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审题及答题规范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高中地理综合题是地理知识的综合性考查,需要考生几个方面的技能:阅读理解能力、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下面是一些审题和答题技巧,希望对高中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审题技巧1. 读题全面:题目的每个部分都要读,不能跳过或者忽略某个字或者短语,否则只会浪费时间或者降低答案的准确性。
2. 注意题目的时间:题目中提示的时间是关键,有些问题需要对地理现象或者现象的变化进行分析,需要关注时间因素。
3. 仔细阅读题目:有些问题可能会在题目中提前提示或者表明,考生如果没注意,可能会错失积分,所以题目要读全面。
4. 关注句子结构和语气:题目的句子结构和语气可能和正常的语法和口语略有不同,考生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避免误解。
5. 注意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可能会影响理解,尤其是题目中的逗号、分号和问号等,如不仔细看可能会造成解释的偏差。
6. 查看图片和图标:有些题目中会有图片和图标,考生注意查看这些图形,有时候这些图像可以给出关于答案的提示。
1. 先回答熟悉的问题:如果考生对某个问题比较熟悉,可以先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效率和信心。
2. 综合题要全面分析:综合题需要考生全面分析现象和问题,将多个某个方面的因素联系和综合,最后得出结论。
3. 拓宽思考角度:除了考生平常学习的地理常识,还需要考生有拓宽思考角度,多思考可能与答案有关的知识和因素。
4. 注意答语的合理性:答案的合理性是答题的关键,为了得到高分,答案必须合乎逻辑和地理学的知识,而不是一些信口开河的猜测或者笛口乱答。
5. 重点关注关键词:问题中的关键词应该是答题的重点,因此需要考生认真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多涉及这些重点词汇。
总之,高中地理综合题需要考生在理解题目和答案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性和综合性。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考生可以更好的应对地理综合题,提高自己的分数。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高中地理综合题是地理学科中的一种综合性考试题型,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解题技巧。
审题与答题技巧对于高中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审题与答题技巧。
审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审题是解答问题的第一步,考生应当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意,确定题目要求。
有些题目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关键词,考生要多加留意,确保题目理解准确。
2. 关注题目要求在审题的过程中,考生要始终关注题目要求,确定题目需要解答的具体内容。
有些题目可能存在多个要求,考生要一一分析,确保全面答题。
3. 分析题目关键词有些题目中存在一些关键词,例如“解释”、“比较”、“分析”等,这些关键词会直接影响到解题方向和内容,考生要充分理解这些关键词,确定解答方式。
4. 仔细阅读题目材料有些地理综合题包括了一些材料,例如地图、数据表等,考生在审题时也要仔细阅读这些材料,了解其内容,确定解答思路。
1. 高中地理知识储备解答地理综合题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内容。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确保解答的内容准确。
2. 结构清晰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应当尽量使答案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要点之间要有明确的连接,确保答案连贯、完整。
3. 多角度分析有些地理综合题需要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这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深度。
考生要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
4. 量化分析在解答一些数据题时,考生要尽量进行量化分析,将数据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和结论,确保答案有说服力。
5. 结合实际地理学科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考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或案例,增加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对于解答问题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要多加训练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审题和答题能力,确保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摘要】高中地理综合题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本文从审题技巧、答题技巧、注意事项、举例分析、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中地理综合题,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审题时要注意理解题意并抓住关键信息,答题时要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还需注意避免常见的解题误区,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
举例分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解题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
结论部分总结了经验,提倡高效解题方法,并提出在考试中应该如何应对。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掌握高中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技巧、答题技巧、注意事项、举例分析、解题方法、总结经验、提高效率、应对考试1. 引言1.1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地理综合题是高中地理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应对地理综合题时,审题和答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做好审题工作。
审题时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标明关键信息,明确问题要求。
在审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划线、圈画、标注等方式来帮助理清思路。
接下来是答题技巧。
在开始作答前,可以先列出关键词或要点,并结合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避免答非所问或跑题。
要注重图表的分析和解释,展现自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能力。
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
在做地理综合题时,要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优先解答熟悉的内容,避免在不熟悉的知识点上浪费过多时间。
尽量避免出现马虎和粗心大意的错误,保持专注和耐心。
举例分析是提高答题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举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表达观点和论证,提高答案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在遇到抽象概念或理论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增加答案的深度和广度。
解题方法也是关键之一。
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可以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如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
陆月萍
一、细审“信息”。
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明确行为动字的指向。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
