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神农尝百草第一课时
017第十七课 神农尝百草

“病”字要注意病字头要抱住里边的字,里边 是“丙”字,不要写成“两”字。
人类有了医治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人类有了医治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zhì
ɡēnɡ
ɡònɡ
jīnɡ
hán
制 耕
dú xìnɡ
贡 茎
kuī chánɡ
寒
肠
毒 幸
亏
结 束
由两个“火”字组成,但上小下大,尤其注意 上面“火”最后一笔改捺为点,要写得短小。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
“帝”字中的秃宝盖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 要托住上边,盖住下边。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 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 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
制作农具 人们永远 纪念他
神农
遍尝百草 配制药方
制作
耕种
贡献
毒药
幸亏
断肠 寒冷
花茎
治病
健康
品尝
纪念
治
(治理)(
) (
)
健
(Leabharlann )() ()
帝
(
)(
) (
)
因为神农是为人类的健康而死的,所以人 们永远纪念他。
因为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
神农尝百草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
发现五谷
制作农具
神农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 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 寒是热。为此,他曾经一天里中毒70次,幸亏他及 时吃下解毒药,才没有被毒死。神农摸清了百草的 药性,配成药方,传给后人。于是,人类有了医治 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20神农尝百草

拓展延伸
• 再次朗读课文,你想对 神农说什么?
知识链接
•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 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 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 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 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 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 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是 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 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 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 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 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 注意不可以食用。
神农尝百草
学习目标
• 认识本课生字。 • 学习神农的科学态度和献 身精神。
读一读
炎帝 姓氏 中华民族
巡视
开创者
巨蟒
豺狼虎豹
神农氏
Hale Waihona Puke 疾病缠身朽木 咀嚼 天旋地转
神鞭
恢复
陡峭
灵芝草
山崖
中毒 据说
嚼出草汁
高耸入云
峡谷
古代传说中,有一 位炎帝,他发现了稻、 稷、豆、黍、麦等五谷, 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 耕种和收割,人们尊他 为神农。今天我们来学 习有关神农的故事。
神农祭坛
思考
(1)人们为什么又把炎帝叫做“神农氏”呢? (因为他是中华民族农业的开创者,也是中 华医药的始祖) (2)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什么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治病的各种草药,写成了《神农 本草》)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在女娲补天之后,不知过了多少年,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出生一个小孩,就是神农氏,他长大后成为部落首领。
那时候,人们得病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只能靠自己体力抵抗,有的只好等死。
神农想到天帝的花园有奇花异草,说不定可以治病。
便决定上天去。
那时候上天有两条路:一条从昆仑山上去;另一条从都广之野顺着一株叫建木的大树爬上去。
神农选择了从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庭。
他选了一大捧瑶草,在走出花园时,碰到了天帝,天帝说这点瑶草治不了多少人的病的,给了他一根神鞭,可以用这赭鞭识别草药药性。
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据说在中国湖北西部,至今都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地方,那山就叫神农原。
有一天,神农看到一种树叶,正好他口渴了,顺手摘了几片放在嘴里咀嚼。
这一嚼,还真解渴,神农又扯了几把咀嚼着。
他感觉肚子里上上下下有东西在摩擦。
他肚子是透明的,看到小叶儿把他的胃擦洗得干干净净。
这一发现。
使他非常高兴。
他断定这小叶儿既解渴,又能解毒,他决定改鞭药为尝药,如果遇毒,就用它来解救。
他把小叶叫“查”(查巡的意思)。
后世人读白话了,叫成了“茶”。
神农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尝着百草。
回到了烈山。
神农尝百草,经常要中毒,都多亏了“查”解救了他。
据说被他尝过的花、草、根、叶,就有三十九万八千种。
他下决心要尝遍所有的草。
这一天,他忽然发现一株攀在树上的藤状植物,开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那叶子还会一张一缩,他奇怪极了,就采了一些叶子放在嘴里咀嚼着。
谁知这是一种有剧烈毒性的药草,叫断肠草。
神农就这样死去了。
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的天然药库山脉,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这带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湘教版语文二上《神农尝百草》ppt课件

四者之间的关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 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 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 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 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 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的。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 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 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 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语言积累与建构 3.语言梳理与整合 5.发展逻辑思维 7.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 9.美的表达与创造 11.理解多样文化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和草药,人类的生活会怎样?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017第十七课 神农尝百草

一次,神农尝了“断肠草”。这种草有毒, 他来不及吃解毒药,就中毒死了!神农是为人类 的健(jiàn)康(kānɡ)而死的,人们永远纪念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尝百草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他发 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 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介绍神农及其名字的由来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9:41:2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2021/9/122021/9/122021/9/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22021/9/12September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
《神农尝百草》PPT课件 (共13张PPT)

•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
工作座右铭
•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
激励自己的名言
•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 从这里你觉得神农是个怎么样的人?
拓展延伸
• 读读最后一句话,你想 对神农说什么?
练一练
• 用下列的字组词。
• 治( ) ( • 尝( ) (
) 病( )( ) ) 健( )( )
说
神农是为人类的健康而死 的.
人们永远纪念他.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 把这两个句子连起来吗?
知识链接
•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
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
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是 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三年级语文教案 神农尝百草【省一等奖】

神农尝百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神农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神农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
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他发现了稻、稷、豆、黍、麦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他为神农。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神农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传说引入本文,使同学们了解关于神农的故事。
二、生词学习。
熟读课文,认识本文的生字词。
帝氏族创疾狼据汁毒恢芝设计意图:学习本文的生字。
三、初读感知。
1、介绍神农及其名字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yán)帝(dì)。
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
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治(zhì)疗疾病(bìnɡ)的各种草药。
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寒是热。
为此,他曾经一天里中毒70次,幸亏他及时吃下解毒药,才没有被毒死。
神农摸清了百草的药性,配成药方,传给后人。
于是,人类有了医治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一次,神农尝了“断肠草”。
这种草有毒,他来不及吃解毒药,就中毒死了!神农是为人类的健(jiàn)康(kānɡ)而死的,人们永远纪念他。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神农对人类有些什么贡献。
他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类草药,他还发现了五谷,制作了农具,还教人们耕种和收割等。
设计意图:阅读本文,初读感知,了解神农对人类有些什么贡献。
四、课文学习。
1.学生思考:(1)人们为什么要把太阳神炎帝叫做“神农”呢因为他发现了五谷,制作了农具,还教人们耕种收割。
(2)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什么重要贡献他发现了治病的各种草药。
2.师生一起探讨:神农是怎样发现这些草药的神农有一次一天里中毒70次,幸亏他及时吃下了解药,才得以活下来。
《神农尝百草》PPT优秀课件

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
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 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
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
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
•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 从这里你觉得神农是个怎么样的人?
拓展延伸
• 读读最后一句话,你想 对神农说什么?
练一练
• 用下列的字组词。
• 治( ) ( • 尝( ) (
) 病( )( ) ) 健( )( )
说
神农是为人类的健康而死 的.
人们永远纪念他.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 把这两个句子连起来吗?
知识链接
•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