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跌倒和坠床是常见的意外事件,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

下面是应急预案和预防措施:应急预案:1.立即前往患者身边,了解病情并通知医生进行全身和局部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危及生命。

2.对于轻微受伤的患者,协助其卧床休息,测量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对于皮肤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对于皮肤擦伤出血者,进行压迫止血和清创包扎;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对于疑似骨折、肌肉或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并协助医生进行辅助检查。

5.对于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立即根据医嘱进行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

7.及时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应立即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相应处理。

必要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夜间通知医院总值班)。

8.准确、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

预防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3.保证护栏、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环境整洁、安全,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4.环境保护措施: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不潮湿,危险环境有警示标识,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移开。

5.安全防范措施:有高危跌倒患者的标识,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睡觉时请将床栏拉起,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

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

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

6.评估患者潜在跌倒/坠床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7.对于有跌倒危险的患者,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地面湿滑时需出示警示牌;保持病房通道畅通;各种设施指定位置摆放,电线卷好;走廊通道安装固定扶手,定期检查扶手的稳定性。

8.对于有坠床危险的患者,床尾有醒目标志;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病床高度适中,固定良好;昏迷、烦躁、偏瘫、年老体弱等患者使用床挡或安全带,专人看护。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一、跌倒的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药物使用、营养状况、步态和平衡能力等。

(2)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2. 健康教育和宣传(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跌倒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在病房、走廊等显眼位置悬挂跌倒防范的宣传标语和海报。

3. 环境改善(1)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避免使用湿滑的地面材料。

(2)确保病房内的照明充足,特别是在夜间。

(3)合理设置病房内的家具,避免摆放过多的障碍物。

4. 设备和辅助工具(1)为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提供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2)在病房内安装扶手、呼叫铃等设施,方便患者起身和求助。

5. 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抗凝药、降糖药等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6. 人员培训(1)加强对医护人员跌倒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定期组织跌倒防范的演练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技能。

二、坠床的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坠床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史、意识状况、药物使用等。

(2)对有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防范措施。

2. 环境改善(1)保持病房床铺整洁,避免床单、被套等物品滑落。

(2)确保床铺高度适中,方便患者上下床。

(3)在床边安装防护栏,防止患者不慎坠床。

3. 人员陪护(1)对有坠床风险的患者,安排专人陪护,特别是夜间。

(2)教育家属加强看护,防止患者独自行动。

4. 设备和辅助工具(1)为有坠床风险的患者提供床栏、约束带等辅助工具。

(2)在病房内安装呼叫铃,方便患者求助。

5. 药物管理(1)合理使用镇静药、抗焦虑药等可能引起意识模糊的药物。

(2)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6. 人员培训(1)加强对医护人员坠床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预防跌倒和坠床是在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年纪较大、行动不便或者生病的人来说。

以下是一些预防跌倒和坠床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护理人员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1.定期评估: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跌倒和坠床的风险因素。

这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药物使用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跌倒和坠床。

2.室内安全措施:护理人员应该确保患者生活的环境安全。

这包括确保地面干燥、平整,摆放物品整齐,清理走廊和房间中的杂物,并提供充足的照明。

在需要的地方,可以使用手扶梯、扶手、防滑地板和抓握杆来提供额外的支持。

3.床铺安全:将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以便患者可以轻松上下床。

确保床上有稳固的栏杆,可以防止患者误闯出床。

床边可以放置坠床预警垫或腕带,一旦患者离开床铺,它们会触发警报。

4.用药管理: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正确使用和按时服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意外事故。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需求和可能的药物副作用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教育。

5.定期活动: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定期活动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肌肉力量、平衡和灵活性。

这可以通过散步、物理治疗或特定的康复计划来实现。

6.使用辅助工具:为了帮助患者行动安全,护理人员应该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如拐杖、助步器或轮椅。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减少他们跌倒的风险。

7.患者监测:对于高风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他们的活动和行为。

这可以通过使用监控设备、定时检查或者与患者进行交流来实现。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或风险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行动。

8.护理团队合作:护理人员应与其他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和患者本人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预防跌倒和坠床的计划。

