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灌溉渠以南小麦耐迟播品种筛选试验
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一、引言迟播条件是指种植小麦的时间延迟到最佳播种期之后。
在我国苏南地区,农作物种植一直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迟播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克服迟播条件对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我们开展了一项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应迟播条件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相关研究1. 迟播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迟播导致小麦生长期缩短,可能影响苗期根系和光合能力的形成,降低作物的光合产物积累,导致产量下降。
而且迟播会增加小麦的发育期,增加气候风险,可能在成熟期受到低温和病虫害的影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迟播条件下小麦品种筛选的重要性针对迟播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问题,选育适应性好的小麦品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
进行迟播条件下小麦品种的筛选研究对改善迟播条件下的小麦产量至关重要。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的筛选,找到适应迟播条件的小麦品种,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四、研究方法1. 试验地点本次研究在苏南地区的几个典型田间试验点进行。
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在该地区生长条件下生产性良好的小麦品种,对比迟播和正常播种两种不同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品质表现。
3. 数据采集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对小麦的生长情况及各生育期的生长指标进行定期调查和采集。
在小麦成熟期,对产量进行统计、对小麦品质进行测定。
五、研究结果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几个适应迟播条件的小麦品种。
通过观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这些小麦品种在迟播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势头,且产量和品质表现也相对较好。
与正常播种条件相比,这些适应迟播条件的小麦品种在产量上并未有明显的下降,部分品种甚至有所提升。
小麦品质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持。
通过对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的筛选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迟播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不利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导致产量下降。
晚茬小麦品种与播期试验研究报告

晚茬小麦品种与播期试验研究报告作者:许方甫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东海县水稻晚茬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扬麦23、扬麦25、徐麦33、农丰148 )播期与综合生产力的关系,为小麦迟播生产中品种与播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时间延长,拔节、抽穗、成熟等生育期总体上向后推迟,产量整体表现降低。
关键词:晚茬;播期;品种;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共设置11月18日、11月28日、12月8日、12月18日、12月28日5个播期。
第一个播期播量35斤/667m2,此后每推迟一个播期,播种量增加10%,即分别为35斤/667m2、38.5斤/667m2、42.5斤/667m2、46.6斤/667m2、51.2斤/667m2。
行距均为22cm,播种深度2cm左右,设计基本苗≥20万/667m2。
每个品种种植面积15m2,重复2次。
试验地点安排在东海县石榴街道东海县稻麦综合展示基地内,土壤为砂姜黑土,肥力中上等,前茬水稻,11月10日收割水稻,11月15日旋耕整地,水稻秸秆还田,人工条播。
基肥667m2施45%复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3月22日施拔节肥尿素6.5公斤/667m2。
3月9日用6.9%骠马加10%苯磺隆进行化除;4月26日、5月10日分别进行病虫害防治1次。
1月6日排水1次,3月23日灌水1次。
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
二、结果与分析1.产量表现整体上,播期推迟产量降低,各品种均以第一播期(11月18日)产量最高,最后一期产量最低。
