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动装置及其数据的采集处理
电气继电保护管理规定(5篇)

电气继电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大庆石化公司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加强技术监督,提高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水平,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保护电气设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规程、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大庆石化公司电气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在线电气仪表的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是大庆石化公司电气继电保护及在线仪表管理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在电气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在线电气仪表的选型、设计、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等全过程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大庆石化公司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公司、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设置相应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岗位。
第五条公司电气管理处作为继电保护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公司电网内继电保护实行专业管理,对承接网内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调试的单位进行技术监督管理。
第六条二级单位主管部门及基层单位分别设专(兼)职继电保护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继电保护管理工作。
电气副总工程师为二级单位继电保护专业总负责人,运行主管领导是基层单位继电保护专业主管领导。
第七条矿区服务事业部也应设置相应的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岗位,配备继电保护人员负责本单位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专业上接受公司电气管理处的技术指导。
第八条继电保护专业管理岗位人员至少应了解掌握:1.被保护电力设备的有关参数和保护设备的功能及型号规格、厂家。
2.电气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发电机、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负荷潮流、短路计算及稳定分析结果等。
3.电气一次系统图和二次原理图。
4.辖区电气继电保护整定方案。
第九条电气管理处继电保护管理岗位职责:1.负责公司电气继电保护及在线仪表的管理及考核工作。
参加电力系统的新、改扩建工程设计相应部分审核。
2.负责组织修订、编制、批准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并组织保护装置现场整定的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确定系统保护功能配置、保护装置选型及保护方式,审定保护接线图。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水电企业自动化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水电企业自动化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水力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的监督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集团公司有关制度,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自动化技术监督工作按照依法监督、分级负责的原则,涵盖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定期检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
第三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监督的专业管理水平。
第四条本细则根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国电集生〔2013〕247号)制定,属于制度中“热工监督”的水电热工部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水电企业。
第二章监督机构与职责第五条自动化技术监督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中心)第二级为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第三级为水电企业。
第六条技术监督中心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指导集团公司系统内各水电企业开展自动化技术监督工作。
(二)负责集团公司系统内各水电企业自动化技术监督管理,收集分析自动化技术监督月报表,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提出优化运行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指导、协调各水电企业完成日常自动化技术监督工作。
(三)协助审核自动化专业设备技术改造方案、评估机组大修和技改项目实施绩效。
(四)负责开展自动化专业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五)负责组织召开自动化专业技术监督会议,总结集团公司年度自动化技术监督工作。
(六)负责定期编制自动化技术监督报告,总结自动化技术监督工作,提出工作和考评建议。
第七条各分(子)公司技术监督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管辖区自动化技术监督组织机构,完善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监督分级管理制度,组织落实水电企业自动化技术监督责任制,组织和指导管辖区内水电企业做好自动化技术监督的管理工作。
