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18-2019】北航实验研究报告word版本 (11页)

【2018-2019】北航实验研究报告word版本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航实验研究报告篇一: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专题: 拉伸法测钢丝弹性模型扭摆法测定转动惯量第一作者:唐秋雨学号:第二作者:张文学号:第三作者:卢浩文学号:班级:目录···································· 2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航物理实验报告

北航物理实验报告

北航物理实验报告北航物理实验报告引言:物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探究物理现象并得出结论。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测量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直线垂直的竖直导轨,将导轨固定在实验台上。

2. 在导轨上设置一个可移动的传感器,用于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时间。

3. 在导轨上放置一个小球,使其从静止位置自由下落,并记录下小球经过传感器的时间。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重力加速度为9.81 m/s²,与理论值相符合。

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仪器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不确定性。

实验二: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的折射率,验证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定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和一束光源。

2. 将玻璃棱镜放在光源前方,观察光线经过棱镜后的折射现象。

3.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计算折射率。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折射率与理论值相符合,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测量角度的精度和光线的衍射现象。

实验三:测量电阻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研究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导线,测量其长度和截面积。

2. 将导线接入电路中,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3. 改变导线长度或截面积,重新测量电流和电压。

4. 计算电阻,并绘制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表明,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导线截面积成反比。

这符合欧姆定律和电阻公式的预期结果。

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导线材料的不均匀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自由落体实验中的重力加速度、光的折射定律以及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北航的物理实验报告

北航的物理实验报告

北航的物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物理原理,并加深学生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解,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器材- 恒定电流源- 直流电动机模型- 磁力计- 电阻丝- 电池组- 石英钟情- 计时器- 导线- 电池板- 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计实验原理实验基于安培定律和法拉第定律,通过改变电流和导线的位置,使用磁力计测量磁感应强度,从而验证电流对磁场的影响关系以及电流的磁场特性。

实验步骤1. 将直流电动机模型连上恒定电流源,并使电动机转动起来,观察电动机中的磁铁与磁力计荧光屏幕指针的位移和方向。

2. 将磁感应强度记录下来,并更改电流值,记录相应的数据。

3. 张贴带电阻丝的电池板,通过改变电流并调整丝线位置,观察炽热丝线形成的荧光轨迹。

4. 构建平行板电容器,在电容计的帮助下,记录电容器中充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改变电流,磁感应强度也随之改变,验证了安培定律的正确性。

2. 在电动机中,电流生成了一个磁场,使得荧光屏幕指针受力从而位移,进一步证明了电流对磁场的影响,即电流的磁场特性。

3. 带电阻丝的电池板表面形成的荧光轨迹,展示了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效应,热效应将导致导线产生热运动并发光。

4.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电容器的充电过程符合带电粒子向着电势差方向移动的趋势,证明了平行板电容器中电场对电荷的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相关原理,手动操作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实验结果验证了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以及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并使我们更加熟悉了电流对磁场的影响。

这对于进一步的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关系。

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也加深了我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北航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示波器

北航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示波器

北航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专题:模拟示波器的使用及其应用学号:********班级:101517姓名:王*目录目录 (2)摘要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1.模拟示波器简介 (3)2.示波器的应用 (6)三.实验仪器 (6)四.实验步骤 (7)1.模拟示波器的使用 (7)2.声速测量 (8)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8)六.讨论 (10)摘要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直观、动态地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并可直接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以及信号之间相位关系等各种参数。

示波器是观察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的重要仪器,也是调试、检验、修理和制作各种电子仪表、设备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主要结构和波形显示及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2.学习用示波器观察波形以及测量电压、周期和频率的方法;3.学会用连续波方法测量空气速度,加深对共振、相位等概念的理解;4.用示波器研究电信号谐振频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同轴电缆中电信号传播速度等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1.模拟示波器简介模拟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并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和分析的电子仪器。

它主要由阴极射线示波管,扫描、触发系统,放大系统,电源系统四部分组成。

示波管结构图(1)工作原理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被测信号经Y轴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经延迟级后到Y2放大器,信号放大后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

若Y轴所加信号为图所示的正弦信号,X输入开关S切换到“外”输入,且X轴没有输入信号,则光点在荧光屏竖直方向上按正弦规律上下运动,随着Y轴方向信号的提高,由于视觉暂留,在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竖直扫描线。

