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题及答案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

成本值.

解: TVC(Q)=0.04 Q 3-0.8Q 2+10Q

AVC(Q)= 0.04Q 2-0.8Q+10

令08.008.0=-='Q C AV 得Q=10 又因为008.0>=''C AV

所以当Q=10时,6 MIN AVC

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 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

1000.

求:(1) 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MC= 3Q 2-30Q+100

所以TC(Q)=Q 3-15Q 2+100Q+M

当Q=10时 =500

固定成本值:500

TC(Q)=Q 3-15Q 2+100Q+500

TVC(Q)= Q 3-15Q 2+100Q

AC(Q)= Q 2-15Q+100+500/Q

AVC(Q)= Q 2-15Q+100

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 12+Q 22-Q 1Q 2,其中Q 1表示第

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Q 2表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当公司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工厂的产量组合.

解:构造F(Q)=2Q 12+Q 22-Q 1Q 2+λ(Q 1+ Q 2-40)

令⎪⎩⎪⎨⎧-===⇒⎪⎪⎪⎭⎪⎪⎪⎬⎫=-+=∂∂=+-=∂∂=+-=∂∂3525150400204Q 2121122211λλλλQ Q Q Q F Q Q Q F Q Q F

使成本最小的产量组合为Q 1=15,Q 2=25

8.已知生产函数Q=A 1/4L 1/4K 1/2;各要素价格分别为P A =1,P L =1.P K =2;假定厂商处于

短期生产,且16=k .推导:该厂商短期生产的总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函数;边际成本函数.

)2(11

1)

1(4,16:4/34/14/14/34

/34/14

/14/34/14/1A L P P L A L A L

Q A Q

MP MP L A L

Q MP L A A

Q MP L A Q K L A L A L A =====∂∂∂∂==∂∂==∂∂===----所以所以因为解

由(1)(2)可知L=A=Q 2/16

又TC(Q)=P A &A(Q)+P L &L(Q)+P K &16

= Q 2/16+ Q 2/16+32

= Q 2/8+32

AC(Q)=Q/8+32/Q TVC(Q)= Q 2/8

AVC(Q)= Q/8 MC= Q/4

8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 1/3K 2/3;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

劳动的价格P L =5,求:

①劳动的投入函数L=L(Q).

②总成本函数,

③平均成本函数

边际成本函数.

⑤当产品的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

解:(1)当K=50时,P K ·K=P K ·50=500,

所以P K =10.

MP L =1/6L -2/3K 2/3

MP K =2/6L 1/3K -1/3

10

5

6261

3/13/

13

/23/2===--K L K L

P P K L K L MP MP

整理得K/L=1/1,即K=L.

将其代入Q=0.5L 1/3K 2/3,可得:L(Q)=2Q

(2)STC=ω·L (Q )+r ·50

=5·2Q+500

=10Q +500

SAC= 10+500/Q

SMC=10

(3)由(1)可知,K=L,且已知K=50,所以.有L=50.代入Q=0.5L1/3K2/3, 有Q=25.

又π=TR-STC

=100Q-10Q-500

=1750

所以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25,利润π=1750

9.假定某厂商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为SMC(Q)=3Q2-8Q+100,且已知当产量Q=10

时的总成本STC=2400,求相应的STC函数、SAC函数和AVC函数。

解答:由总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有

STC(Q)= Q3-4 Q2+100Q+C

= Q3-4 Q2+100Q+TFC

2400=103-4*102+100*10+TFC

TFC=800

进一步可得以下函数

STC(Q)= Q3-4 Q2+100Q+800

SAC(Q)= STC(Q)/Q=Q2-4 Q+100+800/Q

AVC(Q)=TVC(Q)/Q= Q2-4 Q+100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汇总

