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尘器 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LMC布袋除尘器说明书

LMC布袋除尘器说明书

太钢一钢LMC5200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说明书浙江永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一、概述LMC系列脉冲袋式除尘器,具有技术先进、结构新颖、安装方便、易于调试、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

它综合了分室反吹和喷吹脉冲清灰的优点。

采用程序控制,实现分室脉冲清灰,并可不停机检修和更换滤袋,在冶金、电力、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

脉冲喷吹按程序时间动作,分室进行反吹,又可分室离线检修,不影响除尘器正常工作。

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1、尘器型号LMC52002、过滤面积:5200m23、除尘器室数:12室4、过滤风速:12米/分5、处理风量:31.2~62.4万米m3/时6、除尘器阻力:1000~1200Pa7、入口含尘浓度:≤30g/m38、滤袋规格:φ130×60009、滤袋材质:聚脂针刺毡10、滤袋条数:2016条11、入口允许温度:≤120℃12、脉冲阀数量:144个13、氮气用量:5-7Mpa14、氮气压力:0.2-0.4Mpa15、除尘器净化效率:99.5%-99.9%16、除尘器外形尺寸:18000*9600*125000mm二、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基本结构本除尘器主要由箱体、滤袋室(含滤袋装置)、灰斗、进出风烟道、清灰装置、压缩空气系统及栏杆、爬梯等组成。

(1)箱体箱体主要是固定袋笼、滤袋及气路元件之用,并制成全密闭形式。

箱体顶部做成斜面,可防止积水。

顶部盖板设计成活动形式,安装和更换袋笼、滤袋全部在这里进行,十分方便。

箱体内又分成6个室,相互之间用钢板隔开,以实现离线清灰。

每个室均设有一个垂直提升阀,以通断烟气流。

(2)滤袋室滤袋室主要用来容纳袋笼和滤袋,并形成一个过滤空间。

(3)灰斗灰斗布置在滤袋室下部,它用来存放收集下来的粉尘。

下设有双层气动卸灰阀,用来锁气。

(4)进出风烟道进出风烟道布置在除尘器侧面,它制成一体,中间有一斜隔板隔开,上部为出风烟道,下部为进风烟道。

进风烟道下部每室均设有风量调节阀(进风管检修阀),出风烟道上部设有垂直提升阀。

6吨布袋除尘器说明书

6吨布袋除尘器说明书

布袋除尘器安装使用说明书编制:窦广源审核:王廷军审批:任东亮哈尔滨光明除尘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16年3月目录一、设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作原理 (4)1.3、结构形式 (4)二、操作说明 (6)三、维护与检修 (9)3.1、维护内容 (9)3.2、检修内容 (11)3.3、注意事项 (13)四、故障判断与常见故障处理 (13)4.1、故障判断 (13)4.2、常见故障处理 (16)(1)除尘器设备阻力明显高于正常值。

(16)(2)除尘器阻力明显低于正常值 (17)(3)排气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 (17)(4)滤袋破损的几种情况 (18)布袋除尘器使用说明书哈尔滨光明除尘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技术简介1.1技术参数型号 处理风量(工况) M ³/h 过滤风速 M/min 过滤面积 M ³ 滤袋规格 mm 滤袋数量 个 分室数 个 设备阻力 pa 除尘效率 % 进口含尘浓度 g/Nm ³ 排放浓度 Mg/m ³ 烟气温度℃ 脉冲阀数量 个 脉冲阀规格 箱体耐压等级 pa 喷吹压力 pa 压缩空气量 M ³/min6t 布袋 3000 1.02 480 ф130*2500 4 ≤1400 ≥9535 <50 160 2” -70000.2-0.4 2 10t 20t 35t 40t1.2、工作原理含尘烟气由进风口经中箱体下部进入灰斗,部分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碰撞、自然沉降等作用直接落入灰斗,其它尘粒随气流上升进入各个袋室。

