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三篇

合集下载

迎中秋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范文2篇

迎中秋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范文2篇

迎中秋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范文2篇Reciting classic theme class meeting project model for Mid Autumn Festival编订:JinTai College迎中秋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

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

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迎中秋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范文2、篇章2:六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文档篇章1:迎中秋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范文一、班会目的:根据区教育局思政科的指示精神,我校为积极做好喜迎中秋佳节的工作,培养师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主动亲近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结合一年级学生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并通过诵读经典进一步了解、认识伟大的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特制定“迎中秋,我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

二、班会形式:教师讲解中秋节的知识、学生轮流上台背一首古诗并互相交流。

三、班会时间四、班会地点:五、相关准备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喜好,学会背一首优秀古诗2、制作ppt,包括中秋相关知识3、音频:《爷爷为我打月饼》六、班会过程:1、教师讲解中秋节知识(20分钟左右)(1)诗词导入老师: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迎中秋,我诵经典”主题班会。

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多呀。

比如月是故乡明、茶是故乡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老师: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的主角则是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

中秋主题班会记录(3篇)

中秋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决定于2023年9月28日举办以“月满中秋,情暖校园”为主题的中秋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中秋节的浓厚氛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班会时间2023年9月28日(星期五)下午2: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1. 全体班主任2. 各班学生代表3. 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中秋知识讲座3. 中秋节传统文化展示4. 诗歌朗诵及歌曲演唱5. 手工制作及美食分享6. 班级互动游戏7. 总结发言8. 合影留念六、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班会由我校学生会主席主持,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2. 中秋知识讲座邀请了历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以及相关传说。

同学们认真聆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中秋节传统文化展示各班同学展示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包括制作月饼、猜灯谜、赏月等。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4. 诗歌朗诵及歌曲演唱各班同学朗诵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歌,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等。

随后,同学们还演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等歌曲,将班会气氛推向高潮。

5. 手工制作及美食分享同学们亲手制作了中秋月饼,并互相品尝。

此外,各班还带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大家共享中秋佳肴。

6. 班级互动游戏班会期间,还进行了“猜灯谜”、“中秋知识竞赛”等互动游戏,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7.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8. 合影留念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庆中秋的主题班会 3篇

庆中秋的主题班会  3篇

庆中秋的主题班会篇1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和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三、活动时间:9月21日——10月10日四、活动内容:(一)中秋读月1、(9月24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中秋忆月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特色板块”中;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一、二年级)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

(三、四年级)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

最新喜迎中秋班会 中秋节班会演讲(汇总5篇)

最新喜迎中秋班会 中秋节班会演讲(汇总5篇)

最新喜迎中秋班会 中秋节班会演讲(汇总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喜迎中秋班会篇一大家好!我对于中秋的理解是,一家人在月亮光柔和的照亮下,和星星的衬托下,在一起幸福甜蜜的吃着月饼。

那年中秋,月亮暗淡无光。

很难看,像一只没人要的臭皮球。

爸爸因为晚上要加班,不能陪我赏月了。

我无精打采地漫步在街头。

情不自禁地嘛起了爸爸以前教我的儿歌“月儿圆圆,树儿弯弯,我在爸爸的怀里……”。

无意中想起了一对父女。

那对父女十分开心,和自己的父亲走在路上手中拿着月饼,脖子上挂了一台相机。

不停地拍照,想记录下这一刻时光。

女孩说想吃月亮,那位父亲笑嘻嘻地说你吃月亮,耳朵会缺一个口哦,女孩吓坏了说可我就是爱月亮怎么办?父亲笑着说那你告诉他我爱你呗!女孩半信半疑,但依然说,月亮,我爱你!这幅场面就是我和父亲在街头玩耍的影像,我很难过,因为现在可不是这样。

我爱父亲,更爱中秋,最爱月亮。

中秋让天下每一个都能在这天让人感到家的温暖。

中秋,我爱月亮!大家好!吃完饭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扔球宾果,他给你四个球,你要把球扔进九宫格,三个球连成一条线,你就可以抽奖了。

第一次没打中,第二次拿了个甲虫王的吊坠,因为不喜欢,就给了弟弟。

哇!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我看到队列已经变得多长了!但是我还是去排了,花了将近十分钟才拿到一个薯条存箱。

没想到倒过来就掉在地上了。

还好没坏。

我一拿起来,发现有一根薯条没熟,黄薯条变成了白薯条。

因为要排队,先把存箱放在一边。

因为玩累了不想玩了,弄了泡泡水。

接下来是卡拉ok时间,大人们都在唱歌,因为孩子们都进了品茶室。

有一个人带着扑克牌,所以我们都在玩。

总共有八个孩子,但是只有一副牌,所以我们有时两人一组跑出去看他们,因为另一个人在玩。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记录(3篇)

中秋节日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9月29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校师生---一、班会开始随着主持人张老师的一声“同学们,大家好!”班会正式开始。

