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教材突破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Word版含解

合集下载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33张PPT)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共33张PPT)

海蚀拱桥
海蚀崖和海蚀平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崖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 平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穴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 拱桥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海 蚀柱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1、风力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是由其挟带的沙粒天长日久地冲击和摩擦岩石所形成的,比 如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等。
风蚀蘑菇
雅丹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风蚀蘑菇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雅丹地貌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 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红柳沙包中交替堆积的枯枝落叶层和风沙 层,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隐含着环境 变化的许多信息。科学家观察和分析红柳沙包的 沉积纹层,进而了解近百年或者近千年来沙漠地 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课堂训练】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A 1.该地貌形成的地理环境为(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6题。
C 5.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 B.海蚀平台 C.海蚀崖 D.沙堤
A 6.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蚀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3: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时作业3: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课时2 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基础巩固图甲、图乙为两种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所示地貌名称是( )A.雅丹地貌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丹霞地貌2.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海浪侵蚀D.海水堆积3.读景观图,关于图中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气流中②下层岩石较坚硬,上层岩石较松软③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④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基岩风化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 b地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C.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D.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下图是某摄影爱好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边拍摄的“佛掌沙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

据此完成6~7题。

6.该沙丘的成因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堆积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D.人工堆积而成7.有关雅鲁藏布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丰水期在夏季B.无结冰期C.流程较短D.水位季节变化小能力提升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3.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堤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完成4~5题。

4.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淤泥质海岸D.生物海岸5.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4.1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在案例的总结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思考人类活动对地貌及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熟练掌握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
3.创设真实情境,如沙漠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海岸线变迁对沿海城市发展的影响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4.组织户外考察活动,如参观当地的风沙地貌或海岸地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貌的形成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分析地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风的侵蚀作用、海浪的沉积作用等;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地貌现象背后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合作完成小组报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实践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本节课通过风沙模拟实验和海岸地貌模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貌形成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风沙地貌的形成原因,如风的侵蚀、沙尘暴等;
2.讲解风沙地貌的主要类型,如沙丘、沙垅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分析风沙地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沙漠化、水资源减少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探究一风沙地貌考向1 风蚀地貌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C.风蚀蘑菇 D.风蚀洼地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

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 B.陕西 C.湖南 D.河南答案 A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 风积地貌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B.雅丹C.沙漠D.沙丘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B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

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 雅丹地貌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D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答案 C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 河岸风沙地貌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

2019-2020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4.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及答案

2019-2020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4.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及答案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程标准原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定位1.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地貌特征及分布。

(区域认知)2.通过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形成对地表形态的科学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人地协调观)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2.地貌类型及特征(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

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知识链接]石灰岩主要成分CaCO3,受CO2水溶液的影响被溶解CaCO3+CO2+H2O===Ca(HCO3)2[学法指导]1.河流左岸、右岸的确定:面朝河流流向方向,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2.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颗粒分布:思考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吗?为什么?提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文条件及生物条件较差,故科斯特地貌发育很不充分。

知识点二河流地貌1.上游地区一般流经山区或高原。

由于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风沙地貌.风沙地貌的概念及分类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分类:风沙地貌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的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大致垂直。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风 蚀 拱 桥
风力侵蚀
1、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
它们是在风力侵蚀的基础上 发育起来的。由于岩性软硬不一 从而导致风力侵蚀的差异性,结 果形成了许多层状墩台,相对高 度 多 为 10 ~ 30 米 , 墩 台 的 顶 部 都很平坦。
1、风蚀地貌
风蚀壁龛
又称石窝,风沙在陡峭的迎风 岩壁上进行侵蚀形成的大小不等 形状各异的凹坑。
2.“蘑菇沙漠”最有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C.平原地区
B.半湿润地区
√D.荒漠地区
下图为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 ) A.西北风 B.南风
√C.东南风 D.北风
4.下图中,表示甲到丁的剖面示意图的是( )

(2022·临川高一检测)“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现泛指在河湖沉积物所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1)图Ⅰ中甲处为泥质海岸、乙处为基岩海岸,分别指出形
(成3)两岬种角海处岸岩的石外力性作质用及。其(1结)流构水不堆同积,在、海海水水侵侵蚀蚀作。用下,两侧形成海蚀穴;随着海 水(2)的海进蚀穴一、步海侵蚀蚀平,台岬和角海两蚀侧崖海的蚀形穴成具被有蚀统穿一而的形演成化过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
3.形成“女王头”的主要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化学溶蚀
4.“女王头”属于( ) A.风蚀蘑菇 B.石柱
√C.海蚀柱
D.沙坝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岸按物质组成成分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
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 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 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的不同,形成了海蚀崖、海蚀 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 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图Ⅰ示意山东省海岸线,图Ⅱ示意 各种海蚀地貌。