同理,如在X轴所加信号为锯齿波信号,且Y轴没有输入信号,则光点在荧光屏上显示一条水平直线。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双电桥测低电阻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双电桥测低电阻

双电桥测低电阻研究性实验报告 3 / 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告
正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桥平衡的原理——零示法。 2、学习用正反接法来降低实验误差 2、了解双电桥测低电阻的原理,以及它对惠斯通电桥的改进。 3、学习使用 QJ19 型单双电桥测低电阻以及相关仪器。 4 对一元线性回归法的进一步巩固并且学会对误差进行正确的分析。 5、了解测量线性导电材料(铜丝)电导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时, 其所测电阻值一般可以达到四位有效数字,最高 −6 阻值可测到10 欧姆, 最低阻值为 10 欧姆左右。 当被测电阻的阻值低于 10 欧姆 时称为低值电阻, 单臂电桥测量到的电阻的有效数字将减小,另外其测量误差也 显著增大起来, 究其原因是因为被测电阻接入测量线路中,连接用的导线本身具 有电阻称为接线电阻, 被测电阻与导线的接头处亦有附加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 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阻值约为10−4 ~10−2 欧姆,接触电阻虽然可以用清洁接触点 等措施使之减小,但终究不可能完全清除。当被测电阻仅为 10−3 ~10−6 欧姆时, 其接线电阻及接触电阻值都已超过或大大超过被测电阻的阻值, 这样就会造成很 大误差,甚至完全无法得出测量结果。所以,用单臂电桥来测量低值电阻是不可 能精确的, 必须在测量线路上采取措施,避免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对低值电阻测 量的影响。 为了消除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先要弄清楚它们是怎样影响测 量结果的。
如上图 T—1 所示,单电桥测量低电阻时,附加电阻是直接与待测电阻 Rx 串联的, 当附加电阻的大小与待测电阻大小相比不能被忽略时,用单电桥测量电 阻的公式:Rx=R1 R0就不能准确地得出 Rx 的值;再者,由于 Rx 很小,如 R1≈R2 时,电阻 R0 也应该是小电阻,其附加电阻的影响也不能被忽略,这也是不能准 确测量 Rx 的原因。开尔文电桥是惠斯通电桥的变形,在测量小电阻的时候有很 高的准确度, 如图 1 所示,用单电桥测低电阻时,附加电阻 R’与 R’’和 Rx 是直接串联的, 双电桥测低电阻研究性实验报告 4 / 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础物理实验 研究性试验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础物理实验 研究性试验报告

探究测定冰的熔解热实验冰水质量比以及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的改进方法周晓城,巨建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摘要:本文通过计算得到混合量热法中的最佳冰水质量比并在实验中对此进行比较讨论,验证计算值,得出结论;验证牛顿冷却定律,同时得到实验参照值;并就本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方面的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及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的水量、温差与冷却常数和实验误差之间的大致关系。

关键词:冰水质量比;牛顿冷却定律;数据处理;改进意见;误差规律中图分类号: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实验背景测量冰的熔解热的实验方法有很多,在大学物理实验中使用最多的是混合量热法,而作为大学物理少数几个热学实验中的一员,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然而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实验不好操作,具体的问题有:1.依据《基础物理实验》[1],实验中需要保证加冰前与加冰后的稳定温度与室温的温差大约在10-15℃能较好地依据牛顿冷却定律绘制温度补偿修正曲线,而对于没有经验的实验者来说实验中的水量和冰量添加不好把握,加冰太少,可能造成冰块溶解后水温高于室温而无法温度修正,或者加冰太多,造成温度稳定后冰块无法溶解完全,在实验中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数据,费时费力费水;2.取冰时,所有同学都是徒手取冰的,而对于较低温度(-21℃)的冰块,手的温度较高(30℃左右),即使在取冰和透冰过程中接触的时间很短(亲测至少15s),参照实验过程中冰块溶解降温曲线,吸热也会很明显,从而使得实验结果偏低,而在没有同伴的情况下,为了协调记录时间、记录温度,同时还要投冰动作迅速而使水不外溅,观察到通常同学会找特殊时刻投冰,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冰块在外界的时间过长甚至开始融化了,就是手忙脚乱实验数据很难记录,实验效果不是很好;3.同时,由于投冰之后冰融化的最初几分钟铂电阻温度计示数变化非常快,而且需记录的数据比较多,同时还要不断搅拌,使得这段数据点很容易记录不全或者记录偏差,而这段数据是数据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到温度的修正,所以很容易造成实验误差;4.还有数据处理中绘制温度修正曲线时,要求室温线上方的温度修正线与室温线所围面积与下方的面积相等,使用的方法是在坐标纸中绘图,然后通过数格子找到使面积大概相等的时刻t=t0,由于坐标纸大小有限、比例有限,数格子非常麻烦而且这样做是十分不准确的,使得T2′,T3′有了误差,影响实验效果。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