智能硬件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智能硬件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第一章智能硬件设备概述 (4)1.1 设备分类 (4)1.1.1 家居智能设备 (4)1.1.2 医疗健康智能设备 (4)1.1.3 智能交通设备 (4)1.1.4 工业智能设备 (4)1.1.5 农业智能设备 (4)1.2 设备功能 (4)1.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1.2.2 自动控制与调节 (5)1.2.3 网络通信 (5)1.2.4 人工智能应用 (5)1.2.5 安全防护 (5)第二章设备安装与调试 (5)2.1 安装准备 (5)2.1.1 环境评估 (5)2.1.2 设备检查 (5)2.1.3 准备工具 (5)2.1.4 人员培训 (5)2.2 设备安装 (6)2.2.1 设备定位 (6)2.2.2 设备搬运 (6)2.2.3 设备组装 (6)2.2.4 设备接线 (6)2.3 设备调试 (6)2.3.1 功能测试 (6)2.3.2 功能测试 (6)2.3.3 联动测试 (6)2.3.4 优化调整 (6)2.3.5 培训与指导 (6)第三章日常维护保养 (7)3.1 清洁保养 (7)3.1.1 清洁频率 (7)3.1.2 清洁方法 (7)3.1.3 注意事项 (7)3.2 检查与紧固 (7)3.2.1 检查项目 (7)3.2.2 紧固方法 (7)3.2.3 注意事项 (7)3.3 功能测试 (8)3.3.1 测试项目 (8)3.3.3 注意事项 (8)第四章故障诊断与处理 (8)4.1 故障分类 (8)4.2 故障诊断 (8)4.3 故障处理 (9)第五章软件更新与升级 (10)5.1 更新准备 (10)5.1.1 确认设备软件版本。
在开始更新前,需查询当前设备的软件版本,以便了解是否有新的更新版本可用。
(10)5.1.2 获取更新文件。
通过官方渠道与设备相对应的软件更新文件,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更新文件,以免导致设备故障。
(10)5.1.3 备份设备数据。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2)应用软件 在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上为某一专门应用目的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称为应 用软件.应用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通用应用软件,用于专门行业的应 用软件和定制软件. 1.2.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即中央处理单元,又称微处 CPU即中央处理单元,又称微处 理器.是一块集成了运 算器和控制器的半导体芯片,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 "大脑". 大脑" 2.系统主板(Main board)系统主板又称为母板是微型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集 .系统主板(Main board)系统主板又称为母板是微型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集 成电路板.
1.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运算器 CPU 控制器 主 机 内存(主存) 硬件系统 计 算 机 系 统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系统软件:操作体统,语言处理程序
软件系统
CMOS ISA 插槽 主板电池 控制芯片 PCI 插槽 串 行/并 口 插 槽 Socket7 插槽 键盘插座 CACHE 内存插槽
3.内存储器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Memory,简称RAM)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 )只读存储器(Read Memory,简称ROM) 只读存储器简称ROM.CPU从它们中读取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 只读存储器简称ROM.CPU从它们中读取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 (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4篇)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是指用于对生产过程、设备设施进行控制的自动化仪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执行机构、PLC控制器等。
第四条公司将加强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优化控制流程。
第五条建立和完善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对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安全、稳定地运行。
第六条全体员工应遵守本管理制度,不得违反或规避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管理的职责第七条相关部门的主管负责全面指导和监督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技术部门负责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升级和改造工作。
第九条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制定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系统安全检查和排查工作,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第十条运维人员负责日常的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维护和巡检工作。
第十一条生产部门负责对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
第十二条待添加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组织挂职待遇制定章节详情第三章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改造第十三条公司应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