经滤袋过滤后,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从滤袋内部经过袋口、上箱体、出风口由引风机排入大气。

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5.布袋除尘器的选型和设计(方案设计里要说明为什么选用布袋除尘器)5.1袋式除尘器的选型布袋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虑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采用滤纸或玻璃纤维等填充层作虑料的空气过虑器,主要用于通风及空气调节方面的气体净化。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其除尘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主要从结构型式、通风方式、滤袋形状、滤料、清灰方式和运行方式六个方面进行选型。

5.1.1结构型式除尘器的进口布置有上进气和下进气两种方式,上进气气流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有利于粉尘的沉降,在滤袋上形成均匀粉尘层,过滤性能好,但结构较复杂,且不易调节滤袋张力。

配气需设置两层花板,成本及设备费用高,安装复杂且花板易积灰,灰斗易滞留空气,增加结露的可能性。

而下进气结构较简单,能避免上进气出现的缺点,也是现在运用较多的进气方式,其具有气流稳定、滤袋安装容易调节等优点。

故本次的设计选择下进气。

5.1.2通风方式正压式除尘器设在风机正压段,含尘气体流经风机压入除尘器,使除尘器在正压下工作。

其构造简单,节省管道。

但因含尘气体通过风机,风机叶片磨损较大。

负压式除尘器设在风压负压段,除尘器内空气被风机吸出形成负压,风机吸入的是净化后的气体,对风机叶轮磨损较小,并且不易发生因附着粉尘而产生的喘振等类事故。

因为我们处理的粉尘粒径分布范围较大,不易使用正压式,所以选择负压式除尘器,即将风机装在除尘器之后。

5.1.3滤袋形状布袋除尘器按照虑袋的形状主要分为扁袋和圆袋2种型式。

扁袋形式较多,单位体积过滤面积大,结构紧凑,但结构复杂,清灰换袋困难,制作要求较高,虑袋之间易堵塞,清灰效果常不如圆袋。

而采用圆袋受力均匀,支撑骨架及连接简单,清灰所需动力小,检查维护方便。

故本次的除尘系统选择圆袋除尘器。

5.1.4滤料滤料式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

选择滤料时必须考虑含尘气体的特征,如颗粒和气体性质(温度、湿度、粒径和含尘浓度等)。

布袋除尘器说明书(1)

布袋除尘器说明书(1)

布袋除尘器使用说明布袋除尘器的原理、构造和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及辅助设备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便使操作人员能正确了解使用该型除尘器供调试与使用时使用。

一、概述除尘器由上箱体、中箱体、灰斗、导流板、支架、滤袋组件、喷吹装置、离线阀、卸灰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含尘气体由进风烟道各入口阀进入各单元箱体,在箱体导流系统的引导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进入中箱体过滤区,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透过滤袋,经上箱体、提升阀、出风烟道排出除尘器,经过风机和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随着过滤工况的进行,当滤袋表面积尘达到一定量时,由清灰控制装置(定时、手动控制)按设定程序,控制当前单元离线,并打开电磁脉冲阀喷吹,抖落滤袋上的粉尘。

落入灰斗中的粉尘进入输灰系统。

二、工艺流程除尘器利用滤料捕获烟气中的尘粒。

滤料捕获尘粒的能力决定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因此,整个除尘器的工艺流程可以简单描述为通过对经过除尘器的含尘气流的阻力的控制,使滤料保持最大的捕获尘粒的能力,此控制即为周期性地对布袋清灰,防止气流阻力过大。

气流在进入风箱后经过各入口阀直接进入各箱体进行过滤,气流流量由各过滤室的压力自行调整,在灰斗上设有进风管,气流由此进入过滤室,灰斗进风管中的气流分配系统将气流均匀地分布到过滤室的整个截面。