其中扬麦23最高为487.28kg,最低417.26 kg,最高与最低相差70.02 kg;扬麦25最高为504.38kg,最低419.74 kg,最高与最低相差84.64 kg;徐麦33最高为550.17kg,最低418.37 kg,最高与最低相差131.8 kg;农丰148最高为492.26kg,最低383.03 kg,最高与最低相差109.23 kg。
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力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验 材料
拂 8 0 g 、 1 5 %三唑 醇 2 0 g对 水 3 0 k g进 行 喷 雾 ; 8月
1 3日施水 稻 穗肥 , 4 5 %史 丹利 复合 肥 每亩 1 5 k g ; 8月
0 日施 孕 穗 肥 ,施 尿 施除草剂 ; 7月 2 4日烤 田 ; 7月 2 9 日防治 纹 枯 病 、 稻 锈 病 、蚜 虫等 病 虫 害 ; 4月 2
k g / 亩 ; 5月 5 日 抽 穗 扬 花 期 用 2 5 % 多 菌 灵 蓟马 , 稻瘟 病 等 病虫 害 : 8月 3日施 促 花肥 , 每亩施 尿 素 5 . 2 k g / 亩加 毗 蚜酮 对水 5 0 k g喷雾 , 防治 以 赤霉 病 为 素 1 0 k g ; 8月 1 1日亩 用 2 5 % ̄ 1 t i 蚜酮 2 0 g 、 2 5 %井 冈一 0 5月 1 5日亩 用 咪 鲜 胺加 唏 唑醇 加 兴欣 蜡芽菌 5 0 g 、 4 5 %咪 酰胺 苯 甲 ・ 丙环唑 5 0 d q、 2 5 %瑞 主 的病 虫 害 ;
1 . 2 试 验 地 选 择
酸t >4 5 %, 共计 2 0 k g / 亩, 尿素 1 2 . 5 k g / 亩; 1 0月 2 3 H
1 0月 2 5日播 种 结 束 ; 1 0月 2 5 日机条 播 ; 试 验 地位 于 新 安镇 闸北村 新 张 路 与 盐河 四桥 交 旋耕 整 地 ; 0月 2 6 — 2 7日机械 镇压 、开 沟 :1 1 月 2 ~ 3日相 继 出 界 处—— 灌 南 县农 业 科 技 综合 展 示 基 地 ,前 茬 为抛 1
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我国南方地区的种植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苏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受到迟播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大。
迟播条件下,小麦生长周期缩短,对品种的抗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的筛选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一、迟播条件下的挑战1.气温变化迟播条件下,气温波动大,早春时节气温偏低,尤其是夜间气温较低,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2.病虫害易发迟播造成小麦生长周期缩短,生长期内持续高温湿润的环境,易导致病虫害的大量繁殖,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3. 霜冻迟播的小麦生长周期与入冬的气温变化重合,易受霜冻侵害,影响小麦出苗和抽穗。
迟播条件下的这些挑战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对迟播条件下苏南小麦品种的筛选研究势在必行。
二、苏南小麦品种筛选研究1. 设定研究目标针对迟播条件下的种植环境,我们设定了苏南地区小麦品种筛选的研究目标。
首先是要筛选出具有耐寒性的小麦品种,能够适应早春时节低温的环境。
其次是要选育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小麦品种,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最后也要选育适应高温环境的小麦品种,避免因入夏气温升高而导致的生长问题。
2. 丰富种质资源对苏南地区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深入调研,收集各类不同品种的样本,包括本地常用品种和其他地区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全面的研究,找到适合迟播条件下苏南地区的小麦品种。
3. 田间试验在苏南地区选定若干试验田,进行田间小麦品种试验。
根据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将不同品种的小麦播种在试验田中,观察和记录生长情况。
包括生长周期、产量、抗病性、耐寒性等指标的数据。
4. 实验室检测将收集到的各类小麦品种进行实验室检测。
包括对抗早春低温条件的耐寒性能力、对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对高温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5. 结合农民反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并分析当地农民的反馈意见。
综合各方面数据,选取出适合苏南地区迟播条件的小麦品种。
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灌云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南部,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大县之一。
在农业方面,该地区以
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并且种植面积很广,同时生产也很重要。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水稻和