第十四条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建设和改造应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合理的运营。
第十五条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必须有相关资格认证的单位进行验收,并按照验收意见进行整改。
第十六条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并报相关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七条每个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都应有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工作,传感器的清洁,控制器的校验等工作。
第十八条系统维护人员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十九条对于出现故障的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排查,并修复故障。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附录思考题答案上课讲义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附录思考题答案第一部分 自动装置及其数据的采集处理1-1.采用式1-13对电流进行分解,0a 、n a 、n b 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提示】0a :直流分量;n a :n 次谐波分量的实部;n b :n 次谐波分量的虚部。
1-2.采样的前期处理讨论: 【答案提示】如果正态分布均匀,那么采用4只电阻串联采样的方式要比采用一只电阻采样的精确度高;是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滤波有两种方式,其一:10~1021a a a a+++= ;其二:2~211a a a +=,2~~312a a a +=,2~~423a a a += (2)~~108a a a +=。
第二种方法只占有3个内存变量,每一次计算结果覆盖了前一次的采样数据,节省内存,另外,第二种方法滤波后的权重比例合理,10a 占权重为50%,更加接近采样的后期,因此计算机采样中经常采用。
第一种方法的权重完全一样,10个采样数据各占10%,另外它需要11个内存变量。
总的来看,第二种方法的误差和实际意义都大于第一种。
第二部分 自动并列2-1.略 2-2.略2-3.已知:两个区域电网的等值机系统如附图1-1所示,其电压幅值相等,频率分别为:t f cos 1.0501+=Hz ,t f 2sin 1.0502+=Hz ,现准备进行恒定越前时间准同期互联操作,设远程通讯和继电器动作时间之和为0.14秒,求调度中心发出合闸信号的时刻。
第二部分 自动并列2-3.已知:两个区域电网的等值机系统如附图1-1所示,其电压幅值相等,频率分别为:t f cos 1.0501+=Hz ,t f 2sin 1.0502+=Hz ,现准备进行恒定越前时间准同期互联操作,设远程通讯和继电器动作时间之和为0.14秒,求调度中心发出合闸信号的时刻。
【答案提示】合闸相角差表达式为:⎩⎨⎧-=-=-==20100212sin 2.0cos 2.0)(22δδδππππδe s e t t f f f 先不考虑提前量,则有:01.02cos 1.0sin 2.0]2sin 2.0cos 2.0[0→++=+-=⎰πππδππδt t dt t t e e251sin 01sin sin 1sin 21sin 212cos sin 222-=⇒=--=+-+=++t t t t t t t 8078.32+=πk t 或6662.02-=πk t8078.31=t , 5.61692=t ,……考虑时间提前量0.14秒,则调度中心发出合闸信号的时刻可为:3.6678秒,5.4769秒,等等。
自动装置及其数据的采集处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
采样
对连续的模拟信号 x(t),按一定的时间 间隔Ts,抽取相应 的瞬时值
1
第二节、采样、量化与编码技术
采样开关控制信号
采样过程 采样过程可以看作是脉冲调过程,采样开关可以看 作是调制器。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假设采样脉冲为理想脉冲,且考虑到时间为负值无物理意义
一、采样
把量化信号的数值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称之为编码。
二进制的数码由多个码位组成,最左端的码位叫最高有效位(MSB);最右端的码位叫最低有效位(LSB)。每个码位有“0”、“1”两个状态,量化引入的最大误差为
量化和编码都由A/D转换器完成
采用逐次逼近式ADC。
3
2
1
4
2、编码
据上式计算出幅值和相位角。
根据傅氏采样算法,基波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
DCS
FCS
数据采集测控站 通讯接口 上位机
现场总线主节点 现场总线从节点 路由器
01
04
02
03
运行参数设置程序
系统管理(主控制)程序
信号采集与处理程序
通信程序
二、软件
编码
把量化信号的数值 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3
量化
把采样信号的幅值 与某个最小数量单 位的一系列整数倍 比较,以最接近于 采样信号幅值的最 小数量单位倍数来 表示该幅值。
采样周期Ts决定了采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 Ts太小:数据剧增,占用大量的内存单元 Ts太大:模拟信号的某些信息丢失,信号失真
采样定理:指出了重新恢复连续信号所必须的最低采样频率,以保证能不失真地恢复原信号x(t)
采样频率
云南电网考纲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电路定理
一阶电路
电路 二阶电路 原理 相量法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
三相电路
非正弦周期电路
网络函数
直流电机
电机 变压器 学 感应电动机
同步电机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力线路及变压器参数和等值电路
简单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
电力 系统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述 负荷计算 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 供配电系统的一次回路 供配电系统各元件的电气参数和等值电路 供配电系统的潮流计算 供配电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短路电流计算 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选择 供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接地与电气安全 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
