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流溪河水污染现状、成因与治理对策
流溪河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

流溪河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流溪河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目录1.前言 -------------------------------------------------------------------------------------------------- 12广东省水资源现状 ---------------------------------------------------------------------------------22.1广东省用水消耗量 ------------------------------------------------------------------------------ 22.2广东省废水排放量 ------------------------------------------------------------------------------ 22.3广东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33.流溪河流域概况 ------------------------------------------------------------------------------------33.1流溪河简介 --------------------------------------------------------------------------------------- 33.2流溪河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状况状况 ------------------------------------------------------ 4 4流溪河水的治理 ----------------------------------------------------------------------------------- 54.1行政管理 ------------------------------------------------------------------------------------------ 54.1.1完善水法律体系 ------------------------------------------------------------------------------- 54.1.2建立完善的水管理体制 ---------------------------------------------------------------------- 64.1.3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
加大流溪河水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工作

加大流溪河水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工作案由:流溪河发源于从化吕田镇桂峰山,是唯一一条自源头至河口均位于我市的河流,流域集雨面积达2300平方公里,占广州市面积的29.6%。
干流全长156公里,已完成11个梯级开发,流域内大小支流146条,大中小型水库360座,水资源利用率达到了41%,以农业灌溉和发电为主。
水源涵养林面积43万亩,生态林面积104万亩,水域面积4.07万亩,是鸟、鱼、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人们旅游、休闲和居住的好地方。
流溪河是我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是从化市、花都区、白云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总量为29.27亿m3(其中:从化市占71%、白云区占19%、花都区占8%、萝岗区占2%),占广州市本地水资源总量的36.68%。
在流溪河取水的水厂16个,供水能力62.8万立方米/日,占全市的7.83%;流域内还有引水工程近200宗,设计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年;浅层地下水生产井489眼,现状供水能力2856万立方米/年。
也是广州市主要饮用水备用水源保护区。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的“三条红线”管理制度。
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再次强调要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流溪河流域是广州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流溪河除了是广州市供水通道外,还承担着排水通道和排污通道的功能,水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缺乏综合治污方案与协同管理等问题。
流溪河的现状与问题:一、流溪河近年水质恶化情况严重,水质从上游往下游逐渐变差。
市环境监测机构在流溪河干流共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流溪河水库、流溪河水库坝后、温泉、流溪河山庄、太平、人和和江村),近3年来监测结果表明:流溪河从化段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流溪河水库、流溪河水库坝后断面和温泉断面水质保持优(Ⅰ类或Ⅱ类),中游流溪河山庄断面和太平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标准,但部分有机污染指标浓度有所上升。
浅析广州市流溪河水库水质现状与保护措施

浅析广州市流溪河水库水质现状与保护措施摘要:流溪河水库是我市重要的备用水源,水质优良、风光秀美,但随着水库开发强度的增大,目前库区水质和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安全保护压力。
本文介绍了流溪河水库及流域概况,着重分析了水库水质状况,并从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流溪河水库环境保护工程规划,旨在有效保护流溪河水库水质,促进库区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流溪河水库;水质;保护工程;规划Abstract: Liuxihe Reservoir is the backup water source important city, good water quality, beautiful scenery,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intensity, is now facing greater safety pressure of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Liuxihe Reservoir and watershe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condition, and set about from several pollution prevent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proposed the Liuxihe Reservoi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ject planning,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Liuxihe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watershed.Key words: Liuxihe Dam;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project; programme 流溪河流域是我市境内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流溪河水库是我市流溪河流域唯一一座大型水库,不仅是流域内沿线城镇、村社的饮用水源,也是我市中心城区重要的备用水源。