这包括教育患者和家庭成员关于安全问题,提供培训和指导,以及跟踪和修订预防计划。

总之,预防跌倒和坠床应该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1、提供安全环境1保持病室、走廊、厕所、洗漱间灯光明亮及地面干燥;2病室床旁走道障碍清除;3病床固定,将床调至适宜的高度;4将床头柜、垃圾袋、便盆及生活用品放置于伤病员伸手可及之处;5病区备有“小心滑倒”的警示牌,随时取用;2、加强高危险人群的重点防范1对于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伤病员,护士应预先告知,床尾挂警示牌,留家属24h陪伴,告知注意事项,做好每天的床边交接班;2对年老体弱以及肢体功能缺陷或障碍的伤病员,注意安全防范,原则上在室内或者床上排便,必要时专人陪同入厕;3长期卧床者下床活动时应专人陪护,并向其告知循序渐进活动原则;4放置床栏,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工具;3、加强伤病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1陪护者应随时陪伴伤病员,离开病房应告知护士;2注意轮椅及便盆坐椅的固定;3提供伤病员呼叫及寻求帮助的方法,指导呼叫铃的使用;4指导伤病员正确的执行移位及上下床;5指导床上使用便盆及尿壶的方法;6告知伤病员避免在有水渍的地方行走,发现病房里有水渍应及时告知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7告知伤病员及家属晚夜间陪护床应紧靠病床,伤病员卧床时应将床栏上好;必须告知伤病员切不可翻越床栏,下床时应通知护士或家属陪同;如果出现翻越床栏造成伤病员坠床伤害加重,应做好记录、定期统计分析,并重新评估床栏的需要性及合适性;8所有工作人员对高风险跌倒的伤病员应予特别的关注,发现可能引起伤病员跌倒的高危环境和设备因素存在时,应及时报告处理;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流程图入科时对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评估↓给予防范知识告知↓对高危患者及家属再次强调安全防范知识↓提供安全环境↓床尾挂警示牌、放置护栏↓责任护士健康教育↓每班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患者坠床或跌倒是医疗机构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机构的声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以一家医疗机构为例,详细介绍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与措施。

一、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1.制定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卧床天数、药物使用情况等,并按照评估结果划分患者的风险等级。

2.建立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风险预警机制: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

比如,高风险患者应配备专人定时观察,中风险患者应定时巡视,低风险患者每日记录一次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指标。

3.设立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登记制度:对医院内发生的每起患者坠床或跌倒事件都要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所在科室、事件发生时间、坠床或跌倒的原因、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实施风险警示标志和警示语:在医院内的危险区域、门窗、楼梯口等明显位置,设置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警示语,提醒患者按时按规定行动。

5.建立坠床或跌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坠床或跌倒事件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纪律处分和事故赔偿。

二、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措施:1.对高风险患者实施特殊照护:高风险患者是坠床或跌倒的重点防护对象,应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特殊照护,定时观察和掌握患者的活动情况,确保其安全。

2.保持病房的清洁整洁: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物,避免患者因为地面滑倒或绊倒而受伤。

3.保持走廊和楼梯的畅通:保持走廊和楼梯的畅通,不放置障碍物,确保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4.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餐车、坐便椅、手杖等,帮助他们行动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5.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的培训,包括医生、护士、护工等,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患者坠床或跌倒的情况。

防止患者坠床、跌倒护理措施

防止患者坠床、跌倒护理措施

防止患者坠床、跌倒护理措施
1、健康宣教
(1)告知病人有跌倒的危险。

(2)告知家属24小时陪伴,尤其在患者活动锻炼时,应有人陪伴,若离开请与值班护士联系。

(3)告知患者选择合适的裤子(不要过长),以免绊倒,并穿防滑鞋,不穿拖鞋。

(4)如病人在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时,告知病人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5)指导病人改变体位时应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在行走。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在夜间。

(6)指导病人使用病房及卫生间扶手。

2、悬挂警示标识。

3、呼叫器及用物放在病人易取处,教会病人使用床边呼叫器。

4、及时给与便器,床上(边)大小便。

5、使用床档
6、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助行器。

7、需要时协助病人上下床或如厕。

8、避免地面积水、湿滑。

9、消除床旁及通道障碍物。

10、病床调至合适高度,及时锁上病床及轮椅的轮轴。

手术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手术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手术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手术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手术患者在恢复期间容易发生跌倒或坠床的意外事故,给患者的康复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1. 患者床边安全护栏在手术患者的床边设置安全护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跌倒或坠床的概率。