小麦的效益,灌云县科技局推广了一种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能够帮助农民
提高产量,同时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种。
该技术的特点是在一年内种植两季作物,即先种植水稻,然后再种植小麦,以充分利
用田地的浇水和营养。
在水稻收割后,拿出部分稻茬,然后将小麦种子直接撒在稻茬上,
而不是把它们埋藏在土里,这样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当小麦生长到5-6叶时,可以
对其进行耕作和覆盖,然后再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在小麦收割时,还可以再种植秋季作物,如杂草、油菜和大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田地和肥力。
该技术的优点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在同样的田地上种植两季作物,可以充分利用水
和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其次,利用稻茬来栽培小麦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同
时也可以减少害虫和杂草的生长。
此外,依靠间作的方式,可以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增强
土壤的自然肥力,减少化肥使用。
总的来说,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和可行性的技术。
它可以提
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同时帮助他们减少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推
广这种技术非常有必要,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盐城小麦育种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6专题论述盐城小麦育种状况)*在问题及对策李进永郭红费新茹许业赵呈明刘井祥马骏李玲(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11)摘要:盐城是江苏粮食生产第一大市,小麦是盐城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笔者从本地区小麦产业发展简况出发,回顾盐城市小麦育种工作的历程,主要在分析梳理小麦育种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育种目标的制订、种质资源的引进、育种手段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小麦育种工作步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小麦;培育;问题;采取措施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濒临黄海,境内共分布有3大类平原区,分别是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
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且海洋性暖湿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冷暖有常、雨量适中。
年平均气温13.9T-14.5!$年降雨量980~1100mm,日照时数平均为2241~2390h,无霜期209~218d$在全国小麦区划中大体上分属两大麦区,一是黄淮平原区、滨海平原的黄淮冬麦区,主要种植以偏冬性白小麦种;二是里下河平原区的冬麦区,主要种植偏性红小麦品种$年,小麦种植一在30hm2,小麦平量在370kg,小麦生产潜力巨大,小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1盐城小麦产业和育种状况于盐地位,小麦生在北气候、生平%$在产量上,业生有于冬小麦生,小麦种植于,量450~500kg,小麦量,小麦平产水平,显,是在不同区域、年为明显。
在:上,和地区在一的,种生小麦,常常为,,小麦,小麦$在性上,小麦生种性、种的响,往往存在风险,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
特别是近几年来,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行爆发,不仅造严重减产、降低小麦和种用价值,而且严重威胁人畜健康。
综上所述,制约盐城小麦业发展除了生、技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适宜本区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建国以,盐城市小麦生种的选择应用一直走引进、示范、推广的老路子,生产上广为应用的小麦品种以豫麦、鲁麦、徐麦、淮麦偏冬性的白麦系列品种和以扬麦、宁麦、镇麦偏性的红麦系列品种为主。
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冬麦是南方农业特色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对小麦的耐迟播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以南方冬麦区小麦库为原料,选择高等水平的耐迟播力的品种,开发出了一个新的种质资源。
研究表明,该资源具有超过80%的耐迟播能力。