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一、引言河道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河道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1. 污水排放城市与工业区的污水排放是河道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工业企业和生活区的卫生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不到位,直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水质恶化。
2. 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化学物质会随着农田的排水进入河道,导致水中的营养物质超标和水生生物死亡。
3.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毒性物质,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会造成水污染。
部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合理处理废水,导致河道水环境长期受到污染。
4. 垃圾填埋与漂浮物城市居民和工业园区的大量垃圾填埋和乱倒,以及污水管道和河道中的漂浮物,长期存在于河道中,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河道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和工业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处理工艺和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和居民应加强环保意识,倡导节水、减排,减少对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河道的污染。
此外,农田和河道之间应合理划定防护带,防止农药和化肥流入河道。
3.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罚则。
对于已经排放的工业废水,要求企业加强处理,减少污染物的含量,确保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4.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倡导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
此外,加大对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处理厂建设的投入,确保垃圾能够得到有效处置,减少对河道水环境的污染。
四、结论河道水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应引起广泛重视。
流溪河流域水质综合评价与变化特征分析

流溪河流域水质综合评价与变化特征分析摘要:通过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WQI水质类别评价法对流溪河流域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流溪河流域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定性识别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结果表明,流溪河流域水质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水质状况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污染逐渐加重,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能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染。
关键词:水质评价;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流溪河流域流域水质状况和健康程度对城市环境和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环境部门的重点关注问题。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很多流域的水环境状况都面临了十分沉重的压力,长江流域、湟水流域、东辽河流域等不少流域均出现水质污染加重的现象[1-3],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流溪河流域是广州市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域,近年来流域水质遭受到不少污染,识别和掌握流域的水质污染的时空变化状况和其主要污染源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外河流综合水质评价,典型的水质评价方法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4],此外,还有模糊评价法、水质标识指数法、WQI水质类别法等[5,6]。
而对于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主流技术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3,7],如通过聚类分析研究流域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流域污染源进行定性识别,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不同水质指标的贡献率等。
本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WQI水质指数对流域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流溪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污染源。
1研究区域与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流溪河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北部,是广洲市目前唯一的全流域位于广州市行政区范围内的河流。
流溪河发源于从化区桂峰山,流经从化区、花都区和白云区,全长171 km,流域总面积2300 km2,是广州的重要的水源地。
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雨多集中在4~9月[8]。
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实施方案

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实施方案(2019年10月)1、基本概况流溪河位于广州市北部,干流全长157公里,集雨面积2290平方公里,其中2256.72平方公里在广州市境内。
流溪河是唯一一条全流域位于广州境内的母亲河,也是广州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屏障。
受人类活动和流域开发影响,流溪河中下游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受损。
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整治,中上游水质已稳定保持Ⅲ类~Ⅲ类的标准,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向好,但下游22公里仍存在水环境容量饱和,自净能力不足,水生态受损等问题。
