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业务学习
呼吸内科业务学习

学习时间:2017-8-22学习地点:呼吸消化科病房示教室学习内容:常用肺癌化疗方案参加人:CAP方案:环磷酰胺400-1000mg/m2,静注,第1天;阿霉素40-50mg/m2,静注,第1天;顺铂40-80mg/m2(水化),静滴,第1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
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6-39%。
此方案主要的毒副作用是造血功能抑制、恶心、呕吐、脱发。
EP方案:VP-16每次100mg,静滴,第1-5天;顺铂60-80mg/m2(水化),静滴,第1天。
每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
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17-39%。
此方案最主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生物制剂硒维康片补硒调理可缓解。
CE方案:卡铂每次300mg,静滴,第1天;VP-16 每次100mg,静滴,第1-5天;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个周期为1疗程。
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40%。
此方案的常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MVP方案:丝裂霉素6-8mg/m2,静注,第1天;长春地辛3mg/m2,静注,第1、8天;顺铂40-80mg/m2(水化),静滴,第1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
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35-53%。
此方案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系统等。
服用药监局审批制剂硒维康口嚼片补硒,可良好缓解放化疗反应。
VP方案:鬼臼噻吩甙100mg,静滴,第1-3天;顺铂40mg,静滴,第1-3天。
每3周为一个周期,每3个周期为1疗程。
本肺癌化疗方案有效率为31%。
此方案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MIC方案:丝裂霉6mg/m2,静注,第1天;异环磷酰胺1.5g/m2,静滴,第1-5天(同时用美斯钠a40mg,静注,在滴注异环磷酰胺时给1次,以后每4小时给1次,全天共给3次,连用5天);顺铂20mg,静滴,第1-5天。
每3-4周为一个周期,每2-3个周期为1疗程。
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

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呼吸内科学学习计划的第一步是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通过阅读呼吸内科学专业书籍、期刊和相关文献,学习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知识,掌握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罕见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2. 临床实践:理论学习之后,需要进行临床实践。
在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中,学生需要到呼吸内科专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亲自参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观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学习如何进行系统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何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如何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等。
3. 学术交流:呼吸内科学习计划还包括学术交流。
学生需要参加呼吸内科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了解呼吸内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与专家学者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参加呼吸内科实践交流班,到国内外知名的呼吸内科专科医院进行交流学习。
4. 科研训练:呼吸内科学习计划的最后一步是进行科研训练。
学生可以选题开展呼吸内科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文献检索、病例收集、病例分析、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等科研工作,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科研水平。
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的实施需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要做到全面覆盖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学术和科研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呼吸内科医生。
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的具体安排:1. 理论课程(1)呼吸系统解剖学(2)呼吸系统生理学(3)呼吸系统病理学(4)呼吸内科常见疾病(5)呼吸内科罕见疾病(6)呼吸系统影像学(7)呼吸系统功能学检查(8)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临床实践(1)到呼吸内科专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2)观察呼吸系统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3)学习进行系统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4)学习如何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5)独立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3. 学术交流(1)参加呼吸内科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2)与专家学者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3)利用假期参加呼吸内科实践交流班,进行国内外交流学习4. 科研训练(1)选题开展呼吸内科相关的科研项目(2)进行文献检索、病例收集、病例分析(3)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4)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学术专业期刊的投稿呼吸内科科内学习计划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注重实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医德医风的呼吸内科医生。
呼吸内科理论知识培训

呼吸内科理论知识培训呼吸内科是一门医学领域,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呼吸内科医生需要深入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以便有效地管理呼吸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呼吸内科的一些重要理论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人类的呼吸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组成部分。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和氧气的吸收。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结核等。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是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呼吸困难。
COPD是指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统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
肺炎和肺结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检查与诊断呼吸内科医生通过呼吸功能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肺功能测试、氧气饱和度监测和胸部X光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帮助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呼吸系统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类固醇和抗生素等。
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扩张气道,减轻呼吸困难;类固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黏液分泌;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物理疗法包括呼吸康复训练、氧疗和人工通气等。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处理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哮喘发作、肺炎和呼吸衰竭等需要紧急处理。
在急性哮喘发作时,需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雾化吸入疗法;对于肺炎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是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戒烟和避免空气污染等。
及早发现和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因素,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呼吸内科科室业务学习计划

呼吸内科科室业务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更加系统地掌握呼吸内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提升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 加强专业交流,不断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呼吸内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治疗技术。
3.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增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学习内容1. 呼吸内科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2.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肺癌等疾病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
3. 呼吸内科医疗护理技术,包括呼吸机操作、氧疗、胸腔闭式引流等护理技术的培训和提高。
4. 临床技能培训,包括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技能培训,如支气管扩张、局部雾化治疗等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5. 医疗安全、感染控制等知识的学习,加强医疗卫生监督和安全保障的意识和技能。
6. 患者沟通和护理技能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三、学习方式1. 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呼吸内科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临床案例分享,让全体医务人员学习最新的呼吸内科知识和技术。
2. 组织参加国内外呼吸内科学术会议和研讨会,让医务人员了解国际潮流和最新进展,提高对呼吸内科科研技术水平和临床应用的认识。
3. 定期组织内部学术交流和案例讨论,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升整个科室的学术氛围。
4.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鼓励每位医务人员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个人专业水平。
5. 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成果和职业素养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激励。
四、学习评估1. 采用查房记录、学术报告、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定期和不定期的考评,激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
2. 通过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医务人员的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
呼吸科业务学习计划内容