第一作者:杜敏 10031017 第二作者:文晨润 10031026 第三作者:陈丛林 10031011目录0. 引言 (3)1. 实验原理 (3)1.1补偿原理 (3)1.2 UJ25型电位差计 (5)3. 实验仪器 (6)4. 实验步骤 (6)4.1 自组电位差计 (6)4.2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 (7)5 实验数据处理 (7)E的大小 (7)5.1实际测量X5.2不确定度的计算 (8)5.3 测量两结果的最后表示 (9)6. 实验改进与意见 (9)6.1 实验器材的改进 (9)6.2实验方法的改进 (9)6.3实验内容的改进 (10)7. 实验感想与体会 (12)【参考文献】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A09电位差计及其应用第一作者:杜敏,第二作者:文晨润,第三作者:陈丛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学院100321班,北京,102206摘要:将电位差计实验中的补偿法原理应用于电学物理量的测量中,该方法可以用来精确测量电流、电阻、电压等电学量,也可以利用电位差计,获得比较精确的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避免了因电表的内阻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设计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实验。

关键字:电位差计;补偿法;UJ23型电位差计;电阻;系统误差。

0.引言电位差计是电压补偿原理应用的典型范例,它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使电位差计变成一内阻无穷大的电压表,用于精密测量电势差或者电压。

同理,利用电流补偿原理也可以制作一内阻为零的电流表,用于电流的精密测量。

电位差计的测量精确度高,且避免了测量的接入误差,但它的操作比较复杂,也不易实现测量的自动化。

在数字仪表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压测量已逐步被数字电压表所代替,后者因为内阻高(一般可达106~107Ω),自动化测量容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如此,电位差计作为补偿法的典型应用,在电学实验中仍然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此外,直流比较式电位差计仍是目前准确度最高的电压测量仪表,在数字电压表及其他精密电压测量仪表的检定中,常作为标准仪器使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S=
为电桥(绝对)灵敏度。电桥灵敏度的大小与工作电压有关,为使电桥灵敏度足 够,电源电压不能过低;当然也不能过高,否则可能损坏电桥。显然,若 RX 改 变,很大范围内尚不足引起检流计指针的反应,则此电桥系统的灵敏度很低,它 将对测量的精确度产生很大影响。电桥灵敏度与检流计的灵敏度、电源电压及桥 臂电阻配置等因素有关, 选用较高灵敏度的检流计,适当提高电源电压都可提高 电桥灵敏度。如果电阻 RX 不可改变,这时可使标准电阻改变△ RN ,其效果相当 于 RX 改变△ RX 。由 RX

B、判断内外接法: 采用试触法判断内外接法,若 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否则采用 电流表外接法。 经测得: 内接: , 外接:, ,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C、测量中电阻:
电路图
测量原始数据
电流表选择 15mA 量程,电压表选择 1.5V 量程 1 U/V 2 3 4 5 6 7 8
0.925 0.951 0.986 1.005 1.037 1.065 1.102 1.139 9.80 10.09 10.29 10.65 10.95 11.28 11.53
Rg ug (799.3 0.6)

(2)电压表 7.5V 量程:
3000 0.1% 900 0.2% 90 0.5% 4 5% 0.02 4.12 ;
u 2.38 ; 3
Rg ug (3994 2)

