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黄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一部分直流调速系统摘要近年来由于微型机的快速发展,数字交直流调速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标准化程度高,制作成本低,且不受器件温度漂移的影响。
其控制软件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复杂运算,可以实现不同于一般线性调节的最优化、自适应、非线性、智能化等控制规律。
所以微机数字控制系统在各个方面的性能都远远优于模拟控制系统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设计是用8031单片机构成的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
特点是用单片机取代模拟触发器、电流调节器、速度调节器及逻辑切换等硬件设备。
最后进行软件编程、调试以及计算机仿真。
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本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实现了电流和转速双闭环的恒速调节,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成本低,易推广等特点,而且各项性能指标优于模拟直流调速系统,从而能够实际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单片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数字方式ABSTRACTW 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COMPUTER RECENT YEARS,THE DIGITIZATION OF OVERSEA AC/DC SPEED R EGULATION SYSTEM HAS ACHIEVED TO A PRACTICAL STAGE.A S THE HARDWARE CIRCUIT OF DIGITAL CONTROL SYSTEM CENTERED ON MICROPROCESSOR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THAT IT HAS HIGHER STANDARDIZATION AND LOWER COST,AND IT WON’T BE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DRIFT OF DEVICES.F URTHERMORE,THE CONTROL SOFTWARE OF DIGITAL CONTROL SYSTEM CAN CARRY OUT LOGICAL JUDGMENT AND SOPHISTICATED CALCULATION,AND IT CAN MAKE THE CONTROL RUL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PTIMALITY,ADAPTIVE TRAIT,NONLINEAR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ORDINARY LINEAR ADJUSTABILITY COME TRUE.S O THE FUNCTION OF DIGITAL CONTROL SYSTEM IS MUCH MORE SUPERIOR TO ANALOG CONTROL SYSTEM IN EVERY ASPECTS, AND IS BEING USED WIDELY.T HIS DESIGN IS A DIGITAL DC SPEED R EGULATION SYSTEM CONSTITUTED OF 8031SINGLE-CHIP COMPUTER,THE CHARACTERISTIC IS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REPLACED THE HARDWARE DEVICES SUCH AS THE ANALOG TRIGGER, CURRENT REGULATOR,ROTATION REGULATOR,AND LOGICAL HANDOFF .F INALLY PUTTING TOGETHER THE SOFTWARE,TEST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T HE RESULT OF REAL TIME CONTROL INDICATES THAT THE DIGITAL DC SPEED R EGULATION SYSTEM REALIZED THE CONSTANT SPEED ADJUSTABILITY OF THE DOUBLE CLOSED-LOOP OF ELECTRIC CURRENT AND ROTATE SPEED.T HIS SYSTEM ALSO HAS THE SPECIALTIE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HIGH CONTROL ACCURACY,LOW COST AND EASINESS TO BE SPREAD.I N ADDITION,ITS ENTIRE PERFORMANCE INDEX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NALOG DC SPEED R EGULATION SYSTEM.A S A RESULT,THE DIGITAL DC SPEED R EGULATION SYSTEM COULD BE APPLIED INTO PRODUCTION AND ORDINARY LIFE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MANUFACTURE.K EYWORDS:S INGLE-CHIP COMPUTER;D OUBLE CLOSED-LOOP ;DC SPEED R EGULATION SYSTEM;D IGITAL MODEL1 引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第一章:引言电气传动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电气机械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电气传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工业生产线、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
本文以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为主题,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深入探讨电气传动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电气传动系统由电源、电机和负载组成,其中电源提供电能,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负载接受机械能。
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电压和频率,实现对负载的精确控制。
在设计电气传动系统时,需要考虑电机的选型、传动装置的选择和控制策略的制定等因素。
第三章:电机的选型与特性分析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电机是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果。
在电机的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负载的特点、工作环境的要求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电机类型包括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每种电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通过对不同电机的特性分析,可以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电机。
第四章:传动装置的选择与设计传动装置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负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传动装置时,需要考虑传动效率、传动比、传动精度以及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等,每种传动装置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通过对传动装置的选择和设计,可以实现电气传动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精确控制。