三、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四、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五、规范“书写”。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审题与答题技巧是学生备考高中地理综合题时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它关系着学生在考试中能否准确把握住题目的要点,从而得到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的详细介绍。
一、审题技巧:
1. 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做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理解正确,不至于做错题。
2. 分析题目:明确题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明白题目要求解答的问题是什么,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备考和答题。
3.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对于理解题目非常重要,因此在审题时要注意关键词的含义,如“比较”、“解释”、“说明”等,这些不同的关键词会对答题方式和内容有不同的要求。
4. 理解题目要求:在审题时要确保自己明白题目要求解答的内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和答题。
5. 注意题目中的限定条件:有些题目中会给出一些限定条件,如时间、地点、前提等,要注意这些条件对题目的影响。
二、答题技巧:
1. 用自己的话解答题目:在答题时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答,因为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知识,也有助于记忆和理解难点知识。
2. 逻辑清晰:答题时要注意逻辑清晰,清晰地陈述问题的解答过程和结论,不要跑题、散漫。
3. 关键点突出:在做综合题时,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突出,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更有说服力。
4. 图表运用:在回答一些需要数据支撑的问题时,可以适当引用图表,使答案更直观、清晰。
5. 举例说明:在答题时,可以适当举例说明,这样能够更具有说服力、让问题更加形象、生动。
6. 复审答案:答题完成后,一定要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复审,确保没有漏掉题目要求的内容。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审题与答题技巧在任何学科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地理学科中尤为重要。
地理学科通常涉及广泛的知识范围,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要正确回答地理综合题,需要掌握一些审题与答题的技巧,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点。
一、审题要点1. 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在开始解答综合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和要求,明确对于问题的理解。
2. 分析题目信息:审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提供的关键信息,包括地名、时间范围、相关数据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寻找和整理相关知识点。
3. 了解题目类型:综合题通常分为考察知识运用和分析判断两类。
知识运用类题目一般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分析判断类题目则要求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4. 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和信息分析,明确解题思路,确定答题的主要方向。
二、答题技巧要点1. 结合地理思维方式:地理学科注重综合性思考和空间思维,因此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要善于运用综合思维和空间观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2. 逻辑清晰、条理性强:在回答综合题时,要注意逻辑清晰、条理性强,避免答非所问或者东拉西扯。
可以采用提纲式的回答方式,先点明要点,再逐点展开。
3. 运用具体实例:在解答综合题时,可以运用具体实例进行说明和论证,这样可以增加回答的可信度。
4. 合理利用地理工具:地理学科有许多工具可以辅助解答,比如地图、统计资料、气象图等。
在合理利用这些工具时要注意对地图尺度、符号的理解和气象图的解读技巧。
5. 注意名词解释:在地理综合题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需要解释的专业术语或名词,要注意准确解释,不要简单照搬定义,要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过程需要通过审题与答题技巧来进行。
审题时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信息,并明确题型和解题思路;答题时要善于运用地理思维方式和具体实例,逻辑清晰、条理性强。
也要合理利用地理工具和注意名词解释,做到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题目往往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并且需要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所以在做高中地理综合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审题与答题的技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审题与答题技巧。
一、审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在做综合题时,我们要先读懂题目的意思,知道我们需要解答什么。
仔细阅读题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题目,避免在答题过程中遗漏关键信息。
阅读题目还可以让我们对接下来的答题过程有一个大致的思路。
2. 关注问题的关键词在阅读题目时,我们要关注问题中的关键词,例如“解释”、“分析”、“理解”等动词,以及“为什么”、“怎么”等疑问词。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快速找到答案。
3. 确定题目的要点在阅读题目时,我们要确定问题的要点和重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思考和回答。
有时候,题目中的信息并不是完整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推断和分析,确定问题的要点。
1. 建立思维导图在回答综合题时,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思维导图,将问题的要点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类。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将相关知识点系统化地呈现出来。
2. 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分析题目中的问题,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解答。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答案。
3. 提供具体的实例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具体说明某一问题。
通过提供具体的实例,可以让我们的答案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我们可以参考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是历史事件、数据等进行说明。
4.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答案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
我们要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问题,不要使用模糊或者含糊其辞的说法。
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是否简洁明了,以便让阅卷老师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答案。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审题与答题技巧需要我们在整理思路,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与答题技巧对于高中地理综合题来说,审题和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审题和答题技巧。
一、审题技巧1、认真阅读题目和材料,理清思路在做高中地理综合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材料,理清思路,明确问题的要求。
要注意理解问题的关键词和概念,并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所需解决的问题,有时也需要自行推断或预测材料中未涉及的问题。
