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大全pptx

使用生物安全柜进行涉及感染性物质的实验操作
15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
避免产生气溶胶,减少实验室污染 样品处理 对感染性物质进行标记和分类管理
16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
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和运输感染性物质 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消毒
17
实验后废弃物处理与消毒
废弃物处理
1
2
将感染性废弃物与非感染性废弃物分开收集
30
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原因分析
02
实验室管理不 善
操作人员违规 操作
03
04
设备设施故障
31
事故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
01
事故处理流程
02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03
迅速控制事故现场
32
事故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
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处置工作 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责任追究
33
事故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 肃处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大全 pptx
1
目 录
•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与设备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 •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与检查 •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 contents
01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3
生物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生物安全定义
根据实验室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明确演练 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进行应急演练,记录演练过程和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
持续改进
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持续 改进和优化,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15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
避免产生气溶胶,减少实验室污染 样品处理 对感染性物质进行标记和分类管理
16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
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和运输感染性物质 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消毒
17
实验后废弃物处理与消毒
废弃物处理
1
2
将感染性废弃物与非感染性废弃物分开收集
30
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01
原因分析
02
实验室管理不 善
操作人员违规 操作
03
04
设备设施故障
31
事故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
01
事故处理流程
02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03
迅速控制事故现场
32
事故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
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处置工作 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责任追究
33
事故处理流程与责任追究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 肃处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大全 pptx
1
目 录
•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与设备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 •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与检查 •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 contents
01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3
生物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生物安全定义
根据实验室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明确演练 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进行应急演练,记录演练过程和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
持续改进
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持续 改进和优化,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生物因子识别
识别实验室涉及的生物 因子种类,包括病毒、 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
实验活动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 生的气溶胶、飞溅物、
污染物等。
人员操作风险
评估实验人员的操作技 能、安全意识、防护措
施等。
设备设施风险
检查实验室设备设施的 运行状态、维护情况、
防护效果等。
风险等级划分
01
02
03
低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包括实验室进出管理、个人防护、废弃物处 理等。
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伦理规范等。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考试评估
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检验学员对培训 内容的掌握情况。
操作评估
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评估 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案例分析
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评估其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组建评估团队
包括生物安全专家、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 员等。
制定评估计划
明确评估的时间安排、评估方法、所需资源等。
实施评估
通过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信 息。
分析评估结果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识别存在的风险 。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与分析
消毒方法
对感染性废弃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化学消毒等方法处理,确保无害化。
包装与标识
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包装袋进行密封包 装,并贴上明显的标识,注明废弃物 名称、来源、性质等信息。
运输与处置
按照相关规定将废弃物运送至指定地 点进行集中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 类健康造成危害。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是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
国际相关标准与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 物安全指南》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建议和 最佳实践,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指南。
《联合国实验室生物安全 手册》
