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二章电位与电导分析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第二章 电分析化学概论

《仪器分析》第二章 电分析化学概论

条件电位
条件电位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 浓度等于1mol·L-1时体系的实 浓度 际电位。 例如: 例如 : 在盐酸溶液中,由Cu(I)和MnO4- 两相应 电对组成的电池的反应为:
10C − +5 uC 2 +M 4 +8H+ ⇔ 5 uC 4− +M 2+ +4H2O l C l− nO− C l2 n
1 原电池与电解池
化学电池-电化学研究的体系和对象,化学能与
电能相互转变的装置,电化学分析法中必不可少。 电池的三要素-电极、电解质、 外电路
e H2
HCl 固体 AgCl
Ag Pt
无液体接界电池Biblioteka 有液体接界电池电极电位
Zn片与ZnSO4 溶液接触时,金属中Zn2+ 的化学势大于 溶液中Zn2+ 的化学势,因此,Zn不断溶解到溶液中,金属 带负电,形成双电层,建立电位差,阻止Zn2+ 继续进入溶 液,金属表面的负电荷对Zn2+ 又有吸引,最终达到平衡, 形成平衡相间电位,也就是平衡电极电位。 对Ag电极来说,Ag+溶液中的化学势比金属中高, Ag+ 容易沉积到金属上,形成的平衡电极电位符号与Zn电极相 反,即电极表面带正电,溶液带负电。
Fe3+ +Y4− = FeY−, K稳(FeY−)=1.26×1025
Fe +Y = FeY , K稳(FeY2−)= 2.09×10
2+
4−
2−
14
(1)计算 FeY- + e =FeY2- 体系的条件电位; (2)将Y4- 加入含等量的Fe3+ 和Fe2+ 溶液中后,该 溶液的氧化能力比原来强还是弱?

电位与电导分析法

电位与电导分析法

一.判断题1.电化学分析法仅能用于无机离子的测定。

(×)2.电位测量过程中,电极中有一定的电流流过,产生电极电位。

(×)3.液接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

(√)4.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两相界面处存在着电阻层。

(×)5.参比电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只对特定离子有响应。

(×)6.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不随温度变化是其特性之一。

(×)7.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随电极内K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8.参比电极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且电极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内参比溶液。

(√)9.Hg电极是测量汞离子的专用电极。

(×)10.晶体膜电极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这是因为晶体膜只让特定离子穿透而形成一定的电位。

(×)11.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只能作为参比电极使用。

(×)12.具有不对称电位是膜电极的共同特性,不同类型膜电极的不对称电位的值不同,但所有同类型膜电极(如不同厂家生产的氟电极)不对称电位的值相同。

(×)13.玻璃膜电极使用前必须浸泡24h,在玻璃表面形成能进行H+离子交换的水化膜,故使用膜电极使用前都必须浸泡较长时间。

(×)14.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成线性关系。

(×)15.改变玻璃电极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他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16.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可以通过使用前在一定pH溶液中浸泡消除。

(×)17.不对称电位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电极制作工艺上的差异。

(×)18.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晶体膜是由高纯LaF3晶体制作的。

(×)19.Kij称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通常Kij<<1,Kij值越小,表明电极的选择性越高。

(√)20.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是与测量浓度无关的常数,可以用来校对干扰离子产生的误差,使测量更准确。

化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全面

化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全面

分子光谱法:、、F原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⒈经典分析方法及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由某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构造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根底,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⒊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特点:直观、精确、可部分扣除偶尔误差。

须要标准比照和扣空白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及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样。

二、标准参与法〔添加法、增量法〕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更不大,可消退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及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状况三、内标法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应用要求:内标物及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一样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1、汲取光谱和放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汲取光谱:当物质所汲取的电磁辐射能及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须要的能量满意Δ的关系时,将产生汲取光谱。

→M*2、带光谱和线光谱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更产生。

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更产生的。

2、原子汲取定量原理:频率为ν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汲取,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3、谱线变宽的因素(131):⑴多普勒〔〕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

