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讲的励志故事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

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老年人励志成功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职场励志故事里的主人公,其实不分年龄。
我在此为职场打拼的朋友们整理了几个中老年人成功创业的励志小故事,大家阅后也许会明白到:职场励志故事里不仅有年青人,更有老年人,跟年青人创业相比,他...职场励志故事里的主人公,其实不分年龄。
我在此为职场打拼的朋友们整理了几个中老年人成功创业的励志小故事,大家阅后也许会明白到:职场励志故事里不仅有年青人,更有老年人,跟年青人创业相比,他们甚至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一):罗伯特诺伊斯,英特尔创始人,41岁创业。
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罗伯特诺伊斯加入贝克曼成为了一名研究工程师。
1957年,他和其他七人离开贝克曼并创立了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
虽然在那里他享受一些成功,他最终与戈登摩尔一起创办全球最知名的软件公司英特尔,当时诺伊斯41岁。
诺伊斯被公认为很有远见,而且对待员工像家人一样。
他拒绝接受很多公司CEO岗位要约。
而在英特尔,他负责微处理器的研发,彻底改变了计算机技术,形成我们今天仍然使用个人计算机系统。
(二):哈兰德戴维桑德斯,肯德基,62岁创业。
第二个老年人励志故事的主角大家一家都听过: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上校,桑德斯上校创业的年龄是62岁!桑德斯上校在创建肯德基前的人生是灰暗的:他早年失去了他的父亲,频繁的与他的继父争吵,并从多个公司被解雇,最终甚至作为一名律师在法庭上与他的客户争吵又失去工作。
不过,他这种永不放弃的气质成就了他最终的成功。
而在肯塔基州服务站科尔宾工作期间,桑德斯依靠他美味的烧鸡秘方在当地小有人气。
之后,科尔宾站被一场大火烧毁,桑德斯不得不将其重建,并做为一家汽车旅馆和140个座位的餐厅。
1952年,桑德斯62岁时,他授权了第一个特许经营的"肯德基"餐厅。
每日正能量励志小故事10个

每日正能量励志小故事10个【--演讲】每日正能量励志小故事1、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着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
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
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的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
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
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人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大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个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次。
人们奇怪的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
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的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叫喊什么。
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
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的看着那个铁球。
老人励志故事

老人励志故事分享几个关于老人的励志故事,有空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看哦。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老人励志故事。
供大家参阅!老人励志故事:熊和老人老人的儿子已经成年,但是老人年事已高,不愿意让儿子离开自己,所以把儿子留在了身边。
一日,老人来到森林,发现一头母熊正在努力的驱赶着自己的孩子,甚至于怒吼,老人很不解的上前问熊说:“你为什么要赶走自己的孩子?”熊说:“因为它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难道你不希望它陪在你的身边么?”老人迫切的问。
熊说:“我精心呵护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孩子成熟后,我就要鼓励他们独自去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
老是依恋在父母的身旁没有出息,世界那么大,应该四海为家!”老人接着说:“可是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你不怕它们受到伤害?”熊笑了,熊说:“让他在困难中磨炼,自己去谋生,我觉得这不是危险,而是对他最深沉的爱!我们不应该自私的把孩子困在身边。
”老人明白了,熊的做法是对的,而自己的做法太自私,回到家中的老人让儿子出去闯荡,因为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老人励志故事:被上帝照顾的老人有一个老人以低价买下一块长满野草无人问津的荒地。
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除草、松土、下种、浇水、施肥、捕虫。
每天都忙到太阳下山后才收工回家,真正是门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半年后,这片原是无人要的荒地已经长满了鲜艳夺目的花树了。
这片艳丽的花园吸引了无数的人们。
人家都赞不绝口。
有一个人忍不住上前对老人说:“老伯,你的花园真美,我非常羡幕,看来上帝真的很照顾你啊!”老人笑笑问答说:“先生,也许上帝真的很照顾我,但你是否知道这位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努力地工作直到傍晚才收工呢?”职场感悟:看见别人上台领奖,亲述成功的心路历程时,不要只是羡慕,应该体悟到别人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成功都是由许多辛酸和汗水所结成的果实。
成功并不是一时的,它的关键是靠平时的准备与辛勤开垦。
老人励志故事:老人和女儿我认识这个老人。
老人的规划励志故事机会是自己创造的

