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早晨》教学设计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村的早晨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山村的早晨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山村的早晨》。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意思。
3.能够正确运用动词和名词,描述山村的早晨的景色与生活情景。
二、教学重点1.课文《山村的早晨》的阅读与理解。
2.动词和名词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山村的早晨》、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进入教室,与学生互动问候。
2.激发学生对早晨的思考:你们每天早晨都是如何开始一天的呢?有什么习惯?请举例说明。
3.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山村的早晨》,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
”步骤二:预习课文1.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山村的早晨》。
2.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自己尝试理解课文的内容。
步骤三:课文导入1.教师板书课文的标题和作者。
2.教师将《山村的早晨》一书的内容按段落讲解,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中描述的山村景色和早晨生活情景。
步骤四:课文阅读1.教师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读课文第二段,然后展示自己的表演效果。
步骤五:课文讨论1.教师提问:在课文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动词和名词?请举例说明。
2.学生回答后,教师纠正并补充正确答案。
步骤六:语法讲解1.教师以动词为例,讲解动词的定义和作用。
2.教师以名词为例,讲解名词的定义和作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的动词和名词,并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步骤七:语法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动词或名词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答案。
步骤八: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中出现的动词和名词,并解释其作用。
2.教师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步骤九: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与《山村的早晨》相关的练习题。
2.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准备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课文《山村的早晨》为核心,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了解山村的早晨景色和生活情景。
《山村的早晨》的教案设计

《山村的早晨》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山村的早晨》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山村的早晨》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生活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乡村早晨的美景。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1.4 教学活动:观看乡村早晨的视频或图片。
学生分享他们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山村的早晨》的故事内容。
能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2 教学内容:朗读或播放《山村的早晨》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场景。
2.3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或播放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2.4 教学活动:朗读或播放《山村的早晨》的故事。
学生回答关于故事人物、情节和场景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故事情节的描述。
第三章:词汇学习3.1 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与《山村的早晨》相关的词汇。
能够运用新词汇描述乡村早晨的场景。
3.2 教学内容:介绍和解释与乡村早晨相关的词汇。
引导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运用新词汇。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物和例句,直观地介绍新词汇。
练习和互动,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新词汇。
3.4 教学活动:介绍和解释新词汇,并提供例句。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包括填空、选择和造句。
学生分组讨论,用新词汇描述乡村早晨的场景。
第四章:文化了解4.1 教学目标:了解乡村早晨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能够描述乡村早晨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4.2 教学内容:介绍乡村早晨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引导学生关注乡村早晨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展示乡村早晨的文化背景。
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乡村早晨的特点。
4.4 教学活动:观看乡村早晨的视频或图片。
学生回答关于乡村早晨文化背景和习俗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乡村早晨生活方式和特点的描述。
山村的早晨教案3.doc

《山村的早晨》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培养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准备:课件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1、听写生词。
2、出示词语,对照检查。
3、导语引入新课。
二、初范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静静地感受。
2、学生自由读文。
3、学生汇报板书:美丽宁静生机勃勃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2、学习第一节,感情朗读。
(1)、理解“小溪带走夜的黎明•.••••晨风给她揉着眼睛”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的?(2)播放课件(3)引导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谈谈你想象到的画面3、指名读4、学习第二节(1)、播放课件学生边读句子,变理解词语的意思(2)说说你读后想象的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学习第三节(1)轻声度(2)早晨像什么?(女孩)为什么?(美丽宁静)(3)质疑:那个词不理解6、有感情地朗读1-3节小结:诗句以物当人,山村可以从甜梦中醒来,晨风可以帮助揉眼睛,彩蝶可以轻盈地跳舞,蜜蜂可以盈盈地歌唱。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呢?(拟人)把山村的静态美描写得如诗,如画,如梦。
(1)引导学生按顺序读文,指名读。
刚刚还是宁静的山村,现在变得怎样了?(2)师生一起读4-6节(3)仿写除了这些人走进画里来了,你还能想象到哪些人或物进入到画面里来了?他们到画里干什么?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如:()走进画里来了,()。
8、学习第7节清晨,自然少不了孩子们的身影,他们去干什么?(1)指名读第7节(2)质疑四、背诵课文五、拓展知识山村的早晨是令人陶醉的,让人流连忘返的。
我们辽中的早晨也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总结:早晨是新的开始,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早晨永远是美丽的,是充满希望的,是生机勃勃的。
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六、作业:1、背诵课文2、仿写板书:静态美宁静山村的早晨热闹动态美生机勃勃。
《山村的早晨》的教案设计

