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方面谈中老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

合集下载

更年期的心理保健

更年期的心理保健

(6)
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可使身体重新“充 电”,对保持头脑清醒和减轻低落情绪至关 重要。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医治烦恼的方法是
友谊。如你已结婚,与你的配偶保持良好关系 显得尤为重要。
九、经营你的幸福快乐八大法则
(1)接受自己的相貌。不要动辄与那些俊男
美女比相貌,因为那样只会让自己 情绪低落。 聪明的人应懂得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容貌。 (2)调整目标、控制欲望。专家发现,脚踏 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往往比那些好高鹜远的 人快乐得多。因此,要想生活快乐,就要学 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奋斗目标,适 当压制心底的欲望。
习惯,睡眠要充足。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或 娱乐活动,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要
适当锻炼。
培养几种有益于健康的情趣。积极参加健身、
娱乐活动,如跳舞、书法、棋类等,这些活 动会使人的注意力从感觉自身体验转移到对 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从而改善心理状态,缓 解更年期的某些不适症状。
五、更年期妇女自我养生五要
(1)进入更年期的人,首先应强化自己乐观
豁达的男子性格,以保持良好的心绪状态。 避免琐事缠身,并为此焦急、忧虑、烦燥。 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通过较 全面的检查,发现、治疗已出现的疾病,并 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健康 银行”多储备“本钱”,以适应身体条件的 变化。
(2)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劳逸结合。
四、更年期妇女自我保健四要
一要
已进入或将至更年期的人应及时了解有关更
年期的生理心理知识,认识到更年期的到来 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要正确对待更年期的某 些生理和心理变化,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愉 快的心境。出现了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症状都 应主动求医,积极配合治疗,以防生理症状 和心理症状相互影响。

中老年妇女保健讲座(三)老年期的特点与性生活

中老年妇女保健讲座(三)老年期的特点与性生活

龙源期刊网 中老年妇女保健讲座(三)老年期的特点与性生活
作者:沈莉贞
来源:《祝您健康》1986年第03期
妇女绝经以后即进入绝经后期。

绝经后期时卵巢尚有一些功能,但继续不断衰退以至完全丧失功能,此时即进入老年期。

80岁以上为老年期。

此时,人的形态与功能衰退现象较为明显;如全身肌肉松弛,皮肤失去弹性而起皱褶,毛发逐渐变白,牙齿脱落,骨质疏松,弯腰驼背,走路困难等等。

女性生殖器官在进入老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的停止,内外生殖器官也都发生萎缩,表现为子宫、卵巢明显地变小,阴道粘膜变薄、失去弹性,分泌物减少并呈碱性,阴阜、大小阴唇处由于皮下脂肪消失而变平,附近的肌肉的韧带也都变得比较松弛,很易发生尿道内阜膀胱炎、老年性阴道炎以及子宫脱垂、尿失禁。

因此,由于老年妇女生理上的特点,年轻妇女少见的某些病症在进入老年期后,便明显地增多了。

绝经后,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生殖器官萎缩,性欲逐渐减低,一般老年妇女已没有性的要求。

但男子到六十岁以后性欲才逐渐减退。

而老年女性此时的阴道分泌物较少,阴道比较干涩,过性生活时往往易发生性交困难,而且容易损伤阴道上皮,引起炎症。

所以。

可使用一些代用品。

如石蜡油、油膏等增加阴道的滑润度,一般不宜经常使用激素类药物作为滑润的代用品。

发展心理学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人在一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发展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课题,即由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所必须完成的学习或训练。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展课题。

学者指出,人生的发展课题是“个体所必须学习的各种各样的课题”,它“在人的一生中的各个时期产生,如果此一课题能得以圆满实现的话,不仅给个人带来幸福,也为下一课题的成功奠定基础,倘若失败,不仅造成个人不幸,社会也不认可,更为以后的课题实现带来困难。

”(张日异,1993)5.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我国学者(张日异)1993年以多年研究成果为依据,并参考已有的发展课题,提出如下十项青年发展课题:第一,对身体的发育及其变化予以理解和适应。

第二,从精神上脱离家庭或成人而自立。

第三,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第四,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异性关系的适应。

第五,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

第六,学习如何认识社会和对待社会。

第七,学习并确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八,学习并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做选择职业和工作的准备。

