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检验——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检验推断教学设计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六课时离子检验与推断〖复习目的〗〔1〕能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响,鉴别常见离子。
〔2〕能根据反响现象和离子反响进展离子的综合推断。
〖教学重点〗常见离子的检验与综合推断〖教学难点〗离子的综合推断〖教学过程〗【知识精讲】1、离子的检验离子的检验是为确定某一种或者者几种离子的特性而进展的实验。
检验离子时除了要考虑各离子的特征反响外,还要注意排除离子间可能存在的干扰。
〔1〕常见的阳离子的检验①常规检验法a、用NaOH溶液能检验出Cu2+、Fe3+、Fe2+、Al3+、NH4+Cu2+:产生蓝色沉淀Fe3+:产生红褐色沉淀Fe2+: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Al3+: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参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又会迅速消失NH4+:一一共热,生成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b、焰色反响用焰色反响可以检验溶液中的K+和Na+。
K+: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Na+:火焰呈黄色②特殊检验法Fe3+:参加KSCN溶液呈红色Fe2+:参加KSCN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呈红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①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OH-: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②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32‾:①参加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②参加稀盐酸后,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SO42‾:先参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参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32‾:参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参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③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Cl-: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r-: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沉淀I-: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④利用某些特征反响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2、离子的推断利用离子反响进展物质的推断是推断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既考察了常见离子的典型性质,又考察考生的推断才能。
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案

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案教案: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2.掌握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能够进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实验操作。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准备试剂: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银硝溶液、酒精溶液、稀盐酸、硝酸仪器:试管、试管夹、滴管、移液管、玻璃棒、黄色沉淀试管(黄铜片装饰)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询问生活中常见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的例子,引出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黑板或幻灯片,简要介绍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并解释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3.检验方法的学习(15分钟)3.1氯离子的检验方法:(1)纸张法:将待检溶液滴在蓝色或白色的滤纸上,然后滴入几滴银硝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溶液中有氯离子的存在。
(2)氯气法:将待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并通过一根玻璃棒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将一片黄色沉淀试管缓缓倒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酒精溶液,出现白色的烟雾状氯气即表示溶液中有氯离子的存在。
3.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1)钡试剂法:将待检溶液加入硝酸和稀盐酸溶液,然后加入钡试剂,若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有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2)双氯化钠法:将待检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双氯化钠溶液,若溶液变为无色,则表明有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4.实验操作(30分钟)4.1氯离子的检验:4.1.1纸张法:(1)取一小滴待检溶液滴在蓝色或白色滤纸上。
(2)在滴有待检溶液的位置滴入几滴银硝溶液。
(3)观察滴点的颜色变化。
4.1.2氯气法:(1)取一小瓶待检溶液与稀盐酸一起倒入试管中。
(2)用一根玻璃棒搅拌试管中的溶液。
(3)放置一段时间,沉淀试管排出液体。
(4)缓缓将沉淀试管中的沉淀倒入试管中。
(5)加入酒精溶液并观察试管的颜色变化。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高一化学教案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一.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离 子 检 验 方 法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Na +、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Ba 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 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Mg 2+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 4Cl 溶液。
Al 3+能与适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 溶液。
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 沉淀,不溶于稀 HNO 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 3)2]+。
NH 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 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 3气体。
Fe 2+能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 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 2++Cl 2=2Fe 3++2Cl -Fe 3+能与 KSCN 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Cu 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 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 沉淀。
含Cu 2+溶液能与Fe 、Zn 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二.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 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 3)2]+。
Br -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 2,使淀粉溶液变蓝。
化学实验教案:离子的检验方法 (2)

化学实验教案: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的检验方法引言: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中,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而必备的内容之一。
离子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参与单位,通过合理的检测方法可以明确其存在与否,进而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反应行为。
本文将介绍离子的检验方法,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化学试剂检测、沉淀反应等相关内容,并提供示范实验教案。
一、阳离子检测方法1. 氯根离子(Cl-):银镜法氯根离子可通过银镜法进行检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少量氯仿并振摇均匀;②加入硝酸银溶液;③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或出现黑色反应产物。
2. 硫酸根离子(SO42-):巴拉罗法硫酸根离子可以使用巴拉罗法进行检测。
操作步骤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丁醇和酚酞溶液;②加入巴拉罗试剂(硝酸溴溶液);③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反应。
3. 碳酸根离子(CO32-):二氧化碳法碳酸根离子的检测可通过二氧化碳法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②加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并用硫酸钠试纸测试气泡中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4. 铵离子(NH4+):镁盐法铵离子可以使用镁碱金属试剂进行检测。
操作步骤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凯夫拉特试剂(氨水含锌盐);②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或出现火花反应。
二、阴离子检测方法1. 氯离子(Cl-):银盐法氯离子可以使用银盐法进行检测。
实验步骤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②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2. 碘离子(I-):氯仿法碘离子可以通过氯仿法进行检测。
具体操作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少量浓硫酸;②用氯仿抽提,得到橙黄色有机相;③加入浓氨水,观察是否产生紫色溶液。
3. 硫离子(SO42-):铁盐法硫离子可以通过铁盐法进行检测。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取待测试溶液,加入盐酸和亚硝酸钠溶液;②加入硫代硫酸钠试剂(太阳水),观察是否产生黑色沉淀或变为紫红色。
4. 碳酸根离子(CO32-):盐酸法碳酸根离子的检测可利用盐酸法进行。
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出-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