过滤室中由花板分隔成净气室(上箱体)和含尘室(中箱体)两部分。

滤袋安装在花板上。

含尘气流在穿过滤袋进入净气室(此过程即为过滤过程或称为除尘过程)时,滤袋外表面即留下一层灰层(布粉层)。

与滤袋材质相比,灰层更为细密。

事实上,小的尘粒是由灰层捕获的,否则就能穿过滤袋。

因此,新的滤袋在刚投入使用时,将有极细微的尘粒穿透滤袋逃逸,在烟囱口形成羽状烟,当布粉层形成后,羽状烟即消失。

为防止滤料的压力降过大,必须周期性地对滤袋进行清灰。

滤袋清灰并不是将滤袋上的灰层全部彻底清除,清灰后将残余少量由极细微尘粒组成的布粉层,用于下一除尘过程中捕获较小尘粒。

布袋除尘器 设计说明书

布袋除尘器 设计说明书

布袋除尘器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目: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设计学院:___。

系:环境工程系专业班级:环工121班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2015-06-29——2015-07-03指导教师:___。

职称:学院审核(签名):审核日期:目录一、概述1.大气污染的概念2.大气污染的分类3.大气污染的危害4.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一、概述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大气环境中的物质浓度、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

大气污染的种类繁多,包括气体污染、颗粒物污染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设计车间布袋除尘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过滤和捕集颗粒物,将废气中的颗粒物去除。

在设计车间布袋除尘系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废气流量、粉尘浓度、布袋材料等。

设计合理的车间布袋除尘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设计一套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能够满足车间的实际生产需要。

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的车间布袋除尘系统的处理效率不低于90%。

2.设计的车间布袋除尘系统的过滤速度不大于1.0m/min。

3.设计的车间布袋除尘系统的运行成本不高于同类设备的平均水平。

四、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车间布袋除尘系统,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生产需要和环境保护要求,力求设计出高效、低成本的车间布袋除尘系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除尘的必要性在工业生产中,随着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扩大,各种粉尘、烟尘、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也越来越多。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除尘处理,保障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布袋袋式除尘器设计书

布袋袋式除尘器设计书

布袋袋式除尘器设计书二、工艺的选择:袋式除尘器的特点:1、对细粉尘除尘效率高,一般达99%以上,可以用在净化要求很高的场合;2、适应性强,可捕集各类性质的粉尘,且不因粉尘的比电阻等性质而影响除尘效率,适应的烟尘浓度围广,而且当入口浓度或烟气量变化时,也不会影响净化效率和运行阻力;3、规格多样、使用灵活。

处理风量可由每小时几百到几百万立方米;4、便于回收物料,没有污染、废水等二次污染;5、受滤料的耐温,耐腐蚀等性能的限制,使用温度不能过高,有些腐蚀性气体也不能选用;6、在捕集粘性强及吸湿性强的粉尘或处理露点很高的烟气时,容易堵塞滤袋,影响正常工作;7、采用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P84等耐高温滤料时,可在20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运行;8、对粉尘的特性不敏感,不受粉尘及电阻的影响。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袋式除尘器的应用围越来越广泛,目前已能利用袋式除尘器来处理高温、高湿、粘结、爆炸、磨蚀性烟气,甚至过滤含有超细粉尘的空气。

三、袋式除尘器的组成: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

它主要由上部箱体、中部箱体、下部箱体(灰斗)、清灰系统和排灰机构等部分组成。

四、袋式除尘器的原理:袋式除尘主要是应用含尘气流从下部孔板进入圆筒形滤袋,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时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

细微的尘粒(粒径为1微米或更小)则受气体分子冲击(布朗运动)不断改变着运动方向,由于纤维间的空隙小于气体分子布朗运动的自由路径,尘粒便与纤维碰撞接触而被分离出来。

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的方法来实现过滤。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且下进气袋式除尘器是含尘气体由除尘器下部进入,气流自下而上,大颗粒粉尘直接落入灰斗减少滤袋的磨损,延长了清灰间隔时间,下进气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较广。

