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阅读书目(通史类)

合集下载

世界史必读书目

世界史必读书目

世界史必读书目世界史必读书目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世界史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世界史必读书目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著,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2、《历史》(上下册)(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嘉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3、《泰晤十世界历史地图集》[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毛昭晰、刘家和等译,三联书店1982年版4、《中世纪文化范畴》[苏]A.古列维奇著,庞玉洁、李学智译,庞卓恒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5、《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英]丹尼斯·哈伊著,李玉成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6、《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美]詹姆斯·W,汤普逊著,徐家玲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7、《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8、《新史学》[法]勒高夫、诺拉、夏蒂埃、勒韦尔主编,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9、《全球通史》(两卷本)[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992年版10、《科学革命史》[美]伯纳德·科恩著,杨爱华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本书另一译本为鲁旭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书名为《科学中的革命》)11、《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12、《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3、《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美]詹姆斯·多尔蒂著,邵文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1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A.J.P.泰勒著,潘人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5、《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美]保罗·肯尼迪著,王保存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16、《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17、(英)阿诺尔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8、(德)韦伯著,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

美国史参考书目(重要必看)

美国史参考书目(重要必看)

• 张友伦等:《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 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 • 庄锡昌著:《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3年;陆镜生编著:《美国人权政治──理论和 实践的历史考察》,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年; • 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 查尔斯· 比尔德等著:《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 书馆1991年; • 邓蜀生著:《世代悲欢美国梦》,人民出版社2002; 康马杰著:《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 5.端木义万主编《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9. • 6.梅仁毅主编《美国研究读本》(英文) • 7.潘绍中编著《美国文化与文学选集》(An Anthology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1607-1914) 1998年,商务印 书馆 • 8.齐文颖主编《美国史探研》,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1年
5. 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0世纪美国史》河 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6. 来安方编著《英美概况》,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 7. American History ,Jonathant Ros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 1989. 8.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Charles A. Beard and Mary R. Beard,Macmillan, March 1921;
(三)资料类
• 1、(美)《美国志-50州现状》 • 2、(美)《总统外传-美国历任总统简介》 • 3、阮宗泽、宋军编《为什么偏偏是美国》北京:世 界知识出版社,1995.9 • 4、黄安年编《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18401990)》上、中、下册。 • 5、杨玉圣、胡玉坤编《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 1979-1989》,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美国研究方向阅读书目

美国研究方向阅读书目

中美关系阅读书目1、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2、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无需购买)3、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宫力:《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无需购买)5、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6、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7、谢希德、倪世雄主编:《曲折的历程——中美建交20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丁松泉:《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9、傅梦孜:《中美战略关系新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10、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1、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无需购买)12、[美]约翰·H·霍尔德里奇著,杨立义等译:《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13、[美]罗伯特·S·罗斯著,丛凤辉等译:《风云变幻的中美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无需购买)14、[美]孔华润(Warren I. Cohen)著,张静尔译:《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的历史剖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需要再次查一下新浪爱问)15、[美]埃兹拉·沃格尔(Ezra V ogel,傅高义)主编,田斌译:《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无需购买)16、[美]大卫·兰普顿著,计秋枫译:《同床异梦:处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或原著)(无需购买)17、Foster R. Dulle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 New York: Thomas Crowell Company, 1972;18、Harry Harding,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2;19、David M. Lampton,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20、James Mann, About Fac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8;21、Robert L. Suettinger, Beyond Tiananmen: The Politics of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e Press, 2003;22、Alan Romberg, Rein In at the Brink of the Precipice, The Henry Stimson Center, 2003.《美国政治与外交》课程阅读书目1、[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美]詹姆斯·M. 伯恩斯等著,吴爱明等译:《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第二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美]加里·沃塞曼著,陆震纶等译:《美国政治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4、[美]D.B.杜鲁门著,陈尧译:《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5、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7、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8、[美]杰里尔·A·罗赛蒂著,周启朋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9、[美]罗杰·希尔斯曼等著,曹大鹏译:《防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10、周琪主编:《美国外交决策过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无可购买)11、韩召颖编著:《美国政治与对外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2、[美]孔华润(沃伦·I·科恩)主编,王琛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13、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4、Arthur M. Schlesinger, Jr., The Imperial Presiden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3;15、Marie T. Henehan, Foreign Policy and Congress: 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erspective,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0;16、James A. Thurber, Rivals for Power: Presidential-Congressional Relations,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6;17、Bruce W. Jentles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Dynamics of Choice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0;18、Walter Russell Mea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1;(或中译本)19、Eugene R. Wittkopf, Christopher M. Jones and Charles W. Kegley, J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Belmont, C.A.: Wadsworth and Thomson Learning, 7th ed., 2007;20、Eugene R. Wittkopf and Christopher M. Jones, eds., The Futur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大图书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大图书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大图书In 1991,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Book-of-the-Month Club listed the 10 most influential boo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a survey. How many have you read?1991年,国会图书馆和每月读书会通过调查列出了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0本书。