第十,做结婚和过家庭生活的准备。

在设定各个时期的发展课题时,要以生理发育、社会要求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来。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代表着青年人格发展的成熟目标和社会对青年的综合要求,也反映着青年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青年在解决和实现所面临的各种发展课题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他们也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理解自我,理解成人并步人成人社会,从而结束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极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同时也就又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第四节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中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60岁年龄区间。

中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转化的过渡时期。

“中年实际并无显着的生理界限,且各人之身心状态不同,个别差异颇大”,“本期之成人,多已成家立业,生活较为安定,且能脚踏实地;虽其体力与精力已不如壮年期之充沛,但身心相当健康而稳定,刃岁以后,始略有衰弱之感”(吕俊甫,1982)。

基于大健康观视角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的意义和策略

基于大健康观视角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的意义和策略

基于大健康观视角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的意义和策略摘要:健康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在我国,健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人们开始重视身体健康到逐渐建立起针对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从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相对系统的健康观念。

通过对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探讨,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健健康观。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疾病防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日益关注自身生理、心理品质和身体形态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对老年人进行心理保健,不仅是实现老年人群身心健康、积极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也有助于老年人自身心理环境维持稳定并形成良好的心态。

因此针对老龄人群实施心理健康保健策略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人们所面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将更为突出。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对健康意识和保健方式也更加重视,积极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了老年人健康生活中极为重要但是却并不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方式。

人们普遍认为对于老年人而言,保持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注重保养自身,从而导致自己发生疾病时因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产生消极后果。

根据我国老龄人口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疾病问题,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老年人口总数也高达6.4亿左右,占到了总人口的近30%,而在这庞大人口当中又以年轻人为主。

1、饮食健康老年人饮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许多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往往喜欢吃一些辛辣油腻食品和高糖、高盐食物;而有些老年人则喜欢吃一些口味比较重、油腻的食物。

在进行饮食的选择上也需要考虑到,中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因此建议要合理搭配膳食结构。

除了要保证日常饮食热量的摄入之外又要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同时注意营养均衡摄入与能量的合理搭配。

养老护理培训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点分析

养老护理培训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点分析

养老护理培训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点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护理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进行养老护理工作,了解和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帮助养老护理培训者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实践。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 生理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老年人的肌肉强度、骨密度和反应能力都会减弱,导致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下降。

2. 慢性疾病多发: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些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免疫力减弱: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老年人常常因为子女独立出去工作或生活而感到孤独。

他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以减轻孤独感,增加生活的乐趣。

2. 心理压力:老年人可能会面临退休、生活变化、疾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培训者应该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问题。

3. 自我认同: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自我价值降低,尤其是在面对生活能力的下降、依赖他人照料的情况下。

培训者应该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培训技巧与策略1. 个体化的关怀: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培训者应该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护理计划。

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专业的护理和关怀,帮助他们维持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2. 沟通与交流:培训者应该善于倾听和沟通,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老年人的信任感。

3. 心理支持与关怀:培训者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状态。

通过鼓励和赞美,增强老年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特点;生理特点护理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已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年病人逐渐增多。

现就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及护理介绍如下:1生理特点1.1体力、适应能力下降老年病人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减少,极易出现机体的废用性综合征,引起脏器、组织萎缩等废用性改变,故动作敏捷度降低,行动受限。

心力和体力不足,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能力迟钝,患病后症状常不典型,使医师和家属不易了解真实病情。

1.2易患病、易导致病情慢性化老年病人因体力、抵抗力和机体康复力下降,易患亦容易发生并发症。

同时对疾病认识不够,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记忆力下降,按时服药的自觉性差,导致疾病慢性化。

1.3易产生心理应激老年病人由于听力、视觉能力下降,接受信息的机会减少,因而产生心理应激。

2心理特点2.1复杂多变的心理由于各器官功能的衰退,给老人的生活和社交带来诸多不便,出现敏感、多疑,甚至心因性偏执观念。

2.2自我不满的心理形态的老化必然导致老年病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了老人的自尊心,易出现生存无望,来日不多的心理感受,表现为易怒、沉默和厌世等。

2.3沉溺于往事的心理老年病人的记忆力普遍衰退,近事容易遗忘,而远记忆尚好,往事常在脑中回旋,容易怀旧沮丧。

常表现与当时情景不相符合的一些情绪表现,如: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

2.4孤独感和被社会抛弃感老年病人认为他已不能为社会及家庭做太多的贡献,会被他人和家庭成员看不起,表现为关闭自我,拒绝一切社会活动。

2.5老年病人共同的心理反应2.5.1外向投射心理反应他们在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意念、欲望或遭受精神挫折时,将原因完全推诿于客观情况,责怪自己少,责怪别人多。