流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将单纯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融入城市滨水地区更新的全过程中,通过生态效应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和升级,成为“河湖+产业+城市”综合治理开发的样板区,为今后的城市滨水地区更新提供一种新思路,起到生态价值转换的示范带头作用。
示范段43.4公里投资13.64亿元(表5-2)。
2、主要问题(1)水环境治理形势严峻,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任务艰巨。
流溪河下游人和坝~鸦岗段仍存在水环境容量饱和,自净能力不足,考核断面水质连续几年不达标的问题。
支流水质较差,89条一级支流当中共计25条一级支流水质为劣Ⅲ类。
沿线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和污水处理效率偏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严重滞后。
(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流溪河下游穗云水厂取水口处水质常年为III类水体,达标率为100%,但由于位于流溪河下游,水源地水质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
(3)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差异较大,部分河段水生态质量不容乐观。
中上游存在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生态多样性下降、生态廊道被人为阻断、生物栖息地减少等问题。
下游受城市高强度开发影响,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格局不健康。
下游河道内浮游动物以富营养型指示种、耐污种类为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不健康非汛期上游部分河段出现河床裸露,生态基流无法保障。
3、治理目标(1)水环境治理到2020年底,流域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以上;无违法排污口,城市建与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流域地表水质优良比较达61.5%,丧失使用功能水体断面比率为0。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河温泉西路环境分析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河温泉西路环境分析
根据《广州市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报告》等权威数据,从化区流溪河温泉西路的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关注点。
以下是关于该地区环境的一般分析:
1. 空气质量:从化区的空气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污染以及天气条件等。
通常情况下,空气质量良好,但在特定的天气逆转、高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下,PM
2.5和PM10浓度可能会有轻微升高。
建议关注天气状况和环保警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2. 水资源:流溪河是从化区的主要河流之一。
监测显示,该河水质在一般情况下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对水质有影响的因素,如人为废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
建议加强河流水质监测,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3. 声环境:温泉西路附近可能存在噪音污染问题。
主要源自交通、建筑工地和周边商业设施等。
建议采取噪音防护措施,如合理规划交通,限制施工噪音,并加强噪音治理。
4. 生态环境:从化区的自然环境较为优越,拥有较多的森林、山区和河流等。
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议加强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滥砍滥伐、乱排乱放等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仅为一般性情况,具体的环境状况可能会随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如有特定环境问题或需深入了解该地区环境状况,请联系相关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咨询。
溪流污染治理工程方案

溪流污染治理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溪流水污染问题成为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城市溪流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各类污染源,城市溪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此,需要进行溪流污染治理工程,以改善溪流水质,保护城市水系生态环境。
二、溪流污染现状分析1、溪流污染类型城市溪流主要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其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生活污水则包含了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盐和微生物等,而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
2、溪流水质状况因城市各类污染源的不断排放,城市溪流水质普遍较差,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体富营养物质含量高、透明度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部分溪流水体中还检测到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给城市水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溪流生态状况受到污染的溪流往往生态破坏严重,水生植物减少,水体富营养物导致水生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下降。
此外,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生物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水生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溪流污染治理工程方案1、工业废水治理对于工业废水污染,我们需要关注源头治理,控制工业企业的排放。
首先要对工业废水进行治理,采用适当的净化设备对工业排放废水进行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其次,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业废水,需要进行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等去除。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保证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生活污水治理生活污水源头治理是生活污水治理的关键。
