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说课稿

2.多媒体资源:视频、PPT、网络资源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技术工具:投影仪、电脑、网络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实时共享,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和互动交流。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的前置知识包括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以及对日本历史的一些基本认识。然而,他们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锁国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2.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模糊;
3.难以理解日本近代化对东亚其他国家的影响;
4.缺乏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容易产生片面的理解。
5.结合现实问题,如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
2.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3.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重点:
1.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日本开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第1课__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结构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掌握实际的最高统治权, 占有全国1/4的土地
从属于将军,在自己的藩内有独立 性,拥有武装,可以征税
将军或大名的家臣,以服军役 为生,并从将军或大名处获得 封 地和禄米
2.严厉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日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乃前车之覆辙。”
“清朝虽然学问考证精密,但毕竟是纸上 谈兵,没多大实用。”
“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 到西洋之法。”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经济混乱,民生痛苦,社会动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大名的改革
天天皇产的中、下级武士
武士 化
明社商治会品经维阶济新级前矛商人夕 盾的手日形工本成工中场的主资产阶级
倒 幕 派
小 生
农民
分
产 手工业者 化
者
雇佣劳动者
伊势船
唐船
日本幕府水师旗舰-天地丸
幕府骑兵
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4.日本统治阶级的分化 二、黑船事件
佩里会见日本幕府官员
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佩里公园。在当年黑 船登陆的地点,竖立了一座佩里登陆纪念碑,上有前日 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 里上陆纪念碑」。每年五月的第三个周六都有由民间组 织的开国纪念活,称「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 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态出现。
教学设计8: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德川幕府的统治:识记俄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
识记“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
识记西方殖民势力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理解幕府统治的形成和锁国政策的影响,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过程与方法:图示法、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情景再现、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以及危机。
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日本《佩里公园》当年的黑船图片、现代化的军舰等图片,通过直观的对比,让学生思考以下的问题:此图片《黑船事件》是日本由闭关锁国走向被迫开放的历史见证。
你知道《黑船事件》是怎么回事?“这个东方岛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引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如何理解?(学生先形成悬念,不必立即回答,可以在学习本课完了之后自然就明白。
)新授课一、德川幕府的统治(板书)1.建立时间:17世纪初德川幕府或称江户幕府。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理解有关幕府的概念。
幕府一词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又把以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
2.政治特点:天皇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而幕府首脑将军掌握实权;形成幕藩体制。
【备课资料】武士道精神(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概说,增加学生认识。
)3.对于幕府的统治政策。
(提示学生主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进行概括。
)得出结论:(板书)政治上: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各等级内部又划分出许多阶层,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统治,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经济上:限制工商业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对外关系上:推行锁国政策,防止外部势力的入侵。
第1课_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

秭归二中2014年春季二年级历史导学案zg2zls010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学习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俄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
黑船事件;“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2、理解幕府统治的形成和锁国政策的影响,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了国门。
3、理解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学习过程:预习案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建立:(1)时间:17世纪初德川幕府或称江户幕府建立(2)政治特点:(天皇是名义上,而幕府首脑将军实际掌握实权;形成幕藩体制。
)2、政策:(1)幕藩等级制度:注意:教材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森严的等级,重农抑商思想。
(2)闭关锁国政策:●目的: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内容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②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③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评价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3)闭关锁国时期的日本:①经济缓慢发展。
,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 ,工商业者,在统治阶级内部(2)影响: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二、黑船事件----民族危机的出现1、背景: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
高中历史选修1ppt课件:《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0学习目标1・识记日本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殖民势力的进一步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基本史实。
2.理解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明确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3•认识到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闭关锁国、US 入Vk 七*曲l=t设计思路本课通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两方面导入新课,由于日本与中国长期关系微妙,学生有兴趣了解日本,让学生对近代的日本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从而引出本单元的内容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通过本节课和下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日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摆脱了危机,完成了明治维新,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本课的重点是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
通过图片与材料分析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从政治统治一一等级制度、对外闭关锁国、限制工商业发展等方面分析日本社会状况,面临的危机。
本课的难点是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通过材料与问题探究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了解日本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原因。
0新课导入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近现代世界大舞台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是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而在东方,最先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恰恰正是地处欧亚大陆东北端的日本。
两个同为孤悬海外的列岛国家,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惊人巧合。
——《大国崛起》善于模仿的民族心理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O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课件5: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二、黑船事件
佩里登陆
惊
几
破
只
太
蒸
平
汽
梦
船
(1)目的:打开海外市场 (2)经过: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舰打开日本大门 (3)结果:强迫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4)影响: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黑船事件使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1854年3月签订《日美亲善条 约》,开放北海道函馆、伊豆下田港 口。1858年,幕府与美国签订《日美 友好通商条约》。随后与荷、俄、英、 法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德川幕府(1603—1867)统治时期的政治
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 设在江户(今东京)。
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 首,朝廷设在京都。
1、这则图示反映出日本政 治上实行的什么制度? 2、哪些阶层属于统治阶级? 3、哪些阶层属于被统治阶 级?
