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因体位的改变引起不适。
拔管
1
正常情况下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 3~4天,有时延长至7天
2
拔管前一天夹闭引流管或试行抬高引流管,如患者无头痛、呕吐等颅内
压增高症状即可拔管,反之则推迟拔管。
3
拔管后注意引流管是否完整,并严格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及局部有无
脑脊液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临床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引 流 管
头部引流
颅内创腔引流 颅内脓腔引流 脑室引流
硬脑膜下引流
胃管
胃肠减压管 三腔二囊管 胃肠造瘘管 鼻胆引流管 十二指肠营养管
胸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 T管 尿管
心包 纵膈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陶氏腔 盆腔 胰腺 脾高引流管 腹腔冲洗管
脾肾造瘘管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 膀胱造瘘管 输尿管导管
管道标识
2.脑室引流
• 目的:是经颅骨钻孔侧脑室穿刺后,置引流管
于脑室内,引流出脑脊液以解除脑脊液循环受阻, 降低脑内压,缓解脑疝形成。以维持颅内压在一 定程度。
• 脑室引流 :
术后引流袋悬挂高 于床头10-15CM,以维 持正常的颅内压,注意引 流速度及引流量,每日引 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 术后脑脊液略带血性,以 后转为橙黄色,脑室引流 管一般不超过3-4天,拔 管时先试夹管1-2天,观 察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即 可拔管。
总结:颅脑术后各种引流管护理
1、病人回病房后,首先了解引流管放置的部位、引流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免造 成不应有的错误引流。如脑室引流,引流袋的位置过高,达不到引流目的, 过低脑脊液引流过多过快,会引起头痛、呕吐、严重的甚至诱发颅内出血或 血肿形成。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记录引流量及其性状 ,定期送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接头处严密消 毒后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持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02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引流管的固定与清洁
固定
确保引流管稳固,避免移位或脱落。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胶带、绷带 等进行固定,并定期检查其牢固性。
清洁
保持引流管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定 期清洁引流管,避免污垢和细菌的滋 生。在清洁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引流管的观察与记录
针对不同引流管的个性化护理建议
T型引流管护 避免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 性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堵塞;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腹腔引流管护理
注意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和深度,避免 过深或过浅;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 情况,确保其稳定性。
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
详细记录引流物的观察结果,包括每日的引流量、引流物性 状的变化等。这些记录对于后续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
更换
根据医生指示或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管。在更换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普外科各种引流管 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 常见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案例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普外科引流管概述
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流管的作用
引流管在普外科中主要用于引流 出体内的液体,如脓液、血液、 消化液等,以降低感染、促进伤 口愈合和维护患者健康。
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措施
(医学文档)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注意胃管的外露长度,防止胃管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保证持续负压吸引,定期冲洗胃管,防 止堵塞,保证胃管在胃内。
3、防止感染: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鼻贴每日更换,每 日更换负压器。
4、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胃液颜色正常为墨绿色 (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 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5、拔管: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无腹胀,引流液减少, 肠鸣音正常,即可考虑拔管。
1、向胃气囊注气200ml,食 道气囊注气100ml。 2、把气囊置于冷开水中,观 察是否有气体逸出。 3、证实气囊不漏气、胃管腔 通畅,对三个腔分别作标 记。
.
21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三)解释:说明插管的必要性,指导配合方法,以取 得患者的合作。 (四)体位:平卧位枕头垫高,或侧卧位。(下颏贴近 胸骨)
1
2
一般护理
4
注意观察引流液 的量、颜色、性 状,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处理。
3
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 口,防止引流液逆行 感染,操作过程应加 强无菌操作。
.
4
人体常见的引流管
.
5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胃肠减压管(鼻饲管、三腔两囊管、口腔营养管)
留置导尿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胆道 T 管
腹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
22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五) 量长度,量长度 作标记。
.
23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六)抽尽抽尽抽 尽抽尽气囊中的 残气残气,用止 血钳夹紧管口。
.
24
留置三腔二囊管操作方法
腹腔术后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引流不畅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长期放置导尿管者, 原则上导尿管需要定 期更换,有下列情况 则应立即更新处理:
1.尿管滑出
2.尿管污染.