你读过几本?1. The Bible 《圣经》2. Atlas Shrugged, by Ann Rand 《地球颤栗(阿特拉斯耸耸肩)》3.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 M Scott Peck 《少有人走的路》4. 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 《杀死一只知更鸟》5. The Lord of the Rings, by J. R. R. Tolkien 《魔戒》6. Gone with the Wind, by Margaret Mitchell 《飘(乱世佳人)》7.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by Dale Carnegie 《人性的弱点》8. The Book of Mormon 《摩门经》9. The Feminine Mystique, by Betty Friedan 《女性的奥秘》10. A Gift from the Sea, by Anne Morrow Lindbergh 《来自大海的礼物》10.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ctor Frankl 《活出意义来(追寻生命的意义)》10. Passages: Predictable Crises of Adult Life, by Gail Sheehy 《进程:成人生命中可预见的危机》10.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by Harold S. Kushner 《当好人遭难时》。

全球通史3千字读书笔记(精选9篇)

全球通史3千字读书笔记(精选9篇)

全球通史3千字读书笔记(精选9篇)全球通史3千字读书笔记篇1全球通史读书笔记《全球通史》是美国历史学家、教育家亨利·亚当斯的著作,该书以全球视角,全面阐述了从公元前3500年到20世纪末的世界历史。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强大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亨利·亚当斯以人类文明的演进为主线,将世界历史编织成一幅宏伟的画卷。

他对历史的评价和解读,让我重新审视了各种事件和人物。

书中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对于全球化的探讨。

亨利·亚当斯强调了全球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他以生动的例子和丰富的数据,展示了全球化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例如,他详细描述了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以及伊斯兰教的传播对中东地区的影响。

这些内容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当然,这本书也有其不足之处。

例如,亨利·亚当斯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释可能存在偏见或主观性。

此外,书中的语言较为学术化,可能对非专业读者来说稍显晦涩。

总的来说,《全球通史》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还能启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珍视我们的共同遗产和未来。

全球通史3千字读书笔记篇2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推荐人文历史 海外历史书籍

推荐人文历史 海外历史书籍

推荐人文历史海外历史书籍1.《马镫、骑士与文明》2.《宗教改革运动尼德兰革命与法兰西内战》3.《玛丽亚·特蕾莎:一部哈布斯堡王朝中兴史》4.《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5.《滑铁卢战役:一部军事史》6.《金雀花王朝:从亨利二世到爱德华二世》7.《大英殖民帝国》8.《腓特烈大帝与约瑟夫二世:18世纪的战争与外交》9.《奥利弗·克伦威尔与清教徒革命》10.《澳大利亚史》11.《德国无限制潜艇战》12.《古希腊图书馆史》13.《国际大案》14.《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15.《1848年革命:席卷法兰西的大风暴》16.《奥托·冯·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17.《一口气读完世界史:图释世界史》18.《欧洲大历史》19.《群星闪耀》20.《写给大家的美国简史》21.《人类群星闪耀时》22.《宽容(黑金系列)》23.《旧制度与大革命》24.《文明的故事(黑金系列)》25.《希利尔讲世界史》26.《图释世界史》27.《穿越非洲两百年》28.《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29.《世界文明启示录》30.《为什么要学点历史》31.《金色国度》32.《希利尔讲世界历史:英汉对照》33.《海上帝国:现代航运世界的故事》34.《战争艺术史(第四卷)》35.《百年五四与青岛》36.《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从战争到战争》37.《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2:晦暗不明的战争》38.《欧洲历史》39.《世界简史》40.《宽容:英汉对照》41.《崛起与毁灭:纳粹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回忆录》42.《地缘战略经典译丛:地理与世界霸权》43.《法国大革命》44.《哈佛美国史》45.《诺曼底登陆:盟军进攻欧洲及“海王”行动》46.《写给青少年的极简古罗马史》47.《二战大牌局:七强国的战略博弈》48.《卢贡家的发迹》49.《契丹简史》50.《西方科学通史》51.《英国简史》52.《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53.《琉球王国儒家文化十二讲》54.《每天读点世界历史》55.《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法国史》56.《西方通史》57.《古希腊文明的光芒》58.《旧制度与大革命》59.《极简人类史》60.《欧洲全史》61.《全球简史》62.《俄国简史》63.《罗马简史》。