故又称热变宽。

宽度随温度上升和相对原子质量减小而变宽。

《仪器分析》电导分析法

《仪器分析》电导分析法

(2)电导滴定 电导作为容量分析法的终点指示方法,应用于一些体系 的滴定过程中。在这些体系里,滴定剂与溶液中被测离子 生成水、沉淀或难离解的化合物,终点前后溶液电导发生 变化,滴定曲线出现转折点,从而指示终点。 为了减小滴定剂加入引起的稀释作用,滴定剂的浓度比 被滴定离子的浓度至少大10倍,最好100倍。
溶液导电是通过离子进行的,因此电导率与离子的浓 度和性质有关。 浓度越大,电导率越高,离子迁移速度越快,电导率 越大。 为了比较各种电解质导电能力,提出了摩尔电导率的 概念: m=k/c 单位S· cm2· mol-1。 溶液浓度降低时,摩尔电导率增大。这是因为离子的 迁移受到周围相反电荷的离子的影响,使其速度变慢,无 限稀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摩尔电导率达到最大值0。
电解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等于溶液中所有离子 摩尔电导率的总和,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
0
在无限稀释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是一个定值,与溶 液中共存离子无关。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测量电导即是测量溶液的电 阻。通常用惠斯通电桥法来进行测定。
2、电导分析法及其应用
(1)电导法-直接测定溶液的电导与被测离子浓度之间的 关系。 水质分析-纯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 测定水的电导可以评价水的好坏。常用于实验室和环境水 的监测。 工业生产流程中的控制与自动分析-例如,合成氨的生 产中,为防止催化剂中毒,必须监控CO和CO2的浓度。
电导分析法
电解质溶液能导电,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发生改 变时,电导随之改变。用电导来指示溶液中离子的 浓度就形成了电导分析法。
包括电导法和电导滴定法。
1、电导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方法
金属导电是电子的移动,溶液导电是正负离子的迁移。

仪器分析第2章电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第2章电化学分析法
H g 2 C l2 8 C 0 H g H g C l2
2019/9/7
3)第三类电极──金属与两种具有共同阴离子的 难溶盐或难溶解的络离子组成的电极(汞电极)
Ag |Ag2C2O4,CaC2O4,Ca2+
E——lg[Ca2+]
Ag2C2O4+2e
2Ag+ C2O42- 即用银电极指示钙离子的浓度
2019/9/7
(4)零类电极—采用惰性导电材料作为电极,能 指示同时存在于溶液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活度的 比值,也能用于一些有气体参与的电极反应。本 身不参与反应,仅作为电子传递的场所。
Fe3+,Fe2+|Pt
H+|H2,Pt
还有一种常见的指示电极:膜电极
2019/9/7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膜电极。
2019/9/7
银-氯化银电极:
银丝镀上一层AgCl沉淀,浸在一定浓度 的KCl溶液中即构成了银-氯化银电极。
电极反应:AgCl + e- == Ag + Cl-
半电池符号:Ag,AgCl(固)KCl 电极电位(25℃): EAgCl/Ag = EAgCl/Ag - 0.059lgaCl-
表 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位(25℃)
2019/9/7
原电池
阳极:发生 氧化反应的 电极(负极) 阴极:发生 还原反应的 电极(正极)
阳极≠正极 阴极≠负极 电极电位较 正的为正极
2019/9/7
电解电池
阳极:发生氧 化反应的电极 (正极); 阴极:发生还 原反应的电极 (负极); 阳极=正极 阴极=负极
2019/9/7
电池的表达式
Zn+ Cu2+= Cu+ Zn2+

《仪器分析》第二章 电分析化学概论

《仪器分析》第二章 电分析化学概论

电池的总反应通式为:
aA + bB = cC + dD
则在298.15K时,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 ( a) 0 . 0592 c E E lg a z ( a ) ( a) A
c 0
d D b B
当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E等于零,则:
c d ( a ) ( a ) 0 . 0592 0 . 0592 0 0 c D E lg a lg K a b z ( a ) ( a ) z A B
所测得的电动势作为该给定电极的电极电位。
298.15K时,以水为溶剂,当氧化态和还原态活
度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极电位。
例如Zn电极构成下列电池:
Pt | H2(101325Pa), H+(1mol•dm-3) ‖Zn2+(1mol•dm-3) | Zn
电池电动势为- 0.763V,因此 Zn 的标准电极电
+ + + + + + + + +
- - - - - - - - -
II HCl浓
H+ Cl-
H+
Cl-
c(I) > c(II),(I)-(II) > 0
液接电位的消除
盐桥法: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相当,即可消除液 接电位。 饱和KCl溶液中加入3%的琼脂,加热使琼脂溶解, 注入U型管中,冷却后形成凝胶。K+、Cl-的扩散速 度相近,因而产生液接电位很小(1mV~2mV)。电 池电动势的通式改写为:
分为四类:
第一类电极(活性金属电极)
它由金属与该金属离子溶液组成, M|Mn+ 。如 Ag 丝插在AgNO3溶液中,Ag|Ag+ 电极的电极电位 为:

电位分析法和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和电导分析法
内参比液:0.1mol/L HCl
膜:软质球状玻璃膜含Na2O、 CaO和SiO2,厚度小于0.1mm,对 H+选择性响应。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9
续前
(2) 工作原理
pH玻璃电极对氢离子选择性响应,
主要取决于膜玻璃:—Si(Ⅳ)—O—Si(Ⅳ)—
外表面与试液间形成相界电势φ外 内表面与内参比溶液间也形成相界电势φ内
φ膜=φ外-φ内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12
续前
外=k1
RT F
ln
a(H+,外) a(H+,外)
内=k2
RT F
ln
a(H+,内) a(H+,内)
溶液中 胶层中
a(H +,外 )=a(H +,内 ) 且 k1=k2
θ 0 .0 5 9 lg a A g +θ ' 0 .0 5 9 lg c A g +
2.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应用:测定阴离子 例:Ag︱AgCl︱Cl- AgCl +e- Ag+Cl-
θ 0 .0 5 9 l g a C l - θ ' 0 .0 5 9 l g c C l -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25
续前
讨论: a.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利于低浓度溶液的测定
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决定于电位测定的 绝对误差
在电位测量范围内精度相同→浓度相对误 差也相同 b.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利于低价离子的检测
c.线性范围一般为10-1~ 10-5 moL/L 或 10-1~ 10-6moL/L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A. 色谱分析B. 电化学分析C. 核磁共振分析D. 微生物分析答案:D2. 以下哪个仪器适用于气体分析?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红外光谱仪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3. 以下哪项是色谱分析的原理?A. 原子的不同质量可以通过磁场作用下的轨道半径大小来区分B. 分析物会在高温下分解成原子,然后通过光的吸收来检测C. 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离,通过不同迁移速度来定量D. 分析物会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发生拉曼散射,然后通过光的散射来检测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电化学分析的方法?A. 极谱法B. 恒电位滴定法C. 微克级气相色谱法D. 电导法答案:C5. 比较以下体系的pH值,哪个最为酸性?A. pH = 7B. pH = 4C. pH = 9D. pH = 14答案:B二、填空题1. GC-MS是指气相色谱联用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2. 氢离子浓度在10^-3 mol/L的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__。

答案: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____________,用于无机分析的方法。

答案:选择性4. 气体分子通过驱动力作用在色谱柱上迁移的速度与其分配系数成____________依赖关系。

答案:反比5.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来确定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答案:离子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仪器。

首先,样品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气态的原子状态。

然后,样品原子经过吸收池,与光源所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共振吸收作用。

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有的特定元素的浓度。

2. 什么是红外光谱仪?简要介绍其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电位与电导分析法重点内容概要一、电位分析法1.电位分析基本原理与过程将两支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放入溶液,测量时(1)两支电极间的电位差△E=E+一E-十E L= E测;(2)在两支电极间施加一个反向的外加电压E外,且E外=E测,并使外加电压随两支电极间电位变化;(3)E外与E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电路中I=0,即测定过程中并没有电流流过电极;(4)电位分析时的两支电极分别称为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5)由于参比电极保持相对恒定,测定不同溶液时,两电极间电动势变化反映指示电极电位变化,指示电极电位与试样溶液中待测组分活度有关,故由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活度(常用浓度代替)大小。

2.液体接界电位(E L)液体接界电位: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界电位。

液体接界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两种溶液中存在的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而引起的。

如果两种溶液组成相同,浓度不同,接触时,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由于正负离子迁移速率不同,溶液两边分别带有电荷,也出现液界电位。

3.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的电极。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测量溶液和浓度不同而变化。