第五章: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现控制策略是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其中闭环控制通过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输出量的精确控制。
在制定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负载的变化以及控制器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现控制策略,可以提高电气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本章将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设计,深入探讨电气传动系统的应用和优化。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了解电气传动系统中常见的电机类型及其特性;3. 掌握电气传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 熟悉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传动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电气传动控制电路;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气传动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设计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解释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能够列举并比较常见的电机类型及其特性;3.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气传动控制电路,并分析其性能;4. 能够了解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5. 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电气传动系统概述: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 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性:讲解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常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
3. 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分析电气传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的设计。
4. 电气传动系统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电气传动系统概述,熟悉课本第一章内容;第二周: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性,学习课本第二章内容;第三周: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学习课本第三章内容;第四周: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实践,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第五周:电气传动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课本第四章相关案例。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论文)内容及其要求:1、设计内容为了适应各种加工工艺的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主电动机采用双速电动机,用于拖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调速采用变速孔盘机构。
各进给部分的快速移动,采用一台快速移动电动机拖动。
设计要求:选用西门子7S-200系列的PLC对T68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给定参数:主电动机7.5kW,1460/2880r/min,380V;快速移动电动机3kW,1430r/min,380V。
2、工作流程图法的设计步骤:2.1绘制工作流程图;2.2绘制电器主接线图和PLC端子接线图;2.3编制PLC控制程序(采用梯形图)。
3、设计要求:3.1选择电气传动方案和控制方式3.2设计电器控制原理图,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拟定技术指标和要求3.3设计并绘制电器控制原理图(设计图符合国家规程规范),计算主要技术参数3.4选择电器元件,制定元器件目录清单,绘制电器主接线图和PLC端子接线图;3.5编制PLC控制程序;3.6 编写设计说明书(含中文摘要、正文、图纸(CAD A3号图)),说明书格式参照船山学院毕业设计要求。
3.7 dwg(CAD)图形文件及doc文档交指导老师。
4、时间安排:2014.12.18-2014.12.20:查阅文献,制定设计方案,设计电器控制原理框图2014.12.21-2014.12.27:设计电气主接线和PLC控制电路,选择电器元件,2014.12.28-2014.12.31: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答辩。
指导教师:徐祖华李劲松2014年12月16日。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结构、原理及适用场合,如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
3.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变频调速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气传动系统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实验设备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际,认识到电气传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气传动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安全意识。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传动基本原理:介绍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
2. 不同类型电机原理与结构:详细讲解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常见电机的原理、结构及特点,并对比各类电机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3.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介绍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PID控制、变频调速等常用控制方法。
4.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引入电气传动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课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周)。
2. 讲解不同类型电机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第2-3周)。
电气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分类和特点,能够分析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了解电气传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分类和特点,理解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电气传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能够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具备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传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动机、控制器、传动装置等基本组成部分。