选择上进气的理由:1粉尘在袋迁移距离远,形成粉尘层较均匀,过滤性能好。

LMC布袋除尘器说明书

LMC布袋除尘器说明书

LMC布袋除尘器说明书Titl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User Manual1. Introduction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i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dust collection system designed to remove airborne particles and contaminants from industrial processes. This user manual provides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the install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2. Safety PrecautionsBefore installing or operating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please ensure that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the following safety precautions:- Read and follow all instructions provided in this manual.- Wear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uch as gloves and safety glasses, when working with the dust collector.- Always disconnect the power supply before performing any maintenance or repair. - Do not operate the dust collector in an explosive or hazardous environment.- Keep the work area clean and free from debris to prevent accidents.- Do not touch any moving parts of the dust collector when it is in operation.- If any abnormalities or malfunctions are detected, immediately cease operation and contact a qualified technician for assistance.3. Installation3.1 Location selectionWhen selecting a location for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actors:- Adequate space fo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Proper ventilation and access to electrical power.- Distance from potential sources of contaminants.- Noise considerations for nearby personnel or equipment.3.2 AssemblyFollow these steps to assemble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Unpack all components of the dust collector and ensure that all necessary parts are present.- Install the dust collector base on a level surface, ensuring stability and proper alignment of the mounting holes.- Attach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s to the designated openings on the dust collector, using appropriate fittings and seals.- Install the baghouse filter bags and ensure proper alignment and tight sealing of the baghouse doors.- Connect the electrical wiring to the dust collector according to the provided wiring diagram.4. Operation4.1 Starting upBefore starting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ensure that all installation steps have been completed and verified. Follow these steps to start the dust collector:- Ensure that the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and turned on.- Check that the baghouse doors are securely closed.- Press the start button on the control panel to initiate the dust collector's operation.4.2 Normal operationDuring normal operation,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should function as follows:- Airborne particles and contaminants are drawn into the dust collector through the inlet pipe.- The particles and contaminants are trapped by the filter bags, while clean air is released through the outlet pipe.- The collected particles are periodically removed from the filter bags using a cleaning mechanism (e.g., pulse-jet cleaning).- The dust collector continues to operate until manually stopped or until predetermined conditions (e.g., pressure drop) are reached.5. MaintenanceTo ensure optimal performance and longevity of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regular maintenance is necessary. Follow these guidelines for maintenance tasks:- Regularly inspect the filter bags for signs of damage or excessive dust accumulation. Replace any damaged or worn-out bags.- Clean the dust collector and surrounding area regularly to prevent the build-up of dust and debris.- Check and clean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s to ensure unrestricted airflow.- Inspect and lubricate the moving parts of the dust collector as recommended.- Periodically check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and tighten any loose connections.- Keep a record of all maintenance tasks performed, including dates and details for future reference.6. TroubleshootingIf any issues or malfunctions occur with 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refer to the troubleshooting guide provided in this manual. Common issues may include excessive pressure drop, poor collection efficiency, or abnormal noises. If the issue cannot be resolved using the troubleshooting guide, contact a qualified technician for further assistance.7. ConclusionThe LMC Baghouse Dust Collector is a high-quality dust collection system designed to provid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operation. By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provided in this user manual, you can ensure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dust collector. Should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or concer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 for assistance.。

布袋式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布袋式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袋式除尘器,是过滤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采用纤维织物作为滤料的空气过滤器,在工业除尘方面应用较广。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虽然作为古老的除尘方法之一,但由于其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越广的应用。

二.设计数据及任务:某燃煤锅炉除尘系统的设计:该锅炉为电厂使用的锅炉为NG-130/39-2型固体排渣煤粉炉,锅炉的产汽量为130t/h,设计煤种为褐煤,飞灰的电阻率为1.23×1012Ωcm(温度为172o C),飞灰真密度为2.2g/cm3,飞灰的粒径分布见表2.1。

