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电导分析法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电位分析和电导分析ppt讲义可编辑全文

第十一章电位分析和电导分析ppt讲义可编辑全文

根据电池电动势的差值和标准缓冲溶液的pHs, 即可求得被测溶液的pH值。
▲ 求得的pH,不是从定义规定的pH,而是一个以 标准缓冲溶液pH为标尺的相对值。
2024/11/18
第22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实际测量中,应尽量使溶液温度保持恒定。若温
度有变化应调整酸度计上的温度补偿器。
利用pH计测定pH值时,并不需要计算, 可在仪器表头上直接读出pH值。
(3)零类电极 由金、铂、石墨等惰性导体浸入含 有氧化还原电对的溶液中所构成。
2.薄膜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它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能对离子中特定离子产生 选择性响应,其电位可用能斯特方程表示。
如:pH电极、Na电极、Cl电极等。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类新型指示电极,它具有选择 性好、灵敏度高、制作简单、简便快速、可连续监测 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分析化学领域已形成一个独 立的分支。
2024/11/18
第5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二、直接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一)直接电位法的原理:
是基于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通过能斯特方程 式来求出离子浓度的分析方法。 (二) 参比电极:
在测定过程中能保持电极电位恒定不变,而不 受试液组成变化的影响。 如:甘汞电极、标准氢电极。
2024/11/18
第6页
离子浓度。 指示电极分两类:金属类电极和薄膜电极 1.金属类电极 (1)第一类电极 由金属与该金属离子溶液构成
如: Zn(s)︱Zn2+(c)
(2)第二类电极 由金属及其难溶盐浸入此难溶盐 的阴离子溶液中所构成 如 :Ag(s),AgCl(s) Cl (c)
2024/11/18
第10页

电导分析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电导分析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在滴定过程中,由于滴定剂的加入而使 溶液不断稀释,为了减小稀释效应的影 响和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应使用浓度较 大的滴定剂,一般是滴定剂浓度比被滴 溶液浓度大10倍。
电导滴定法还可以测定用指示剂法或电 位法无法直接准确测定的相当弱的酸, 例如,硼酸(Ka=5.8×10-10)。
电导滴定还可应用于沉淀滴定、配位滴 定、氧化还原滴定。
HA→HA余+Na++A- →A-+Na+→A- +Na++ OH-
滴定前 化计点前 化计点
化计点后
2.弱酸(或弱减)的滴定
以NaOH滴定HAc为例,反应为: HAc + Na+ + OH- ===Na+ + Ac- + H2O 滴定开始时,电导略有下降,这是由于滴定中 形成弱酸盐的阴离子(Ac-)抑制弱酸HAc的 电离。通过极小点后溶液电导开始上升,直至 计 量 点 , 这 由 于 溶 液 中 Na+ 和 Ac- 逐 渐 取 代 HAc。计量点后由于强碱过量,电导迅速上升
电导滴定
酸碱滴定曲线: 电导滴定常用于稀酸、弱 酸、混合酸等的测定。
1. 强酸强碱的滴定
如用NaOH滴定HCl,反应为 H+ + Cl- + Na+ + OH- = Na+ + Cl- +H2O
H++Cl- NaOH H+余+Na++Cl-+H2O
滴定前
化计点前
NaOH Na++Cl-+ H2O NaOH Na+ + Cl- +OH-
曲线的转折点为计量点 G

《仪器分析教程》教学课件—第11章 电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教程》教学课件—第11章  电化学分析
11:48:03
11.2 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
11.2.1 参比电极 11.2.2 指示电极
11.2 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
电极:将溶液中的浓度或活度信息转变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指示电极(indicator electrode):指示待测溶液中离子活度变 化的电极。 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在测量电极电位时用来提供 电位标准的电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1.2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1)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 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10-12mol/L数量级。
(2)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 直接得到电信号,易传递,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的自动
控制和在线分析。 (3)所需试样的量较少 (4)应用广泛
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 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有机电化学分析;药物分析;
lg
a(Hg 2Cl 2 ) a2(Hg) a2(Cl
)
E Hg 2Cl/Hg
EO
Hg
2 2
Cl/Hg
0.059 lg
a(Cl )
当电极内溶液的Cl-活度一定,甘
汞电极电位为定值,故可作参比电极。
11:48:03
11.2.1 参比电极
2.甘汞电极
表11.1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 25℃)
KCl 浓度 电极电位(V)
0.1mol/L 甘汞电极 0.1 mol / L +0.3365
标准甘汞电极(NCE) 1.0 mol / L +0.2828
饱和甘汞电极(SCE) 饱和溶液 +0.2438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随温度变化,故需进行温度校正, 对于饱和甘汞电极(SCE),t ℃时的电极电位为:

电导分析法

电导分析法

Λm°值可通过实验求得
方法是将Λm值对c1/2
作图,得一曲线,再将曲
线外延至c=0处,所得
的若Λ使m用值Λ即m°为代Λm替°Λ值m,。
则式

m c
亦可写成 κ=Λm°·c
四、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是指在无限稀释溶液中,电 解质的摩尔电导率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 率的总和。
进行电导测量时,只要将试液放在电导池中,将两 个电极插入试液内,然后由电导仪读出电导值(或 电阻值),温度对溶液的电导是有影响的,因此, 在测定时应保持温度不变或使用温度自动校正装置, 或按溶液的温度系数加以校正。
直接电导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水质纯度测定,水中离子总量愈大,则电 导率愈大,水质纯度愈低。
2.大气监测,
大气中含有SO2、SO3、H2S、NH3、HCl、 CO等气体,用吸收液吸收后,测其电导值, 可以监测上述气体含量,(在测定其中之一 种气体时,应将其他气体预先排除,以免干 扰)
3.钢铁中碳和硫的快速测定
将钢铁样品在高温燃烧炉中通氧燃烧使样品中的硫和碳分别 生 SO成2首SO先2被和装CO有2,微连酸同性剩的余K2OC2r通2O入7溶定液碳的、电定导硫池仪吸,收气:体中
第一节 溶液电导概念
一、电导和电导率: 1.导体:把有导电能力的物质称为导体。 导体分类: (1)电子导体:依靠电子的定向流动导电,
如金属,金属氧化物,石墨等。 (2)离子导体或电解质溶液:借离子在电场
作用下定向移动导电,包括水或非水溶剂的 电解质溶液或固体电解质。
2.电导(G)
含量的工作曲线,然后再由试样电导值求碳、硫含量。
二、电导滴定法
电导滴定法是在滴定过程中利用溶液电导的 突然变化来指示终点的方法。

电导分析法

电导分析法

摩尔电导率
• 电导率:两电极面积各为1cm2、电极距离为1cm 时电解质的电导。用К表示。 • 摩尔电导率:在相距1c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含 有1mol电解质时溶液的电导。用Λ m表示。
1000 c m 或 m c 1000
• 摩尔电导率为方便不同类型电解质导电能力的比 较。
Rm Em E Rm Rx
直接电位法的应用
• 水质监测
电阻率 100M 电导率 0.01 10M 0.1 1M 1 100k 10 10k 100 1k 1k 100 10k 10 100k 1 Ω· cm
-1
cm 1000k μS·
超纯水
蒸馏水
好水源
0.05%NaCl
海水
30%H2SO4
A
• 电导率计算:使用已知电导率的KCl标准溶液, 计算未知溶液的电导率。
s Rs
x Rx
Rs x s Rx
电导仪的测量原理
• 本质:测量溶液的电 阻,有电桥平衡式和 分压式。
电导池Rx 标 准 电 阻
Rx Em
E 电桥平衡式 分压式
R2 R4 R3 R1
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电解过程
电解硫酸铜溶液, 当逐渐增加电压,达到一 定值后,电解池内与电源 “-” 极相连的阴极上 开始有Cu生成,同时在与电源“+”极相连的阳极 上有气体放出,电解池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阴极反应:Cu2+ + 2e = Cu
阳极反应:2H2O = O2 + 4H+ +4e 电池反应: 2Cu2+ 4H+
电导分析法
玉崧成 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化学教研室 E-mail: scyu@

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节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的*显著的差别是:前者能够导电,后者不能。

前者能够导电是由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生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它们将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产生导电现象。

因此电解质溶液是一种离子导体。

离子导体还包括熔盐、固体电解质、离子交换树脂膜等,所以电解质泛指有肯定离子导电性的物相。

(1)电导电导是衡量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导电本领的物理量。

用符号G表示,其SI单位是西门子,符号为S,1S=1Ω—1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即(2)电导率均匀导体在均匀电场中的电导与导体截面积A成正比,与其长度l成反比。

式中ρ为电阻率,其倒数为电导率,用表示,其SI 单位为S·m—1、是电极距离为1m而两极板面积均为1m2时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故有时亦称为比电导。