2.电气传动系统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气传动系统,如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直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常用的电气传动设备:介绍常用的电气传动设备,如电动机、变频器、减速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电气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介绍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包括电动机的选择、传动装置的设计等。
5.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法,包括启动和停止操作、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手体验电气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电气传动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电力传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传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变压器、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学会分析电力传动系统的性能,掌握电力传动系统的参数计算及电路分析方法。
3. 掌握电力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力传动系统,并进行性能分析。
2. 能够正确使用电力传动设备,进行系统的调试、运行和维护。
3. 能够解决电力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传动技术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力传动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力传动技术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电力传动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电力传动系统概述:介绍电力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电力传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传动系统概述2. 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学习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控制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机及其控制技术3. 变压器与电力电子器件:学习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变压器与电力电子器件4. 电力传动系统设计:学习电力传动系统的设计原则、参数计算及性能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传动系统设计5. 电力传动系统运行与控制:学习电力传动系统的运行特性、控制策略及故障处理。
电气传动课程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电气传动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等领域。
电气传动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气传动系统设计、分析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电气传动课程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3. 具备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和故障诊断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讲解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验教学:设置多个实验项目,包括电机控制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电力系统实验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3.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电气传动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4. 讨论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实践环节1. 实验室实验:设置电机控制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电力系统实验等,使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2. 仿真实验: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仿真实验,提高学生对电气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理解。
3.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4. 毕业设计:鼓励学生选择电气传动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对电气传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课堂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电气传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
2. 学生对电气传动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环节,评估学生对电气传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评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系别:信息与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设计编号:目录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概述 (2)二、课程设计任务 (2)三、课程设计要求 (3)设计步骤一、电动机空载运行 (4)二、电动机负载运行 (5)三、电动机负载运行时间及负载图 (6)四、电源电压波动时,电动机的功率选择........ (8)五、当供电电源变压器容量为一定时,电动机起动方式的选择 (9)课程设计小结 (10)一、课程设计概述电气传动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电气传动技术的课程设计,掌握在工厂设备中电动机的选择、校验和计算。
课程设计模拟工厂常用的生产流水线,设计一条电动机驱动的输送带,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在输送带上的工件大小和重量是变化的,输送的位置和距离根据不同的要求,有所变化,要求正确的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转速、工作制以及考虑生产现场的实际条件,需要采取的措施。
二、课程设计任务有一条生产流水线的输送带如下图所示,在装料点0,按生产节拍依次装上各种电动机的零配件:A转子、B定子、C前端盖、D后端盖、E底座。
分别要求送到工位1、工位2、工位3、工位4、工位5进行加工装配。
输送带采取带上无零配件的空载启动,在传送中,自动控制系统使输送带上始终只有一个零配件,而且两个零配件传送过程中无间隔、停顿。
各种零配件依次送完后,再重复循环传送,…。
传动系统设计参数:= 1000N·M空载负载力矩 TL0输送带的输送速度ν= 7.5米/分;输送带的加速度 dv/dt = 0.05M/S2;电源供电电压 3相380V、变压器容量13KVA电压波动安全系数 0.75。