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书单

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书单

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书单美国国会图书馆"塑造美国的书"(books that shaped America)◆1,本杰明·富兰克林:《对电的实验和观察》(1751)Benjamin Franklin,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s on Electricity" (1751)◆2,本杰明·富兰克林:《穷理查年鉴:致富之路》(1758)Like us on FacebookBenjamin Franklin, "Poor Richard Improved" (1758) and "The Way to Wealth"◆3,托马斯·潘恩:《常识》(1776)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1776)◆4,诺亚·韦伯斯特:《英语语法原理》(1783)Noah Webster, "A Grammatical Institut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783)◆5,《联邦党人文集》(1787)"The Federalist" (1787)◆6,《妙趣象形字圣经》(1788)"A Curious Hieroglyphick Bible" (1788)◆7,克里斯托弗·科利斯:《美利坚合众国道路勘测》(1789)Christopher Colles, "A Survey of the Road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89)◆8,本杰明·富兰克林:《已故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之个人生活》,即《富兰克林自传》(1793) Benjamin Franklin, "The Private Life of the Late Benjamin Franklin, LL.D." (1793)◆9,阿梅丽娅·西蒙斯:《美国烹饪》(1796)Amelia Simmons, "American Cookery" (1796)◆10,《新英格兰识字课本》(1803)"New England Primer" (1803)◆11,梅里韦瑟·刘易斯:《在刘易斯和克拉克上尉指挥下探险纪行》(1814)Meriwether Lewis, "History of the Expedition Under the Command of the Captains Lewis and Clark" (1814)◆12,华盛顿·欧文:《睡谷传奇》(1820)Washington Irving,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1820)◆13,威廉·霍尔姆斯·麦格菲:《新订麦格菲美德读本》(1836)William Holmes McGuffey, "McGuffey's Newly Revised Eclectic Primer" (1836)◆14,萨缪尔·戈德里奇:《彼得·帕利万国通史》(1837)Samuel Goodrich, "Peter Parley's Universal History" (1837)◆15,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自述》(1845)Frederick Douglass, "The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1845)◆16,纳撒尼尔·霍桑:《红字》(1850)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1850)◆17,赫尔曼·梅尔维尔:《莫比·迪克》,或称《白鲸》(1851)Herman Melville, "Moby-Dick"; or, "The Whale" (1851)◆18,哈丽叶特·比彻·斯托:《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Harriet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1852)◆19,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或称《林中生活》(1854)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1854)◆20,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1855)Walt Whitman, "Leaves of Grass" (1855)◆21,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或称《梅格、蜀雯、佩丝和艾美》(1868) Louisa May Alcott, "Little Women," or, "Meg, Jo, Beth and Amy" (1868)◆22,霍拉修·阿尔杰:《卖火柴的小男孩马克》(1869)Horatio Alger Jr., "Mark, the Match Boy" (1869)◆23,凯瑟琳·比彻、哈丽叶特·比彻·斯托:《美国妇女家务手册》(1869) Catharine E. Beecher and Harriet Beecher Stowe, "The American Woman's Home" (1869) ◆24,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Mark Twain,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84)◆25,埃米莉·狄金森:《诗集》(1890)Emily Dickinson, "Poems" (1890)◆26,雅各布·里斯:《另一半怎样生活》(1890)Jacob Riis, "How the Other Half Lives" (1890)◆27,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1895)Stephen Cran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1895)◆28,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1900)L. Frank Baum,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1900)◆29,萨拉·布拉德福:《哈丽叶特,人民的摩西》(1901)Sarah H. Bradford, "Harriet, the Moses of Her People" (1901)◆30,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1903)Jack London, "The Call of the Wild" (1903)◆31,WEB·杜波伊斯:《黑人的灵魂》(1903)W.E.B. Du Bois, "The Souls of Black Folk" (1903)◆32,艾达·塔贝尔:《标准石油公司史》(1904)Ida Tarbell, "The History of Standard Oil" (1904)◆33,厄普顿·辛克莱:《屠场》(1906)Upton Sinclair, "The Jungle" (1906)◆34,亨利·亚当斯:《亨利·亚当斯的教育》(1907)Henry Adams,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1907)◆35,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1907)William James, "Pragmatism" (1907)◆36,赞恩·格雷:《紫艾草骑士》(1912)Zane Grey, "Riders of the Purple Sage" (1912)◆37,埃德加·赖斯·伯勒斯:《人猿泰山》(1914)Edgar Rice Burroughs, "Tarzan of the Apes" (1914)◆38,玛格丽特·桑杰:《有限生育》(1914)Margaret Sanger, "Family Limitation" (1914)◆39,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春天及一切》(1923)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pring and All" (1923)◆40,罗伯特·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1923)Robert Frost, "New Hampshire" (1923)◆41,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1925)◆42,朗斯顿·休斯:《疲倦的布鲁斯》(1925)Langston Hughes, "The