首先,对城市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处理和排放,保证污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次,可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方式,将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营养盐等去除,提高处理后的污水的水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化市流溪河水污染现状、成因及其影响与治理对策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093班摘要:流溪河是广州市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近年来污染事件不断,水质逐渐变差。
本文阐述了流溪河的污染现状和分析污染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治理流溪河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流溪河;水污染;危害;治理对策;从化。
1 引言1.1 流溪河的自然概况流溪河是从化市最大的一条河流,位于广州市的西北部,是由众多溪流汇集而成。
它发源于从化市吕田与龙门县交界处--大岭头一带,先后汇高陂、火烧、牛栏等水后,穿越黄瑶山峡(又称石马山峡)与玉溪汇合,流入流溪乡的牛背脊圩(现为流溪河水库库区),始称流溪河,又称吕田河。
流溪河(见图1)从北到南纵贯从化市,再流过广州市郊的钟落潭、竹料、人和、江村等地,汇入花都区的白坭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而注入南海[6]。
该河自源头至白坭河口,主流全长156公里,流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
集雨面积在100公里以上的二级支流有5条:牛栏河、玉溪河、分田河、小海水、龙潭河。
流溪河这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物种众多。
年平均气温20.3度,平均最高气温31.9度,平均最低气温11.8度。
年降雨量平均2000毫米,由于山高林密,加上有湖光山色调节小气候,因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流溪河是广州市最主要的水源地,流溪河水质对广州市饮用水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保护流溪河有利于缓解这一问题。
另外,从化处于广州北优战略的所在区域,促进“休闲之都、魅力从化”的建设也要求环境保护,特别是“母亲河”流溪河的保护。
从化的旅游业发展是与广州北优战略的建设相符合的,因为从化市的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流溪河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不管是对从化市而言还是对整个广州的饮用水源保障作用,流溪河的水质保护意义重大。
2 流溪河的水污染情况和成因分析2.1 流溪河的水污染情况2.1.1 1981-2001年的水质情况陈建军等总结了流溪河从化段1981年-2001年水质量监测结果表明:该段高锰酸盐指数在2 0mg/L左右波动(见图2),BOD5 的平均值为1 03mg/L,亚硝酸盐氮平均值0 006mg/L,[3]硝酸盐氮平均为0 114mg/L,石油类污染多有超标(见图4)。
而生化需氧量在1990年后以后就逐渐升高(见图3)232.1.2 近十年以来的水质污染情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4年至2008年的在流溪河从化市温泉、流溪河山庄、太平三个监测断面,对水质状况和水污染趋势进行监测分析[1],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流溪河从化段水质状况年度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水质状况水质评价污染物平均污染指数2004年温泉Ⅱ优高锰酸盐指数、总磷0.23 流溪河山庄Ⅲ良铅0.28太平Ⅲ良化学需氧量、铅0.32 2005年温泉Ⅱ优高锰酸盐指数、总磷0.25 流溪河山庄Ⅲ良铅0.30太平Ⅲ良铅0.30 2006年温泉Ⅰ优——0.16 流溪河山庄Ⅱ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0.20太平Ⅱ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氰化物0.21 2007年温泉Ⅱ优高锰酸盐指数0.16 流溪河山庄Ⅱ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0.18太平Ⅱ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0.20 2008年温泉Ⅱ优高锰酸盐指数0.15 流溪河山庄Ⅱ优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0.20太平Ⅲ良化学需氧量0.23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2004~2008年流溪河从化段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影响。
其中,2004~2005年流溪河从化段水质良好,上游温泉断面水质为Ⅱ类,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中游流溪河山庄和下游太平断面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物为铅和化学需氧量。
2006~2007年流溪河从化段水质优良,土要污染物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其中2006年上游温泉断面水质上升为I 类,中游流溪河山庄和下游太平断面水质也明显改善,由Ⅲ类上升为Ⅱ类,2007年上游温泉断面受高锰酸盐指数影响,水质为Ⅱ类;2008年上游温泉和中游流4溪河山庄断面保持Ⅱ类水,下游太平断面受化学需氧量影响,水质为Ⅲ类。
从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区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2004-2008年流溪河从化段三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良好,均达到了Ⅲ类水质的水功能区评价标准要求。
连续五年,从上游温泉断面至下游太平断面平均污染指数呈上升趋势,下游受污染影响较为明显。
由此说明,流溪河从化段近年来水质状况虽然持续良好,但各监测断面,尤其是下游断面,受有机污染日趋明显。
总体情况是日趋明显2.2 污染成因分析2.2.1 生活污水污染随着从化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大幅增加、房地产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生活和第产污染排放不断增加。
2004年从化市总人口58万,根据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及规划人口,预测从化市规划污水量为52.8万吨/日,而从化现有污水处理能力只有1.6万吨每天。
2.2.2 工业污水污染因流溪河两岸及上游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加之,雨量丰沛,各种来源的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干湿沉降等方式进入流溪河,使得流溪河水源水质逐年变差。
同时由于流溪河流量较小,历年的平均流速为71.46m/s,枯水期平均流速仅为26.45m/s[2],而在枯水期各种来源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纳污河涌的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造成各断面在枯水期受到的污染最严重。