=1.2,假设四极交流电动机转速1470 r/min、六极970 r/min,功率以0.1KW分档,Tst/TN =2。
(计算中保留两位小数点)Tmax/TN三、课程设计要求根据输送机的启动和送料过程中给出的阻力矩和飞轮转矩,在保证启动过程和送料过程中系统要求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条件下,设计、计算所需的电动机力矩,然后分析负载特性,选择电动机的工作制,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转速,最后在车间供电条件下,以及可能出现的供电电压不稳的特殊情况下,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电压、启动方式。
课程设计步骤:1、当输送带加速度=0.05m/s2时,计算电动机在空载条件下的启动转矩、负载转矩、飞轮转矩、转速和功率;2、分别计算电动机在启动后送各种料的过程中,电动机的转矩、负载转矩、飞轮转矩、转速和功率;3、根据计算得到的电动机在送各种料时各个转矩、功率和电动机的工作制,选择电动机额定功率、转速、电压参数;根据计算得到的电动机转矩画出该系统的负载变化图4、校验电源电压波动时,电动机的功率;5、在工厂电源供电的条件下,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启动方式,校验系统空载启动条件。
1、飞轮转矩GDz 2(拆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转矩)GD Z 2= GD M 2+221223j GD +243245j GD +265267j GD =(5+1)+ 2)60248(13++2)188960248(24⨯++2)20101188960248(567⨯⨯+ =6.254 N.m 22、电动机转矩 ①.传动比jzj z=j1×j2×j3=60248×1889×20101=4.133×4.944×5.050=103.189 ②.电动机加速度dtdn dt dv =D L π60×dtdn ×j z =254.014.360⨯×0.05×103.189=388.143 (r/min)S-1③.总的传功效率ηzηz=η1.η2.η3=0.87×0.91×0.9=0.713④.电动机转矩TM 0(电动的转矩=负载转矩+动态转矩)TM 0=ηzzL j T ⨯0+3752z GD .dt dn =713.0189.1031000⨯+375254.6×388.143=20.064 N.m ⑤.电动机转速nM卷筒转速n L =D L Vπ=254.014.35.7⨯=9.404 r/minn M=n L.jz=9.404×103.189≈970 r/min∴电动机选择六级,额定转速n N=nM=970 r/min3、电动机功率P MPM=55.91×T M 0×n M =55.91×89.684×9.404=88.313 KW1、飞轮转矩①.B 定子GD ZB 2=GD M 2+223223j GD +234245j GD +245267j GD B=(5+1)+2)60248(13++2)188960248(24⨯++2)20101188960248(600567⨯⨯++ =6.310 Nm 2 ②.E 底座GD ZE 2=GD M 2+223223j GD +234245j GD +245267j GD E=(5+1)+2)60248(13++2)188960248(24⨯++2)20101188960248(240567⨯⨯++ =6.276 Nm 2③.A 转子GD ZA 2=GD M 2+223223j GD +234245j GD +245267j GD A=(5+1)+2)60248(13++2)188960248(24⨯++2)20101188960248(300567⨯⨯++ =6.282 Nm 2④.D 后端盖GD ZD 2=GD M 2+223223j GD +234245j GD +245267j GD D=(5+1)+2)60248(13++2)188960248(24⨯++2)20101188960248(150567⨯⨯++ =6.304 Nm 2 ⑤.C 前端盖GD ZC 2=GD M 2+223223j GD +234245j GD +245267j GD C=(5+1)+2)60248(13++2)188960248(24⨯++2)20101188960248(70567⨯⨯++ =6.261 Nm 22、各电动的转矩=各负载转矩+各动态转矩 ①.B 定子TMB=ηzzLBL j T T ⨯+0+3752ZB GD .dt dn =713.0189.10318001000⨯++375254.6×388.143=44.655 N.m②.E 底座TME=ηzz LEL j T T ⨯+0+3752ZE GD .dt dn =713.0189.1037001000⨯++375254.6×388.143=29.704 N.m ③.A 转子TMA=ηzzLAL j T T ⨯+0+3752ZA GD .dt dn =713.0189.10310001000⨯++375254.6×388.143=33.782 N.m ④.D 后端盖TMD=ηzzLD L jT T ⨯+0+3752ZD GD .dt dn =713.0189.1034001000⨯++375254.6×388.143=25.626 N.m ⑤.C 前端盖TMC=ηzzLC L jT T ⨯+0+3752ZC GD .dt dn =713.0189.1032001000⨯++375254.6×388.143=22.908 N.m 3、各种负载时的功率 ①.B 定子PMB=55.9T MB.n N =55.9655.44×970=4535.639 W=4.5 KW ②.E 底座P ME =55.9TME.nN=55.9704.29×970=3017.055 W=3.0 KW ③.A 转子P MA =55.9TMA.nN=55.9782.33×970=3431.261 W=3.4 KW ④.D 后端盖PMD=55.9T MD.n N =55.9626.25×970=2602.850 W=2.6 KW ⑤.C 前端盖P MC =55.9TMC.nN=55.9908.22×970=2326.781 W=2.3 KW三、电动机负载运行的时间和负载图1、各负载工作时间 ①.B 定子tB=VLB=5.75×60=40 S ②.E 底座tE=VLE=5.78×60=64 S ③.A 转子tA=V L A=5.711×60=88 S ④.D 后端盖tD=VLD=5.714×60=112 S ⑤.C 前端盖tC=VLC=5.715×60=120 S 2、电动机的等效转矩T DT D =t iC MC D MD A MA E ME B MB t T t T t T t T t T .5 (2)2222∑++++ =t t t t t C D A E B C MC D MD A MA E ME B MBt T t T t T t T t T ++++++++ (22222)=120112886440120908.22112626.2588782.3364704.2940655.4422222++++⨯+⨯+⨯+⨯+⨯=29.667N .m3、电动机等效功率P DP D =55.9TD.nN=55.9667.29×970=3013.297 W ≈3.1KW 电动机额定功率选3.5KW 4、负载图5、校验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 ①.起动转矩T StTSt=1.2T D =1.2×29.667=35.6 N .m < T MB =44.655 N.m∴不能起功动 应改为:T d ' ≥2.1TMB=2.1655.44=38 N.m ②.过载能力T m axTm ax=2T d '=2×38=76N.m > T MB =44.655 N.m不会堵转 P D '=55.9T d'.nN=55.938×970=3.8 KW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N =P D '=3.8 KW四、电源电压波动时,电动机的功率选择1、 当电源电压波动的安全系数为0.75时,校验电动的功率。
当电源电压波动时,要求所选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T m ax ,必须大于运行过程中出现 的最大负载转矩T L m ax 。
3、当电动机T d '=38 N.m此时电动机最大转矩Tm ax=λ.T d '=1.125×38=42.750 N.m < T L m ax =44.655 N.mP D=55.9T D''.n N =55.9693.39×970=4156.335 W ≈4 KW电动机空载转矩:T M 0=20.064 N.m 即 T st >T M 0电动机空载可以启动电动机的最大转矩:T m ax =2T N =2×39.381=78.762 N.m负载的最大转矩:T L m ax=T MB=44.655 N.m即T L m ax>T MB电动机在最大负载时能正常运行∴最终所选电动机额定功率:P N=4 KW电动机额定转速:n N=970 r/min额定电压:三相380 V六、课程设计小结在通过本次《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的课程设计,将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全暴露出来:学习的不够深入,知识点了解不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