表2.1 粉尘的粒径分布设计一台袋式除尘器。

三.袋式除尘器的选型计算(1)烟气量的计算。

该锅燃煤一吨可产4.9吨蒸汽,则可由产汽量为130t/h,可查得需燃烧26.5吨褐煤。

设该褐煤产地为辽宁平庄,由其煤质分析知,可算出烟气流量为130115m3/h。

若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则灰尘质量为5342kg/h。

(2)滤料的选择烟气温度为172o C,即445K,故选择可以在523K下长期使用的玻璃纤维作为滤料,具有过滤性能好,阻力低,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便宜等优点。

(3)袋径及长径比袋径取d=300mm,滤袋的长度取L=5m,则长径比L/D=5/0.3=16.7.在5-40之间,符合要求。

(4)计算过滤面积逆气流反吹清灰取v f=1.0m/min,则总过滤面积由烟气流量和过滤面积选择除尘器型式的选择DDF-3000型袋式反吹除尘器,6个过滤小室。

(5)确定滤袋尺寸:直径d=0.3m,高度l=5m,则每条滤袋面积a:滤袋条数:单室滤袋条数:n=77条。

取n=80条,一个小室中,将滤袋分为4组,由5列4排组成一组,每组之间留有400mm宽的检修人行道,编排滤袋和壳体间也留有200mm宽的检修人行道。

由此可计算出小室的B×L=4200×3500mm,过滤面积为(6)核算过滤气速在0.5-2.0m/min的范围内,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目: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设计学院:环化学院系:环境工程系专业班级:环工121班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2015-06-29——2015-07-03指导教师:李丹职称:学院审核(签名):审核日期:目录一、概述 (3)1、大气污染的概念 (3)2、大气污染的分类 (3)3、大气污染的危害 (3)4、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 (4)5、除尘的必要性 (4)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5)1、设计目的 (5)2、设计任务 (5)3、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5)4、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 (7)5、管道设计的原则 (7)三、袋式除尘器除尘方式的选取与布置 (8)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 (8)2、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9)3、袋式除尘器的缺点 (10)4、袋式除尘器方案设计 (10)4.1进气方式的确定 (10)4.2进气过滤方式的确定 (11)4.3滤料的确定 (11)四、集气罩的设计 (11)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11)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12)3、集气罩设计小结 (13)五.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 (13)1、过滤面积的确定 (13)2、滤袋的排列和平面布置的确定 (13)2.1滤袋长度的确定 (13)2.2滤袋的排列与间距 (13)3、清灰装置的确定及计算 (14)4、灰斗高度的确定 (16)5、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的计算 (16)六、管道设计及风机选择 (17)1、管道的初步设计及压损的确定; (17)2、选择风机和电机 (22)七、主要参考资料 (23)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的标准状态是指:摄氏温度0°C,大气压力101.325kPa。

标准大气中主要含氮气(体积分数78%)和氧气(体积分数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由于自然界变化或人类活动生产过程产生的对人类及人类生存环境产生污染的物质进入大气(如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有机物等),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这种现象就叫做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的分类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大致可分为四类:①局部地区污染,指局限于小范围的大气污染,如受到某些烟囱排气的直接影响;②地区性污染,是涉及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如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的大气受到污染;③广域污染,是涉及比一个地区或大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大气污染;④全球性污染,是涉及全球范围(或国际性)的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的危害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根据粒径的大小可以分为TSP、PM10、PM2.5。

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人体,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

(1)TSP。

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

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2)PM10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3)PM2.5。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4、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近的说来,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碳氢化物等,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近年来因为大气污染造成的疾病不胜枚数,大气污染主要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大气污染物的某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氟氯烃等,会引起硫酸烟雾、温室效应等。

硫酸烟雾可以腐蚀建筑、公共设施等,减短其使用时间,无疑增加了财政负担;温室效应是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上升,对植物灯的生存形成了威胁。

大气污染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一个良好打空气条件,对人、动物、植物的生存都是有重要意义。

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迫在眉睫,现应把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除尘的必要性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