在丰水期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沿岸倾倒的城市垃圾,部分居民生活污水,上游工业废水及农田肥份流失等在洪汛期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汇入到流溪河[4]。
由于从化市部分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老化,不能稳定达标,且个别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现象,上业废水对流溪河水环境的污染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增大,即使经过处理,仍然加重了对流溪河水体的污染负荷。
2.2.3 农业面源污染从化是广州市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流溪河作为主要的农业灌溉水资源,其流域内农药、化肥的施用,大部分会分解和流失,最终有相当一部分随水土流失和农田退水进入水体。
此外流溪河两岸的畜禽养殖场和部分河滩地种植果蔬,造成施用农药、化肥直接进入水体,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3 流溪河水污染的影响3.1 对人体的影响水中污染物会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
当水中缺乏某些或某种人体生命过程中所必需的元素时,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例如,有些地区水中缺碘,长期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大脖子病”,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当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进入体内,人体就成了有害元素的“聚居点”,最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2 降低了水体使用功能河流水污染,会使原来的水厂取水点不符合取水要求,此时则要增加水处理设施,增大药耗和运行费用或者将取水点向上游迁移,增加工程投入和输水费用。
3.3 影啊工农业生产污染的水体造成农业减产、工业产品不合格。
污染成分停留在工业产品内或被农作物所吸收,再通过工业品,“米袋子”、“菜蓝子”波及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体,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也影响着工农业的发展。
3.4 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影响从化市作为广州北优战略的所在区域,从化的旅游业发展是与广州北优战略的建设相符合的而且其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流溪河受到污染对旅游业的发展是由很大的阻碍作用的,降低了其旅游价值,破坏游客对于从化的旅游形象,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与从化全力打造广州北部生态卫星城相违背。
从化作为广州的后花园,在广州的区域中,从化的自然资源是广州目前几个周边地区中独一无二的。
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从化未来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而在目前广州市区比较拥挤的情况下,未来从化必定会成为广州向外发展延伸的重要承接地,交通的提速不仅将拉近从化与广州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也会随之贴近。
加上广州未来房产规划中所提出的“南扩北优”,使得从化无论从定位上还是资源上都将与其他各区自成一格,楼市前景十分抢眼。
而流溪河环境的破坏,水质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在其居住的信心,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
3.5 影响整个广州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从化作为广州的后花园,在广州的发展战略“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是“北优”战略的所在地,是亦在保护其环境,广州市60%的生活水源来自于流溪河,是广州的饮用水源保障。
流溪河从化段是流溪河的中上游地区,其水质污染会影响整个流溪河的水质环境,对整个广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污染。
4 流溪河污染的治理对策4.1 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和推进产业功能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年排废水量还将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保护和改善流溪河饮用水源,加强其上游工业废水的治理非常重要[9]。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强企业、工业园区生产过程的管理,加速老设备、陈旧工艺的改造,减少“三废”排放量等行政和技术手段等措施予以实现[2]。
迁出或关闭流域内重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和高污染、高能耗的工艺;在项目审批中从严把关,对高耗能、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不批,对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的第三产业和影响水环境的项目不批。
政府应既考虑GDP和利润等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水资源保护。
4.2 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和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截污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抓好镇级、农村牛活污水治理工作,根据从化市偏远村庄比较分散的特点,在沿流溪河两岸采取分散式的生念型污水净化设施,对主要村庄进行分散式污水设施的建设[5]。
4.3 加强城镇垃圾的管理沿河沿江倾倒垃圾,是部分市民的老习惯。
特别是乡镇沿河沿沟倾倒垃圾的现象普遍,有些地方甚至垃圾堆积如山,每遇暴雨便冲入河沟中,最后汇入流溪河污染水源。
因此,加强城镇垃圾的收集和管理,沿江沿河有计划地修建垃圾中转站,设置垃圾箱。
在流溪河两岸200m范围内严禁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在经常倾倒垃圾处设立告示或宣传栏,宣传水源保护法等法令。
加强乡镇禽畜养殖场和厕所的改造,同时在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中,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养成妥善处置垃圾的好习惯,努力使沿江沿河的垃圾绝迹,保护流溪河水源。
4.4 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控流溪河水源主要是近年受到日趋严峻的有机污染,因此必须加强有机污染的监控[7],加强取水口的监测,对超标的因子增加监控断面和采样频次,在大到暴雨时要适时进行监测,严密监视这些超标因子的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时掌握主要污染指标的动态[8]。
若监测结果出现异常超标现象,应立刻与环境管理部门联系并对超标情况进行调查,防止事故排放或偷排等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