今天是中秋佳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秋节的氛围,学校特此举办了这次主题班会。

二、中秋文化介绍首先,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她讲述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让同学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诗词朗诵为了进一步营造节日氛围,张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进行诗词朗诵。

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水调歌头》、《静夜思》等经典诗词,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四、故事分享接下来,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家中关于中秋节的有趣故事。

有的同学讲述了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温馨场景,有的同学分享了长辈们讲述的关于中秋节的传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手工制作为了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中秋节的乐趣,张老师组织了手工制作活动。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了精美的中秋灯笼。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六、月饼制作随后,学校食堂的师傅们为同学们现场制作月饼。

同学们围坐在师傅周围,观摩着月饼的制作过程。

从揉面、包馅到烘烤,每一个步骤都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七、赏月活动在制作完月饼后,学校组织了赏月活动。

同学们手持自己制作的灯笼,来到了学校操场。

月光洒在操场上,同学们一边欣赏着皎洁的月亮,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

八、总结发言班会接近尾声,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还学会了动手制作月饼和灯笼,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

九、班会结束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本次中秋节日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这次班会不仅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班会记录人:李明记录时间:2023年9月29日第2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下午3:00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月圆人团圆,共庆中秋佳节”——中秋节日主题班会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中秋文化知识讲座3. 学生分享中秋故事4. 中秋诗词朗诵5. 制作中秋灯笼6. 互动游戏7. 总结发言8. 结束语六、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班主任: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的中秋节日主题班会,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福。

中秋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中秋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中秋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一、引言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与诗词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古代文人雅士,还是现代作家诗人,都倾注了他们对中秋节的情感与思考。

中秋经典诗文诵读的主题班会,旨在通过诗词的诵读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诗词赏析下面列举了几首脍炙人口的中秋经典诗词,供学生进行诵读和欣赏。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明月作为联想的起点,通过对明月和故乡的交织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乡之情。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以明月为媒介,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离合悲欢的思考。

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长久相守的愿望。

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描绘了元夕夜景的繁华和喧闹,通过渲染热闹氛围,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思念。

揭示了人生寻觅爱情的曲折与艰辛,借以抒发自己的思绪。

三、诵读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中秋经典诗文的内涵,可以组织以下诵读活动。

1.学生自选诗文诵读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段中秋经典诗文进行诵读。

鼓励学生通过朗诵和演绎的方式,展现他们对诗文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2.背诵诗文挑战让学生自愿参与背诵中秋经典诗文的活动。

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通过背诵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诗词解读小讲堂邀请学生或老师进行中秋经典诗词的解读。

通过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诗词的内涵。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3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3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优秀3篇)中秋节主题班会精选篇一20__年中秋节快到了,为了使同学们能安全度假,特召开中秋安全主题班会,要求全体同学注意安全,自觉遵守法纪法规。

我们在节假日里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问题,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并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优秀的小公民。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今天,我在这里再次提醒大家:安全是生命之水,文明是幸福之源!下面,我要给大家提几点假期要求,希望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第一方面:安全第一,防范意外。

1、防溺水事故:发生溺水事故是夏、秋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因为每年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周围都会发生许许多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生命的失去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的破裂甚至毁灭。

因此学校明确要求大家不准私自或擅自到河里、池塘玩耍戏水、捉鱼。

学校把这一条作为假期里的一项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2、要注意交通安全: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更要留心那些危险的车辆。

要遵守交通规则,严守交通法规。

过马路走斑马线。

不攀爬车辆,不乘坐无牌照的营运车,不准在公路上嬉戏等。

3、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夏、秋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希望同学们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书包范文√质的瓜果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虽然在假期里需要合理补充营养,但也要防止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少吃冷饮。

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地调理自己的饮食,培养自己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4、其它安全注意事项:不要到施工场地、桥梁、公路上游玩,捉迷藏,玩游戏。

禁止进入废弃的空闲房屋内玩耍,逗留。

外出时应向家长交待去向以便于及时联系,未经家长同意不要私自外出、外宿和远游。

在任何时候都禁止携带火种、玩火。

不携带、玩弄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各种物品。

话中秋主题班会记录(3篇)

话中秋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1年9月21日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中秋月圆,共享团圆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记录:一、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

接下来,我宣布,本次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二、活动一:中秋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等知识。

教师:同学们,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崇拜。

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吉祥的象征,因此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比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教师详细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

学生1:我知道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

学生2:我还知道中秋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叫嫦娥奔月。

三、活动二:中秋诗词朗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与中秋有关的诗词进行朗诵。

2. 评选最佳朗诵组,颁发奖品。

四、活动三:中秋美食制作1.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月饼。

2. 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月饼。

3. 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饼,评选最佳月饼。

五、活动四:中秋团圆故事分享1. 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过中秋的故事。

2. 教师总结,强调团圆的重要性。

六、活动五:中秋祝福1. 学生为家人、朋友送上中秋祝福。

2.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珍惜团圆时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七、班会总结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在这个中秋佳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家人幸福安康,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谢谢第2篇主题:中秋月圆,共享团圆——中秋主题班会时间: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下午3: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一、班会开场(一)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家长代表,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秋月圆,共享团圆”主题班会,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圆的喜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三篇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的主角则是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