对于向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有些人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所以工业粉尘几乎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的呼吸道疾病。

粉尘对健康的影响1、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

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2、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

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3、致癌作用:接触如镍、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皮癌。

4、感染作用:有些有机粉尘如破烂布屑、兽皮、谷物等粉尘常附有病原菌,如丝菌、放射菌属等,随粉尘兹人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等。

5、对肺部的作用: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产生的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

做好除尘工的保护措施是必要的,但是这不是最根本的方法因为其本身局限性和劳动性质的限制,并不能最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其根本是做好工作环境的环保工作,可以安装除尘设备,除尘系统是现阶段相对完善的环保措施,有效的减少粉尘的排放,从而改善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提高人生活的环境状况和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2、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2、立面布置图一份;3、布袋除尘器三视图;3、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1、设计题目:车间除尘系统设计;2、课题已知条件;(1)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2)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污染源:立方体长×宽×高=1200×600×1000操作条件:20℃ 101.3KPa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3)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4)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 K=0.15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4、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通风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范围不受有害物的污染,并且造成符合要求的空气环境。

典型的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通常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5、管道设计的原则根据蒋文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管道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管道系统布置应从总体布局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力求简单、紧凑,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减少占地空间,适用、美观、节省投资。

2. 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行敷设,并应尽量沿墙或柱子敷设。

管径大的或保温管道应设在靠墙侧。

3. 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施工、运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一般不小于100-200mm。

4. 管道应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启闭;应不妨碍设备、管件、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应不妨碍起重机的工作。

5. 管道通过人行道时,与地面净距应不小于2m。

6. 除尘管道力求顺直,保证气流畅通。

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连接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入;三通管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

7. 进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时,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8. 对并联管道进行阻力平衡计算,除尘系统小于10%,否则进行管径调整。

三、袋式除尘器除尘方式的选取与布置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袋式除尘器是利用多孔的袋装过滤元件从含尘气体中捕集粉尘的一种除尘设备。

主要由过滤装置和清灰装置两个部分组成。

前者的作用是捕集粉尘;后者则用以定期清除滤袋上的积尘,保持除尘器的处理能力。

通常还设有清灰控制装置,是除尘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程序清灰。

通常认为袋式除尘器对尘粒的捕集分离包括两个过程。

1、过滤材料对尘粒的捕集。

这一过程中包括观星碰撞效应、截留效应、扩散效应、静电效应、筛滤效应、重力沉降效应。

一般粒径较大的粉尘主要依靠碰撞效应捕集。

当含尘气流接近滤料的纤维时,秋柳流线围绕捕集纤维迅速拐弯,其中较大的例子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偏离了流线,继续沿着原来的运动方向前进,同捕集纤维发生碰撞而被捕集。

惯性碰撞是过滤除尘的主要机制之一,而尘粒能否同捕集纤维发生碰撞主要取决于运动粒子所具有的惯性力的大小,为了提高惯性碰撞效应,可以适当提高通过滤料的气流流速。

对于具有一定尺寸直径的尘粒,质量可以忽略的尘粒,如果所依据的流线把他们带到距捕集纤维表面d/2以内的距离就会被捕集。

在气流中对于粒径小于1μm的尘粒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撞击,使其产生布朗悦动。

这种尘粒无规则的运动,吃了可能产生尘粒之间的凝集外,还有向低浓度区扩散的趋势。

由于捕集纤维表面的浓度较低,所以小尘粒向着纤维表面扩散,并与纤维碰撞而被捕集。

当过滤速度较高时,扩散效应就会下降。

有许多人造纤维编织的滤料,当气流穿过时,由于摩擦产生静电现象,同时有许多粉尘在输送过程中也会由于摩擦或其他几只使其带有电荷,这样就可能在滤料和尘粒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尘粒随着气流趋向滤料时,由于库仑力作用,促使粉尘和滤料纤维碰撞并增强滤料对粉尘的吸附力而被捕集,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