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及反思
数学教学期末试卷分析反思

数学教学期末试卷分析反思数学教学期末试卷分析反思(通用5篇)每一年,每一度,都要考试,只是考试的规模不一样,而每一次考完试都要写感想和以后的打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期末试卷分析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期末试卷分析反思篇1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就针对于我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做一个期末试卷分析以及反思。
首先这学期在数学教学中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也还需要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多总结、多多反思,强化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次试卷总的来说乍一看很难,其实仔细分析每一道题的时候并不难。
我具体来说:第一大题,本题大部分孩子都是全对,减法这道题个别学生对于计算中有“0”的掌握不牢固、容易迷糊。
乘法这道题有的孩子在写得数的时候只写了一个0,不仔细。
第二大题,很多孩子写的1米3分米=(10)分米=(30)厘米,粗心的看成1米3分米=()分米()厘米,导致出错。
第三大题,有的学生并不理解什么叫“至少”,而且对估算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
第四大题,对于有“0”的三位数减法,是否真的需要借位,有的孩子还是掌握的不牢固。
横式有的学生忘记写结果。
横式不写答案。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言之有理即可。
但有的学生不能清晰的表达意思。
有的学生在左面的竖式下面忘记写答案。
第五大题,涂色很多孩子理解不清楚题意,不知道要去看尺子上的刻度。
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要通过阴影画一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
学生有的粗心忘记圈一圈,我的解答表达不清楚。
第六大题,往大估算是正确的,但是有很多孩子是往小估算,导致出错。
还有的孩子忘记比大小。
有的题比较绕,很多孩子不理解题意,导致出题。
应该在以后加强训练审题能力。
本题大部分孩子能写全对,个别孩子计算出错,导致本题丢分。
归根到底还是计算能力再需加强。
很多孩子不理解“我来检查”是什么意思,本题出的比较灵活,以后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灵活,不要太死板。
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对,个别学生不理解分数在本题中的含义,需再加强。
期末数学考试反思范文

期末数学考试反思范文反思即指对自己所做所为或人生经历的总结,并从中找出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期末数学考试反思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末数学考试反思1本次期中考试我们年级组选用的是三维试卷。
题目看似简单,但学生实际做起来很容易出错。
我们整个年级考得都很糟糕,我班的数学比第一名的班级综合分相差0.25分,但及格率和优秀率低得让人做梦也想不到。
而且是我从教以来考得最糟糕的一次。
针对这次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年级组的五位老师都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认真地进行了反思。
通过这次考试,从中发现了我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我的教存在的不足之处:1、在教学中把学生估计得过高,总认为有些知识简单,学生应该容易掌握,因而没有进行重点强调。
导致中下成绩的学生没有掌握,做起来作业来更是一塌糊涂。
2、对潜能生的辅导不到位。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对潜能生的教学。
二是没有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三是我班的潜能生太多,每次测试40分以下都有八、九个,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导致及格率很低。
3、学生做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没有时间进行讲解分析,导致学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的学存在的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
2、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好:拖欠作业的现象非常严重;做错的作业不能做到自觉地去更正;没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3、计算能力差,从本次中考就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应用题列对了算式,但结果却又算错了,计算题得满分的只有三人。
4、学生在学习上怕吃苦,一碰到难度稍微大点的题目就退缩了,等着老师讲,或者乱做一下应付老师,更有甚者就干脆不做。
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在后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做到精心设计每堂课,使每节课都能精彩快乐,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2、狠抓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只要发现有人不认真听,就要马上停止我的讲课。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在七年级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工具。
通过这次考试,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本文将通过对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首先,我们可以从整体情况来看期末考试的平均得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得分为80分。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整体的数学水平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课程内容。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关注一些高分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了解他们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其次,我们可以对不同章节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成绩单,可以得出每个章节的平均得分和得分率。
例如,整数运算章节平均得分为75分,得分率为70%。
这表明学生在整数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一章节的难点,进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不同题型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例如,在选择题方面,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5分,得分率为80%。
这表明学生在选择题方面的答题能力还较好。
但是,在应用题方面,学生的平均得分为70分,得分率为60%。
这可能说明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示范题目。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学生之间的得分情况,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例如,通过比较学生的得分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成绩较高的学生和成绩较低的学生之间的差距。
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度不高,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辅导和指导。
对于这些学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
最后,在进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的同时,也应该对评价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得分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发言稿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发言稿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对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进行分析。
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在教学一线辛勤工作的教师们。
你们的付出和努力是这次期末考试成绩的重要保证。
同时,我也要向学生们表示祝贺,他们在本次考试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学习基础。
对于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我们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之上学期有了一定的进步,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有效的。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首先,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困难。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课后复习不够充分。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这些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我们不能过分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各个方面。