七、业务题 1.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13500公斤,每公斤单价为2.16元。生产A产品1800件,单件A产品甲材料消耗定额为4。5公斤;生产B产品1200件,单件B产品甲材料消耗定额为2.25公斤.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定额材料消耗量为分配标准,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甲材料费。 1.(1)A产品甲材料定额消耗量=1800×4.5=8100(公斤) B产品甲材料定额消耗量=1200×2.25=2700(公斤) (2)应分配甲材料费用=13500×2。16=29160(元) (3)材料耗量分配率=29160/(8100+2700)=2。7 (4)A产品应分配甲材料费用=8100×2。7=21870(元) B产品应分配甲材料费用=2700×2。7=7290(元) 2.某企业总电表记录表明当月耗用电力51200度,每度电价1元。各分电表记录如下: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用电34000度,车间照明用电500度;机修车间用电8000度,锅炉车间用电5000度;企业办公用电2500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动力费用分配率=51200×1/50000=1.024

生产产品应分配电费=34000×1。024=34816(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应分配电费=500×1。024=512(元) 机修车间应分配电费=8000×1.024=8192(元) 锅炉车间应分配电费=5000×1。024=5120(元) 企业办公应分配电费=2500×1.024=256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4816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8192 ——锅炉车间5120 制造费用512 管理费用2560 贷:应付账款 51200 3.某企业有蒸汽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待分配费用分别为32000元和44800元,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其劳务提供情况如下:

成本计算题及答案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 成本值. 解: TVC(Q)=0.04 Q 3-0.8Q 2+10Q AVC(Q)= 0.04Q 2-0.8Q+10 令08.008.0=-='Q C AV 得Q=10 又因为008.0>=''C AV

所以当Q=10时,6 MIN AVC 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 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 1000. 求:(1) 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MC= 3Q 2-30Q+100 所以TC(Q)=Q 3-15Q 2+100Q+M 当Q=10时 =500 固定成本值:500 TC(Q)=Q 3-15Q 2+100Q+500 TVC(Q)= Q 3-15Q 2+100Q AC(Q)= Q 2-15Q+100+500/Q AVC(Q)= Q 2-15Q+100 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 12+Q 22-Q 1Q 2,其中Q 1表示第 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Q 2表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当公司生产的总产量为40时能够使得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工厂的产量组合.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四、业务题: 【类型1】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计算格式与教材相同。例题(7分)P49 练习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2700千克,每千克3元,生产甲产品100件,单件消耗定额20千克,生产乙产品200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 要求:分配材料费用。(2007年1月考题) 答案: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20=2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 材料分配率=100020003 2700+?= 甲产品材料费用=2000×=5400元 乙产品材料费用=1000×=2700元 【类型2】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例题P125(9分)第一步计算分配率,第二步进行分配,用列式表达。 练习2、供电、机修车间资料如下:(2004年考试题,旧) 要求:根据所给的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关的会计分录。(分配率保留二位数点) 答案: 供电分配率= 1400109006104-= 机修分配率=110 9504674 -=

供电车间分配如下: 基本生产用:9000×=5760 一般耗用:300×=192 行政管理:6104—5760—192=152 机修车间分配如下: 基本生产一般用:800×=4448 行政管理:4674—4448=226 借:基本生产成本 5760 制造费用 192 管理费用 1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104 借:制造费用 4448 管理费用 226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674 练习3、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资料如下: 计划成本:供电元/度,修理元/小时。 要求: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答案:

答案及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题

答案版 1、*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产品45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率为50%,发生的生 产成本合计为100 0000万元。请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1000000*450/(450+100*50%)=90万元 在产品成本1000000*100*50%/(450+100*50%)=10万元 2、某公+司B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5 000个,在产品数量8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40% 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B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232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1330 000万元,制造费用1596 000万元。请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由于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因此,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数量=2320 000÷(5 000+800)×5 000=2000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数量=2320 000÷(5 000+800)×800=320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均应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在产品800个折合约当产量320个(800×40%)。 (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1330 000÷(5 000+320)×5 000=1250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1330 000÷(5 000+320)×320=8000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596 000÷(5 000+320)×5 000=1500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596 000÷(5 000+320)×320=96000(元)B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200+125+150=475(万元) B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49.6(万元) 根据B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B 产品4750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750000 3、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5 000个,在产品数量800个,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为: 直接材料400元,直接人工250元,制造费用300元。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232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1330 000万元,制造费用1596 000万元。请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400×800=320000 在产品直接人工定额成本=250×800=200000 在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成本=300×800=240000 在产品成本=320000+200000+240000=760000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320 000-320000=2000 000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30 000-200000=1130 000