分析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
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
输电线纵联保护
继电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保护 输电线路全线快速保护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发电机的继电保护
母线继电保护
电力系 统自动
装置
云南电网考试大
高电压 技术
配电网 自动化
电力电 子技术
云南电网考试大纲
自动装置及其数据的采集处理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 电介质的电气特性及放电理论 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及其击穿特性 电气设备绝缘特性的测试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种类及其防护措施 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 配电网通信系统及远动信息传输原理简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馈电线自动化 用户电力技术概论 配电管理系统 需方用电管理概论 电力电子器件 整流电路 逆变电路 直流-直流变流电路 交流-交流变流电路 PWM控制技术 软开关技术 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的共性问题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第一节 自动装置的组成
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参数是连续的模拟量,而计算机 内部参与运算的信号是离散的二进制数字信号,所以 自动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采集并转换
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后进入计算机,即数据采集和模拟
信号的数字化。 本章主要介绍: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硬件的基本结构形 式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组成
2.A/D单元
数模转换的接口。 模数转换和数据读取的时间可由CPU单元控制,也可 由外部触发来决定。
3.存储器单元
作为通用存储器的扩展卡,含有STD接口、译码、存 储器、后备用电池等,可防止失电后数据丢失。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图1-6所示。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二、软件
1.信号采集与处理程序:
采集信息包括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
数字信号可直接进入计算机储存,而模拟信号需经处理。 模拟信号采集与处理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模拟信号进 行采集、标度变换、滤波处理及二次数据计算,并将数 据存入相应地址的存储单元。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总线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组成
1.CPU单元
STD总线的主处理单元。 包括处理数据、地址和各种控制功能,并且控制其他 单元的工作。 负责整个工控系统的计算、数据处理和控制等工作 一般含有高速的CPU和协处理器。能够与计算机 PC/XT总线兼容。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传感器 传感器作用是把压力、温度、转速等非电量或电压、电流、 功率等电量转换为对应的电压或电流量的弱电信号(模拟), 能被计算机接口电路接受的信号,叫变送器。 电力系统用的较多的为模拟变送器。
它输入信号为被测参数:
发电厂、变电所一些远动装置及热电厂的机炉集控系统等;
电力系统调频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一)微型计算机系统
定义: 把简单的、借助于特定开发平台才能编程的系统定义 微型计算机系统 组成: 传感器、采样保持器、模拟多路开关、A/D转换 器、存储器、通信单元、中央处理单元(CPU)及 外设等部分组成。图1-1
上位机
双机热备用方式 上传数据处理。系统协调,确定控制策略。下达控制信号。
上位机与工作站通信:
串行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介质访问方式一般为令牌形式。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集散系统特点
系统适应性强 系统分散性 并行结构,解决大型、高速、动态系统的需要 实时性能好 对上位机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数据采集装置要对多路模拟量进行采集, 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公共的A/D转换器,分时 对各路模拟量进行模/数转换。 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只允许一路模拟信号输入到A/D 转换器。 目的是简单电路,降低成本。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采样/保持器(S/H)
功能:A/D转换器完成一路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可 以保持模拟信号电压保持不变。 基本电路组成,有模拟开关、保持电容器和缓冲放大 器组成。 目前采样/保持电路大多集成在单一芯片。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7.中央处理单元(CPU) 一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是自动 装置的核心部件,对系统工作进行控制和管理,对采 集到的数据作必要的处理,然后根据判断发出指令。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特点:
1.结构简单
2.容易实现 3.满足中、小规模自动装置的要求 4.环境适应强 5.价格低廉,降低系统投资。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二)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组成:
稳压电源、机箱、总线板、键盘等
