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18页PPT
合集下载
腹腔术后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引流不畅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折叠、扭曲、受压,堵塞。
应检查整套引流装置是否通畅,有无折叠、扭曲、受压,堵塞。特别要注意一 次性引流袋包装时的折痕处有无死折,必要时更换引流袋 。
6 仁心 仁术 博济 惠民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三)操作要点 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定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需要注意的是 一般一次性引流袋刻度不准确,一定要有量杯准确测量引流量。
特别是改变体位及下床活动时。
5.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意外脱出的应急措施。
9 仁心 仁术 博济 惠民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五)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挤压引流管,注意观察,切勿扭曲、压迫、 折叠等。
开放式(被动)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 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这类引流管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 塞而引流不畅外,术后每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注意挤压手法,一手捏紧引流管远 端,另一手快速挤压引流管近端,由近及远。闭式吸引(主动)引流。使用时将引 流管和负压源相接,注意保持负压源压力,保证引流装置适用。
2.告知患者及家属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如伤口引流管患者出现疼痛;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出现胸闷等异常症状时应及 时告知医护人员。
8 仁心 仁术 博济 惠民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四)指导要点 3.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引起家属重视。
4.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固定引流管的方法。
2.操作时动作轻柔,防止牵拉,以防引流管脱落。
固定引流管及更换引流袋时,注意动作轻柔,引流管长度适宜,避免牵拉引起患 者不适甚至管道滑脱。引流液少时观察伤口局部有无血肿。
常见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共32张PPT)

置T管目的
❖ 1、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防止胆道渗 漏、感染
❖ 2、防止发生胆道狭窄 ❖ 3、术后可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是
否有残余结石等情况 ❖ 4、术后可经过局部窦道处理残余结石等
护理要点
置管期间的护理
❖ 1、无菌:定时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定时做胆 汁常规和细菌培养,平时注意引流袋位置勿高于引流口, 平卧时不高于腋中线,以防胆汁倒流增加感染的机会, 保证无菌是T管引流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 (5)需要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 注意维持负压状态。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时,负压可 达20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 (6)纱布和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 若已稳定应在24-72小时内拔除,或更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腹腔内引流管如2-3天不能拔除者则2-3天转动皮管一次, 以防长期固定造成继发性损伤。
5、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腹壁引流管出口 (8)若为双套管引流管,注意要保持排气管的通畅,不可将其折叠,外套一薄膜手套,留出孔不可扎紧,以利排气,防止管壁塌陷.
❖ 5、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腹壁引流管出口处每日用75%乙醇消毒,擦净分泌物,以剪开一缺口的纱布围绕引流管,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
更换敷料;
处每日用75%乙醇消毒,擦净分泌物,以 因此,对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或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做好护理。
拔管
预防性的应用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内拔除, 如果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 则应在术后备4-6天拔除。若引流腹膜炎的 脓液根据流出物的具体情况决定,若为引 流脓肿的脓腔则引流管应逐渐拔除以免形 成口小腔大的残腔
T型管
胆总管切开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可引起胆 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漏,引起胆汁性腹 膜炎、隔下脓肿等并发症,肿瘤或外伤造 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治疗,或需置管溶石 排石,术毕常规在胆总管内放置T型引流管, 其目的是为支撑胆道,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 不承受过高的张力而造成胆汁外溢,促进炎 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胆总管狭窄梗阻 等并发症的发生
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3.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避免引流液的刺激,可使用皮肤保护膜、伤口保料如水胶体敷 料。
5.严密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情况,观察有无因引流液刺激引起的皮肤过敏,或由于放 置时间过长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如有以上情况,可按伤口护理的原 则处理引流管周围的感染。
谢谢
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1.引流管需经常活动和挤压,放置时间过长者可更换引流管(>7天),此时已形成窦 道或瘘管。拔除原来的引流管后,迅速将已消毒好的同径或稍细的引流管在无菌操 作的前提下,沿原路放置,便可达到原来的深度。
2.放置合适的体位,尤其是盆腔脓肿的引流,引起半坐卧位,以保持体位引流的顺 利畅通,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
5.严密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情况,观察有无因引流液刺激引起的皮肤过敏,或由于放 置时间过长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如有以上情况,可按伤口护理的原 则处理引流管周围的感染。
谢谢
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1.引流管需经常活动和挤压,放置时间过长者可更换引流管(>7天),此时已形成窦 道或瘘管。拔除原来的引流管后,迅速将已消毒好的同径或稍细的引流管在无菌操 作的前提下,沿原路放置,便可达到原来的深度。
2.放置合适的体位,尤其是盆腔脓肿的引流,引起半坐卧位,以保持体位引流的顺 利畅通,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三
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搬动患者或 翻身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防止受 压、扭曲、折叠,经常检查引流管 有无漏气或导管脱出。
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四
保持切பைடு நூலகம்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 渗液及时更换。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五
引流管一般术后48~72小时拔除。如 引流量较多,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 1~2天。
四、创面观察及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感 染征象,给予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创面 情况,包括颜色、有无分泌物、有无异 味,做好护理记录。
谢谢大家!