成本会计计算题

1.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汇总的资料, 答案: 单位水成本=6260/(41300-10000)=0.2 单位电成本=8000/(23000-3000)=0.4 基本生产——丙产品:10300*0.4=4120 基本生产车间:20500*0.2+8000*0.4=7300 行政管理部门:8000*0.2+1200*0.4=2080 专设销售机构:2800*0.2+500*0.4=760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4120 制造费用 7300 管理费用 2080 销售费用 76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6260 ——供电车间 8000 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生产进度分工序投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第一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300 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3200件;第二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00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400件;第三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300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400件。完工产品为84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累计为526773元。(约当产量保留整数)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单位产品原材料分配率=526773/(8400+5107)=39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400*39=327600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107*39=199173

3.某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8月份生产批号有: 9801号:甲产品8件,7月份投产,8月份全部完工; 9802号:乙产品10件,7月份投产,8月份完工4件; 9803号:丙产品5件,8月份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为: 9801批:原材料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802批:原材料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803批:原材料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3、8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57800元,生产工时38820小时,工资费用15528元,制造费用23292元。 4、8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小时,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答案: 工资费用分配率=15528/38820=0.4 制造费用分配率=23292/38820=0.6 9801号产品成本=18000+(23020-14000)*0.4+(23020-14000)*0.6=27020元 9802号产品成本=(24000/10)*4+14000*(0.4+0.6)=2360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27020元 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23600元 4.甲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数量从半成品库领用,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两个车间的月初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 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成本资料如下: 第一车间: 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 3060 2700 4280(定额成本) 本月费用 5080 3010 6600 月末在产品 3100 2600 4400(定额成本) 第二车间: 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 2310 2500 5320(定额成本) 本月费用 2800 5925 月末在产品 6080 1245 2715(定额成本) 自制半成品月初余额为20件,实际成本3010元,其中原材料1062元,工资及福利费650元,制造费用为1298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100件,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105件,完工产成品100件。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答案: 第一车间: 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 5040 3110 6480 自制半成品库: 数量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月初余额 20 1062 650 1298+ 完工半成品 100 5040 3110 6480 合计 120 6102 3760 7778 单位成本 51 31 65 领用半成品 105 5355 3255 6825 第二车间: 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 2310 2500 5320(定额成本) 本月费用 2800 5925 领用半成品 5355 3255 6825 完工产品成本 1585 7310 15355 月末在产品 6080 1245 2715

《成本会计》计算题试题库(含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参考答案 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 (6)预提修理费800元; (7)本月摊销保险费600元; (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答:(1)借:制造费用2400 (2)借:制造费用3000 贷:银行存款2400 贷:应付工资3000 (3)借:制造费用420 (4)借:制造费用2000 贷:应付福利费420 贷:原材料2000 (5)借:制造费用1800 (6)借:制造费用800 贷:累计折旧1800 贷:预提费用800 (7)借:制造费用600 (8)借:制造费用1400

贷:待摊费用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1400 (9)借:制造费用1880 贷:银行存款1880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4300/(5000+10000+10000)=0.572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572=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572=57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60 —乙产品5720 —丙产品5720 贷:制造费用14300 2、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 产品300件。 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帐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帐)。 答:A产品的定额费用=500*20=10000 B产品的定额费用=300*15=4500

成本会计计算习题及答案

38.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种产品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中10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5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20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甲产品的生产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8、(1 (2 (3 39.50%计算。39 40.36000元。 15000 要求:(1) 两位数字)

(10 (2)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3分)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4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3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4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200

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3分) 借:制造费用 66199.61 管理费用 17800.39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88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35200 38.某工业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7月份供水车间供水9 000吨,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3 500元;供电车间供电40 000度,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2 400元,水电均为一般消耗用。该企业采取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本月各车间、部门消耗水电情况如下表: 要求:(1) (2) (3) 38、(1 (2) (3 39.C产品500 元, 要求:(1) (2) 39、(1 (2