本文旨在介绍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方法。
首先,运用新基因组学研究软件,进行组基因组学研究,并进行多元变量分析,得出资源鉴定的结果。
其次,使用高能量X射线定位技术,进行筛选检测,根据筛选检测结果将资源分为优劣两部分,以便进一步开发。
最后,结合在田间条件下进行育种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比不同资源之间的差别,有效筛选出高分蘖资源,使之更加科学、准确地用于小麦育种。
总之,本文旨在研究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为提高冬麦产量和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小麦耐迟播分蘖资源的筛选与鉴定不仅要依靠大量的科学研究,还要在实践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对于耐迟播高分蘖资源,应该选择耐迟播性好的品种,以满足冬麦栽培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应采用低温诱导、病毒分离技术和肉眼检查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筛选。
同时,应根据小麦在田间条件下的表现,对品种进行加工强度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时发现耐迟播资源的性状差异,掌握资源的变异性,以期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
此外,使用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如遗传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分析方法等也有助于鉴定和筛选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以及提高实验效率。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有效地鉴定出高质量的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从而提高冬麦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必须建立并利用完整的鉴定系统,及时发现品种之间的差异,以期获得更优质的资源。
因此,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要兼顾各个方面,即:在实验室分析的过程的基础上,应结合田间条件,通过育种、变异分析等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病毒抗性育种),不断优化和改进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工作,提高资源的可持续性。
盐城市盐都区不同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

107
盐城市盐都区不同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
宋介宏 王 军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盐城 224002)
摘 要: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盐城市盐都区生态环境条件下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
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扬麦 23、扬麦 25、镇麦 10 号等品种表现丰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强,可大面积示范推广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选择在盐城市盐都区鹏顺家庭农 场进行。土壤类型为粘土,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沟 系配套,排灌方便。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水稻,2018年10月 29 日 收 获 ,11 月 1 日 大 型 机 械 旋 耕 灭 茬 埋 草 ,旋 耕 深 度 20cm以上,水稻秸秆全量还田。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扬麦23、农麦88、镇麦10号、 华麦1028、扬麦25、宁麦26,以扬麦20作对照(CK);参试 品种均由植物新品种权单位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排列,不设重复[3-4]。每个 品种选择地力均匀、肥力水平差异不大的地块连片种植, 播种面积0.12hm2,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1.4 调查项目 调查记载每个品种出苗期、抽穗期、成熟 期、抗逆性、熟相。成熟期每个品种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 的3个点、每点1㎡测定有效穗数,并每点从中随机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10株、共30株进行室内考种。收获时,每个品 种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点,每点收割4m2、共20m2, 晒干后称重折合计产。 1.5 试验过程 2018年11月3日施肥整地,基肥施45%复 合肥450kg/hm2+尿素150kg/hm2。11月5日统一机条播,播 种量为225kg/hm2,行距25cm。播种后清沟理墒1次,保证 内外沟系畅通。11月28日追施苗肥,施尿素112.5kg/hm2。 2019年3月4日田间化除,防除以看麦娘为主的春季杂草, 用药品种为8%炔草酯1500mL/hm2+28.8%氯氟吡氧乙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右 , 生 育期 最短 的 品种为 宁麦 1 9 、 宁麦 2 l 。从 表 1