三种参比电极:标准氢电极(标准,不常用);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五种指示电极:①第一类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一个相界面;②第二类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两个相界面(常用作参比电极);③第三类电极——汞电极;④惰性金属电极;⑤膜电极——最重要的一类电极。

4.膜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最重要的一类电极(1)特点: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2)膜电极的关键是选择膜的敏感元件。

(3)敏感元件有单晶、混晶、液膜、高分子功能膜及生物膜等。

(4)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不同从而产生电位差。

将膜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起插到待测溶液中,则电池结构为(5)当膜电极放入待测溶液中时,敏感膜位于待测溶液和内充溶液之间。

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固定,且内充溶液中离子的活度也一定,则电池电动势(6)膜电极作为指示电极时,其电极电位包括:膜电位、内参比电极电位、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1)晶体膜电极 以晶体构成敏感膜。

典型代表:氟电极。

(2)玻璃膜电极(玻璃电极) 以特制的极薄玻璃构成敏感膜。

典型代表:pH测量用的玻璃电极。

(3)流动载体膜电极(液膜电极) 负载含有液体离子交换剂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的微孔膜构成液膜(敏感元件),离子交换剂可以在液膜一试液两相界面间来回迁移,传递待测离子。

典型代表:钙电极。

(4)敏化电极 敏化电极是指气敏电极、酶电极、细菌电极及生物电极等。

这类电极的结构特点是在原电极上覆盖一层膜或物质,使得电极的选择性提高。

典型代表:氨电极。

(5)其他类型膜电极6.氟电极敏感膜(氟化镧单晶)为掺有EuF2的LaF3单晶切片;内参比电极为Ag —AgCl电极(管内)。

内参比溶液为0.1 mol·L-1的NaCl和0.10 mol·L-1的NaF混合溶液(F-用来控制膜内表面的电位,Cl-用以固定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原理:LaF3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上的F-可以移入晶格邻近的空穴而导电。

对于一定的晶体膜,离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故膜电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

当氟电极插入到F-溶液中时,F-在晶体膜表面进行交换。

25℃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需要在pH 5~7之间使用,pH高时,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换,在晶体表面生成La(OH)3,同时放出F 一而干扰测定;pH较低时,溶液中的F-生成HF或HF2-。

7.玻璃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的组成不同可制成对不同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膜浸泡在水中时,表面的Na+与水中的H-交换,在表面形成水化硅胶层,故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

玻璃膜在水溶液中浸泡后生成一个三层结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

水化硅胶层具有界面,构成单独的一相,厚度一般为0.01—10μm。

在水化层,玻璃上的Li+或Na+与H+发生离子交换而产生相界电位。

水化层表面可视作阳离子交换剂。

溶液中H+经水化层扩散至干玻璃层,干玻璃层的阳离子向外扩散以补偿溶出的离子,离子的相对移动产生扩散电位。

将浸泡后的玻璃膜电极放入待测溶液,水化硅胶层表面与溶液中的H+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由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平衡时,有a1、a2分别表示外部试液和电极内参比溶液的H+活度;a1'、a2'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化硅胶层表面的H+活度;k1、k2则是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由于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k1=k2,a1'=a2'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活度(a2)是固定的,则:讨论:(1)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呈线性关系。

式中K'是由玻璃膜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2)玻璃膜电位的产生是H+在玻璃内、外的溶液和水化层之间迁移的结果,但H+并没有穿透干玻璃层;(3)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4)不对称电位[由式E膜=E外一E内=0.059lg(a1/a2);如果a1=a2,则理论上E膜=0,但实际上,E膜≠0,此时的电位称之为不对称电位。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机械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

长时间浸泡后(24 h),恒定(1~30 mV);(5)高选择性。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

其他离子不能进入晶格产生交换。

当溶液中Na+浓度比H+浓度高l 015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6)酸差。

测定溶液酸度太大(pH<1)时,电位值偏离线性关系,产生误差;(7)“碱差”或“钠差” 。

pH>12产生误差,主要是Na+参与相界面上的交换所致;(8)改变玻璃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他阳离子响应的玻璃膜电极;(9)优点:不受溶液中氧化剂、还原剂、颜色及沉淀的影响,不易中毒;(10)缺点: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度变化。