《山村的早晨》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山村早晨的美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展示山村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分享关于山村早晨的诗歌或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1.3 教学活动:展示山村早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美景的看法。
邀请学生分享关于山村早晨的诗歌或故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在山村早晨可能会进行的活动。
第二章:诗歌创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形式,表达对山村早晨的感受。
2.2 教学内容:学习并欣赏关于山村早晨的诗歌示例。
指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山村早晨主题诗歌。
2.3 教学活动:学习并欣赏关于山村早晨的诗歌示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和韵律。
指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山村早晨主题诗歌,鼓励他们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绘画创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山村早晨的想象和感受。
3.2 教学内容:学习并欣赏关于山村早晨的绘画作品示例。
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山村早晨主题绘画创作。
3.3 教学活动:学习并欣赏关于山村早晨的绘画作品示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山村早晨主题绘画创作,鼓励他们运用色彩和构图。
第四章:音乐创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山村早晨的感受。
4.2 教学内容:学习并欣赏关于山村早晨的音乐作品示例。
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山村早晨主题音乐创作。
4.3 教学活动:学习并欣赏关于山村早晨的音乐作品示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山村早晨主题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运用音调和和声。
第五章:综合展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展示,分享自己对山村早晨的创作和感受。
5.2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绘画和音乐创作。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和交流创作心得。
三年级下册《山村的早晨》教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山村的早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山村早晨的美好向往。
2.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山村早晨的宁静与美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2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山村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1.2学生分享对山村早晨的印象和感受。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体会课文情感。
3.学习生字词3.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5.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5.2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7.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悟。
7.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等环节,让学生全面掌握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课后作业环节,注重家校合作,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村的早晨》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村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山村的早晨》。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山村早晨的美好。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2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山村早晨的美好。
2.教学难点:2.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2用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描绘的景象。
2.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节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课文理解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山村早晨的景色?4.词语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课文背诵学生自选伙伴,互相背诵课文。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3.课文理解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山村早晨有哪些特点?4.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山村早晨的喜爱之情。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山村的早晨》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课文仿写教师出示一幅自然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仿写一段描绘早晨景色的文字。
3.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眼中的早晨”主题活动,让学生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对早晨的喜爱。
4.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家长签字确认。
2.课后活动: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用语言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理解、仿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了山村早晨的美好。
三年级《山村的早晨》教学设计

13.山村的早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课文朗读,感受山村早晨的美丽。
2、听写词语:黎明、平静、轻盈、描绘、鞠躬练习组词:揉()肢()妆()柔()枝()装()3、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村的早晨》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每小节写了什么内容?(1)写了黎明,山村从天梦中醒来了,晨风给它揉眼睛。
(2)写了山村的早晨,彩蝶飞舞,密封采蜜,小河舒展,炊烟袅袅。
(3)写了山村的早晨美丽、宁静。
(4)写了山村的早晨牧童放羊,妈妈在为羊儿挤奶的情景。
(5)写了山村的小河边,姐姐在汲水,妹妹仔梳妆。
(6)写了山村的早晨,爷爷、哥哥在晨练的情景。
二、学习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通顺、连贯,是否有感情,是否读出了对山村的热爱之情?3、出示学习提纲:⑴这个小节分别写了哪些景物?⑵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⑶你喜欢山村吗?简单说说你喜欢山村的理由。
⑷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自主交流学习。
5、反馈学习情况:⑴这一节中写了“小溪、露珠、晨风”等景物。
⑵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教师适时分析句子)山村从甜梦中醒来,晨风给她揉眼睛。
⑶展示个人有感情地朗读。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出了山村的可爱,早晨的美妙,是否读出了对山村早晨的喜爱之情。
⑷全班齐读——读出对山村早晨的喜欢与热爱之情。
三、学习课文2~7小节。
1、总结学习方法,自学2——7小节。
2、分小节朗读。
3、学生评价朗读请度。
4、作者在描写这些内容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
5、能读出作者喜爱山村的感觉吗?(指名朗读)6、全班齐读,要求:读出对山村的喜欢与爱。
四、知道朗读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出了山村的美丽与宁静;是否读出了小溪的欢快,人们的忙碌;是否读出了对山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年级下册《山村的早晨》教案

