖尿病、 尿崩症等。
异常尿液-气味:
新鲜尿液中 出现氨臭味
成分
作用
中和胃酸、帮助消化 糖、蛋白质和脂肪
腹腔引流液的评估
颜色:黄色、淡血性 量:<500ml/24h 性状:清亮或含有少 量絮状物
颜色:陈旧性血性或 血性 量:<100ml/h或<
500ml/24h
正常
监测血压并 密切观察
颜色:陈旧性血性或 血性 量:>100ml/h或> 500ml/24h 性状:粘稠、易凝固、 出现沉淀

白陶土色便-胆道梗阻
便
气味 恶臭味-严重腹泻 腐臭味-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
腥臭味-柏油样便
胸、腹水的评估
01.颜色
淡黄色 清亮、微浑浊
02.作用
正常胸、腹水
胸水:3-15ml
润滑作用
03.量
异常胸、腹水-颜色:
大肠杆菌和 厌氧菌感染 伴有腥臭味
胸、腹水的评估
肋骨骨折或 是恶性肿瘤
Title
乳糜胸
异常胆汁:
颜色:白色或脓性 性状:浓稠含有絮状物
胆汁的评估
胆道结石 或
胆道感染
异常胆汁:
颜色:草黄色或淡黄色
胆汁的评估
性状:稀薄
水胆
量:>1500ml/d
水胆 形成 影响 因素
1.增加门静脉血流量、高蛋白食物、应用非结合的氧化胆汁 酸类药物、胆道压力改变、胃肠道激素分泌量增加及内脏 神经受损等 。
曲菌感染
异常胸、腹水-量
胸、腹水的评估
300-1000ml
1000-3000ml
>3000ml
无明显症状
叩诊移动性浊音 胸、腹部可见轻
、中度膨隆
强迫体位-半坐 卧位,胸、腹部 高度膨隆,活动 后呼吸困难
胃液的评估
略带酸味, 无其他臭味
盐酸、胃蛋白酶原、 黏液和“内因子”
pH为0.9~1.8
量 正常胃液
各种体液及引流液的观察及护理
体液及引流液包括:
尿液
粪便
胸水
腹水
胃液 胆汁
胰液
十二指肠液 腹腔渗出液 (腹腔引流液)
尿液的评估
正常尿液:
颜色 性状 量 尿比重 酸碱度
淡黄色或深黄色。
澄清透明。
成人尿量200-400ml/次,1000-2000ml/24h 1.015-1.025
呈弱酸性(PH值4.5-7.5,平均值为6)
报告医生并 给予止血处理
Ph值
每日分泌量1.5-2L, 胃管置 入后持续负压吸引1h为 10~100ml。
无色透明液体
正常胃液中有少量 分布均匀的粘液。
异 常 胃 液
胃液的评估
大于100ml/h为胃分泌增多,常见于:十二指肠
量 溃疡、胃泌素瘤等、幽门梗阻、胃蠕动功能减退、 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混浊灰白色-混有大量黏液;鲜红血丝-插胃管时
2.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改变了胆道系统生理功能 , T管的虹吸作用打破了胆道系统的压力平衡 , 加之饥饿、 恐惧、疼痛、手术创伤等始动因素的创伤应激反应导致 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等。
正常胰液:
可拉成丝 易起泡沫的 碱性液体
成人分泌: 1-2L/d

性质
无色无臭 透烂苹果味
尿液的评估
泌尿系统感染 糖尿病
排便的评估
成人每天排便1-3 次;婴幼儿每天 排便3-5次。
次数
每次量约100-300g。
量 正常排便
颜色
成人大便呈黄褐色和棕黄色 ,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
排便的评估
次数 成人每天排便>3次(腹泻) 或每周<3次(便秘)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颜色 果酱样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米泔水样便-霍乱
胆汁的评估
胆汁每日
分泌量 800-1000ml
消化、吸收
主要作用:乳化脂肪、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D、E、 K)的吸收。
胆管细胞生成
25%
胆汁是由肝脏分泌产生一种特殊体液,储存于胆囊内。胆 汁味苦,性状粘稠,颜色由所含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 ,由肝脏直接分泌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桔棕色,而在胆囊贮 存过的胆汁则因浓缩使颜色变深呈深绿色。
异常尿液-颜色:
尿液的评估
•血尿:呈红色或棕色,含有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 、泌尿系统的肿瘤、结核及感染等
• 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见于输血后的溶血反应、恶性疟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 乳糜尿:呈乳白色。 • 脓尿:呈乳白色浑浊样。
见于丝虫病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