成本管理计算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主要计算题题型及参考答案 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解:(1)费用分配率 =40000÷(300×10+200×25)=5(元/千克) (2)费用分配: 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3000×5=15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5000×5=25000(元) 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1)在产品完工率 第一道工序=70%×50%=35% 第二道工序=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第一道工序=300×35%=105(件)第二道工序=300×85%=255(件) 在产品约当总产量=105+255=360(件)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①材料费用 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5.8(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 140×5.8=812(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360×5.8=2088(元) ②加工费用 费用分配率=1350/(140+360)=2.7(元/件) 完工产品应分配:140×2.7=378(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360×2.7=972(元)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汇总)。 完工产品总成本:812+378=1190元 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088+972=3060元 3、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量及保本销售额。 解:本年业务量=84000÷6=14000件 本年商品销售价格=6÷40%=15元 本年商品销售收入=14000×15=210000元 企业固定成本总额=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下年度保本量=108000÷(15-6)=12000件 下年度保本额=12000×15=180000元 4.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 自制方案成本: 变动成本+机会成本=(19000—7000)+2000=14000元 外购方案成本: 采购量×价格=2000×8=16000元 经过比较 自制方案成本<外购方案成本 结论:应该采用自制方案 5、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解:(一)分析对象——材料费用变动差异 材料费用计划数:200×30×500=3000000(元) 材料费用实际数:220×28×480=2956800(元) 差异数:2956800—3000000=—43200(元) (二)因素分析(差额计算法) 产量因素变动影响=( 220—200 )×30×500=300000(元) 材料单耗变动影响=220×(28—30)×500=—220000(元) 材料价格变动影响=220×28×(480—500)=—123200(元) (三)影响结果汇总 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 6、RT公司可比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下:

成本会计学: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某企业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类内三种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为80000元,乙产品为100000元,丙产品为120000元,其中乙产品为标准产品,则甲产品的材料费用系数为()。 A、1.2 B、1 C、0.8 D、1.25 正确答案:C 2、采用分类法时,直接影响成本计算相对正确性的因素是()。 A、产品的生产规模 B、产品的分类和分配标准 C、产品的生产特点 D、产品的生产周期 正确答案:B 3、正确计算主、副产品成本的关键是合理计价()。 A、副产品成本 B、原材料成本 C、周期末在产品成本 D、本期生产费用 正确答案:A 4、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的产品是()。 A、联产品 B、等级品 C、副产品

D、主产品 正确答案:A 5、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一般是()。 A、数量差异 B、价格差异 C、原材料成本差异 D、定额变动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分类法的优缺点是()。 A、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便于成本日常控制 C、计算结果有一定假定性 D、可以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 正确答案:A、C、D 2、副产品的计价方式可以是()。 A、售价减去税金和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余额 B、售价减去按当年的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余额 C、固定的或计划的单价 D、成本加成法 正确答案:A、C 3、实际所耗原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是()。 A、原材料实际消耗量乘以原材料计划单价,再乘以原材料成本差异率

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乘以原材料计划单价,再乘以原材料成本差异 率 C、原材料定额费用乘以原材料成本差异率 D、原材料定额费用与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金额之和,乘以原材料成 本差异率 正确答案:A、D 三、判断题 1、系数法中的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应任意变更。() 正确答案:√ 2、采用限额法控制领料时,差异凭证上反映的差异就是用料差异。() 正确答案:× 3、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因而其脱 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与原材料相似。() 正确答案:√ 4、副产品与主产品分离后,还需要单独进行加工的,应按其分离后 继续加工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单独计算成本。() 正确答案:√ 5、定额变动差异反映的是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符合定额的程度。 () 正确答案:×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答案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A )。 2.简化分批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是( B )。 3.平行结转分步法在产品的含义是指( D )。 A.本步骤在产品 B.最终产成品 C.最后步骤在产品 D.本步骤在产品和以后步骤在产品及入半成品库尚未最后完工的半成品 4.在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下步骤耗用的上步骤半成品成本应转入下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 D )成本项目。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 5.采用分步法,为反映原始成本项目,必须进行成本还原的是( A )。 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 D.平行结转 6.采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C )。 A.只是在各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依据 D.只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7.采用简化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内容是( B )。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原始费用 8.分批法适用于( A )。 A.小批生产 B.大批生产 C.大量生产 D.多步骤生产 9.成本还原是将( D )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成本。 A.广义在产品 B.自制半成品 C.狭义在产品 D.产成品 10.分步法中,半成品已经转移,但成本不结转的成本结转方式是( B )。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 C )。 12.逐步结转分步法中在产品含义是指( B )。 A.自制半成品 B.狭义在产品 C.广义在产品 D.半成品和产成品 13.分步法适用于( D )。 “自制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这种成本结转方式称为( D )。 A.成本还原 B.平行结转 C.分项结转 D.综合结转 15.成本还原是从( B )生产步骤开始,将其耗用的前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的构成。 A.最前 B.最后 C.中间 D.任意 二、多选题 1.下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的有( ABC )。 2.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反映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 AC )。