Weary Blues" (1925)◆43,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1929)William Faulkner, "The Sound and the Fury" (1929)◆44,达谢尔·哈米特:《红色收获》(1929)Dashiell Hammett, "Red Harvest" (1929)◆45,厄玛·罗鲍尔:《烹饪之乐》(1931)Irma Rombauer, "Joy of Cooking" (1931)◆46,玛格丽特·米切尔:《乱世佳人》(1936)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1936)◆47,戴尔·卡内基:《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Dale Carnegie,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1936)◆48,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帝》(1937)Zora Neale Hursto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1937)◆49,联邦作家计划:《爱达荷:图文导览》(1937)Federal Writers' Project, "Idaho: A Guide in Word and Pictures" (1937)◆50,桑顿·怀尔德:《我们的镇子》(1938)Thornton Wilder, "Our Town: A Play" (1938)◆51,《匿名戒酒》(1939)"Alcoholics Anonymous" (1939)◆52,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1939)John Steinbeck, "The Grapes of Wrath" (1939)◆53,欧内斯特·海明威:《钟为谁鸣》(1940)Ernest Hemingway,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0)◆54,理查德·赖特:《土生子》(1940)Richard Wright, "Native Son" (1940)◆55,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1943)Betty Smith, "A Tree Grows in Brooklyn" (1943)◆56,本杰明·博特金:《美国民歌金库》(1944)Benjamin A. Botkin, "A Treasury of American Folklore" (1944)◆57,格温多琳·布鲁克斯:《铜镇街头》(1945)Gwendolyn Brooks, "A Street in Bronzeville" (1945)◆58,本杰明·斯波克:《育儿常识》(1946)Benjamin Spock, "The 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 (1946) ◆59,尤金·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1946) Eugene O'Neill, "The Iceman Cometh" (1946)◆60,玛格丽特·怀斯·布朗:《晚安月球》(1947)Margaret Wise Brown, "Goodnight Moon" (1947)◆61,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1947)Tennessee Willia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47)◆62,阿尔弗雷德·金赛:《男性性行为》(1948)Alfred C. Kinsey,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 (1948)◆63,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J.D. Salinger,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64,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1952)Ralph Ellison, "Invisible Man" (1952)◆65,EB·怀特:《夏洛的网》(1952)E.B. White, "Charlotte's Web" (1952)◆66,雷·布拉德伯里:《华氏451》(1953)Ray Bradbury, "Fahrenheit 451" (1953)◆67,艾伦·金斯堡:《嚎叫》(1956)Allen Ginsberg, "Howl" (1956)◆68,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1957)Ayn Rand, "Atlas Shrugged" (1957)◆69,苏斯博士:《帽中猫》(1957)Dr. Seuss, "The Cat in the Hat" (1957)◆70,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1957)Jack Kerouac, "On the Road" (1957)◆71,哈珀·李:《杀死一只反舌鸟》(1960)Harper Lee, "To Kill a Mockingbird" (1960)◆72,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Joseph Heller, "Catch-22" (1961)◆73,罗伯特·海因莱:《异乡异客》(1961)Robert E. Heinlein,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1961)◆74,埃兹拉·杰克·基茨:《下雪天》(1962)Ezra Jack Keats, "The Snowy Day" (1962)◆75,莫里斯·森达克:《野兽家园》(1963)Maurice Sendak,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1963)◆76,詹姆斯·鲍德温:《烈火将燃》(1963)James Baldwin, "The Fire Next Time" (1963)◆77,贝蒂·弗里丹:《女性迷思》(1963)Betty Friedan, "The Feminine Mystique" (1963)◆78,马尔科姆·X、亚历克斯·黑利:《马尔科姆·X自传》(1965) Malcolm X and Alex Haley, "The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 (1965) ◆79,拉尔夫·纳德:《任何速度都不安全》(1965) Ralph Nader, "Unsafe at Any Speed" (1965)◆80,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1962)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 (1962)◆81,杜鲁门·卡波特:《冷血》(1966)Truman Capote, "In Cold Blood" (1966)◆82,詹姆斯·沃森:《双螺旋》(1968)James D. Watson, "The Double Helix" (1968)◆83,迪·布朗:《魂归伤膝谷》(1970)Dee Brown, "Bury My Heart at Wounded Knee" (1970)◆84,波士顿妇女健康图书协会:《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1971) Boston Women's Health Book Collective, "Our Bodies, Ourselves" (1971) ◆85,卡尔·萨根:《宇宙》(1980)Carl Sagan, "Cosmos" (1980)◆86,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Toni Morrison, "Beloved" (1987)◆87,兰迪·希尔茨:《乐队继续演奏》(1987)Randy Shilts, "And the Band Played On" (1987)◆88,塞萨尔·查韦斯:《塞萨尔·查韦斯语录》(2002) Ce?sar Cha?vez, "The Words of Ce s ar Cha v ez" (2002)美国国会图书馆评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地球颤栗》《富兰克林自转》《马尔科姆.X自传》《圣经》《麦田里的守望者》《夏洛的网》《安妮日记》《唐吉柯德》《乱世佳人》《广岛》《如何赢取朋友和影响人》《我知道为什么笼中的鸟儿会唱歌》《隐形人》《小王子》《小妇人》《指环王》《根》《神秘园》《寂静的春天》《杀死一只知更鸟》《金银岛》《瓦尔登湖》《战争与和平》《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2

