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题——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二地球表面形态

题二地球表面形态考点1 流水地貌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象,识别流水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一、流水侵蚀地貌1.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
2.河谷中的地貌地貌景观位置特点河漫滩河谷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河流阶地河谷两侧洪水期不能淹没,呈阶梯状分布;地面平坦,土质较肥沃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过程二、流水堆积地貌1.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流水挟带物质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
2.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冲积平原。
3.河流入海口,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三角洲。
三、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泥石流:(1)概念: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2021·湖南联考)2020年7-8月,我国长江上游连续5次强降水,西南地区多地暴发山洪。
下图为某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推测,该河谷属于( )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冰川地貌D.海岸地貌(2)随着河流下切,图中河漫滩最有可能演变为( )A.U形谷B.牛轭湖C.冲积扇D.河流阶地(3)山洪易引发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时,下列避灾措施合理的是( )A.在沟谷中的大树上B.顺沟谷往下游方向跑C.迅速向沟谷两侧高地跑D.迅速修建拦水坝阻挡泥石流【解析】(1)选A,(2)选D,(3)选C。
第(1)题,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属于流水地貌。
河谷的形成与风、冰川、海浪关系不大。
第(2)题,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
随着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河漫滩相对抬升,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成为河流阶地。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A、大陆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引起的B、大陆漂移是由全球性的冰川作用引起的C、大陆漂移是由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D、大陆漂移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引起的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范畴的是:A、地壳运动引发的山脉隆起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沙漠化3、题干: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是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A. 蒸发作用B. 地壳运动C. 地表风化D. 沉积作用4、题干:下列哪个现象最能说明地壳运动的存在?A. 矿物晶体的生长B. 河流的侵蚀作用C. 地表植被的生长D. 地震和火山活动5、下列哪些因素是形成山脉的主要原因?A、地壳的水平运动B、火山爆发C、地壳的垂直运动D、海平面的升降6、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下列哪种地形最为典型?A、冲积平原B、三角洲C、峡谷D、瀑布7、下列关于地壳与地幔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较薄,厚度约为5-70千米;B、地幔是地球内部更加液态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C、地壳主要由矿物和岩石组成,且存在多种岩石类型;D、地幔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
8、以下关于板块构造说,哪一项是错误的?A、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多个岩石板块组成的;B、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移动,但移动速度很慢;C、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D、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内部没有岩石圈的结构。
9、题干: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A、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B、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月球引力C、地球内部的地热和板块构造D、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作用 10、题干:下列哪项是造成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主要因素?A、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B、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月球引力C、地球内部的地热和板块构造D、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作用11、下列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4地球表面形态练习含答案

训练4地球表面形态一、单项选择题(2020·浙江学考)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风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在我国某山区的谷地河床上有一处长约6千米、裸露的特殊地貌景观(下图),其主要由溶沟、溶槽等多种地貌类型组成。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四幅景观图中,与该地貌景观成因相同的是()3.该地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A.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B.全年降水多,河流众多C.岩石透水性差,千沟万壑D.地势起伏小,土壤肥沃(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2023年4月,甘肃省张掖市发现大面积土林地貌,该地貌是黏土、砂、砾石的松散堆积物,在干燥气候环境中,受季节性雨水的淋蚀、冲刷而成。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四幅景观图中,最有可能是土林地貌景观的是()5.从类型上看,土林地貌属于()A.风蚀地貌B.风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
下图为橘子洲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6题。
6.下列地貌与橘子洲成因相似的是()A.黄土高原B.冲积扇C.雅丹地貌D.V形谷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地中落成启用。
该射电望远镜主要通过捕捉和分析太空中的无线电波来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其超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喀斯特洼地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溶蚀D.流水堆积8.射电望远镜在捕捉地外文明时通信会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其影响主要来自()A.天气B.太阳光C.极光D.太阳风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主体为鄱阳湖平原,该平原沿湖分布着南北绵延数百里、高约10米的沙丘,目前都昌县营造了沿湖防护林。
下图为都昌县位置示意图(图1)及都昌县风频图(图2)。
据此完成9~10题。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二地球表面形态强化练

专题二地球表面形态F 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 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B.乙C.丙D. 丁2. 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B.乙C.丙D. 丁答案 1.C 2.D地貌,属内力作用。
态。
回答3〜4题。
3. 下列地区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A.澳大利亚大陆 B .阿拉伯半岛C.斯里兰卡岛D.中南半岛 4.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海岭和海沟B.岛弧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答案 3.D 4.B界带形成岛弧、海沟;海岭是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裂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不是碰撞挤解析 甲是冰川侵蚀地貌, 乙是风力沉积地貌, 丙是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丁是火山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解析第3题,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 斯里兰卡岛都在印度洋板块上,中南半岛在欧亚板块上。
第4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两板块的交甲用峠乙沙丘丙桂殊山水丁 Ml压地带。
读图,完成5〜6题。
5. 该图片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6. 该地貌景观发育的基础岩石是()A. 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答案 5.A 6.C解析桂林山水景观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2016・9月浙江台州市选考质量评估)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7〜8题。
7. 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A. MB.OC.PD.Q8.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A. 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B. 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C. 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D. 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答案7.B 8.D解析第7题,结合两图可知,O处是向斜构造且地貌类型为山地。
第8题,花岗岩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火成岩,该地没有火山地貌,A项错;由图可知该地地壳水平运动强烈,B项错;该地发生强烈褶皱,大部分地层以水平运动为主,C项错;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D项对。
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地球表面形态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含答案)