4.1+常见地貌类型+学案

4.1+常见地貌类型+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精品学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________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________,从而在地表和________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________、________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态特征溶沟呈长条形或________,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洼地面积较大,底部________峰丛、峰林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_______耸立孤峰、残丘孤立的小型锥状(2)类型形态特征溶洞常常呈________分布石钟乳、石幔、石帘从溶洞顶部________发育石笋从溶洞底部________发育石柱石钟乳和石笋连接二、河流地貌1.河谷地貌(1)位置:河流流经的_______。

(2)成因: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________”形河谷。

2.“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________,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3.槽形河谷;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区,河谷呈宽面而浅的槽形,河谷两岸一般发育为宽广的冲击平原4.冲击平原:(1)位置:河流流经的________地区。

(2)成因: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________而成的。

(3)形态特点:河谷呈________的槽形;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________;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________,湖沼较多;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三、风沙地貌1.风沙地貌:在干旱地区,以________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风沙地貌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2.类型(1)风蚀地貌(2)风积地貌(1)沙丘: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________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主要类型有新月形沙丘、流动沙丘。

【高一地理】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地理】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点拨运用1 (10分钟)
风蚀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形成风蚀地貌。 (吹蚀、磨蚀)
吹蚀: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
磨蚀:携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 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 风蚀蘑菇一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形成上部宽大、下 部窄小的蘑菇状。(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比上部软)
沙堤
常见海积地貌:海滩和沙坝
砾滩、沙滩、泥滩


由砂质沉积物组成
沙坝或拦湾坝发育,坝体将 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 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课堂小结 (2分钟)
风力侵蚀地貌 风沙地貌
风力堆积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雅丹 沙丘(新月形沙丘)
海岸地貌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
海岸堆积地貌
砾滩、沙滩、泥滩 沙坝
冰川地貌
冰斗、角峰
冰川地貌
冰川运动:重力牵引约每天下滑0.5米
U形谷
冰川地貌
冰碛湖
冰川地貌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当堂检测 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
(12分钟) 列小题。
1.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人教版高中地理·2020
地理 1· 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分钟)
1. 识别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 会描述两种地貌景观的特点,能说出两种地貌的大致分布。
问题导学1 (5分钟)
阅读课本72-73页,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探究一风沙地貌考向1风蚀地貌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A.风蚀柱B.风蚀城堡C.风蚀蘑菇D.风蚀洼地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

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A.新疆B.陕西C.湖南D.河南答案 A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风积地貌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A.戈壁B.雅丹C.沙漠D.沙丘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B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

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雅丹地貌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答案 C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河岸风沙地貌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

读图,完成7~8题。

7.该河段爬升沙丘属于()A.喀斯特地貌B.风蚀地貌C.风积地貌D.河流地貌答案 C解析沙丘为风积地貌。

该处河谷冬季风力强劲,使沙尘从谷底向山坡爬升,形成爬升沙丘,故C项正确。

8.图示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的主要方向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该地貌为爬升沙丘,箭头应向上。

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故C项正确。

探究二海岸地貌考向1海蚀地貌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读图完成9~10题。

9.“蓝窗”景观为()A.海蚀穴B.海蚀拱桥C.海蚀平台D.海蚀柱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蓝窗”呈桥形,故该景观为海蚀拱桥,B项正确。

10.“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作用B.河流作用C.风力作用D.流水作用答案 A解析“蓝窗”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不断遭受海浪作用,导致景观坍塌,故A项正确。

考向2海积地貌北海银滩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

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

下图为北海银滩景观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北海银滩属于()A.海岸堆积地貌B.海岸侵蚀地貌C.河流堆积地貌D.河流侵蚀地貌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海银滩位于沿海地区,是著名的海滩,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故A项正确。