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者和监管机构,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全面指导。
讲解生物安全基本概念、法规和 标准等内容。
实践操作
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 理等实际操作训练。
培训方式与要求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 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方式与要求
01
培训要求
02
03
04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 考核合格。
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积极 互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紧急处理措施
01
紧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生 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人员受
伤的急救措施等。
03
培训与演练
实验人员应接受紧急处理措施的 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02
紧急处置物品
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紧急处置物 品,如消毒剂、急救箱、灭火器
等。
04
报告与上报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实验人员应 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快速有效应对。
实验后处理
实验器材清洗与保养
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 使用时安全可靠。
废弃物分类处理
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对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规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是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
国际相关标准与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 物安全指南》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建议和 最佳实践,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指南。
《联合国实验室生物安全 手册》
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者和监管机构, 提供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全面指导。
讲解生物安全基本概念、法规和 标准等内容。
实践操作
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 理等实际操作训练。
培训方式与要求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实验人员对生物安全 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培训方式与要求
01
培训要求
02
03
04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 考核合格。
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积极 互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紧急处理措施
01
紧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生 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人员受
伤的急救措施等。
03
培训与演练
实验人员应接受紧急处理措施的 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02
紧急处置物品
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紧急处置物 品,如消毒剂、急救箱、灭火器
等。
04
报告与上报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实验人员应 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快速有效应对。
实验后处理
实验器材清洗与保养
及时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 使用时安全可靠。
废弃物分类处理
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 对不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定稿)PPT课件

5
(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
1、眼镜(安全镜、护目镜)
2、口罩、面罩、防毒面具
3、帽子
4、防护衣 (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 衣、围裙)
5、手套
6、鞋套
7、听力保护器等。
6
二、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
▪ 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级别 的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来选择个人 防护装备。
▪ 结合所进行工作的性质来选择着 装和装备 。
7
要求工作人员应掌握的要点
1、必须十分了解和掌握自己工作 性质和特点。
2、所涉及的实验工作需要使用个 人防护装备的类型。
3、正确的使用方法。
8
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原则
9
BSL-1实验室
1、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 戴防护眼镜。
2、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 皮疹时应戴手套。
洗手一般使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擦手器。
57
(七)身体防护
防护服——(实验服、隔离衣、 连体衣、围裙以及正压防护服)
1、在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该一直 或持续穿上防护服;
2、清洁的防护服应放置在专用存 放处;
58
隔离衣
连体防护
59
3、污染的防护服应放置在有标 志的防漏消毒袋中;
4、每隔适当的时间应更换防护 服以确保清洁;
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 作时不配戴隐型眼镜。
23
安全眼镜能够保护工作人员避免 受到大部分实验室操作所带来的损 害。但对某些特殊的操作如腐蚀性 液体喷溅出或细小颗粒飞溅出时佩 戴安全眼镜显然是不够安全的!
1)用铬酸类溶液洗涤玻璃器皿、 碾磨物品;
24
2)或在使用玻璃器皿进行极具爆 破或破损危害(例如在压力或温度 突然增加或降低的情况下)的实验 室操作时。
(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
1、眼镜(安全镜、护目镜)
2、口罩、面罩、防毒面具
3、帽子
4、防护衣 (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 衣、围裙)
5、手套
6、鞋套
7、听力保护器等。
6
二、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
▪ 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级别 的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来选择个人 防护装备。
▪ 结合所进行工作的性质来选择着 装和装备 。
7
要求工作人员应掌握的要点
1、必须十分了解和掌握自己工作 性质和特点。
2、所涉及的实验工作需要使用个 人防护装备的类型。
3、正确的使用方法。
8
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原则
9
BSL-1实验室
1、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 戴防护眼镜。
2、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 皮疹时应戴手套。
洗手一般使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擦手器。
57
(七)身体防护
防护服——(实验服、隔离衣、 连体衣、围裙以及正压防护服)
1、在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该一直 或持续穿上防护服;
2、清洁的防护服应放置在专用存 放处;
58
隔离衣
连体防护
59
3、污染的防护服应放置在有标 志的防漏消毒袋中;
4、每隔适当的时间应更换防护 服以确保清洁;
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工 作时不配戴隐型眼镜。
23
安全眼镜能够保护工作人员避免 受到大部分实验室操作所带来的损 害。但对某些特殊的操作如腐蚀性 液体喷溅出或细小颗粒飞溅出时佩 戴安全眼镜显然是不够安全的!