其次章《地球的外表形态》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图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依据先后挨次,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I—Ⅱ—ⅢB.Ⅱ—I—ⅢC.Ⅲ—I—ⅡD.I—Ⅲ—Ⅱ2.该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A.风蚀凹地B.喀斯特地貌C.流水地貌D.沉积地貌读“某地窖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4.形成该地窖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冰川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读“我国某地河流发育示意图”,答复下题。
5.该类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A.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D.片麻岩分布区D.流水侵蚀作用6.该地貌分布区农业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B.地表缺水C.咸潮危害D.洪涝灾难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各题。
7.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四川盆地8.图中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东南读某河流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个地点中,河流流速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四个地点中,位于该河流最下游的是A.①B.②C.③11.该河假设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以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D.塔里木盆地D.西南D.④12.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①②C.③④13.①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B.②④D.②③B.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以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造成该地水系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的侵蚀和积存作用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B.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D.流水的搬运和积存作用15.在图中甲地河床做一垂直剖面,沉积物颗粒自上而下的挨次是〔〕A.细沙、粗砂、卵石C.卵石、粗砂、细沙B.粗砂、细沙、卵石D.卵石、细沙、粗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
高三复习题——地球表面形态(含答案)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题六——岩石圈一、地球结构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速度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A2.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3.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乙。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级。
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二、地壳物质循环1.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C2.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 顺序依次是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A .火成岩1为喷出岩B .火成岩2为喷出岩C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专题07 地球表面形态(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解析版)

专题07 地球表面形态一、单选题(2022·浙江宁波·高一期末)某地理研究小组同学做一实验:在河道模型中均匀铺上一层细沙,在塑料瓶中装满水,然后对准河道中央,迅速地将水倒入河道中。
下图为该小组同学绘制的简易实验装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流速比乙处快B.甲处积沙比乙处多C.丙处流速比丁处慢D.丙处积沙比丁处多2.对于现实中该类河段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多见于河流上游B.河床多呈V形C.甲适宜布局河港D.丁易出现河漫滩【答案】1.B 2.D【解析】1.此题考查河流凹凸岸位置及特征。
读图可知,乙和丙两地位于凹岸,都是受到河水直接冲刷的地方,由于河水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形成侵蚀岸,而甲、丁两地由于位于凸岸,河水流速较慢,堆积作用明显,形成堆积岸。
因此B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
故选B。
2.此类河流属于河曲,蜿蜒曲折,多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较平坦,河流流速较慢,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凹凸岸,凹岸水深适合建河港,凸岸水浅多形成河漫滩。
读图知,甲、丁两地由于位于凸岸,多形成河漫滩,因此C错误,D正确;河流上游多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较强,多形成V形谷,因此A、B错误。
故选D。
【点睛】河流地貌总结: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
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
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2021·浙江·高一期中)瑶琳仙境如下图,不仅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还是“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
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表面形态

、选择题(2018 •浙江五校联考)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简图”。
完成 1〜2题。
1 •图中属于美洲板块的代码是A. ①B.②C.③D.④2 •北部紧邻极圈的甲地是一个A. 地热资源较为缺乏C.主要由火山喷发形成答案 1.B 2.C(2018 •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 )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完成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地球表面形态3. 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 A. 河流落差大的河段 B. 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C. 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段 D . 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10万多平方千米的岛屿。
该岛()B .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3〜4题。
4. A. 甲B.乙C.丙D. 丁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山区峡谷河段,河流以侵蚀为主,不利于河漫滩形成;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故选D。
第4题,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以堆积作用为主,选Bo(2018 •宁波学考训练)右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5〜6题。
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 B . 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 5.A 6.C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盟砂砾石圧P花岗岩村庄去地老水流向7 •属于冲积扇地貌的是()A. 甲B.乙C.丙D. 丁&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B. 从南往北地势呈降低趋势C. 出山口往东,沉积物的颗粒渐小D. 村庄所在的地区为背斜谷答案7.D 8.C图1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题六——岩石圈
一、地球结构
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速度示意图中,表示海底
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A
2.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题。
(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 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 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 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 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2)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A. 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 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3.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
甲,乙。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
的地震波,B测得地震震级为8.3级,E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
级。
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
是。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二、地壳物质循环
1.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C
2.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 顺序依次是
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A .火成岩1为喷出岩
B .火成岩2为喷出岩
C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
D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0ºW ~60ºE 之间。
读图回答下题。
(1)⑥板块是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 .喜马拉雅山
B .安第斯山
C .落基山
D .阿尔卑斯山 3.读图回答下题。
(1)九州一帕劳海岭
A .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 .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2)因板块挤压引发地震多位于图中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附近 4.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四、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
剖面示意图。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图中,陡崖出现在处。
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⑵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五、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2.2010年8月,“中国丹霞”(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特征,往
往构成重要的旅游区。
据图完成下题。
(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 B.流纹岩 C.石灰岩 D.红色砂岩
(2)江郎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断层发育;②流水作用; ③风力作用;④溶蚀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右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其成因是
河 流
火山岩 沉积岩1 松散堆积物 沉积岩2
断裂构造
A. 侵蚀—搬运作用
B. 搬运—堆积作用
C. 风化—侵蚀作用
D. 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5.读下图,完成下题。
(1)左图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2)右图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