可 以看 出 , 各 品种在 迟 播 的条 件下 . 与相 同类 型 的品
该试验于 2 0 1 5 — 2 0 1 6年 度 在 江苏 省 盐 城市 现 代 种 对 比 , 播种 期提 前可 以 明显加快 出苗 。 l 2月 上 中旬 农 业 综合 示 范基 地 试验 地进 行 , 土壤类 型为 水 稻 土 。 小麦 播种 , 各个 品种 在 扬花 期 、 成 熟期 上 有 较大 的差
扬 花 。 由于后 期 雨水 偏 多 , 根系 活 力不 强 , 后 期 部分 在 3 0万 以上 , 后期 灌 浆 时 间相对 充 裕 , 不 出现 早 衰 , 品 种早 衰 现 象 比较 严 重 , 影 响 产量 , 成熟期在
1 0 日左 右 。 2 . 2 主要 病害 的调 查分析 由于本 年度 春 季雨 水 偏多 , 田 间湿 度 大 . 导致 白
试验研究2 0 1 6 . 1 2
摩I I 鳓l j 挑
盐城灌溉 渠 以南小麦
耐 迟 播 品种 筛选试验
李 长 亚 金 鑫 杨 力 刘 洪 进 王 文 彬 周 艳
( 江 苏省盐城 市粮 油作物技 术 指导站 盐城 2 2 4 0 0 2 )
摘要 : 在 1 2月上 中 旬严 重推 迟播 期 的极 限条 件 下 , 通 过 对 盐城 市 灌溉 渠 以 南地 区 当前 广 泛应 用的
性 状 和 田间综 合 表现 等方 面 ,对盐 城 市 灌溉 渠 以、 株高 、 节 间
地 区 主要 应用 的小 麦 品种 进 行 筛选 ,选 出适 宜 本 区 长 度 、 成穗等生理性状 , 调查 主要 病 害 的发 生 情况 、 域 种植 的耐迟 播 小麦 品种 2个 . 并 在后 续 研 究 中 , 针 产 量及 构成 因素 。 对 选定 品 种开 展 相关 栽 培技 术研 究 ,为该 区域 小麦 2 结 果 与 分 析 生 产提 供技术 支撑 。 2 . 1 对 各 品种主 要生育 期 的分析
宁麦 1 3 、郑 麦 9 0 2 3等 1 4个品种 的产 量 、抗 逆 性 等性 状 的评 价 和 田 间 综合表 现 研 究 ,筛选 出最
适 宜本 区域 种植 的耐 迟播 小麦 品种 2个 ,分 别是 宁麦 1 9 、 宁麦 2 1 ,以供 当地农 业推 广部 门和 农
民参 考应 用 。 关键 词 : 盐城 市灌溉 渠 以南地 区; 耐 迟播 小 麦 ; 筛选
表 1 各 品 种 主要 生 育 期 调 查 结 果
异, 显 示 出 品种 冬 春性 的差 异 , 偏 春 性 品 种 一般 在 4 在3 0 0 k g / 亩 左右 。产 量靠 前 的几 个 品种 高产原 因主 月 2 5日抽 穗扬 花 , 其 他 品种 要 到 4月 2 9 ~ 3 0 1 3左 右 要 是 千粒 重较 高 , 在 超迟 播 的条 件 下 . 亩 成穗 数 维 持
2月 2日秸 秆 全量 还 田。 盐 城 市 作为 江 苏省 最 大 的粮 食 生产 基 地 ,全年 试 验前 茬 作物 为水 稻 。在 1
粮食 产量 约 占全 国的 1 . 4 %.近 两年 连续 获 得全 国粮 旋耕 两 遍晒 垡降 湿 , l 2月 7 — 1 5日播 种 ,由于湿 度过 食 生产 实行 先 进市 称 号 。该 地 区灌 溉 渠 以南 地 区粮 大 , 采取 机 撒播 方式 , 播 种量 每亩 平均 在 2 5 k g 左右。 食 生产 稻 麦两 熟制 。 由于 收割 期 农 民习 惯 “ 养老稻” , 基肥亩用 4 5 %复 合 肥 3 0 k g : 重施拔节孕穗肥 , 每 亩 同时 出现 连续 降水 , 经常 造成 秋 播播 期 严 重推 迟 , 且 用 4 5 %复合 肥 2 5 k g + 1 0 k g 尿素 , 复 合肥 适 当提 前施 出现烂耕烂种现象 的年份多【 。 2 0 1 5年秋播 由于 1 1 月 用 ;孕 穗 肥亩 施 尿 素 8 。病 虫草 防 治 同 当地 大面 上 旬 至下 旬连 续 降水 ,造成 全 市 近 2 0 0万亩 小 麦推 积 , 坚持 适期 防治 。 迟到 1 2月 份播 种 。本 试 验从 品种 的产 量 、 抗 逆性 等 1 . 3 田间调查 与测试 项 目
基金项 目: 江 苏 省 农业 三新 工 程 项 目( 编号 : S X G C [ 2 0 1 5 ] 1 8 1 ) 。 作 者 简介 : 李长亚( 1 9 7 8 一 ) , 男, 硕士 , 高级农艺师 , 主 要 从 事 粮油 作 物 技 术 研 究 与 示 范推 广 工 作 。
一
7 3 —
6月 千 粒重 在 4 O g以上 , 亩产 可 以达到 4 0 0 k g以上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处 理 设 计
受 l 1月上 中旬 连 阴雨 影 响 .本试 验 l 2月 7日 开始 播种 ,但 由于 田间土壤 过 于 粘重 .无法 正 常播
试 验材 料 为近 年 种植 面积 较 大 的 1 4个 品种 , 以 种 ,为保 证播 种 质 量 。因此 播 种 4个 品 种后 继 续 晒
郑麦 9 0 2 3为对照 。试验 每个 品种 面积 4亩 。试验 用 垡 , 其余 品种 于 1 2月 1 5日土壤墒 情稍 好后播 种 。各
种 由育种 家 提供 或从 各 种试 验 中征集 ,确 保 了种 性 个 品种 全生 育期 在 1 7 5 ~ 1 8 5 d ,比正常 年份减 少 3 5 d 的稳定 , 反 映 了品种 的真实 性 。 1 . 2 试 验基本 情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