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出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测方法。
2.熟悉离子的检测过程。
二、实验原理混合溶液中离子的检测是化学分析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离子的检测通常包括预处理、试剂加入和检测三个步骤。
1. 铅离子(Pb2+)的检测铅离子可以用碘离子检测。
原理是当碘离子与铅离子结合时,会产生棕红色的沉淀,可以用来检测铅离子。
2. 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测硫酸根离子可以用钡离子检测。
原理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时,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测硫酸根离子。
三、实验步骤1. 铅离子(Pb2+)的检测1.取混合溶液5 mL,加入2-3滴氯化钠溶液,然后加2-3滴碘化钾溶液。
2.观察是否有棕红色沉淀的产生,如果有,则表示混合溶液中含有铅离子。
3.如果无法观察到棕红色沉淀,可以用硫代硫酸钠法作进一步检验。
2. 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测1.取混合溶液5 mL,加入5-6滴硝酸银溶液。
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的产生,如果有,则表示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四、实验注意事项1.碘化钾溶液是有毒的,要小心使用。
2.硝酸银溶液是腐蚀性的,要防止滴入手中,同时要注意防止光照。
3.实验过程要逐步添加试剂,一次性加入过多可能掩盖检测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检测出混合溶液中的铅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在实际工作中,了解离子的检测方法,可以为进行环境、水质污染等方面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实验拓展1.横向比较其他含铅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溶液,是否能够实现准确检测。
2.实验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否会有其他反应,出现一些误差和不确定性。
七、实验小结本实验主要介绍了混合溶液中铅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到除了常规的检测方法外,还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出更多潜在的污染物。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使用和安全防范。
八、参考资料1.沪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 同步辅导教材2.高中化学实验技能教程。
高中化学离子检验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检验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离子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独立进行离子检验实验。
教学内容:
1. 离子检验的基本原理
2.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 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为今天的离子检验实验做铺垫。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介绍离子检验的原理: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可观察的沉淀或气体,从而确定其存在。
2. 详细介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包括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铁离子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准备实验物品:氯化铁、硝酸银、硫酸氢钠、硫酸铵等。
2. 进行离子检验实验,根据离子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 利用观察结果确定离子的存在或不存在。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各离子的检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离子检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掌握的离子检验方法,设计一个离子检验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六、结束语(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加深对离子检验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离子检验实验,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加深对离子性质的理解。
3.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离子检验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离子检验初中教案

离子检验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试剂进行离子检验。
3.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教学重点:1. 离子检验的基本原理。
2. 常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技巧。
2. 不同离子之间的干扰。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试剂瓶、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锌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问:如何判断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离子检验的基本原理:根据离子的特性和反应规律,选择适当的试剂,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2. 讲解常用试剂和实验现象:a) 氢离子: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若溶液变红,说明存在氢离子。
b) 氢氧根离子:使用酚酞试液,加入硫酸铜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存在氢氧根离子。
c) 碳酸根离子:使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若产生气泡,说明存在碳酸根离子。
d) 氯离子:使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氯离子。
e) 硫酸根离子:使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硫酸根离子。
f) 铵根离子: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存在铵根离子。
g) 铜离子: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存在铜离子。
h) 铁离子: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存在铁离子。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给定的步骤进行离子检验。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2. 学生评价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不同离子之间的干扰。
离子检验教案初中生物