2、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注意发现解题的规律和特点。
有些综合题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概念或理论,根据题目要求综合分析,有时还需自行设计一些解题方法和步骤。
3、注意题目细节和条件约束在审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题目细节和条件约束,例如单位,精度等要求。
有些题目会给出条件限制,需要在求解过程中加以考虑,以防出现错误。
1、精心设计答题格式和图表在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精心设计答题格式和图表,使答案准确清晰,易于阅读。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图像等多种方式表现答案,但要注意格式规范,符合要求。
2、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和理论在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和理论,对于不清楚或不熟悉的概念或理论,可以查找资料或请教老师或同学。
在运用概念和理论时,要注意准确表达,不要混淆或曲解概念和理论。
3、注意解答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要点在答题时,要注意解答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要点,突出重点,剔除不必要的信息。
有些题目需要解答多个问题,要根据题目要求有条不紊地逐一解答。
4、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在答题时,要注意思路清晰,步骤明确,避免出错或漏掉某些要点。
可以运用图表、文字等方式帮助思路清晰,步骤明确。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要多次检查论证过程,保证无误。
总之,高中地理综合题审题和答题技巧是做好地理综合题的关键。
只有精心审题,恰当选择解题方法,认真论证,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
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
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
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
☆干湿度影响因素:
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雾、霜的影响因素: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3.尘埃(道路边、市区内、建筑工地、矿区) ☆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气压梯度力大小;2.距高压中心远近;3.摩擦力 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4.植被多少;5. 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 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 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 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 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 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 区湿润);3.河流(供水、水运功能);4.资源 条件
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 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二、寻找“角度”。
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答题角度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 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 纽、港口);5.经济和比例;2.地势起伏 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4.重要地形剖面特 征(剖面图中)
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 3..。不利:1、2、3..
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
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 为A..,以A比B...
意义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 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
☆河流的水系特征:
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情况 6.支流和支流形状
7.有无湖泊沟通
2.流向 5.河道曲直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 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 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 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 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 地措施+合作措施
判断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 (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 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 先升后降”思路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 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高考地理综合题
——审 题 与 答 题 规 范 指 导
一、细审“信息”。
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明确 行为动词的指向。
• 地理设问的一般结构: 前置限定词+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词
例如: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前置限定词 行为动词
主题内容
后置限定词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 求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 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 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 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 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 结成岩
注意:内力+外力,不可遗漏
☆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 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 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 力。
☆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 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及其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 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 大小)有关 6.凌汛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 高)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 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 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 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 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3.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 置低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 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焚风效应、雨影区)。 半山腰的降水量最大
3.地势高低: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