1)用铬酸类溶液洗涤玻璃器皿、 碾磨物品;
24
2)或在使用玻璃器皿进行极具爆 破或破损危害(例如在压力或温度 突然增加或降低的情况下)的实验 室操作时。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024/1/30
5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与挑战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与设备不断改进。
2024/1/30
6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与挑战
01
挑战
2024/1/30
02
03
04
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带来的生物 安全威胁。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操作不 规范带来的风险。
生物恐怖和生物战等新型生物 安全威胁。
防控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控 措施,如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个人 防护意识、实施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等 。
2024/1/30
13
持续改进策略
监测与反馈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监测机 制,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为持
续改进提供依据。
2024/1/30
改进措施
针对监测结果和反馈问题,制定并 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完善管理 制度、加强培训、更新设备等。
进入实验室前更换鞋套或穿专 用鞋,避免污染
2024/1/30
17
应急处理流程
意外事故报告
发生意外事故后立即报告实验 室负责人
2024/1/30
紧急处理措施
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 处理措施,如止血、消毒等
隔离与观察
对可能受到感染的人员进行隔 离与观察,及时就医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阐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操作规程等。
3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技术发展趋势
预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在 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
10
生物安全技术
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的操作:标本运送、 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操作、感染性物质 冻干管、血清分离、朊蛋白。
ium
枝杆菌
tuberculosi
s
9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 第二类 BSL-2 ABSL-2 BSL-2 BSL-1 A 菌f
10 Yersinia pestis
布鲁氏 第二类 BSL-3 ABSL-3 BSL-2 BSL-1 A 菌属
UN 2814 UN 2814
UN 2814 UN 2814
总之,对于“没包括的”或“疑似的”, 应从严要求。
-
9
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laboratory biosecurity)是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 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 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生物恐怖(bioterrism)是使用致病性微生 物或毒素等作为袭击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 散布危险因子,造成疾病的暴发、流行,导致 人群失能和死亡。
-
2
经过多年的反复研讨和国内外交流,终于在 2006年1月11日由卫生部颁发了《人间传染 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二○○六年一月十一日
-
3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 BSL)分为4级,Ⅰ
备注
-
6
病毒名称
序 英文名 中文名 分
号
类
学
地
位
45 Human 艾滋病 逆
immun 毒(I型 转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危害防护与操作流程培训课件PPT

气溶胶与实验室感染。
微生物气溶胶的控制
安全操作 规范和改进操作过程和操作技术,尽量避免操作失误。 例如:用冷却接种环沾取菌液进行接种------气溶胶减 少效果可达91%。
使用生物安全柜 各种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尽量在生物安全柜内操 作。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获得 性感染和由于气溶胶暴露而导致的培养物的交叉感染, 并能保护环境。
气溶胶的特点
• 生物气溶胶无色无味、无孔不入,不易发现,实验人员在自然 呼吸中不知不觉吸入而造成感染。若治疗控制不及时会造成严 重后果。
• 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微生物特别是高致病性病毒常常发生变 异,尤其是其抗原性、致病性都可能发生改变,在空气中存活 力增强。
• 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离传播,这是其与其他传播途径的显著区 别,也是气溶胶传播难以预防的另一重要原因。
气溶胶与实验室感染。
可产生各种严重程度微生物气溶胶的实验室操作
轻度(<10个颗粒)
中度(11~100个颗粒)
重度(>100个颗粒)
玻片凝集试验; 倾倒毒液; 火焰上灼热接种环 颅内接种; 接种鸡胚或抽取培养液;
腹腔接种动物,局部不涂消毒剂; 实验动物尸体解剖; 用乳钵研磨动物组织; 离心沉淀前后注入、倾到、混悬毒液; 毒液滴落在不同表面上; 用注射器从安瓿中抽取毒液; 接种环接种平皿、试管或三角烧瓶等; 打开培养容器的螺旋瓶盖; 摔碎带有培养物的平皿;
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微生物I病毒I细菌I病原体
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实验 室内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的。
目录