离子检验教案初中生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的概念和性质;
2.学会进行离子检验;
3.了解离子检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离子的定义和特点;
2.离子检验的方法;
3.离子检验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离子的特点和性质;
2.离子检验的方法;
3.离子检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试剂瓶、试管、滴管等;
2.实验药品:铁盐、硫酸钠、氢氧化钠等;
3.实验辅助资料:离子检验的步骤和操作说明。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离子的概念;
2.讲解:介绍离子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离子检验的方法;
3.实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离子检验实验;
4.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思考离子检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5.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离子检验的理解。
六、实验步骤:
1.取一些铁盐溶液倒入试管中;
2.加入一些硫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加入一些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4.根据观察结果来判断离子含量。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溅出溶液;
2.实验器材要清洁干净,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操作时要仔细观察,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以上是离子检验教案的范本,希朝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离子的检验(第一课时)
上海市实验学校胡玲燕
上课时间:2013.12.17
下午:13:00-13:40 一、学情分析
本章是物质检验的实验专章,也是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的最后一章,由于会考的需要,把这一章提前到高二上学期,由于学生已刚刚学完高二第10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定量的认知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章再继续学习物质的检验,定性的认知物质。
让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探究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对化学的科学价值有更新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预估的学生状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13.1离子检验的第一课时,通过讨论5种阳离子和3种阴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形成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再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对单一物质进行鉴定,从而熟练的掌握物质鉴定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节以实验贯穿于始终的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单一离子检验的方法和单一物质鉴定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所以本课一开始用情景“如何检验出市售治疗贫血的药品——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引入新课,采用问题导引的探究教学模式,设计系列活动,让学生把几种常见的阴阳离子的特征按沉淀、气体、显色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检验的方法有沉淀法、气体法、显色法。
在突破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检验的难点上通过实验抛出疑问,进而讨论出排除干扰离子的技巧,从而总结出两个最佳搭档分别是硝酸银/稀硝酸、氯化钡/稀盐酸,接着由学生自己形成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为今后的其他离子的检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某化肥成分的鉴定,掌握和总结单一物质鉴定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最后通过兴趣实验,完成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测定来拓展思维,与课前提出的问题形成呼应,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化学检验的意义和价值,也为后面学习多种物质的鉴别方法做好铺垫。
最后通过了解现代化检验仪器和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检验,让学生拓展视野,充分了解化学学科的魅力,感悟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阴、阳离子检验的原理,学会检验常见阴、阳离子。
2、理解单一物质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单一物质鉴定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1、认识单一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描述单一物质鉴定的检验过程。
3、在物质检验中,认知从现象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物质检验在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价值。
2、感悟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现象的科学态度,体验自身设计实验、动手操
作获得结论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
1、单一离子的鉴定原理和一般方法。
2、单一物质鉴定的原理,实验步骤的形成和依据现象进行的推理。
五、教学难点
单一离子中SO42—的鉴定原理。
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
六、媒体和实验
黑板、多媒体、实验所需各种试剂(未知成分的化肥、KSCN、NaOH、BaCl2、稀HCl、稀HNO3、AgNO3、红色石蕊试纸,试管、药匙、酒精灯等)
七、教学情境
展示一盒市售的治疗贫血的补铁剂,如何测定其中的铁元素呢?
八、 流程图:
讨论1
九、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简单了解贫血患者需要补铁,用如何检验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引入新课。
讨论1:通过确定一瓶调料是什么?区分两瓶调料,哪瓶是醋,哪瓶是料酒?理解什么是鉴定?什么是鉴别?
2、如何检验常见的单一离子?
活动1:找离子特征,根据生成沉淀、生成气体、反应过程中有颜色变化,把8种离子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得出离子检验的三类方法。
讨论2:通过教师演示往碳酸钠里加硝酸银,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来讨论鉴定氯离子时需要用稀硝酸和硝酸银做最佳搭档来排除碳酸根和硫酸根的干扰。
总结出离子
检验要注意排除干扰。
讨论3:通过讨论2的结论,在检验硫酸根的时候要用盐酸和氯化钡做最佳搭档来排除碳酸根、亚硫酸根的干扰,讨论如何排除银离子的干扰时,再得出需要先加稀
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硫酸根,总结出离子检验
要注意试剂滴加顺序。
讨论4: 比较碳酸根的沉淀法和气体法时,讨论出气体法比沉淀法更加简便直接。
总结出离子检验的方法要简单易行,现象明显。
3、如何鉴定某单一物质?
活动2:设计鉴定某一化肥的成分是硫酸铵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总结出单一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4、拓展实验和思考:
活动3:检验补铁剂中的铁元素。
通过氧化剂硝酸把补铁剂中的铁元素全部氧化成三价铁,通过硫氰化钾检验。
5、检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了解化学上借助于仪器的现代检验方法,展示检验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的价值,从而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