他们对身体方面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未尽心照料,好挑剔、任性、易动感情,人际关系紧张。

2.5.2内向投射心理反应这类病人自我压制、压抑不能接受的意念、感情和冲动。

易产生责怪自己,感到患病给家庭及他人带来负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从而失去生活信念,产生厌世消极意念,呈现出抑郁、自责、自卑退缩,甚至有自杀行为。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护理技巧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护理技巧

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护理技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技巧变得越来越重要。

理解老年人的特点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护理,对于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护理技巧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 代谢率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率明显下降,这导致他们对能量的需求减少。

因此,老年人需要调整饮食,避免过多的热量摄入,以减少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2. 免疫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定期接种疫苗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至关重要。

另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保持整洁等,也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3. 器官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许多器官功能逐渐退化,比如肺功能、肾功能和视力等。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延缓器官功能的退化。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面临亲人的离世或朋友的减少,这导致他们经历孤单和孤独感的增加。

因此,陪伴老年人,与他们交流互动,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对于减少他们的孤独感非常重要。

2. 自尊心受损:老年人常常因为身体衰弱或功能受限而感到自尊心受损。

与他们分享积极的经历和回忆,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活动和爱好,可以帮助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记忆力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记忆力逐渐减退,可能出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在与老年人交流时,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理解,提供帮助和提示,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关心。

三、老年人的护理技巧1. 提供适当的营养:老年人需要摄取适量的营养来维持健康。

丰富多样的饮食计划,包括蛋白质、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有助于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

2. 鼓励锻炼:适度的身体活动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帮助老年人选择适合他们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或瑜伽等,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体力和心理健康。

五十岁女人生理基本常识

五十岁女人生理基本常识

五十岁女人生理基本常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身体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五十岁女人的生理基本常识。

一、更年期的到来五十岁是女性进入更年期的关键时期。

更年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月经逐渐停止的一个过程。

这一时期女性会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症状,如月经不规律、经血量减少、热潮红、出汗多、情绪波动等。

应该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二、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密度减少,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

为预防骨质疏松,五十岁女性应该加强骨密度的检测,增加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摄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并避免长时间久坐。

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五十岁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更年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壁变薄、弹性减弱,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为预防心血管疾病,五十岁女性应该注意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高盐的食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四、泌尿系统问题的关注随着更年期的到来,五十岁女性的泌尿系统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这是由于盆底肌肉松弛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所致。

为预防泌尿系统问题,五十岁女性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五、性生活的改变五十岁女性在更年期的时候,性生活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干燥,可能会出现性交疼痛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五十岁女性可以使用润滑剂或局部雌激素治疗,保持良好的性生活质量。

六、乳腺问题的关注五十岁女性应该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问题。

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乳腺组织逐渐变得松弛,容易形成乳腺增生或乳腺囊肿。

定期自检和定期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问题的重要手段。

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五十岁这个年龄段,女性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减少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代谢的正常进行;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理方面谈中老年期妇女的心理保健
发表时间:2019-08-07T09:45:26.0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周翠兰[导读] 摘要:围绝经期妇女(40岁-60岁)的卵巢功能衰退,出现一系列生殖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家庭和睦甚至社会安定都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保健受到广泛关注。

宽城满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河北承德 067600摘要:围绝经期妇女(40岁-60岁)的卵巢功能衰退,出现一系列生殖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家庭和睦甚至社会安定都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保健受到广泛关注。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老年期妇女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从保健教育的选材、运动干预、心理支持、生理方面、家庭支持、饮食干预以及激素治疗等方面探讨了帮助中老年期妇女顺利度过围绝经期的措施。

关键词:中老年期妇女;生理方面;心理保健中老年期是妇女重要的人生阶段之一,这一期间妇女的生理、心理出现明显改变,因此其心理、生理容易出现各种表现,包括疑病、抑郁、容易激动、骨质疏松以及痴呆等。

充分重视中老年妇女的生理卫生,能为确保其心理健康提供保障,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老年期妇女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减退,其雌激素分泌出现异常,同时身体各器官功能出现衰退,造成全身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出现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退、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骨质疏松、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症状以及月经紊乱等[1]。