3.尿管阻塞
4.尿管破裂。
21
留置导尿管护理
尿管每日至少要挤压一次,避免折到或压 到,以保持畅通。
当搬运病患时,可先将引流管夹住,避免 尿液回流。
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性状,注意混浊或沉淀 的发生。
扭转。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9
一般原则
妥善固定原则 防止感染原则 保持通畅原则 严密观察原则 严密记录原则 保持置管的功能护理
10
中鼻心氧静管脉导管
鼻氧管:吸氧方式:鼻塞、鼻导管、面罩、人
工鼻接气管插管或气切处吸氧等等。
输液或静脉全营养通路
11
胃管
通畅 位置(检查方法) 固定 口腔护理 功能
16
腹腔引流管
17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观察记录 妥善固定 维持负压 拔管
18
导尿管
19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尿袋位置 保持密闭 防止扭曲 做好护理
20
留置导尿管护理
如有下列泌尿道感染的征 兆发生,立即通知医生:
1.发烧,发冷 2.尿道疼痛 3.尿液混浊 4.尿道口分泌物增加 5.血尿、渗尿 6.尿量少于400/日 7.或尿管脱出。
胃肠减压(维持负压、观察、 记录、处理)
供给营养(观察、加温、胃潴留 )
12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维护换药 观察 保持通畅 定时冲管 药物输注注意事项
13
胸腔闭式引流管
适应症 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胸、液
(血、脓、乳糜)胸、液气胸及 心胸外科术后。
放置部位
排气: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排液:腋中线第七、八肋间。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Page ▪ 13
YOUR LOGO
胃管
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 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 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长期鼻饲者应每日精选口腔护理2次,并定期 更换胃管,普通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 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Page ▪ 14
YOUR LOGO
胃管
7、灌注食物 ①每次灌注食物前应抽吸胃液以确定胃管在胃 内及胃管是否通畅。 ②温开水可润滑官腔,防止鼻饲液粘附于管壁 。
Page ▪ 11
YOUR LOGO
胃管
(2)缓慢注入鼻饲液或药液。 要点与说明:
①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大于2h, 每次注入前应先用水温计测试温度,以38~40℃为 宜。
YOUR LOGO
Page ▪ 18
胸腔引流管
5、保持引流通畅,如不通畅,可调整管道的 位置或变换体位。如上述无效,再用注射器 抽取肝素盐水冲管
6、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7、注意观察敷料是否干燥,穿刺点有无红肿, 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给予处理。
YOUR LOGO
Page ▪ 19
操作过程应加强无菌操 作。
YOUR LOGO
临床常见的引流管
1
胃管
2
胸腔引流管
3
心包引流管
4留置导尿管5深静脉置管Page ▪ 6
YOUR LOGO
胃管
鼻饲法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导 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馆内灌注流质食 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Page ▪ 7
YOUR LOGO
②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
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3.保护引流管周围的皮肤,避免引流液的刺激,可使用皮肤保护膜、伤口保料如水胶体敷 料。
5.严密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情况,观察有无因引流液刺激引起的皮肤过敏,或由于放 置时间过长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如有以上情况,可按伤口护理的原 则处理引流管周围的感染。
谢谢
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1.引流管需经常活动和挤压,放置时间过长者可更换引流管(>7天),此时已形成窦 道或瘘管。拔除原来的引流管后,迅速将已消毒好的同径或稍细的引流管在无菌操 作的前提下,沿原路放置,便可达到原来的深度。
2.放置合适的体位,尤其是盆腔脓肿的引流,引起半坐卧位,以保持体位引流的顺 利畅通,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
5.严密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情况,观察有无因引流液刺激引起的皮肤过敏,或由于放 置时间过长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如有以上情况,可按伤口护理的原 则处理引流管周围的感染。
谢谢
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演讲人
1.引流管需经常活动和挤压,放置时间过长者可更换引流管(>7天),此时已形成窦 道或瘘管。拔除原来的引流管后,迅速将已消毒好的同径或稍细的引流管在无菌操 作的前提下,沿原路放置,便可达到原来的深度。
2.放置合适的体位,尤其是盆腔脓肿的引流,引起半坐卧位,以保持体位引流的顺 利畅通,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