1.病源微生物与危险品管理 2.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 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4.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操作规程 5.实验室手卫生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PPT精品课件

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 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 室的基本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 科研机构。
医学资料
1
定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 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 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 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 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物安全柜内进行。不得用超净工作台代替
生物安全柜。
医学资料
6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一级屏障)
必要时实验室应配备其它安全设备,如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 置的排气罩等,或采用其它不使致病微生物逸出确保安全的 设备。
实验室所配备的离心机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安全设备中使 用,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
必须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个人防 护服、防毒面具、安全眼镜或眼罩。
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年 度现场检测。
医学资料
33
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 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 行时,须使用面部保 护装置
应有相应的SOP
医学资料
34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不得穿着外 出。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 或丢弃。
包含微生物举例
大肠杆菌
格鲁伯耐格里原虫
感染性犬肝炎病毒 枯草杆菌
医学资料
20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设计及建造
实验室应设洗手池(靠近出口处)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 面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应有专门放置 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 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 室的基本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保健、 科研机构。
医学资料
1
定义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 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 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严格遵从 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 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物安全柜内进行。不得用超净工作台代替
生物安全柜。
医学资料
6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一级屏障)
必要时实验室应配备其它安全设备,如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 置的排气罩等,或采用其它不使致病微生物逸出确保安全的 设备。
实验室所配备的离心机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安全设备中使 用,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
必须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个人防 护服、防毒面具、安全眼镜或眼罩。
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年 度现场检测。
医学资料
33
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
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 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 行时,须使用面部保 护装置
应有相应的SOP
医学资料
34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
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不得穿着外 出。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 或丢弃。
包含微生物举例
大肠杆菌
格鲁伯耐格里原虫
感染性犬肝炎病毒 枯草杆菌
医学资料
20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设计及建造
实验室应设洗手池(靠近出口处)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地 面应防滑、无缝隙,不得铺设地毯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应有专门放置 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台(架) 实验台表面应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室应明确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 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 • 实验记录等资料通过传真机等发送至实验室外
• 不得将任何未经消毒灭菌的材料带出实验室
• 制定更加严格的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6
(四)BSL-4实验室 1、针对对象
魔鬼式、全封闭式实验室, 全球50个,我国仅中科院 武汉病毒研究所有1个,中 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
