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宏观经济学讲义整理N·格里高利·曼昆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宏观经济学:1、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应该而且能够干预经济吗?2、两个流派3、三大模型4、四大目标二、曼昆宏观:1、宏观应该是一个整体2、年轻、不完善的学科3、三大指数:①经济增长(GDP) ②通货膨胀(CPI)③失业率三、三种价格情况1、价格刚性2、价格粘性3、价格弹性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三大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2、消费物价指数(CPI ):衡量物价水平 3、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的比例 二、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 ):时点上的数量,如个人的财富、失业者人数、经济中的资本量、政府的债务等。
流量(flow ):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GDP 、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失去工作的人的数量、经济中的投资量、财政预算赤字等 三、计算GDP 的注意事项 ①二手车并不包含在GDP 中 ②存货属于GDP ③住房在GDP 之中 ④耐用品不属于GDP⑤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 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⑥股票不是GDP 四、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按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 平减指数=GDP名义实际GDP五、支出的组成部分 Y C I G NX =+++注意:①投资可以是正可以是负,如存货减少,存货投资就是负的。
②转移支付不是CDP 的一部分 六、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①国名生产总值(GNP )=GDP+来自外国的要素支付 -面向外国的要素支付 ②国名净产值(NNP )=GDP -折旧 ③国民收入(NI )=NNP -间接企业税④个人收入(PI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出 七、消费物价指数 CPI 衡量如: CPI=()()()()525200622006⨯+⨯⨯+⨯现期苹果价格现期桔子价格苹果价格桔子价格 注:CPI 是拉斯拜尔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 八、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 失业率=100%⨯失业人数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100%⨯劳动力成年人口第三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一、生产函数(),Y F K L =1、规模报酬不变:(),zY F zK zL =2、长期和短期分析 长期:(),Q F K L = 短期:(),Q F K L =3、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如,1Q AK L αα-=()(),,F zK zL zF K L = 4、要素市场与企业的均衡分析W MPL P =(劳动的边际产量=实际工资) 二、国民收入 1、欧拉定理劳动:L W MP P =( WP 为实际工资,即真实的价格,真实的货币供给) 资本:K LMP P =2、进一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α为资本的份额) 1Y AK L αα-=∴ (1)L Y MP Lα=- K Y MP Kα= ⇒1L K MP MP αα-=,即长期中国民收入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划分大体上式不变的。
《宏观经济学》第1章绪论

二、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
是分析某个时期,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或供求 所达到的均衡。它是以其它情况不变,经济体系在 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下处的一种相对静 止状态。(局部而非整体)
2、一般均衡分析 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即所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均衡
的一种分析方法。研究整个经济体系中各个市场、 各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均衡:在经济分析中的一种状态,就是各个决策者所 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每个人都 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 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它经济学 和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前提。
• 你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形成正确的对 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 它给予你的不是技艺,是能力,它会提高你 驾驭经济活动的素质,它是你理解和揭示现 实社会经济规律的钥匙。
*
• 萨伊定律: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萨伊定律。在 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论述了“供给 创造需求”的著名的萨伊定律。
• 要点: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需求;货 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某种产品 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 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局部的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 格来调节。
一、互补性.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 最大化。二者可同时对某一经济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
相互联系和补充的考察。 二、二者使用的分析方法大都相同。(除个量和总量) 三、假定的制度前提一样:市场经济制度既定,分析
资源配置与利用. 四、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凯恩斯用微观中均衡概念解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1 导言

第一章、导言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科学与数据一、市场出清假设市场通常处于均衡状态,因此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位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的假设。
市场要连续地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作出即时调整。
二、黏性与弹性短期内,大部分价格是粘性的(sticky),它们变动缓慢,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
如果价格粘性,需求将不再总是等于供给。
(这有助于解释:失业(超额劳动供给)、厂商偶尔积压商品等现象)长期内,可以认为价格具有弹性,市场能够很快出清。
三、常见经济统计数字1、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衡量和体现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状况的基本概念,它呈现一国的总收入及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总支出。
(1)流量与存量存量是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量,流量是一段时间内变化的量。
(2)名义GDP与实际GDP(3)支出法衡量GDP消费C (consumption) 投资I (investment)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 净出口NX (net export)GDP=C+I+G+NX住房购买属于投资、家庭购入股票属于储蓄、原始股抛售属于投资1)投资包括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3)收入法计算GDP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报酬-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报酬▪NNP=GNP-折旧▪国民收入=NNP-统计误差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间接企业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费-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2、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CPI与GDP平减指数(1) CPI衡量价格时所涉及的是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服务。
《经济学 ·曼昆·第三版》第1章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Principle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理性人(rational ):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即边际收
Food v. clothing Leisure time v. work Guns v. butter Efficiency v. equity
Guns v. butter
“造出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一艘军舰,发 射的每一枚火箭,都意味着对于那些忍饥挨 饿的人们的一种偷盗”。
——艾森豪威尔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 资源
补充定义:
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 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 商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 中进行分配。
资源有限 + 欲望无穷 选择的必要 产生经济问题 如何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研究的大致历程