成本计算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成本计算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 D 4. D 5. D 6. C 7. C 8. B 9.B 10.D 11.B 12.B 13.C 14.A 15.B 16.C 17.C 18.C 19.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D 3.ABD 4.BCE 5.ABCDE 6.ABC 7.AC 8.ACDE 9.ABD 10.A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计算题 1.根据题意解答如下: 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368 000+460 000-672 000-72 000=84 000 (元) 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00 000+72 000+16 000+12 000=200 000 (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25 000+(84 000+320 000+200 000)-158 000=571 000 (元) 本月产品的销售成本=567 800+571 000-852 000=286 800 (元) 本月利润总额=1 280 000-286 800-64 000-(60 000+4 800+10 000)-3 000-20 000 =831 400 (元) 应纳所得税税额=831 400×25%=207 850 (元) 本月净利润=831 400-207 850=623 550 (元) 2.根据题意解答如下: (1)假设本期生产费用中直接材料费为x ,则直接人工费为1 000 000×80%-x ,由于两者的比例为4∶1,故而可计算出直接材料费为640 000元,直接人工费为160 000元。 (2)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是本月生产费用的1.2倍,即1 200 000元,假设期末在产品成本为y ,那么期初在产品成本为2y ,则:y=2y+1 000 000-1 200 000,y=200 000元。 (3)由于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为1 000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800 000元,所以制造费用为200 000元,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其他间接费用的比为5∶3∶2,因而可以计算出间接材料费为100 000元,据此可知本期消耗的材料总额为640 000+100 000=740 000元,又因为期初库存材料相当于期末库存材料的50%,本月购入材料总额为800 000元,设期初库存材料为z ,则2z=z+800 000-740 000,z=60 000元。综合以上的全部计算可知:期末结存的材料成本为120 000元;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为1 200 000元,期末在产品成本为200 000元。 3.根据题意回答如下: 根据资料(1)可以计算出期初A 在产品成本为60 000×5 2=24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为16 000元,直接人工费为4 000元,制造费用为4 000元;B 在产品成本为36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为24 000元,直接人工费为6 000元,制造费用为6 000元。 根据资料(3)可知,本月完工产品中的直接人工费共为310 000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 、B 、C 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61 600×2.5=154 000、40 000×0.9=36 000、20 000×6=120 000,则直接人工费的分配可计算如下: 分配率=310 0001154 00036 000120 000 =++(元/工时) A 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1×154 000=154 000(元) B 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1×36 000=36 000(元) C 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1×120 000=120 000(元)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38。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种产品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中10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5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20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甲产品的生产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8、(1)=10×200+10×20×(3+5)=3600(元)(3分) (2)废品净损失=3600—200—150=3250(元)(3分)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0 借:原材料 200 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250(6分) 39。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8小时,第二道工序52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400件,第二道工序3000件。 要求:计算在产品各工序的完工率和约当产量。 39、第一工序完工率=(48×50%)/100×100%=24% 在产品约当产量=3400×24%=816(件) 第二工序完工率=(48+52×50%)/100×100%=74% 在产品约当产量=3000×74%=2220(件)(8分,各2分) 40。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48000元,机修车间为360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50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1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9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5000小时。 要求:(1)根据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填写下表空格(分配率需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字,其余结果需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成本会计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里约当产量问题。 1、企业生产C产成品,需经过三个步骤加工完成。其中:第一步骤生产A半成品,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将A半成品和B半成品交第三步骤装配成C产成品。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第一车间:月初40投入500完工480月末在产60 第二车间:月初:30投入:480完工:470月末在产40 第三车间:月初:50投入:400完工:500月末在产:50 请计算一车间和二车间的约当产量。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处于同一步骤,不存在先后关系,所以不用结转. 你没说月初在产完工程度,以下计算按月初在产完工程度为50%计算. 第一车间月末完工约当产量=第三车间完工+第三车间在产=500+50=550 (第一车间完工了才能进入第三车间,所以进入三车间的都是一车间的完工产品) 第一车间月末在产约当产量=第一车间在产*完工程度=60*50%=30 第一车间本月约当产量=月末完工+月末在产-期初在产=550+30-40*50%=560 同理,第二车间完工约当产量=500+50=550 第二车间在产约当产量=40*50%=20 第二车间约当产量=550+20-30*50%=555