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2世界史—美国史必读书目(个人收藏)考博参考书目:一、全球史《全球通史》(中英)两卷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全球通史》十二卷本美国时代生活编辑部吉林文史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崔连仲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六卷本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全球史》两卷本(美)本特利、齐格勒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文明史》两卷本(美)拉尔夫商务印书馆《世界文明史》十一卷本(美)威尔·杜兰特华夏出版社《世界史纲》两卷本(英)H·G·查尔斯上海世界出版社北京大学西学影印丛书——希腊史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史新全球史历史思想史。

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何兆武、陈启能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流派》徐浩、侯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姜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萧圣中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史学名著导读》赵立行复旦大学出版社《史学概论》离隆国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著作史》(美)J·W 汤普森商务印书馆《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陈启能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史学史》张广智复旦大学出版社《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美)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历史哲学》(德)黑格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马克思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德)亨利希·库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大学翻译西方历史理论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三、西方文明史《西方文明史》(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中国青年出版社《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世界的兴起》(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华夏出版社《国外文明理论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论)姚介厚、王逢振、杨深福建教育出版社《文明衰落论:西方文化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赫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本主义文明的衰亡》(英)锡德尼·维伯、比阿特里斯·维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通史美国通史(六卷本)刘绪贻、杨生茂人民出版社美国史新编杨生茂、陆镜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国史概通论何顺果学林出版社《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法)安德烈·莫鲁瓦上海人民出版社《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何顺果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国内战史》刘祚昌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讲义》刘祚昌天津古籍出版社《美国人》(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美国历史简介、政府简介、地理简介、经济概貌(中英文)》美国大使馆文化处编译出版《美国史论文选》杨生茂天津人民出版社《美国史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2)》四川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志——五十州现状》(美)尼尔·R·彼尔斯、杰里·哈格斯特洛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美国政治史《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商务印书馆《美国政府与政治》(美)查尔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史阅读书目(通史类)
通史类:中国学者著作
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通史丛书”6卷本(总主编:刘绪贻、杨生茂),人民2003年。

李剑鸣著:《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
丁则民等:《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
余志森等:《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
刘绪贻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1945-2000》。

2、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1983年修订版;
3、杨生茂:《美国史新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4、黄安年:《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美国的新崛起:20世纪的美国》,中国社科1992年
5、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
6、何顺果:《美国史通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
通史类:外国学者著作
1、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上下卷),海南出版社2009年;
2、加里·纳什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北大出版社2008年;
3、保罗·约翰逊:《美国人的历史》(三卷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
4、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
5、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霍华德·津恩:《美国人民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霍华德·津恩:《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8、查尔斯·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91年;
9、塞缪尔·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
10、纳尔逊·布莱克:《美国社会生活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布尔斯廷:《美国人》3卷,三联1993年;
12、乔伊·哈克姆:《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国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威廉·本内特:《美国通史》(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4、阿瑟·林克等:《一九OO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
15、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