受到这些生理变化的影响,外加中老年期妇女工作岗位、文化层次、心理素质的差异以及对保健知识不同了解程度的影响,中老年期妇女可能出现:(1)心态不平衡,对外界事物盲目怀疑,感觉自己不受重视,身体抵抗力降低而出现各种疾病;(2)过度敏感,容易相信流言蜚语,周围发生任何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都可能将这些事与自己联系起来;(3)易怒,情绪波动较大,这对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利。

2、中老年妇女的保健教育
2.1 选材
选材时,需要注意针对性选材,充分汲取关于更年期女性保健相关知识,将其采用容易理解、容易掌握、易学易懂的方式表现出出来,从而广大中老年妇女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纠正其不当卫生行为,打消其内心顾虑,促使其明白更年期是自然规律,这一阶段出现各种症状是正常的,只要以乐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态来积极面对,就能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2.2 从多方面提高中老年妇女的保健意识
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教育应该与预防疾病、健康教育等结合,从情感、心理、保健以及医疗等方面来开展对中老年妇女的保健教育。

2.2.1 运动干预有助于促进中老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研究[2]发现围绝经期妇女闲置人员多、下岗职工多,缺乏保健知识。

需要与居委会相互协调,组织围绝经期妇女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广场健身操舞是一项较为理想的活动,研究者[3]对25例中老年女性给予广场健身操舞锻炼,给予另外25例中老年女性正常身体活动锻炼,发现干预24周后前者的象限条、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握力、基础代谢、体脂肪率、WHR以及肺活量较后者更高,同时发现广场健身操舞对中老年妇女的人际交往、自我认同以及个人情绪等方面均存在正面影响。

卢桂兵等[4]则发现,广场舞的在改善中年女性健康体适能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效果均较健步走更优。

中老年女性接受广场健身操舞锻炼能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中老年女性的身体体质;丰富了这些下岗职工、闲置人员的生活,在改变了中老年妇女的身材与身体的同时,还促使其能够得到褒奖,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能帮助中老年妇女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还拓展了中老年女性的社交圈,能使其获得情感支持,帮助其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这些都能帮助中老年期妇女顺利渡过围绝经期这一生理阶段。

2.2.2 心理方面
围绝经期妇女需要学习围绝经期各种心理、生理变化知识,对这一阶段的全过程形成全面的认识,积极接受这一期间的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保持心理愉快、情绪稳定,从思想层面大小恐惧与顾虑。

2.2.3 生理方面
为了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围绝经期妇女应注意早睡早起,凡事劳逸结合,参加体育锻炼,条件不允许时可选择慢跑、饭后散步等缓解内心压力,也可以参加打太极拳、跳舞等。

2.2.4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共同组成家庭,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生理、心理变化,特别是精神变化引起烦躁、易激动等,这就要求家庭成员应理解她们,特别是子女、丈夫,应从精神层面上给予慰藉。

2.2.5 合理饮食
围绝经期妇女应注意合理饮食,注重饮食搭配的合理性,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富含铁、磷、钙、锌以及蛋白质的事物如豆类、奶、蛋、肉、鱼等以补充营养,同时经常食用粗粮、蔬菜,饮食的荤素搭配应合理,不暴饮暴食。

2.2.6 正确使用激素治疗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根据个体化的原则制订适当的治疗方案以调节其内分泌,从而为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国际绝经学会指南建议使用激素治疗(HRT)来预防骨折、骨丢失、改善泌尿生殖器官萎缩、缓解绝经症状,这一治疗方法对广大中老年期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研究发现HRT的临床使用率较低,这与广大中老年期妇女对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缺乏关系密切,需要重视宣传HRT,一方面需要采用媒体进行多途径宣传以提高中老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与认知度,另一方面也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学术宣讲,促使中老年期妇女形成对治疗的信心[5]。

3、讨论
综上所述,中老年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加大对围绝经期知识的了解程度,从心理层面正视这一特殊生理阶段,保持心态平和,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一定寄托,提高责任感、消除寂寞感,避免成为被遗忘的一族。

根据我国妇女保健原则,采取综合性、多层次的防治保健措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从心理、生理、家庭支持、饮食支持以及激素治疗等方面进行干预,相信广大中老年期妇女都能从容渡过围绝经期。

参考文献:
[1]冯丽波.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363-364.
[2]黄淑清.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30-31.
[3]郝思嘉.广场健身操舞对中老年女性健康体适能与心理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7.
[4]卢桂兵,董丹丹.健步走与广场舞对中年女性健康体适能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03):49-54.
[5]刘曼丽,张朝红,廖翠英,等.顺德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5,24(02):7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