(3)电流表 15mA 量程:
二、实验原理及主要步骤
方法 1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是同时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及其流过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 U
R I
求得阻值 R。 亦可用作图法, 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从曲线上求出电阻的阻值。 图 2.1.1 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原理电路,显然由于电表内阻( RV 、 RA ) 的影响,无论采用电流表内接或电流表外接,都不能严格满足欧姆定律: I、 II、 若采用内接法,则电压表所测电压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 若������1 与������2 的值不易侧准,测量结果就会有系统误差, 采 RN 中, R2
用交换测量法可消除它。交换 RN 与������������ 的位置,不改变������1 、������2 ,再次调节电桥平
' 衡,几下此时电阻箱的值,设为 RN ,则有
RX
R1 ' RN R2
△灵 =
0.2 S
三、实验仪器
所需仪器有: 电阻箱、固定电阻两个、直流稳压电源、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开关、 QJ45 型箱式电桥、电子检流计、电压表、电流表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原始数据图片:
实验一:伏安法测中电阻
A、测量电表内阻:
原始数据整理
电压表量程/V 1.5
内阻/Ω 799.3
电流表量程/mA 内阻/Ω 15 3.3
I、电流表内接时系统误差的修正 按图 2.1.1(a)所示电路测出电压 V 及电流 I,则
V RX RA ,即 I
RX
V RA I
可看出,当 RA << RX 时,其影响可以忽略;换言之,如果 RX >> RA ,应采 用内接法。 II、电流表外接时系统误差的修正 按图 2.1.1(b)所示电路测出电压 V 和电流 I,则
源供给的电流( R1 可视为电源的等效内阻)为
I1 E Ig R1 R2
Rg R2 K
E,r
R1
图 2.2.1(b) 然后合上 S2 ,调节 R2 为某值,使待测表半偏,此时电源供给的电流
E R2 Rg R2 Rg 1 I g Rg 1 2 Ig 2 R2
R1 R2 R1 R2
I/mA 9.51
一元线性回归法处理数据
y a bx 令 I 为 x, U 为 y,可得:
x =0.0105125, y =1.02625, x2 = 1.109596 104 , y 2 =1.057946
xy =0.0107885, x y =0.01083447, x =1.105127 10 4 , y =1.053189
R0≈90k
V
R3 E=2V S
图 2.2.2 测量检流计内阻电路图
2)伏安法测高阻 高阻的工作电流较小,一般的电流表无法测出,故采用电子检流计 测量,根据上一个实验测得的 Rg 与 Ki,由欧姆定律可推导公式:
RX
RS V ( RS Rg ) Ki d
图 2.2.3
测高电阻电路图
方法 2 电桥法测电阻
由 RX
u (R ) u(V ) 2 u( I ) 2 U ] +[ ] =5.8965× 10−3 A 得: b X [ I RX U I
则 ub ( RX ) =0.607144Ω
2 u ( RX ) ua 2 ( RX ) ub ( RX ) =2.66507Ω
最终结果表示为: RX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电阻的测量
第一作者:王明明 学号:13021044 第二作者:唐宗勋 学号 13021046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一、 摘要
电学实验是基础物理实验的重要部分, 而电阻的测量更是电学基础实验中的经典, 其原理虽然简单易懂但可以研究和推敲的部分很多, 对细节的把握与研究也是实 验收获的关键所在,我们小组的同学详细的整理了 1041 专题所有实验的原理、 数据分析, 并对伏安法接入误差与电桥灵敏度进行了推导与定量分析,并提出了 创新型的方案, 同时整理了这组实验所要注意的规范操作, 作为实验经验的积累。
二、实验原理及主要步骤
方法 1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是同时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及其流过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 U
R I
求得阻值 R。 亦可用作图法, 画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从曲线上求出电阻的阻值。 图 2.1.1 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原理电路,显然由于电表内阻( RV 、 RA ) 的影响,无论采用电流表内接或电流表外接,都不能严格满足欧姆定律: I、 II、 若采用内接法,则电压表所测电压为
RX
R1 RN R2
通常称四个电阻为电桥的“臂” ,接有检流计的对角线为“桥” ; R1 / R2 为比 率或比率臂; RN 为标准电阻,成为比较臂;待测电阻������������ 成为测量臂。 由于电桥平衡须由检流计示零表示,故电桥测量方法为零示法,零示法的测 量精度较高。 又由于电桥测电阻的过程是 D 点电位与 C 点电位进行比较(由零示 器指示其比较结果) ,经过调解直到两点电压为零——电桥达到平衡的过程。电 桥一旦平衡便可由三个已知电阻定出一个未知电阻。测量过程即电压比较过程, 故电桥测量又是电压比较法。 在式 RX
1 1 ( 1) =2.5949912 k 2 r2
对于电压表: V =0.5%× 1.5V= 7.5 103 V
u (V ) V 3
=4.3301 10 3 V
对于电流表: u ( I ) =0.5%× 15mA=7.5× 10−5 A
u(I ) I =4.33× 10−5 A 3
2
2
b
x y xy x x2
2
=106.967542,a y b x = -0.0561963

r
x x y y
2 2 2 2
x y xy
=0.998073 线性相关度较好。
Rx b 102.967542
不确定度分析
ua (b) b
u 0.0289 ; 3
Rg ug (3.30 0.03)