呼吸科业务学习计划内容一、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1.学习目标(1)全面掌握呼吸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内容;(2)掌握呼吸系统的相关检查方法和临床诊疗技术;(3)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4)能够独立开展呼吸科相关工作,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学习内容(1)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学习呼吸系统的构造、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了解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区划;(2)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知识:学习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包括呼吸的机械过程、气体交换和气体运输等内容;(3)呼吸系统的病理学知识:学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等内容;(4)呼吸系统的临床诊疗技术:学习呼吸系统相关的临床检查方法和诊疗技术,包括呼吸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呼吸治疗等内容;(5)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学习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
二、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1.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通过阅读医学教科书和相关学术期刊,系统学习呼吸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技术;(2)临床实践:利用临床实习和带教学习,积极参与呼吸科临床工作,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3)交流讨论:参加呼吸科学术交流活动,与专家学者和同行医生交流讨论,学习他们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技巧;(4)继续教育:定期参加呼吸科相关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临床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时间安排(1)基础知识学习:安排每天2-3小时的时间,通过医学教科书和网络资源学习呼吸科的基础知识,预计需要1个月时间;(2)临床实践:安排每周2-3天的时间参加呼吸科临床工作,预计需要3个月时间;(3)交流讨论:参加每月1次的呼吸科学术交流活动,预计需要6个月时间;(4)继续教育:参加每年2次的呼吸科相关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会议,预计需要1年时间。
三、学习过程中的评估和反馈1.学习过程中的评估(1)定期测试:每月安排一次呼吸科的学习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临床技术和临床案例分析等内容;(2)师生交流:定期向主管医生汇报学习情况,接受他们的指导和评价,及时纠正学习中的不足;(3)同行评审:将学习成果和临床经验向同行医生交流和分享,接受他们的评审和建议。
呼吸内科业务学习计划

呼吸内科业务学习计划篇一:呼吸内科学习计划呼吸内科教学计划一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及一些常发病,多发病的护理,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copd等。
2、初步掌握呼吸内科基本护理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
3、了解危重病人的护理原则,初步掌握各项新技术、新疗法,学会使用各种新仪器,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排痰仪、气压式循环驱动仪、冰毯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超导药物渗透治疗仪等。
4、能够叙述呼吸内科常用药品的名称及归类,掌握其药理作用及副作用、临床观察要点。
5、掌握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11份护理记录;学习并掌握体温单的绘制方法,出科前上交一份体温单。
6、掌握各类标本如痰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血培养的正确采集方法等7、能在老师的指导主持完成教学查房,组织实习同学业务学习和小讲座,培养学生的带教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安排1、每周晨间提问不少于2个问题,主要以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为主。
2、进行三查七对强化训练,保证护理安全。
3、实行一对一带教,学习交接班制度。
4、操作技能要求: 基础护理操作:更换床单法、吸氧法专科护理操作:有创呼吸机的管路连接5、每两周组织一次小讲课,内容有:留置针输液法、无菌技术三教学日程篇二:呼吸科2013年业务学习与培训呼吸科2013年业务学习与培训科主任:篇三:呼吸科培训计划呼吸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计划医院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职称、能力水平、发展需求等特点,将全院护理人员分为n0至n4五个层级(n0为岗前培训后第一年内的护士为试用期护士,n1为成长期护士,n2为成熟期护士,n3为骨干期护士,n4为护理专家。
),为提高我科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2促进护理人员成长,紧跟医院护理部的培训要求及计划,根据各阶段护理人员的特点,特制定呼吸科护理人员培训方案一、工作1—2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中责任护士的工作。
护士呼吸内科进修学习计划

护士呼吸内科进修学习计划一、学习目的呼吸内科是内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呼吸系统的疾病和相关病理生理,是临床医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专业知识。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呼吸内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病患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因此,我特制定了以下呼吸内科进修学习计划,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学习内容1.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学首先是学习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此外,还需要熟悉肺泡的结构和呼吸气体交换原理,了解肺活量、通气量等生理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学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诊断方法,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
针对每种疾病的特点,掌握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特殊情况下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护理。
3.呼吸监护技术学习呼吸监护技术的操作规范和要点,包括气道管理、呼吸机的使用、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护理等。
了解机械通气和无创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相关设备的调节和故障处理方法。
4.呼吸系统康复护理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学习康复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体位引流、呼吸康复操、气道清洁技术等。
了解呼吸系统康复护理的意义和效果评估方法,提高自己在康复护理中的技能水平。
5.呼吸系统护理围手术护理学习呼吸系统患者的围手术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观察等内容。
了解各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手术的特点和护理重点,提高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6.呼吸系统危重病护理学习呼吸系统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等情况。
掌握这些疾病的强化护理方法,提高处理危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首先,我将通过阅读相关医学教材和学术期刊,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
呼吸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