8.膜电位及其选择性无干扰离子存在时,膜电位但若与干扰离子共存时,共存的其他离子对膜电位产生是否有贡献呢?若测定离子为i,电荷为z i;干扰离子为j,电荷为z i。

考虑到共存离子产生的电位,则膜电位的一般式可写为讨论:(1)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取正号;对负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取负号。

(2) K ij 称之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其意义为,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待测离子和干扰离子产生相同电位时待测离子的活度a i与干扰离子活度a j的比值K ij =a i/a j。

(3)通常K ij<1,K ij值越小,表明电极的选择性越高。

例如:K ij=0.001时,意味着干扰离子j的活度比待测离子i的活度大1 000倍时,两者产生相同的电位。

(4)选择性系数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常数,在不同离子活度条件下测定的选择性系数值各不相同。

(5)K ij;仅能用来估计干扰离子存在时产生的测定误差或确定电极的适用范围。

尽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很高(选择系数的值很小),但干扰离子的存在也产生一定的电位。

根据选择系数可以计算出一定量的干扰离子存在时,干扰离子的活度相当于多大的待测离子活度,其占待测离子活度的相对百分数即是可能产生的误差值。

9.pH测定原理与方法指示电极有pH玻璃膜电极;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常数K'包括外参比电极电位、内参比电极电位、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由于K'不确定,在实际测量时,采用比较法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两种溶液,pH已知的标准缓冲溶液s和pH待测的试液x。

测定各自的电动势为若测定条件完全一致,则K s'=K x',两式相减得式中pH s已知,实验测出E s和E x后,即可计算出试液的pH x,IUPAC 推荐上式作为pH的实用定义式。

使用时,尽量使温度保持恒定并选用与待测溶液pH接近的标准缓冲溶液。

10.离子活度(或浓度)的测定原理与方法将离子选择性电极(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试液可以组成测定各种离子活度的电池,电池电动势为该式是测量离子活度的通式。

当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正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取正号;对阴离子响应的电极,取负号。

实际测量时,通常采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

11.标准加入法设某一试液体积为V0,其待测离子的浓度为c x,测定的工作电池电动势为E1,则式中 X i;为游离态待测离子占总浓度的摩尔分数;y i是活度系数;c x是待测离子的总浓度。

向试液中准确加入浓度为c s(约为c x的100倍),体积为V s(大约为V0的1/100)的用待测离子的纯物质配制的标准溶液。

由于V0>V s,可认为溶液体积基本不变。

浓度增量为△c=c s·V s >/V0再次测定工作电池的电动势可以认为y2≈y1,x2≈x1。

则令则故讨论:(1)能斯特方程中,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但从以上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由于引入了x i(游离态待测离子占总浓度的摩尔分数)和活度系数,标准加入法的计算式实际求的是待测离子的总浓度。

(2)25℃,对于一价离子,S=0.059;对于二价离子,S=0.029 5。

12.电位滴定分析法(1)原理选择合适的电极,将电位分析装置作为滴定过程的显示装置,获得滴定曲线。

通过三种方法确定滴定终点体积,计算待测离子浓度。

(2)滴定终点确定方法E一V,曲线法(拐点),一阶微商法(极值点),二阶微商法(等于零点)(3)二阶微商与内插法确定终点体积通过后点数据减前点数据的方法逐点计算二阶微商(终点前后)。

内插法:取二阶微商的正、负转化处的两个点的体积值V+,V-。

计算过程见例题。

二、电导分析法1.电导池常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G)与电导率(K)、电极面积(A)及两电极间距离(l)的关系为其中,A和l体现了电导池的特性,所以将l/A定义为电导池的池常数K,2.摩尔电导率和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了比较各种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能力,提出了摩尔电导率∧m(单位:S·cm2·mol-1)的概念,其定义为距离1 cm的两电极间含有1 mol电解质时溶液的电导,即电导率的大小与溶液中离子数目和离子自由运动能力有关。

浓度较低时,离子间作用力较小,电导率随浓度增加而变大。

浓度较高时,离子运动时受相反电荷离子的影响较大,离子自由运动能力下降,电导率也减小。

故电导率会随浓度的变化出现极大值。

当高浓度溶液浓度降低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变大;当溶液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达到极限值,该值即定义为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以∧0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