老人的规划励志故事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很多时候,强大的力量正是来自于各种有效资源的正确整合。
有效的资源整合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而且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下面店铺给整理了老人的规划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老人的规划学会有效地整合资源:老人的规划一位老人临死前有话向他朋友交代,或许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糊涂,他对朋友说道:“我这个儿子不聪明,也没有什么专长,但是我希望他能够成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并成为总统的女婿。
”他的朋友非常为难,但是想到老人快离开走了,还是答应了。
老人的朋友思考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先去找了世界银行的总裁,对他说:“我向您推荐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
他是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而且即将成为总统的女婿,你愿意任命他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吗?”世界银行的总裁思索了一下就答应了。
老人的朋友再去找了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长,并告诉他:“我的这个年轻朋友,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并且即将成为总统的女婿。
你觉得怎么样?你是否认为他有资格成为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洛克菲勒财团董事长想了一会儿也答应了。
老人的朋友最后去找了总统,自信满满地对总统说道:“我非常荣幸地向您推荐这位年轻人,别看他这么年轻,他现在已经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了。
您愿意他成为您女儿的丈夫吗?”最后,如老人临终所愿,他的儿子成为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和总统的女婿。
这个故事自然是虚构的,在真实生活中也没有可操作性。
但是从中我们看到了“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强大的力量正是来自于各种有效资源的正确整合。
有效的资源整合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而且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机会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公元前258年,秦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赵王无奈只能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救,平原君从其门下挑选能言善辩的食客20人同往,最后还差一个,不知挑谁时,一位食客主动求往,平原君此时还不识此人,问了之后才知他叫毛遂,投于平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三年中一直没有机会展示才能。
鼓励老年人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

鼓励老年人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精选故事一:重新寻找研究的乐趣有一位名叫张爷爷的老人,已经退休多年。
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做的,生活逐渐变得枯燥无味。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
这位志愿者向张爷爷介绍了在线研究的机会,并鼓励他重新寻找研究的乐趣。
张爷爷决定尝试一下,并报名参加了一门电脑课程。
起初,他觉得很困难,技术方面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但是他并不放弃,独立地寻找答案,一步步克服困难。
渐渐地,张爷爷发现自己对研究充满了热情。
每天都期待着上课,研究新的知识。
他开始用电脑和手机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也学会了使用社交媒体。
通过重新寻找研究的乐趣,张爷爷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他明白了老年也可以不停地研究,并且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
故事二:跨出舒适区的勇气李奶奶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过去一直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她觉得自己已经够老了,研究已经没有意义,于是对新事物持怀疑态度。
然而,当她接触到一个绘画工作坊的时候,她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
她在工作坊里结识了一群兴趣相投的老年朋友,大家通过绘画交流彼此的心得。
开始的时候,李奶奶觉得画画很难,她缺乏自信,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好。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知道只有跨出舒适区,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
李奶奶坚持研究,不断尝试各种绘画技巧。
慢慢地,她的画作逐渐进步,开始得到了认可。
她也在参加展览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了更多的鼓励和赞赏。
通过跨出舒适区的勇气,李奶奶发现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并且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她明白了只要肯努力研究,年龄并不是限制。
结束语以上两个故事展示了老年人继续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重新寻找研究的乐趣和跨出舒适区的勇气,老年人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发现无限的可能性。
无论年龄多大,研究都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进步。
鼓励老年人研究,可以让他们保持活力、开拓思维,并在研究中收获快乐和满足感。
所以,让我们共同鼓励老年人加入研究的行列,创造美好的晚年生活。
[结束]。
90岁老人励志演讲稿

90岁老人励志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为大家进行演讲,与大家分享我90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我1925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生活非常贫困,但父母尽心尽力地栽培我们7个兄弟姐妹。
童年的环境虽然简陋,但却非常温暖,父母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勤劳工作。
因此,我和兄弟姐妹们从小就明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改变命运。
少时家境贫寒,上学的机会很少,我只读完了小学三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去放牛帮补家用。
那段日子我过得非常辛苦,而看到其他孩子可以上学,我非常羡慕,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后来国家实行扫盲运动,我重新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这对我影响非常大。
通过自学,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
20岁时,我离开家乡,只身一人到城市谋生。
刚到城市时,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我只能做些粗活累活。
虽然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但我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向前看,勤恳工作,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渐渐地,生活过得更加宽裕了。
改革开放后,我看到国家发展的广阔前景,决心创业,经营起了自己的小商店。
开始剩余资金非常少,加上经验不足,生意显得很困难。
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努力,渐渐找到了经营的窍门。
几十年下来,店面也慢慢扩大,生意日益红火,让我活到老学到老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我也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写成书与大家分享,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反馈与鼓励。
如今我已经90岁了,身体依然很健康,每天早上炼完太极拳,都会到店里帮忙看着,和客户聊聊天。
朋友们也常来店里跟我下棋、聊聊人生,我们其乐融融。
晚上我会花点时间读读书、写写文章,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这90年的人生路,我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但也收获了幸福。
最难忘的是2005年和2019年,分别参加了中小学的毕业典礼,和孙子孙女一起上台领毕业证,心里无比欣慰和自豪。
我也明白,自己可以活到90岁并保持健康,全靠平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工作,积极锻炼身体。
生命只有一次,我希望大家要珍惜时间,认真对待每一天。
白岩松的励志故事