一、分批法例题。某企业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为间接计入费用,有关资料如下: (1)产品成本二级帐中,6月末全部产品的累计工时为20000小时,累计工资及福利费为50000元,累计制造费用为60000元。(2)6月末501批和502批产品全部完工。•这两批产品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有关资料如下: 501批:6月末累计工时为4000小时,累计原材料为•8000•元。502批6月末累计工时为3000小时,累计原材料费用为6000元。要求:(1)分项计算6月末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2)计算501批、502批产品成本; 解:(1)直接人工累计分配率:50000/(3000+4000)=7.1(保留一位小数) 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60000/(3000+4000)=8.6(保留一位小数)(2)501成本:8000+4000+4000*7.1+4000*8.6=74800 502成本·:6000+3000+3000*7.1+3000*8.6=56100 一、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为125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0500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075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为2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9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4000元。要求:分配工资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必须列出计算过程) 1、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应分配的工资=12500/(20500+10750)*20500=8200 乙产品应分配的工资

成本会计计算题答案

成本会计(1) 1.粤北工业企业1月份制造费用发生额为:基本生产车间5000元,辅助生产车间2400元。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甲、乙产品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300件;各产品工时消耗定额为甲产品80小时,乙产品30小时。 要求: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并作相关的账务处理。(10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8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400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0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问 2400 2.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10月份在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2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20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工资和福利费1.80元,制造费用1.00元。废品的残料每件作价20元入辅助材料库,每件废品应由过失人赔偿4元,废品的净损失应由当月同种合格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及净损失;(6分)

(2)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4分)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22×60+200×(1.8+1)=1880 净损失=1880-22×(20+4)=1352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88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原材料) 132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职工薪酬) 36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 200 借:原材料 440 借:其他应收款 88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528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352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352 3.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11月份该厂发生的生产工人薪酬总额为52500元,生产工人为生产甲产品耗用2200小时,为生产乙产品耗用2600小时,为生产丙产品耗用1600小时,为在建工程提供服务耗用600小时。 要求: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应负担的薪酬费用(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5分) 52500÷(2200+2600+1600+600)=52500÷7000=7.5

成本会计计算题题库及答案

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 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 小时,乙产品10000 小时,丙产品10000 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 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3000 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 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 2000 元; (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 元; (6)预提修理费 800 元; (7)本月摊销保险费 600 元; ( 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 元; ( 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 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帐)答:( 1)借:制造费用2400 ( 2)借:制造费用3000 贷:银行存款2400 贷:应付工资3000 ( 3)借:制造费用420 (4)借:制造费用2000 贷:应付福利费420 贷:原材料2000 ( 5)借:制造费用1800 (6)借:制造费用800 贷:累计折旧1800 贷:预提费用800 ( 7)借:制造费用600 (8)借:制造费用1400 贷:待摊费用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1400 ( 9)借:制造费用1880 贷:银行存款1880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 =2400+3000+420+2000+1800+800+600+1400+1880=14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 =14300/ (5000+10000+10000) =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286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5720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57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60 —乙产品 5720 —丙产品 5720 贷:制造费用14300 2、某企业生产 A、 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 元。两种产品的燃料费用定额为: A 产品 20 元、 B 产品 15 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 A 产品 500 件、 B产品300 件。 要求:( 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 细帐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帐)。 答: A 产品的定额费用=500*20=10000 B产品的定额费用=300*15=4500 燃料费用分配率=29000/ (10000+4500)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