12.根据颗粒物大小可知,北海银滩属于()A.砾滩B.泥滩C.沙滩D.海滩答案 C解析结合图文资料可知,北海银滩由细小的沙粒组成,故北海银滩属于沙滩,C项正确。

1.下图为某同学搜集到的一组地貌景观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地貌的名称。

(2)根据成因上的差异,试对图中地貌分类。

(3)描述图中地貌的特点。

(4)指出能够判断风向的地貌。

成果展示(1)甲:雅丹地貌。

乙:沙丘。

丙:风蚀柱。

丁:风蚀蘑菇。

(2)风蚀地貌:甲、丙、丁。

风积地貌:乙。

(3)甲:大片高出地表的土丘或山丘,由垄槽和土墩组成,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态各异。

乙:新月形隆起,物质疏松,大多移动性较强。

丙:柱状岩石。

丁:呈蘑菇状。

(4)甲:风向与垄槽延伸方向一致。

乙:迎风坡坡度缓。

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

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是典型的冰川地貌。

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和峡湾景观示意图。

(1)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指出图示海岸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成果展示(1)特征: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岛屿、峡湾。

成因:冰川切割、侵蚀;山脉西侧河流发育,水流湍急,多瀑布,流水侵蚀强;地处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严重。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渔业、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及出口加工业等;峡湾地貌显著,独特的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一、选择题()下图是某种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答案 B解析图示为沙垄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B项正确。

2.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 A解析该地貌是风力沉积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A项正确;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降水较多,以流水地貌为主,风力沉积地貌分布少,B、C、D三项错误。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汽输送深刻影响着植物和沙丘的分布。

草甸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形成的以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草甸、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B.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C.流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答案 B解析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丘;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

故B 项正确。

4.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答案 C解析图中丙代表的草甸和乙代表的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往东南方向的较多,主导风向应该是西北风。

比拉大沙丘位于法国大西洋沿岸,长3 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

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 000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

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

比拉大沙丘仍处于生长之中,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扩展。

读图,完成5~6题。

5.比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B.海浪堆积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答案 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可知,比拉大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故D项正确。

6.比拉大沙丘的扩展方向是()A.向西B.向东C.向南D.向北答案 B解析比拉大沙丘是在海风影响下,逐渐堆积形成的。

该地位于海洋东侧,风自西向东由海洋吹向陆地,比拉大沙丘会向东扩展,故B项正确。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7~8题。

7.鼓浪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侵蚀B.海水堆积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答案 A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海浪拍打这个岩洞”可知,鼓浪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浪侵蚀,故A项正确。

8.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答案 C解析岩洞是由海水侵蚀形成的,岩礁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沙滩是海水堆积形成的,海岸是海浪侵蚀形成的。

故C项正确。

读某地地貌景观图,回答9~10题。

9.图示地貌类型为()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C.风沙地貌D.海岸地貌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位于沿海地区,地貌类型为海岸地貌,故D项正确。

10.甲、乙两处地貌分别为()A.海蚀柱、砾石滩B.海蚀崖、砾滩C.海蚀崖、海蚀平台D.海蚀崖、沙滩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甲处为悬崖,应为海蚀崖;乙处较为平坦,为海滩,堆积颗粒较大,为砾滩。

故B项正确。

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千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 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 m。

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A.海浪沉积东陡西缓B.海浪沉积东缓西陡C.风力沉积东陡西缓D.风力沉积东缓西陡答案 D解析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由材料“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可推测出该地主导风向为由海洋向陆地吹的东风;沙丘一般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因此东侧迎风坡缓,西侧背风坡陡,故D项正确。

12.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B.沙丘拓宽、增高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沙丘不受其影响答案 C解析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可削弱来自海洋的东风,使沙丘西移速度变缓,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2分)13.读某中学学生收集到的地貌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26分)(1)甲图中的岩石是________岩,图示景观属于________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景观位于________高原。

(8分)(2)乙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10分)(3)丙图是________省三亚市的“南天一柱”景观,其巨大的岩石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分)(4)丁地貌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与________作用有关。

(4分)答案(1)石灰喀斯特流水侵蚀(溶蚀)云贵(2)风力沉积西北降水稀少,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等。

(3)海南海浪侵蚀(4)风蚀蘑菇风力侵蚀解析第(1)题,甲景观为石林,是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该石林景观位于云贵高原。

第(2)题,乙景观为沙丘,属于风积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该地降水稀少,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第(3)题,丙地貌属于海蚀地貌。

第(4)题,丁地貌属于风蚀地貌。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