(4)电流表 75mA 量程:
0.6 0.5% 0.02 0.05 ;
u 0.0289 ; 3
Rg ug (0.60 0.03)

B、判断内外接法: 采用试触法判断内外接法,若 则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经测得: 内接:������ = 13.210������ ,������ = 13.37������������ 外接:������ ′ = 1.250������ ,������ = 14.51������������
为 I2
R1
两式相除,可得:Rg = 若有 R1 R2 ,则:
Rg R2
可直接从电阻箱上读出电表内阻的值, 也可以从主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直接 得出,所以该方法也可称为“恒流半偏法” ,它常用来测内阻小的电表,例如毫 安表、安培表等。
(3)伏安法测高电阻
1)测量检流计内阻 Rg(恒压半偏法)及电流分度值 Ki 设定 R2 为 0,调节某个元件参数(例如 R0 ) ,使检流计为满刻度(20div) ; 再调节 R2 , 并保持 R1 上的电压不变, 使检流计指示值正好为满刻度之半 (10div) , 则不难证明 Rg R2 。 检流计的电流常数 Ki 即为检流计每小格所代表的电流值,其大小可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测

(2)电压表 7.5V 量程:
3000 0.1% 900 0.2% 90 0.5% 4 5% 0.02 4.12 ;
u 2.38 ; 3
Rg ug (3994 2)

(3)电流表 15mA 量程:
3 0.5% 0.3 5% 0.02 0.05 ;
R R V X V ,即 I RX RV
RL
RV RV V ' . RL ' I R V RV RL V I
可看出, 当 RV >> RX 时,RV 的影响将很小, 即 RX << RV 时, 应采用外接法。
(2)电表内阻的测量
半偏法 半偏法基本电路有两种形式: I、如图 2.2.1(a)所示,为可变电阻,选择适当的电源 E,调节 R= R1 , 使待测表指针满偏 I g I m ;再调节 R= R2 ,使待测表半偏 I g I m / 2 。若电源 E 的 内阻可忽略(r<<R+ Rg ),则不难证明:
R1 ' RN 可得到 R2
△ RX
������1 = △ RN ������2
由此可得:
S R n n 2 R X R1 R N
当 R1 R2 时,则
S n RN
电桥接近平衡时,在检流计的零点位置附近, RN 与 n 成正比。为减少测 量误差, n 不能取值太小,但又不能超出正比区域,本实验可取 n =0.5div。 一般检流计指针有 0.2div 的偏转时,人眼便可察觉,由此可定出灵敏度引 起的误差限为
内阻时,检流计满偏的电压表读数 V 算出。考虑到 Rg R1 ,作用在 R1 上的电压
V1 可以充分准确地表示为 V1
Ig d
R1V ,于是电流常数 Ki 可由下式求出,即 R0 R1
R1V (d 指满偏格数) ( R0 R1 ) R g d
Rg
Ki
G
R2 (标准) R1<10
伏安法测量电阻, 往往达不到很高的测量精度。一方面是由于线路本身存在 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的精度有限。为了精确测量电阻,必 须对测量线路加以改进,电桥法就是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
惠斯通电桥测中电阻:
C R2 I2 A I1 I R1 D E
惠斯通电桥
Ig
RN B RX
G
S2
S1
电桥电路由 4 个电阻和检流计组成, RN 为精密电阻������������ 为待测电阻。接通电 路后,调节������1 、������2 和 RN ,使检流计中电流为零,电桥达到平衡。易推得电桥平 衡条件:
S=△ R
△������
X
为电桥(绝对)灵敏度。电桥灵敏度的大小与工作电压有关,为使电桥灵敏度足 够,电源电压不能过低;当然也不能过高,否则可能损坏电桥。显然,若 RX 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