•大约在十七、十八世纪,经济学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研究经 济增长问题 •到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发表之后,经济学进入了所谓 的新古典时代,研究的主流变为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通常 被称之为价格理论。 •进入二十世纪中叶,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货 币理论,主要研究失业、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长期经 济增长等问题。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大行其道,研究落后国 家如何发展经济。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度经济学兴起,研究制度的变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原本属于数学的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 工具,大量融入经济学研究中。 总之,经济学几百年来逐渐兴旺发达,并不断侵入到社会学、 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学科的领地,出现了 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
宏观经济学 ch1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Q
轿车数 量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32
(二)决定模型的要素: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1、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由模型
本身决定的或指模型要解释的变量。(P7)
2、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是由模
型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变量,它本身不能由
模型解释。 在模型中,它们的值或变化被认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36
(三)模型分析的前提假设:价格的伸缩性与粘性 1、市场出清: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一种状态,
在形成市场出清时,价格是伸缩性的。
2、短期看,许多价格都是粘性的——相对于供需 失衡,价格的反应存在时滞。
例如,
– 劳动合同确定的是名义工资,其期限往往是一年甚
至更长 – 出版商常常要3—4年才会调整一次其杂志的价格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22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模型
1、定义: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
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P8)
2、作用:
• 解释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 解释某种经济行为
• 设计政策以改善经济运行状况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23
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 新轿车的供给与需求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15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slide 16
失业与收入的增长
5 4 3 2 1 0 -1 -2 -3 -4 -5 1965
%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失业率的变化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
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
济活动不完善的衡量。一旦男管家的工作成为他家务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劳务就不再计入GDP。
这例子说明,GDP不包括任何在家里产出的价值。同样,GDP也不包括耐用品(汽车以及电冰箱
等)的估算租金和非法贸易等物品或劳务。一
_I、政府采购、投资、净出口、消费、投资一
6、(1)2000年名义GDP-10000000,2010年名义GDP-15200000,2010年实际GDP-IOOOOOOO
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
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
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2010年GDP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1. 52,2010年(’PI-1.6一
(2)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可变物品计算的。CPI是拉斯派
尔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固定物品计算的。由(1)中计算得2010年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
是1.52,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年上涨了5)0,o;而(1PI是1.6,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
随着劳动力增加而递减。因此,实际工资下降。一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章

退的担忧中下跌这类大字标题。这些宏观经济事件也许看起来是抽象的,但它
们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2
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
一、作为模型构建的理论
经济学家也用模型(models)来理解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
符号和方程构成的,而不是用塑料和胶水制成的。经济学家搭建他们的“玩具
经济”来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等经济变量。经济模型常常用数学术语 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模型有助于我们省略无关紧要的细节和集中关注根
本的联系,因此它们大有用途。
模型有两种变量:ariables)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是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
变量。换言之,正如图1—4所示,外生变量来自于模型以外和作为模型的
求模型。设想一个经济学家想弄清楚什么因素影响比萨饼的价格和销售量。他 要建立一个描述比萨饼买者与卖者的行为以及他们在比萨饼市场上相互作用的
模型。例如,该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对比萨饼的需求量Qd取决于比萨饼的价格P
和总收入Y。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方程来表示: Qd=D(P,Y)
式中,D(·)为需求函数。类似地,该经济学家假定比萨饼店对比萨饼的供给 量Qs取决于比萨饼的价格P以及奶酪、西红柿、面粉和凤尾鱼等原料的价格Pm。 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方程来表示: Qs=S(P,Pm)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说明一个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两个内生变量。 例如,如果总收入增加,那么,对比萨饼的需求增加,如图1—6(a)所示。该模
型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比萨饼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上升。类似地,如果
原料价格上升,那么,比萨饼的供给减少,如图1—6(b)所示。该模型表明,在 这种情况下,比萨饼的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数量减少。这样,该模型显示了
宏观经济学曼昆ppt课件

谢绝拷贝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N.Gregory Mankiw (曼昆)
此幻灯片为纪念从教《西方经济学》二十周年
而作,并把她献给你们
我心中的太阳。
1
第1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第一 节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Y = F(L,N,K,H)
总产出=总投入 总支出=总收入 总需求=总供给
6
4)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 5) 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7
3.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
1) 名义的GDP(Nominal GDP) 以一定时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 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GDP。 2) 实际的GDP(Real GDP) 以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 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实际的GDP。
23
4. 漏出和注入
1)漏出指居民或企业的收入中作为储蓄、税 收和进口等而没有支付给对方的那部分。
2)注入指居民或企业得到的收入中,不是相 互由对方付给的那部分。如投资、出口、政 府支出等。
▪
W=J
▪ S + TA + IM + = I + G +EX +TR
24
5.漏出和注入的关系 漏出来之于注入,又归入于注入之中。 ▪ W > J,国民经济收缩。 ▪ W < J,国民经济扩张。 ▪ W = J,国民经济均衡。
D
QS= S(P,Pm)
0
Q
Q0 Q1
3
2. 模型的多样性
3. 价格: 伸缩性与粘性 市场出清 伸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ice P*
Supply
This is the most famous economic model. It describes the ubiquit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in the market.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is called an 6 equilibrium.