护栏应该稳固可靠,高度适宜,以确保患者在睡眠、起床或换位时不会失去平衡而跌倒。

2. 床铃及警示设备为每位手术患者配备床铃,患者可以通过按压床铃按钮来请求帮助。

同时,手术患者在床旁放置一个清晰可见的装有警示标志的设备,提醒医护人员患者需要特别关注与照顾。

3. 患者的个人召唤器为患者配备个人召唤器,实现即时呼叫警报,能够在患者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避免患者因跌倒或坠床而延误救治。

4. 床上活动帮助设备对于手术患者,如果需要起床活动,提供适合的帮助设备,如扶手、升降床等。

这些设备使患者能够在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进行康复活动,降低因活动不便而导致的跌倒风险。

5. 跌倒报警系统采用跌倒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响应患者跌倒的情况。

这种系统通常使用红外线或传感器来检测患者的跌倒动作,并触发警报。

在手术患者的床边或房间内布置这些系统,可以在患者跌倒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6. 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参与鼓励患者的家属或陪护人员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提醒和协助患者合理活动,协助患者起床、进食和卫生等。

在患者床边设置陪护椅,便于家属或陪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

7. 定期评估风险定期对手术患者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预防措施和护理计划。

评估包括年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药物使用、意识状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以确定每个患者的特定风险因素。

8. 培训医护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跌倒和坠床防范的意识和技能。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和熟悉相关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时刻关注患者的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康复护理质量。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一、引言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在医院中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恐惧,也给医院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二、防范措施1. 评估患者风险医护人员应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坠床与跌倒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患者是否属于坠床与跌倒的高风险人群。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环境安全医院应确保病区环境的安全,包括地面干燥、无障碍物、病床及卫生间等设施的安全使用。

对于地面湿滑的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清洁。

3. 加强巡视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关注患者的需求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坠床与跌倒的因素。

对于有坠床与跌倒风险的患者,应增加巡视次数,确保患者的安全。

4. 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坠床与跌倒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病床及卫生间等设施,以及如何在发生坠床与跌倒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5. 患者及家属的参与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告知患者及家属坠床与跌倒的风险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三、报告制度1. 及时报告一旦发生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医护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坠床与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后果等。

2. 详细记录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的状态、采取的急救措施等。

3. 分析原因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伤情认定1. 初步判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坠床与跌倒后的伤情进行初步判断,包括是否有生命危险、是否有骨折或软组织损伤等。

2. 及时救治对于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伤情鉴定对于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的患者,医院应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措施
1、护士需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此类病人需加强巡视。

2、对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加用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或留家人陪护,以保证患者安全,并列入交班内容。

2、指导床上使用便器和患者渐进下床活动方法。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在卫生间等易滑的地方标示“小心地滑”警示牌。

、固定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和护栏。

5、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着合适的鞋及衣裤,同时强调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

6、指导患者正确给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7、提供足够的灯光,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

8、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9、值班护士要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0、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保障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坠床或跌倒风险评估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
坠床或跌倒评估项目
风险因素分数
意思模糊、躁动、无定向力 2分
近期有意思丧失、癫痫史 2分
近3日内有3次及3次以上坠床/跌倒史 2分
站立不稳、体能虚弱、偏瘫、四肢无力、运动失调 2分
体位性低血压、眩晕、耳鸣、Hb<100g/L 2分
使用镇静药、降压药、降糖药、散瞳剂、视物障碍,年龄≥65岁 1分
吸毒与酗酒 1分
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精神病 2分
总分≥3分有高风险需采取防范措施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意外立即报告医生做当班护士立即作出相应检查全面的检查立即报告护士长病情重者晚上报总值班立即通知家属,作出相应的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有无骨折、处
理皮肤组织损伤等做好善后处理及交代注意事项协助医生处理病人护士长接报告24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准确记录事件经过
,做好交接一周内组织讨论处理意见、整改措施递交书面报告交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程序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
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上报护理部
患者坠床与跌倒处理程序
发生患者跌倒/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患
者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上报护士长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