总的来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反映出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再次感谢大家的辛勤工作,希望我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努力,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1.二班:参考人数63人,平均分19.51分,最高分59分,及格率0.0%。
客观题平均得分9.14分,得分率为38.08%;主观题平均得分10.37分,得分率为17.28%2.三班:参考人数63人,平均分29.29分最高分68分,及格率2.9%。
主观题平均得分为11.4分,得分率为47.5%;客观题平均得分为17.89分,得分率为29.82%二、试题分析:本次试题综合起来看难度比较大,考试时间不够。
本次数学试题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符合中学生学业考试的各项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重视基础知识,重视生活实践,重视综合运用,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逐题试卷分析:一题“选择”:满分24分,得分率较低,基本技能不过关,这主要反映在计算不过关,对概念理解不清,不认真观察图形和推理证明方法上。
二题“填空”:满分21分,得分率比较低。
错因基础知识不牢,审题不清,读题不细。
三题“计算题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
四题“解方程”:学生计算能力太差。
五题“解答题”: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差,数学能力薄弱,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基本的数学思想需加强。
四、今后教学措施:1、依“纲”靠“本”,注重基础。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训练。
在教学中,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并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2021年9月9日。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共有169名七年级学生参加,所有人都到场参加了数学考试,总分为9504.61分,平均分为56.24分。
考试结果显示,最高分为109分,最低分为12分,及格人数为79人,优秀人数为26人,优秀率为15.4%,及格率为46.7%。
试卷总分为12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分别占30分、24分和66分。
其中,有理数及其运算占29分,整式占15分,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题占46分,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占30分。
从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来看,本次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且紧扣课本、贴近生活。
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同时还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总的来讲,该份试题相对我校的学生来说略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
本次试题强化了知识体系,突出了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试题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同时,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应用价值。
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取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研究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例如,广州亚运会,火柴拼图,空矿泉水瓶换水,存钱,骑摩托,食堂买大米等。
本次试题重视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期末数学考试试题相对难度略有一定,但考查内容广泛,类型多样灵活,紧扣课本,贴近生活,体现了应用价值和各种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精选11篇)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 与总结〔精选11篇〕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 与总结〔精选11篇〕初中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 与总结篇1一.根本情况分析^p我教七年级有两个班,共80人,其中优秀率为17.52%,及格率为46.25%,二.试卷分析^p本试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覆盖了整册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考察的知识点比拟全面,详细分析^p 如下:1.选择题,共12道,考察了全册书各章节的根底知识,在本大题中,失分较多的是第4、5、6小题。
第4小题考察的难度不大,但局部学生审题不认真,分析^p 失误的原因是少数根底弱的学生分析^p 问题的才能较差。
填空题,共6道,其中第18题失分最为严重,主要因素是老师改卷失误导致错误,实际绝大局部学生正确得分;第14题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丢掉分。
2.解答题,共8道,其中失分较严重的是第18、21、23、24题;第21题和第24题分别有两个问题,主要考察列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平时根底较差,分析^p 问题才能差的学生失分较大。
三.学生成绩分析^p1.对于讲过的重点知识,落实抓得不够好。
2.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有急躁情绪,急于完成课堂目的,而无视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问题,久而久之,一局部同学就养成懒惰的习惯,自己不动脑考虑问题。
四.改良措施1、抓好根底,搞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注重对支撑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开展的前提,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根底,才能为学生才能进步创造条件。
因此,老师的平时教学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根底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要搞好数学核心内容〔包括根本概念、定理、公式、法那么等等〕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把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关心数学“学困生”,从试卷分析^p 中,这些考生对容易基此题也不会做,说明这些学生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掌握根本数学知识,从而成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大“颈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认真反思。
初一期末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初一期末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初一期末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篇一」初一是新课改年级 , 所以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意识或者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和难点,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对教学的自觉反思,冲破经验的束缚,从而锻炼自己学会教学的能力。
我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
在新授课中,理解的内容多,记忆的内容少,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却的现象。
另外家庭实验动手的少,上课提问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
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感思:一、对教学目标感思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
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1 、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 、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 、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够全面、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及反思
隆盛中学代永全
2010秋期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期末考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现把考试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并给出以后七年级数学教学应注意的改进方向.