皎洁的明月,自古就是人们吟咏歌颂的对像,中秋节的月亮,更令人有温馨的感受。

下面是带来的三篇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1一、活动目的:二、活动时间:9月25日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四、活动地点:八(7)班教室五、活动过程: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1)
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1)、出示图片1(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我国的
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三、中秋佳节话月饼老师:学生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3)学生作品欣赏。

2、举办月饼宴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①送月饼: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四、中秋灯谜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

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2参加对象:6年5班全体学生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个礼拜的班队课活动地点:本班教室主持人:文娱委员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由于这时正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
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到了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其团圆之义。

虽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人们庆祝中秋节的方式不同,但是这都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一、中秋节知识小竞赛比赛规则:2.
题目有6道选择题(每题10分)、4道问答题(每题20分)、4终极挑战题(每题30分)(注意!选择题、问答题答错不扣分,终极挑战题答错扣10分)3. 当主持人念完题目后,选手即可开始抢答,选手须举手示意主持人,主持人许可后即可获得抢答权。

4. 如果选手抢到答题权后不知道答案,可以寻求场外援助,即要求自己所在的小组成员每比赛题目:选择题:1、中秋节是从在哪个朝代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答案:④唐①明②宋③元④唐2、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①祭奉月神的祭品①祭奉月神的祭品②馈赠亲友的礼物③节日食品④地方小吃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答案:②王安石①李白②王安石③杜甫④白居易4、在中秋节的有关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答案:②桂树①槐树②桂树③柳树④杨树5、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ppt展示各国习俗) 答案:③日本①美国②意大利③日本④英国6、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答案:①悲欢离合①悲欢离合②天气的好坏③凶吉的象征④身体是否健康问答题:1、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答案:花好月圆答案:刘伯温(ppt展示典故)3、中秋节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答案:癞蛤蟆答案:西王母终极挑战题潮汐与什么有关?——月亮中
国汉族有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节、春节、清明节,另外一个节日是什么?——端午节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元末传说中与月饼来历有关的皇帝是——朱元璋国旗上有月亮的是哪个国家——巴基斯坦二、吟诵中秋看来同学们都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中秋节知识竞赛就到这里告一段落吧。

朗诵《嫦娥》及《水调歌头》结束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人们对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思念和愿望,不同的节日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寄托。

三、课外延伸端午节、春节等等中国传统节日,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3一、班会目的:根据区教育局思政科的指示精神,我校为积极做好喜迎中秋佳节的工作,培养师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主动亲近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结合一年级学生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并通过诵读经典进一步了解、认识伟大的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特制定“迎中秋,我诵经典”主题班会方案。

二、班会形式:教师讲解中秋节的知识、学生轮流上台背一首古诗并互相交流。

三、班会时间四、班会地点:五、相关准备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喜好,学会背一首优秀古诗2、制作ppt,包括中秋相关知识3、音频:《爷爷为我打月饼》六、班会过程:1、教师讲解中秋节知识(20分钟左右)(1)诗词导入老师: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迎中秋,我诵经典”主题班会。

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多呀。

比如月是故乡明、茶是故乡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2)中秋的来源老师: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农历八月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的主角则是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

皎洁的明月,自古就是人们吟咏歌颂的对像,中秋节的月亮,更令人有温馨的感受。

中秋一词,最早于周礼记载:所谓中秋,是因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五夕恰为月中,所以八月五被称为中秋,或称八月半。

中秋节我们要赏月、吃月饼。

(3)讲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美丽传说)老师:关于中秋节的来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嫦娥是帝嚳的女儿,也称姮娥。

美貌非凡。

后羿的妻子,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

远古时,有个太阳一起升空,烤焦了所有庄稼草木,使民不聊生。

后羿为救助百姓,用弓箭射下九個太阳,还除掉大地上的毒蛇猛兽,人們才得以安居乐业。

不料,被射落九個的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分恼怒的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人间。

西王母很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給他,但嫦娥起了私心,一个人偷偷吞服,身体竟轻飘上天。

然而,嫦娥怕到天庭会受到众仙取笑,只好奔往月亮,成了广寒宮主---月神娘娘。

嫦娥奔月的当天,据说就是八月五日,于是后人便在每年的八月五日祭月。

嫦娥奔月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很久很久,它是人们对盼望亲人团圆寄托的一份美好情感。

3、学生轮流上台背一首古诗,自愿原则4、教师邀请学生简要讲述自己对中秋的理解,或为什么喜爱这首古诗(3、4部分共10分钟左右)5、欣赏学唱《爷爷为我打月饼》(35分钟左右)6、教师总结七、会后总结教育效果基本达到,但形式可以更活泼一些,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当先讲故事,再讲诗词。

主题班会庆中秋诵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