•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经这样记述统治阶级与商 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 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 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探究思考题: 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危机?如果你
是一位在十九世纪中期考察过日本的英国考察团成员, 你会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怎样的判断?请说出 你的理由。
提示:从日本社会各种因素的发展状况和世界历史 的发展趋势来判断。请说出你的理由。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
• 材料二:农民起义次数剧增,纷纷进行各种形式 的反抗斗争,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 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 平均每年发16.6起。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 材料三: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同时,资本 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 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长期与外国 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 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所有这 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 速发展。
课件7: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和侵略的加剧,日本被迫从锁国走向 开国。开国后的日本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发展,从根本上动摇 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基础,各种危机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和激化。 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加深的了解,日 本国内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 会的呼声日益强烈。一场改革正在酝酿中……
三、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1.原因: (1)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西方殖民势力大举侵入。 (2)传统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大量工人实业。 (3)经济混乱,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社会危机加剧。
2.表现 (1)消极方面: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
(2)积极方面: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等到改进, 一些生产和经营相关产品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 较大的增长。 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日本的幕府时代 1.镰仓幕府 (1192—1333) 2.室町幕府 (1336—1573) 3.德川幕府 (1603—1867)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 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在对外政策上,幕府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 海,只允许中国、朝鲜和荷 兰等少数国家的商船在指定 的地点从事有限的贸易。
课堂练习
解析: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 展及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中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恶化,使 其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这表明日本幕府统治基础已经开始 动摇,中下级武士成为反对幕府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故选 D项。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ppt:《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V J C LL町本的由来前1世纪:小国林立4世纪:统一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2世纪末:幕府口19世纪末:对外扩张19世纪中期:面临民族危机100多年裔的目本衣連遇巨丸生存危机的情况下,通过什么事件把握住了弃间图新,迎头起上的历史机遇,幷最终成为东方世界的霸主的呢?明治维新—、德川幕府的统治1 •统治建立=17世纪初►2 •政治状况雷 」」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被统治阶级:农、工、商、贱民(4)政治: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2) 对外:闭关锁国►(3) 经济:重农抑商阶咚构成统治政策手工工场)日本纺织工场图认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岀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齣。
塞乘篥軽簾谿寰養魔遷潼(2)政治: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动摇①农民起义不断②工商业者不满③一些中下级武士反抗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他们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大盐平八郎领导的1837年起K 事件概况:2、根本原因:工业 '令后资本主义国家迫 4^1 丑 七43L 4^1 咳 必[T ^J4|〉養存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科"本都难逃被侵略的厄运, 锐、 有何共同原因?4、亶接后果「854年,佩里同幕府签订了---------------------------------------------------------------------------------------------------------------------- --------------------------------------------------------------------------------------------------------------------------------------------------------------------------------------------------------开国3、主观原因:F《日美亲善条约》D条约性质:是日本同西方国不平等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 皇 (傀 儡)
幕
府
将军
阶
级
社
大名
会
士
的
构
武士
成
农工商
京都(今) 名义首脑、无实权 江户(今东京) 掌握实权 藩主 全国各地200多
将军、大名的家兵 幕府的统治基础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统治前, 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 及东南亚各国。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 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 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 到70万人。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 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江户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从
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锁 德川幕府 幕府统治政策
国 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
走
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向 开 放
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日本幕府统治
性质: 封建军事性 特点:双重政府、封建等级 基础: 武士阶层
德川幕府(1603——1867)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 “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 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 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 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 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
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 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 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 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 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 下跌。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 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 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 希望改变现状。他们后来成为明 治维新的领导者。
大盐平八郎领 导了1837 年起义。
1866年,大 阪发生“米 骚动”。
二、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封闭环境下的日本 沿着农业社会的轨道发 展,而此时经过工业革 命的欧美列强不断向东 扩张,渐渐迫近日本。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 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的大量出口 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同时,资本主义先进 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 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 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 建立工厂,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 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受幕 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 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 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 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 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 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 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 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 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 越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 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 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 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 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 础的进一步动摇。
难点: 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 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 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 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然享有 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 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 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 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 “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 须听命于将军。
佩 里 登 陆 图
(18
53 年)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同幕府 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 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内容包括:日本向美国开放 下田和香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 等等。条约特备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 益,美国也同样享受。随后,英、俄、法等国也 效仿美国,同日本签订了所谓的“亲善条约”, 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 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 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 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 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 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 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 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手工 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 的日益解体。
日本纺织工厂图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封建领主(将军大名)为解决经济拮据,变本加厉地 剥削农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农民无法 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 掠夺;19世纪中叶,由于物价上涨,生活费用增加,将军大 名经常克扣中下级武士俸禄,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 迫于生计,不得不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和法规的束缚,去 做教师、医生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有的甚至投身为商 人家中的养子,武士的特权和利益受到挑战,逐渐滋生 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由幕府支柱变成倒幕主力,人民 反幕起义不断,从1785年到1867年,农民起义1409次,其中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 始动摇。
2.“黑船事件”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
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领一支由4艘 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强行闯入日本港口。 代表美国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 贸易,并约定将在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 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 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 为“黑船事件”。
一方面,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 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同时由 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洋货大量 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 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农民起义次数剧增, 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 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 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
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封建统治,但也 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 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第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 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第四,社会矛盾日益 尖锐。封建主为解决经济拮据,变本加厉地剥削农 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
2.日本国门被打开,实行开国 政策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这种 局面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世界历 史怎样的发展趋势?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说明侵 略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
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 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地。欧美国家和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 棉织品、毛织品、船只、武器等;日本的原料 又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 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 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严禁日本人 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 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 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 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同时幕府还规定日本 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 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日本与法国签订条约的情景
横滨港内西方人搬运货物之情形
3.列强侵略日本的影响。
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列强同时取得了领 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 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最终使日本从锁国走向 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整个 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1.幕府统治时期日本落后的主 要原因?(闭关锁国政策)
走向开国。 3.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
一步加剧。
理解:
1.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 策的影响。
2.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 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3.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 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 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运用: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 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 “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 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 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 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 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 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 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政策的目的 : 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评价: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
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却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
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
3.德川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 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1853年,美国人佩 理以武力叩关,幕府被 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黑 船来航对日本形成巨大 的冲击。
1.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被 纳入侵略目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 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 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 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其实从18世纪中叶起,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窥视日本,首先是沙俄。 1711年和1804年俄国两次要求通商,遭到拒绝。列 强的多次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19世纪中 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 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