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共40分)、填空题(共24分)和解答题(共86分)三部分,满分150分。
一、基本概况
其中最高分148分,最低分8分。
二、试题的范围、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
本套试题考查了七年级上册所有内容,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四章节的内容,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试题难度适中,以中档题为主,梯度明显,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考点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视基础、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试卷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是一套较好的期末考试试卷。
其中容易题有:1,2,3,4,5,11,21,
中档题有:6,7,8,9,12,13,14,15,17,18,19,20,22,23,25,
难度题有:10,16,24,26
三、试题分析
1.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直接对课本知识再现的考查,如容易题1,2,3,4,5,11,21。
2. 学生的运算能力,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卷突出对学生的数与式的计算、重点考查对运算法则、基本技能及其灵活应用。
这部份主要是以中档题为主,如第17,19,20题直接考查学生整式的基本运算,方程的基本运算能力,这也是
教材所重点要求的运算考查方面的知识,这部份基础较好的同学完成得较好,但基础较差部份的同学完成得不好,其次另外的一部份中档题,如有理数章节第13,15,25题,一元一次方程章节第8,22,图形认识初步第6,7,9,14,18题(2)、(3),23题,这部份题目,除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外,还考查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第16题查找规律,考查了很强的归纳和分析,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
3.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
试卷强化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核,如整式的加减章节第12题,考查了整体思考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第22题考查了建立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第10题,26题也渗透了方程思想,突出了数学建模思想的考查,问题能力的考查。
四、学生答题情况及丢分原因分析
1.选择题,第1,2,3,4,5题属容易题,学生完成得很好,但也有一部份同学丢分,基础知识不牢,不扎实,第6,7题完成得较好,这两题要求学生会有识图和根据题意作图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丢分现象严重,第9题也是,丢分现象很严重,主要是大多数学生对图形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还很欠缺,第8题完成得不好,学生缺乏利用方程思想和平时对日常生活中的日历的用心观察所致,第10题是有难度的题目,是关于方程问题的讨论型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方面的能力,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建立方程,推理讨论,运算等,得分的学生不多。
2.填空题,第11,13题学生完成得较好,第12,14,15,16题丢分的学生比例很大,主要原因是第12题不会用到整体变换求值思想,第14题学生不认真审题,只会找相对的两个面,没有认真思考,第15题缺乏常规的判断方法及运算能力,第16题规律探究性问题缺乏归纳和分析的能力,思维和推理能力方面还很欠缺。
3.解答题,第17,19,20题是整式和解方程的基本运算,要求学生会掌握,但完成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丢分也很严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够牢固,第18题(1)题完成得较好,(2)(3)题变式,学生就不够灵活运用和掌握了,第21题,得分各占约一半,丢分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还不够,思维
能力和动手作图能力欠缺,第22,25题,是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22题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建立正确的方程还感觉是比较困难,25题(1)完成较好,(2)完成较差,主要是学生不认真审题,题中已注明“含返回”,但很多学生列式计算时,就没有计算返回的路程,导致错误,第23,24题是,特别是第24题,学生对几何图形,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论证的分析和推理的书写格式,学生掌握得不够好,第26题,含有表格的分类纳税问题和方案类应用题,和第10题对学生的要求一样,是有难度的题目,是关于方程问题的讨论型问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建立方程,推理讨论,运算等,是考查学生综合方面的很强的能力,学生得分较少。
4. 七年级新生的考试通病:(1)不认真审题,做题后不仔细检查,没有耐心去解答一道题目,特别思维灵活,有一定变式或有难度的题目,很多学生只图快,尽量很快的完成解答,后面的时间就在等交卷子,不会也不想检查,这里面很大程度带着小学生的习气;(2)多数表现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学习过程中,不会总结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5.本套试题难度还是相对比较大。
五、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检测和试卷分析,让我们教师收获很多,从学生的解答及得分情况,我们对照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引导和要求,在今后七年级数学科目的教学工作中,要做好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耐心做题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的考卷很多题目并不难,细心和耐心就显得尤其重要。
2.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变式,注重双基的训练。
在课堂或课外,对所有的学生双基的训练不要只在形式上,表面上,而是监督每个学生对双基知识的过手,只有基础知识训练扎实了,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优势,让学生精讲精练,学生相互补充,质疑,教师要及时点评和给予补充,纠正。
教师引导让学生形成竞争的学,好帮差,让学生做好传、帮、带的作用。
4.学生定势思维问题还存在,计算能力有待加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
力。
5.数学思想方法有待进一步渗透。
6.注重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推理论证的分析及书写推理分析的过程。
7.注重寻找规律题的训练,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加强学生观察、分析、动手、理解能力的培养。
8.教师要充分备好每一节课,找出每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每一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掌握哪个知识点,哪个数学思想方法,要有预设,做到心中有数。
9.引导七年级的学生学会考试,仔细审题,耐心答题,先易后难,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