2.工业控制计算机内部总线:
STD总线、PC104总线等 STD总线(工业控制标准总线) 对56根线做了合理的安排,信号之间的隔离,消除了大 部分总线的干扰。 单元为小模板结构,每块模板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实现 了板级功能的分散。
有舍有入
将信号幅值分为若干层,各 层的间隔相等,且等于量化 单位q。当信号幅值小于量 化单位q/2时,舍去;当信 号幅值大于等于量化单位 q/2但小于量化单位q时,进 一个量化单位。
VFSR q N 2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第三章 交流采样的电量计算和前置算法
交流采样: 不再采用各种以整流为基础的变送器,仅将交 流电压、电流信号经过起隔离和降低幅值作用的 中间PT、中间CT后,仍以交流模拟信号供A/D 进行采样,然后通过计算得到被测量的有效值等 需要的参数。
现场总线结构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现场总线系统特点
FCS系统是个全数字化开放系统,即 同类总线具有相同的协议和行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可互操作性和可互用性,即同类产品可替 代性。 它是全分布控制系统,故可形成更大的控制系统,其 现场设备具有高智能化和自治性,即具有很强的控制 能力。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三)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 (DCS & FCS)
DCS FCS
数据采集测控站 上位机
现场总线主节点 现场总线从节点 路由器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集散系统的结构
数据采集测控站:
独立采集数据和预处理。传输信号至上位机,接收上位机控制 信号
耗等。
工控机较微机系统完善,可靠性 实时性也提高, 一实现板级的分散,配有实时操作系统、过程中 断系统等,具有丰富的过程输入/输出功能和软 件系统,有众多的选配件和组态软件支持。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特点
1.系统功能强大 2.可靠性和实时性强 3.实现板级的分散 4.实时操作系统、过程中断系统 5.丰富的人—机界面 6.众多的软件、硬件支持
采样定理:指出了重新恢复连续信号所必须的 最低采样频率,以保证能不失真地恢复原信号 x(t)
香农(Shannon)采样定理
采样频率
s 2 m
模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 率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量化
设N为数字量的二进制代码 位数,量化单位定义为量化 器满量程电压值VFSR(Full Scale Range)与2N的比值, 用q表示,即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组成
6.I/O单元
实现开关量输入输出的功能单元。 电平输出,功率输出。 各种信号均具有锁存功能。
7.键盘显示板
键盘输入、显示输出、打印机接口等部分。 8.通信单元 承担计算机对外的通信任务。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工控机电源技术性能要求:输入电压、输出电压、 输入电流等; 要求:输入侧带交流滤波、输出侧具备过电压与 过电流保护、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低功
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组成
4.系统支持单元
为STD-PC提供系统支持的单元。 包含设置开关、后备电池、实时时钟、看门狗定时器、 上电复位电路、交流掉电电路、总线终端网络及通信 口。
5.定时器单元
STD总线的独立外设,具有可编程逻辑电路、选通电 路和输出信号。 完成定时、记数、实现“看门狗”功能。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第一节 自动装置的组成
一、硬件构成形式
1.
2. 3. 4.
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功能单一、简单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功能要求高、软件任务重
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系统FCS:分散的多对 象的成套监控 WAN系统等:计算机网络系统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目前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
采样 量化
把采样信号的幅值 与某个最小数量单 位的一系列整数倍 比较,以最接近于 采样信号幅值的最 小数量单位倍数来 表示该幅值。
编码
对连续的模拟信号 x(t),按一定的时间 间隔Ts,抽取相应 的瞬时值
把量化信号的数值 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采样过程
采样过程可以看作是脉冲调制过程,采样开关可以看 作是调制器。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4.通信程序:
完成上位机与各个站之间的数据传递工作,或者主节 点和从节点的数据传递。 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传输的波特率、数据发送的发起、 数据发送发起的响应、数据接收的响应和数据传输的 校验,数据传输成功的标志等等。 一般通信程序为DCS或FCS所有。
电力系统 自动装置原理
第二章 采样、量化与编码技术
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DCS)和现场总线系统(FCS)、④计算机网络系统。 对于单一功能的自动装置采集的电气量不多,而微型计算机可 以满足运行要求,如自动并列; 对于控制功能要求高、软件开发任务重的系统,如励磁系统, 大多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对于分散的多对象的成套监测控制装置则采用DCS或FCS,如
“准分布式控制”
组成: 现场总线主节点: 也称为主设备、主站,整个现场总线的协调者,完成 信息发起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一些接入设备与计算机局域 网相连。主节点也可以通过接入设备到外部设备,完成显 示、输出、打印、数据存储等功能,即提供人机接口。 现场总线从节点: 又称为从设备、从站,是现场总线系统终端设备运行 的执行者。它不主动发起通信,可以完成接收、查询功能。 对测控目标而言,所有测控的工作都可以下放到从节 点中使现场总线成为完全的分布控制系统。 路由器: 路由、中继,数据交换作用。
“分布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