呼吸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一、理论知识学习1.1学习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知识,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 学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知识,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部感染等。
1.3 学习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包括呼吸衰竭、ARDS、肺栓塞等。
1.4 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方法,了解如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以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
二、技能培训2.1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包括氧疗、吸痰护理、呼吸机操作、气管插管护理等。
2.2 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3 练习各种护理技能,如护理记录填写、患者床边护理、急救技能等。
三、临床实践3.1 到呼吸科实习,亲身参与呼吸科护理工作,学习临床操作技能和护理经验。
3.2 跟随临床老师学习呼吸科护理的临床操作规范和技巧,向老师请教遇到的问题。
3.3 参加呼吸科护理的例会、病例讨论等活动,听取临床经验和案例。
四、学习交流4.1 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多看相关护理专业书籍、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护理经验。
4.2 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听取专家学者的讲座,学习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术。
4.3 和同事多交流,互相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能。
五、自我提升5.1 积极参加岗前培训和考核,提高自己的护理职业技能。
5.2 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适时查阅相关护理资料,了解最新的医学科研成果和护理方法。
5.3 关注患者的需求,加强沟通和交流能力,提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护理效果。
六、总结反思6.1 建立学习总结的习惯,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6.2 参加护理技能考核,查漏补缺,及时纠正不足。
6.3 参加护理知识考试,及时总结学习成果,找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
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我将全面提高自己的呼吸科护理业务水平。
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技能,积极参加临床实践,多与同事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时间:2017-2-22
学习地点:呼吸消化科病房示教室
学习内容: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参加人:
1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 COPD overlap)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 推荐的术语,用于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特征的患者。
这些患者常见于临床,但很少纳入临床研究中。
哮喘慢阻肺重叠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实体,是指“哮喘”和“慢阻肺”,它可能包括由不同的基础机制引起的几种不同的表型。
既往的术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或ACOS不再建议使用,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用于一种单独的疾病。
2更新肺功能测量
肺功能测量频率
➤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后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periodically)
对定期(Periodically)进行了说明:
➤大多数成人:应至少每1~2年测量肺功能
➤高风险患者频率应该更高
➤儿童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过程,频率应该更高
肺功能轨迹
➤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肺功能生长可能降低,一些患者在早期成人生活中可能有肺功能加速下降的风险。
资源匮乏地区
➤贫穷通常与肺量受限有关,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记录FEV1和FVC。
3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改变
哮喘的诊断
➤列出了增加或降低FENO的其他因素。
➤ FENO对诊断或排除哮喘没有帮助
未来风险的评估
➤过敏患者FENO升高已被添加至哮喘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列表中。
单次测量
➤某个时间点的单次FENO测量结果应谨慎判读。
控制治疗
➤由于缺乏长期的安全性研究,目前不推荐FENO决定对诊断或疑似哮喘的患者使用ICS治疗。
➤根据目前的证据,GINA建议使用低剂量ICS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以及那些症状不常见的患者,以减少哮喘恶化的风险。
4治疗方案的改变
2017 GOLD 哮喘阶梯治疗(图)
步骤5重度哮喘的治疗
➤抗-IL-5:瑞利珠单抗(Reslizumab)增加至美泊利单抗(SC)中治疗≥18岁的患者。
从低剂量的ICS进行降阶治疗
➤增加LTRA可能有帮助。
➤降阶治疗至按需使用ICS和SABA目前证据不足。
口服糖皮质激素(OCS)的不良作用
➤当处方短期OCS时,记住告诉患者常见的副作用(睡眠障碍,食欲增加,反流,情绪变化)。
维生素D
➤至今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哮喘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
慢性鼻窦性疾病
➤用鼻部类固醇治疗可以改善鼻窦症状,但不改善哮喘结果。
阶梯管理中,SLIT可作为某些患者的附加治疗
➤对于室内尘螨(HDM)敏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尽管使用ICS治疗,但有急性加重,FEV1>70%预测值,可考虑增加舌下免疫治疗(SLIT)。
5ICS和儿童生长
➤ ICS可能在治疗的前1-2年减少生长速度,但不是渐进性的或累积性的。
➤一项长期预后的研究显示,仅0.7%的成人身高有差异。
➤哮喘控制不佳本身对身高产生不良影响。
6其他更新
➤在婴儿期,长期咳嗽和没有感冒症状的咳嗽,与家长报告的医生诊断的哮喘有关,与婴儿喘息无关。
➤更新了现实生活中的依从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