白岩松的励志故事白岩松的励志故事:人物经历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进了大学以后,白岩松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不仅喜欢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还很喜欢踢足球。
1989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
1993年,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
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
1997年白岩松与朱宏钧结婚,1998年他们的儿子白清扬出生。
1998年参与报道1998年抗洪救灾。
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
2001年11月由白岩松参与策划、创办的《时空连线》栏目成功推出,他本人出任该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还担任《新闻会客厅》主持人。
2001年参加了北京申办20XX年奥运会、中国加入WTO的报道。
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
20XX年主持了《焦点访谈》连载节目"岩松看香港",以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20XX年和敬一丹主持了《感动中国20XX》。
20XX年参与主持转播国庆60周年庆典。
20XX年主持《岩松看美国》。
20XX年主持伦敦奥运会闭幕式。
白岩松的励志故事:人物评价蒙古汉子的豪放开始逐渐展露在白岩松极具洞察力的评论分析中与他性情流露的现场报道中。
他能够到达的地方,用他的眼泪、激动、愤怒、深情为我们串起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回忆。
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在主持上,他自成一派。
在生活中,他极富睿智,有很强带有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
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
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语言华丽中富有诗情画意,活泼中不失深邃,朴实中充满真诚。
2000年,他在悉尼奥运会的直播,他的即兴直播,甚至丝毫不逊于体育频道主持人。
老年人励志文章