谢谢
4、预防感染 置管期间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 燥,无渗出物、无分泌物、无污染物,及时更换 敷料。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重视体外管道的 清洁,在定期护理周围组织的同时随时保持体外 管道的清洁,减小周围组织感染机会。须长期留 置引流管时,应定期更换导管,严格执行各种导 管的更换时间,以防止细菌通过导管而造成感染。 防止液体逆行,须要冲洗引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 操作。定时更换引流袋,引流袋被污染或引流袋 漏应立即更换,如伤口感染、尿路感染、引流液 浑浊或是脓性液时,应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引 流袋时,应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严格消毒接口处。
2、保持通畅
防止引流管扭曲、移位、堵塞、脱落、 受压,可定时挤压引流管,当引流管堵 塞时,可用手快速挤压引流管。
3、定时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 准确记录做好交班。创腔引流管在术后24小时内一般 引流为浓稠的血性液体,24小时后引流液一般在50ml 以下,引流液为稀薄的淡红色液体。引流液太少应注 意是否位置不当、弯曲、折叠、或被填塞,可以协助 患者改变体位;引流液量过多,且呈鲜红色血性则应 考虑是否有内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必 要时进行再次手术、输血、输液或应用止血药物。密 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如血性液、脓性液、乳白色蛋 白液,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做出判断,必要时可根据医 嘱留取标本化验,以协助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 如出现暗红色的液体,为术后的陈旧性出血。随时检 查各引流管的衔接处是否有漏液,观察局部皮肤的变 化,有无液体外溢。
留置好引流管时,应注明引流管的名称 及安置时间,引流管的固定应低于引流 部位20-30cm,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当,要 留出余地以便翻身或在床上活动时调节。 安置好引流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安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病人在 搬移、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 管脱出及污染,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 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引流技术
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 物、血液、浓液、渗出物、消化 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
引流的目的
排除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 坏死组织 预防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内 蓄积,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 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引流的基本原则
通畅 彻底 低组织损伤 顺应解剖和生理要求 确定病原菌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六
拔管指征: ①时间:48~72小时; ②量:24小时不超过50毫升; ③色:引流液呈淡黄色或暗红色
二、防止引流管发生堵塞现象
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由于引流 物黏稠(因坏死组织或血凝块) 容易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 处理办法是行间断挤压。
三、引流管的护理原则
1、妥善固定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一
按无菌技术将引流管接无菌负压 引流瓶(袋),用别针固定于床旁, 防止移位脱落。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二
术后1~2天内特别是24小时内要密切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色浓、 量多,含血红蛋白成分多,提示有活 动性出血;色淡、量多,提示有脑脊 液漏(腰椎术后)。术后24小时量一般 不超过500毫升,如引流液过多,要 警惕有无潜在失血性休克,严密观察 血压、脉搏、尿量及意识,有异常立 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