的数值与电解质种类、温度、浓度有关.对于强电解质,溶液较稀时,电导率貌似与浓度成正比;浓度很大时,因离子间相互作用,电导率加添缓慢,并经过一个极大值后下降。

对于弱电解质,由于起导电作用的仅是解离的那部分别子,而在浓度加添时,由于解离度减小,离子数量加添不多,所以弱电解质电导率总的来说,不大。

二、电导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虽然电导率已除去了电导池几何结构的影响,但它仍与溶液浓度或单位体积的质点数有关。

因此,无论是比较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在指定温度下的导电本领,还是比较同一电解质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本领,都需要固定被比较溶液所包含的质点数。

这就引入了一个比更有用的物理量,称为摩尔电导率。

式中,c为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m—3,κ为电导率,单位为S·m—1,所以Λm的单位为S·m2·mol—1、Λm规定为相距为1m的两个平行板电极之间装有含1mol电解质(基本单元)的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①在使用摩尔电导率时,应写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电导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电导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电导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1. 电导分析法的原理电导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电解液中的电导率来进行分析。

它基于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的导电性质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电解质的离子化电解质在溶液中通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当电压施加到电解质溶液时,正极吸引阴离子,负极吸引阳离子,使得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形成电导。

1.2 离子的迁移和导电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中移动,并形成离子迁移流。

这些流可以导电,而通过测量电解液中的电导率,可以确定离子浓度和溶液的离子性质。

1.3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即电导率越高,浓度越高。

通过测量电导率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可以建立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利用电导率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2. 电导分析法的应用电导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化学分析和环境监测方面。

以下是几个电导分析法的应用案例:2.1 水质监测电导分析法在水质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水样中的电导率,可以判断水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从而评估水质的好坏。

常见的水质监测项目包括饮用水、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源的电导率测定。

2.2 化学分析电导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分析中,可以通过测量药物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药物的纯度;在金属离子测定中,可以通过测量金属盐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其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2.3 土壤检测电导分析法还可以用于土壤检测。

土壤中的电导率与土壤的离子浓度密切相关,可以用来评估土壤中的盐碱化程度和养分含量。

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的电导率,可以为农田施肥和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2.4 生化分析电导分析法在生化分析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在酶活性测定中,可以通过测量酶反应产物离子浓度变化的电导率,来确定酶的催化效率和活性。

此外,还可以应用电导分析法来测定血液中的离子浓度和酸碱平衡状态。

第十一章电导分析与库仑分析(42)

第十一章电导分析与库仑分析(42)
相距1cm的两个平行的电极之间含有1mol的电解质时 溶液的电导。Λm (S·cm2/mol)。
3
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的关系: 含有1mol 的电解质 溶液的体积为Vm(cm2),极板距为1cm,体积即为Vcm3。
则:
4
(三)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 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的迁移受到牵制,
要求电流效率达99.9%。 三、控制电位库仑法 (一)基本原理
将工作电极电位调节到一个数值,并保持恒定,电解至 电流为零,计算耗电量。
27
28
例:有一试液,含有0.1mol/LAg+与0.1mol/LCu2+, 试用控制电位库仑分析对其进行分别测定。
计算析出电位:
Cu 2
Cu
0.34 0.059 lg 0.1 0.3105(v) 2
不需标准溶液。 范围广,可用来测定不起电极反应和不稳定的物质。 2. 应用: 凡能以100%电流效率电解生成试剂,并迅速
定量反应的任何物质都可以测定,目前用于无机测定的库仑 滴定剂有60多种,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亦有20余种。
42
示例:大气中SO2测定
43
测定时需除去臭氧、硫化氢、氧氮化物等氧化-还原物 质,最小检出量0.05mg/m3。
1.物质析出量与流过电解池的电量成正比:
mQ
25
2. 相同的电量时,析出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与反应
电子数成反比:
m M n
合并后得:
上式意义:某物质电解时,每通过一个阿弗加德罗数即 6.023×1023个电子即96485库仑时,析出质量为M/n g。
26
法拉第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严格定律之一,不受温度、 压力、电解质浓度、电极材料和形状、溶剂等因素影响。 (二)电流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电导分析法
1.在25℃时,用面积为1.11cm2,相距1.00cm的两个平行的铂黑电极来测定纯水的电导,其理论值为多
少?
解:已知A=1.11cm2, l=1.00cm
查表知,H+、OH-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λH+=349.82×10-4S·m2·mol-1,λOH-=349.82×10-4S·m2·mol-1
纯水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m=λH+ +λOH-=547.42×10-4S·m2·mol-1
纯水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均为10-7mol·L-1,即c=10-4mol·m-3
由纯水的电导率为k=cΛm=5.4742×10-6S·m-1
所以纯水电导率为G=kA/l=5.4742×10-6×1.11×10-2=6.08×10-8S
2.用电导池常数为0.53cm-1的电导池测得某硝酸溶液的电导为22.7mS,计算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的
浓度。