Chapter One
Mannig J. Simidian June 2009
3
Welcome to Macroeconomics!
Everyone has reason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macroeconomic issues.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seek to understand why some countries are growing faster or slower than others or why some have greater fluctuations in inflation or unemployment. The state of the macroeconomy affects everyone in many ways (especially recently).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sphere while also affecting public policy and societal well-being, at national and global levels. Macroeconomists use variables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such as real GDP, the inflation rate,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among others. They are also concerned with matters such as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both of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length in MACROECONOMICS, 7th ed., Mankiw’s Macroeconomics Modules, and in your macroeconomics course. Good luck and have fun using these tutorials to guide you when 4 Chapter One macroeconomics might be challenging you! Enjoy!!!
Demand
Chapter One
Q * Quantity
Market clearing is an alignment process whereby decisions between suppliers and demanders reach an equilibrium. Here’s how it works. Let’s say you begin with a demand and supply curve for CDs. Remember that the demand curve slopes downward meaning that as you increase the price (by moving along the demand curve), the quantity demanded decreases. Conversely, the supply curve slopes upward implying that as the price increases (by moving along the supply curve), the amount supplied will increase. The center point A is where market D S D ´ P decisions reach an equilibrium. B Now, suppose that there is a sudden P´ A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CDs. P* Demand will shift from D to D´. The increase in demand places upward pressure on the price to point B since the original price, P* no longer clears 7 the Chapter One Q ´ Q* Q market. Notice the ―shortage.‖
®
CHAPTER 1 The Science of Macroeconomics
A PowerPointTutorial
To Accompany
MACROECONOMICS, 7th. Edition N. Gregory Mankiw
Tutorial written by:
Mannig J. Simidian
B.A. in Economics with Distinction, Duke University 1 Chapter One M.P.A., Harvard University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M.B.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cknowledgements
Professor Greg Mankiw is not only a prolific, talented, and ingenious economist, but humble and kind-hearted. His unique and extraordinary creative ability to impart knowledge makes him both an economist and artist. I am so honored and grateful again be a part of supplementing his unprecedented craftsmanship. My mentor, and friend for over a decade Professor Mike McElroy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was the first to see the novelty in these tutorials while I was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at Duke University. His contributions and influence will be a part of my work indefinitely. My gratitude is endless as well to Professors David Denslow, Mark Rush, Ed Tower, and Jeff Frankel. My love and gratitude goes to my dear friend and surrogate father Dr. Lawrence Brockman, D.M.D, an endodontist but an economist in spirit who has been my teacher, inspiration and dearest friend for over a decade. I also want to thank the following special people in my life: my mother, Jane, Michael Hill, Elle & Ava, Stephanie & Jack Taylor, Lara Kleinman & Eric Wolf, Lula Peoples, GiGi and David Greene and Michele Rubino. Thank you all for always loving me, believing in me and cheering me on!
Chapter One 5
Economists use models to understand what goes on in the economy. Here are two important points about models: endogenous variables and exogenous variables. Endogenous variables are those which the model tries to explain. Exogenous variables are those variables that a model takes as given. In short, endogenous are variables within a model, and exogenous are the variables outside the model.
Ara Vahan Simidian
(June 24, 1928 - December 19, 2008)
May he continue to enjoy learning and loving economics from heaven above.
Chapter One
Ara Vahan Simidian 2 with Mankiw’s Macroeconomics Modules author, Mannig J. Simidia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