老年人励志文章----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老年人励志文章:被上帝照顾的老人有一个老人以低价买下一块长满野草无人问津的荒地。
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除草、松土、下种、浇水、施肥、捕虫.每天都忙到太阳下山后才收工回家,真正是门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半年后,这片原是无人要的荒地已经长满了鲜艳夺目的花树了。
这片艳丽的花园吸引了无数的人们.人家都赞不绝口.有一个人忍不住上前对老人说:“老伯,你的花园真美,我非常羡幕,看来上帝真的很照顾你啊!”老人笑笑问答说:“先生,也许上帝真的很照顾我,但你是否知道这位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努力地工作直到傍晚才收工呢?”启示看见别人上台领奖,亲述成功的心路历程时,不要只是羡慕,应该体悟到别人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成功都是由许多辛酸和汗水所结成的果实。
成功并不是一时的,它的关键是靠平时的准备与辛勤开垦。
老年人励志文章:拾荒老人前几天我去了趟合肥,顺便陪母亲、三妹她们登山。
登山途中见到一位近八旬的拾荒老太,一手拄拐杖,一手提袋子,倔强地雕塑般地往上走,她的举动令我有所触动。
她一脸褶皱、满头白发、身躯佝偻、衣服破旧,脚穿再简单不过的过时的解放运动鞋,这种状态丝毫不减她浑身散发的骨气,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品质。
拾荒老太不时调整着前进方式,有时还倒退着往上走。
虽然她的速度是慢了些,但几乎不停歇,比年轻人那种走走停停的方式慢不了几拍。
我上前询问老人年龄,他乐呵呵的说:“还小呢,七十八岁”呵!还小呢?有些人没到这个年龄,要不行动不便了,要不病魔缠身,要不早就不在了,登山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等我看到老人乐观向上的态度时,内心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满目的风景没能引起我的兴致,拾荒老太的举动却给了我一些人生启示。
老人登山无非是为那些饮料瓶、易拉罐之类的可回收垃圾,看样子每天也就十几元的样子,他要以此为生,每日的开销肯定是紧巴巴的,可能是为生活所迫,抑或是勤俭使然,无论何因,等我看到她满脸的笑容,乐观的心态,我对自己平常的生活态度惭愧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讲的励志故事
本文是关于老人讲的励志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老人讲的励志故事篇1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停奔跑的老人的故事。
澳大利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超长距离跑步比赛,参赛人员要从悉尼跑到墨尔本,全程约875公里,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比赛之一。
比赛耗时5天,吸引着许多世界级的运动员参加,这些运动员年龄通常在30岁以下,经过了专门的训练,背后还有耐克这样的大公司资助。
然而,1983年,有一位61岁老人的出现,使得这个比赛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这位老人名叫克里夫·扬。
出现在起跑线上时,克里夫穿着一身工装,脚上则是一双工作鞋。
观众们起初以为克里夫是一名观众,当他走向工作台检查号码并来到运动员中间时,人们无不表示震惊。
媒体对克里夫的到来立刻感到好奇,纷纷过去采访。
他们对克里夫说:“你真疯狂,你无法完成比赛的。
”面对人们的质疑,克里夫回答说:“我知道我一定行,你看,我在一个农场里长大,那里没有卡车和马,无论什么时候,即使是暴风雨快要来临,我都必须外出放羊。
当羊乱跑时,我总是能抓住他们。
所以,我相信我能完成比赛。
”
比赛开始后,克里夫很快就被所有人甩到了后头。
人们的话题转移到了克里夫本人身上:克里夫居然不会正确地跑步!他看起来更像是在拖着脚步走路。
更多人甚至开始担心起他的安全来。
专业的运动员都知道,比赛要花费5天时间。
为了跑完全程,他们一般一天跑18个小时,睡6小时觉。
可是,克里夫不知道这些。
第二天早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克里夫居然出现在比赛队伍中,原来,他整夜都在跑!
有记者好奇地问克里夫,他余下来的比赛打算怎样完成。
克里夫的回答让人们怀疑,他声称他会一直跑下去,直到完成比赛。
克里夫就这样一直跑着,每天一点点地接近领跑运动员集团。
最后一个晚上,
在别人还在沉睡时,他超过了所有的参赛者,第一个撞向了终点线,还创造了一项新的赛会纪录!
克里夫获得了冠军1万美元的奖励。
赛后,他说他并不知道还有奖金,坚称他不是为了金钱而参赛。
最后,他把自己所得的全部奖金用来购买礼物,送给了其他运动员,此举让澳大利亚人肃然起敬。
20xx年,克里夫81岁时因病去世。
今天,由于能节省体力,“克里夫·扬式拖步走”已经被许多参加超长距离马拉松赛的运动员所采用。
而且,在现在的比赛中,人们也已经不睡觉了。
人们知道,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像克里夫·扬一样,整日不停地跑。
老人讲的励志故事篇2
有人问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王石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尔 .盖茨或李嘉诚,也不是房地产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个老人,一个跌倒过并且跌得很惨的人。
他担任一家小厂的厂长后,曾经是位英雄,披荆斩棘,以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20xx年的拼搏,使这家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991亿元的大型集团,一时求他写条子批烟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他辉煌的人生之路在他71岁时偏离了航向,1999年他因贪污 174万美元被判无期徒刑。
他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这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应该是一生中摔得最重、跌得最惨的一跤。
许多人认为他的这辈子完了。
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20xx年,20xx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
按照我们的设想,他能在家颐养天年,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然而他再次让人大跌眼镜:他承包了 20xx亩的荒山,开种果园!这时,他已经75 岁,身体不好,要承包的荒山又刚经历过泥石流的洗礼,村民都说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的“疯狂”行为,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昔日的企业家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
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果园,而且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原来这些产品一采摘就运往深圳、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惊人。
这一年,爱好爬山的王石来到了云南,特意抽时间去看望他,他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
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气温、果苗的长势。
言谈之间,他自然地谈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20xx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采用和果农互利的办法。
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的质量。
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儿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不以次充好。
他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任务完成,就能领上4000块钱,年终奖金 20xx多块,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块钱,一户三个人,就能收入三四万块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他管理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管理果园,想到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
这个已经80岁的老人,把跌倒当成了爬起,面对人生的波澜,他流过泪,但又一次点燃希望之火,用心过日子,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周围的人幸福快乐。
他就是红塔集团前掌门人褚时健。
他把一个很小型的玉溪烟厂,办成了可以和进口洋烟抗衡,每年创造200亿税收的大型集团。
王石感慨地说,我得知他保外就医后,就专程到云南山区探访他。
他居然承包了20xx亩山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
20xx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用沼气作肥料,环保且原生态。
他的那种淡定,让他作为企业家的气质和胸怀呼之欲出。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在他那个年纪遇到挫折,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而是在一个岛上,远离城市,离群独居。
王石的感慨,褚时健并没有听到。
他在红塔集团时带的三个徒弟,现在已是红河烟厂、曲靖烟厂、云南中烟集团的掌门人,但这一切与他无关,对他来说,他在曾经的辉煌中跌倒,但在跌倒后又一次创造神话,这就足够了。
我们都曾失败过,是一蹶不振还是再次站起,褚时健这个最富争议的人物,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老人讲的励志故事篇3
有一个老人以低价买下一块长满野草无人问津的荒地。
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除草、松土、下种、浇水、施肥、捕虫。
每天都忙到太阳下山后才收工回家,真正是门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半年后,这片原是无人要的荒地已经长满了鲜艳夺目的花树了。
这片艳丽的花园吸引了无数的人们。
人家都赞不绝口。
有一个人忍不住上前对老人说:“老伯,你的花园真美,我非常羡幕,看来上帝真的很照顾你啊!”老人笑笑问答说:“先生,也许上帝真的很照顾我,但你是否知道这位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努力地工作直到傍晚才收工呢?”
职场感悟:
看见别人上台领奖,亲述成功的心路历程时,不要只是羡慕,应该体悟到别人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成功都是由许多辛酸和汗水所结成的果实。
成功并不是一时的,它的关键是靠平时的准备与辛勤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