三年级下册《山村的早晨》教案刘玉婷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积累诗中的优美语句,背诵课文。
2、读懂诗歌,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出示录像资料。
提问:在画面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领略山村美好的生活景象。
带着问题,听音频,品味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歌一共有几小节?写了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这部分主要写了山村早晨自然界的景象。
)2、默读课文。
画出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小溪、露珠、彩蝶、蜂儿、小河和炊烟。
)3、提问:什么是炊烟呢?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4、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象写具体的?学生A:“小溪带走夜的鼾声,露珠打湿美的黎明”,这句话写的是天亮了。
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形象。
学生B:“山村从甜梦中醒来,晨风给她揉着眼睛”,这句话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村看成了一个人,让人感觉非常亲近。
学生C:作者接着写了彩蝶、蜂儿、小河和炊烟,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活泼、生动。
5、老师小结:在这部分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村早晨美丽的景象,这种景象是热闹而甜美的。
在作者的眼中,大自然就像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描绘出一副水墨画。
6、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造句。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拓展运用(1)试着做填空练习。
()的彩蝶()的小河()的炊烟()的彩裙()的脸蛋()的早晨()的校园()的菠萝树()的教学楼()的山茶花()的()(2)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体会到语言之美、早晨之美时,让学生仿照句式说句子。
《校园的早晨》____带走夜的鼾声,露珠打湿美的黎明;______从甜梦中醒来,晨风给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村的早晨》教学设计
山村的早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祥和宁静。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出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文章意思。
3、指名朗读文章。
纠正读音,识记字形。
4、把课文读通顺。
二、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按字形结构分类,注意不同结构字的特点,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左
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揉、缤、幅、裙、梳”,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舞、盈、拳、羞”。
2、先示范书写,再主学生练习写。
(注意笔画正确,注意各部分的搭配)
3、组织交流学习生字的记忆方法。
三、再读课文,达到熟练。
1、自由读课文,读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大声读、轻声读、)
合作学习读熟课文。
(同桌读、小组读、分段读)
2、同桌协作,互查生字读音,互相订正。
3、指名朗读文章
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要先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1、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13(山村的早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教学难点: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祥和宁静。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2、指导学生自读思考:
1) 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2) 写的是什么,
3)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3、引导交流
二、指导朗读
1、分节朗读,读通顺读流畅。
2、朗读诗的第1---3节,想像诗句所描写的画面,感受山村早晨的美丽宁静。
从比拟手法的
描写中,感悟诗歌的语言美。
3、朗读诗的第4---6节,想像在美丽的晨景中人们劳动、生活、锻练的情景,感受山村一派祥和的气氛。
4、朗读诗的第7节,
A(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B(读中可以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
C(围绕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边读边想像,从课文中找出山村的早晨美的地方。
再通过交流讨论,弄清楚诗的第1----3节是通过对小溪、露珠、晨风、彩蝶、蜂儿、小河、炊烟等事物的描写,写出了山村早晨的美丽;诗的第4-----7节写出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写出了山村早晨的美丽。
5、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节,想像日出时孩子们上学走在山路上的情景,体会山里的孩子们求知向上的热情。
三、配乐朗朗。
四、完成练习。
读抄词语花篮。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以强化认识,升华情感。
读抄词语花篮,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学习的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
1山村的早晨
宁静、美丽
祥和,人们生活的惬意日出孩子们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