解:电导池常数θ=l/A=0.53cm-1=53m-1, G=22.7mS
由条件,得G=c·Λm/θ, Λm=λH+ +λNO3-

6.
28
10
)
44
.
71
82
.
349
(
53
10
7.
22
4
3
=

+


=
Λ

=
-
-
m
G
c
θ
mol·m-3
即c=0.0286mol·L-1
3.在电池中,放有两支面积为1.25×10-4m2的平行电极,相距0.105m,测得某溶液的电阻为1995.6Ω,
计算池常数和溶液的电导率。

解:已知A=1.25×10-4m2, l=0.105m, R=1995.6Ω
池常数
840
10
25
.1
105
.0
4
=

=
=
-
A
l
θ
m-1
由G=1/R=k/θ得到:k=θ/R=840/1995.6=0.421S·m-1
4.某电导池内装有两个直径为4.0×10-2m并相互平行的圆形电极,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12m,若池内盛
满浓度为0.1mol·L-1的AgNO3溶液,并施加20V电压,则所测电流强度为0.1976A。

试计算池常数、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AgNO3的摩尔电导率。

解:已知A=3.14×4×10-4=1.256×10-3m2, l=0.12m, c=0.1mol·L-1=100mol·m-3
池常数θ=l/A=0.12/(1.256×10-3)=95.5m-1
溶液的电导G=i/E=9.88×10-3S
电导率k=G·θ=9.88×10-3×95.5=0.943S·m-1
Λm=k/c=9.43×10-3S·m2·mol-1
5.用一个具有池常数为555m-1的电导池测得饱和AgCl水溶液的电阻值为67953Ω(298K),实验用水的
电导率为8×10-5S·m-1。

计算AgCl的溶度积。

解:k
溶液
=θ/R=555/67953=8.167×10-3S·m-1
k AgCl= k溶液-k水=8.167×10-3-8×10-5=8.087×10-3S·m-1
以于AgCl的离解平衡,AgCl==Ag+ + Cl-, a(Ag+)=a(Cl-)
k AgCl=a(Ag+)·λAg+ + a(Cl-)·λCl-=a(Ag+) (λAg+ + λCl-)
即8.087×10-3= a(Ag+)× (61.9+76.34)×10-4
则a(Ag+) =0.585mol·m3=5.85×10-4=mol·L-1
K sp-AgCl= a(Ag+)·a(Cl-)=(5.85×10-4)2=3.42×10-7
6.给出下列滴定体系的电导滴定曲线:(1)用KCl滴定AgNO3;(2)用LiCl滴定AgAc.
解:
7.普通电导法测量中,为什么以交流电源对电导池供电为好?
解:因为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会发生电解作用,使溶液中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电阻也随之改变,同时由于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产生反电动势,影响测定.因此以交流电源对电导池供电为好.
8.用电导法测SO2气体时,通常选什么吸收液?为什么?
解:用固定浓度的NaOH溶液作吸收液.因为产物SO32-的电导率与OH-的摩尔电导率差别比较大.
9.高频滴定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什么?
解:特点:电极不直接与溶液接触,避免了电解和极化现象.
高频电导滴定的优点是:
1.电极不直接与试液接触,避免了电解和电极极化现象。

适用于沉淀滴定,也可用于一般金属离子的EDTA络合滴定。

2.能测定电容变化。

对于非水溶剂的滴定分析,由于电导值变化小而电容变化大,高频电导滴定特别适宜。

3.对于介电常数相差远的两组分混合物的分析,普通滴定法则难以实现准确测定,应用高频滴定法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测定结果。

10.绘出用0.1 mol·L-1NaOH滴定0.01 mol·L-1HCl的电导滴定曲线,并解释曲线的形状。

Array解: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反应的结果是溶液中的H+被Na+代替,由于Na+的摩尔电导率远小于H+,
则滴定过程中电导不断下降(AB段);化学计量点后,过量的NaOH存在,导致电导又上升(BC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