BSL-2外加:1 、和进入走廊隔 开2、双门进入 ,门自动关闭3 、排出的空气不 循环4、实验室 内负压
BSL-3 BSL-2操 作外加:1、控 制进入2、所有 废物消毒3、洗 涤前,实验服消 毒4、有基础血 清
P4
BSL—4
对生命有高度危 险的危险性病源 或外源性病源: 致命、通过气溶 胶而致实验室感 染:或未知传播 风险的有关病源
• 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实验室其具体要求各不 相同。
3
(一)BSL-1实验室
1、针对对象
Ⅰ级微生物类别,不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2、基本要求
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 物实验室等。检测
• 建设选址方面无特殊要求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 不需要安装生物安全柜等防护设备
• 应能防止昆虫和啮齿动物等进入
• 在可以开启的窗户上安置纱窗
• 应配备消毒设备
• 在靠近实验室出口处设立洗手池
• 地面光滑无缝,台面耐热、耐腐蚀、耐水
3、操作规范
不需要制订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4
(二)BSL-2实验室
1、针对对象
Ⅱ级微生物,公共卫生、临床、医院的诊断实
验室
如麻疹病毒、 沙门氏
2、基本要求
菌、乙型肝炎病毒、 HIV血清学检测等
• 除满足BSL-1实验室的全部要求之外
• 设立在独立建筑物内,且该建筑应远离市区
• 制定最严格的操作规范
7
病源
一级屏障 二级屏障 三级屏障
P1
BSL—1
不会引发健康成 人疾病
不要求
开放实验台、洗 手池
标准的微生物操 作,无特殊操作 规范
P2
BSL—2
人类病源菌,因 皮肤伤口、吸入 、黏膜曝露而发 生危险
1级、2级生物 安全柜 实验 服、手套、若 需要则采取面 部保护措施
高度气溶胶扩散危险的Ⅱ级微生物
2、基本要求
• 除满足BSL-1、2实验室的要求之外 • 独立建筑物或者在建筑物中自成隔离区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
杆菌、鼠疫杆菌、炭疽 杆菌、Q热病原体、 HIV(血清学检测除外)、 立克次氏体等
• 在主实验室内设置Ⅲ级生物安全柜 • 设置不产生蒸汽的高压灭菌锅或其他消毒装置
ABSL-3的操作内容加上,严格限制出入,进入 前更衣,配备Ⅲ级BSC或正压防护服,离开时淋 浴,所有废弃物在清除出设施前需先清除污染 。
12
二 常用生物安全设备
实验室安全设备主要有
生物安全柜 高压灭菌器 离心机 负压柔性薄膜隔离装置 洗眼器
13
一、生物安全柜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BSC
3级生物安全柜 或1级、2级生 物安全柜加全 身的、供应空 气的正压防护 服
BSL3外加:1、 单独建筑或隔离 区域2、有供气 系统、排气系统 、真空系统、消 毒系统3、其他 有关要
BSL3操作外加 :1、进入前换 衣服2、出实验 室前淋浴3、带 出设施的所有材 料消毒
8
BSL-1 BSL-3
BSL-2
• 适用于接种危险度Ⅲ级微生物的动物,或根 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确定 。所有系统、操作和规程每年都需要重新检查及认证。
4、ABSL-4
• 适用于接种危险度Ⅲ级微生物的动物,或根 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确定 。所有系统、操作和规程每年都需要重新检查及认证。
11
动物设施的防护水平的实验操作和安全设备汇总
危害程度分类 第四类 第三类
所,在建中
Ⅳ级微生物。实验室隶属于国家或卫生主管机构。
2、基本要求
黄病毒、埃博拉病毒、 中欧蜱传脑炎病毒
• 除满足BSL-1、2和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之外
• 分安全柜型实验室和穿着正压服型实验室
• 安全柜型实验室中所有操作均在Ⅲ级生物安全柜中进 行
• 正压服型实验)原理 • (二)分类及特点 • (三)使用要求 • (四)维护校验
(一)原理
• 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化学消毒装置等消毒 灭菌设施
• 安装不低于II级的生物安全柜
• 实验室的门能自动关闭
• 实验室应配备洗眼装置、喷淋装置等
• 需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
5
(三)BSL-3实验室
1、针对对象
多集中在北京,上海, 2004年建成我国首个移动
式P3实验
Ⅲ级微生物、新发传染病和大容量或高浓度的、具有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1
第四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一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类型 二 常用生物安全设备 三 个人安全防护用具 四 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 五 生物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
2
一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类型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 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屏障);实验室的特殊设 计和建设(分区、单向气流)要求(二级屏障)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三级屏障)
防护水平
实验室操作和安全设施
ABSL-1 限制出入,穿戴防护服和手套。
ABSL-2
ABSL-1的操作内容加上, 危险警告标志。可 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使用Ⅰ级或Ⅱ级BSC。 废弃物和饲养笼具在清洗前先清除污染。
第二类 第一类
ABSL-3 ABSL-4
ABSL-2的操作内容加上,进入限制,所有操作 均在BSC内进行,并穿着专用特殊防护服。
正压服型实验室
安全柜型实验室 9
(五)实验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1、ABSL-1 适用于饲养大多数经过检疫的储备实验动物(灵长类除
外),以及专门接种了危险度Ⅰ级微生物的动物。 要求应用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 。
2、ABSL-2
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Ⅱ级微生物的动物。
10
3、ABSL-3
BSL-1外加:高 压灭菌锅
BSL—1操作外 加:1、限制进 入2、有生物危 险警告标志3、 “锐器”安全措 施4、生物安全 手册,其中规定 废物消毒和医疗 观察
P3
BSL—3
内源性和外源性 病源,可通过气 溶胶传播,能导 致严重后果或生 命危险
1级、2级生物 安全柜保护性 实验服、手套 、若需要则采 取呼吸保护措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