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地图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必背地图

必背地图
1、经纬网图。
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
2、世界地形图。
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1l、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潜水位线等)。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共65张PPT)

我国省区之最
纬度最高的省(区)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面积最大的省(区) 人口最多的省(区)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黑龙江省 内蒙古 新疆 河南省 江苏省
云南省
纬度最低的省区 海南省
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海南省
面积最小的省(区) 澳门
人口最少的省(区) 澳门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 (区)
500
400
350
300 23026′ 200
大部800分在中900 纬度10地00 区,110属0 于北120温0 带13,00 小 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 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上(53°N附近)
新疆帕米尔高原 (73°E附近)
北京 黑龙江与乌苏 里江主航道中 心线的相交处 (135°E附近)
南宁 贵阳 昆明 拉萨 皖 西安 沪
中国地理
4.1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规律—国家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
经纬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等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1.半球位置: 中国位于北 半球、东半 球
2.海陆位置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 思考: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1)东部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
海 大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
省级行政区方位示意图
北
1、东北:
黑龙江、
6、西 北:西北
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
吉林、
东北 辽宁。
7、北部边疆: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2、黄河中下游:
河北、河南、
山西、山东、
西 5、西 南:
重庆、四川、
北京、天津。 东
3、长江中下游:
云南、贵州、西藏。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共34张ppt)

2020/6/4
32
从图中F点 俯视能否看
到A点?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通视
DE F
B
A
C
2020/6/4
33
①凸凹坡的判断:等高线先疏后密——凸坡 等高线先密后疏——凹坡
②是否经过山脊山丘
低B
高
低
高
A
D
C
2020/6/4
挡住视线
凸坡
凹坡
34
●
最高处
700<H<800
B
31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判读技巧:
一看:关键点
起止点(起点、终点);
观察剖面线中(起止、极值)四点的高度
极值点(最高点、最低点); 值是否与等高线图一致
二看:高低起伏趋势
从起点开始,对比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 高低起伏是否一致
三看:特殊部位
看剖面线是否经过河流陡崖山脊鞍部等特殊地形部位及海拔 高度范围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C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2020/6/4
18
陡崖的相关高度计算
海拔(米) t
850
b
800
t
750
700
650
崖顶上限
<750
崖顶下限
≥700
崖底上限
≤650
高度计算: H顶 H底
600
b
0
崖底下限
>600
(n-1)*d<H相≤(n+1)*d
2020/6/4
19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 山地:放射状水系; ② 盆地:向心状水系; ③ 山谷:常有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相反 ④ 陡崖:常有瀑布。 ⑤ 等高线密集,流速快,水能丰富,但不利航运。 ⑥ 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⑦ 流量与流域面积有关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件:1-1 区域含义和区域类型(31张)

行政区的边界 是明确的
♦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自然界的边界 具有过渡性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800-年等降水量线及数值/mm
湿润区
图1一1一2 中国干湿区1 : 40000000
♦第一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阅读
九州
九州是中国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典籍 《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地 域区划。自战国以来,九州即为古代中国的代称.《尚书•禹贡》记 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 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和兖州„
中尺度区域一般 指较大地区或较
大面积国家
小尺度区域一般 指局部地区
03
02
04
01
05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东部季风区
一个大区域内包含着若干小区域
省县 乡
三级行政区域
区域内部彼此关联形成的层次关系
层次性
统一的整体
区域由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组成, 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除山地中分布有森 荒漠植被和草原植
林、草甸等植被外, 被发育下的土壤,
大部分地区为荒漠, 有机质含量低。
部分地区为荒漠草
原或草原。
气候
降水少,流水侵蚀 作用微弱; 多风,风力侵蚀、 搬运和堆积作用明 显,广泛出现风沙 地貌景观。
水文
河流多为内流河, 湖泊多为咸水湖。 山地冰雪融水形成 的径流是重要的水 资源
♦选择一个区域,通过
搜集资料,整理其区域 地理特征及区域发展的 相关信息, 识别所选区 域的类型,,并并在在班班级进 行汇报或展示。
♦与其他同学所选的同
类型区域进行比较,分 析两个区域之间的地理 特征及区 域发展异同。
高二区域地理-地图篇

等高线重合的条数为n 等高距为d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H (n-1)*d≤H<(n+1)*d
峡谷——两侧高程大致对称且基本相互 平行的一组密集等高线(如图中戊)。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部Leabharlann 位缓坡鞍部
山顶
山脊
二、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即河流流 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分水岭 500
400 300
山脊
集水线 300
400 500
山谷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A、水系特征: B、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 形成瀑布;
◆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 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5厘米
②表示方法
1:8000万
0 800千米
图上1cm表示地面距离800千米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比较1/500与1/5000谁大?
a、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b、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
◆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坡向 :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H (n-1)*d≤H<(n+1)*d
峡谷——两侧高程大致对称且基本相互 平行的一组密集等高线(如图中戊)。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部Leabharlann 位缓坡鞍部
山顶
山脊
二、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即河流流 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分水岭 500
400 300
山脊
集水线 300
400 500
山谷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A、水系特征: B、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处有时 形成瀑布;
◆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 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5厘米
②表示方法
1:8000万
0 800千米
图上1cm表示地面距离800千米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比较1/500与1/5000谁大?
a、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b、根据经纬网比较比例尺大小
◆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坡向 :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光照强,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课件地图——等高线(共40张PPT)

500米以 500米以 200米— 200米
上
上
500米 以下
盆地
无一定 数值
地面 起伏
边缘陡 大 ,中间 起伏小 (平缓 )
较大 小
四周高 中间低
【抢答】 特殊地貌(景观)的等高线图 (5分钟) 要求:①指出地貌名称 ②说明等高线特点
新月形沙丘
应用
1、该地区 的盛行的风 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3、成果展示: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用好ppt中 的画笔。 注意:①上台要迅速,并报自己所在组号。 ②前一位展示时,后一位做好准备。
等高线地形图.exe
人生没有彩排, 吾将演绎精彩
展示注意:(6分钟) ①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用好ppt中的画
笔。 ②上台要迅速,并报自己所在组号 ③前一位展示时,后一位做好准备。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生命等高线
旅程中,我偶然路过一座廊桥,突然被柱子上的一条刻痕 所吸引,那条刻痕离地大概一米五高,和火车站、机场画的 那种身高线一模一样。正当我疑惑是不是要收门票时,旁边 的一位老人答道:“那确实是测量身高的线,但不是为了收 门票。”原来,当年红军战斗时损失惨重,但周边的年轻人 仍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负责登记的红军特意在柱子上画了 这道刻痕,因为红军使用的步枪刚好一米五长,要背着步枪 跑,身高至少得一米五。
600
1、在图上写出各等高线的数值: 总相结邻:两规条律等1高--线--要等么值等线距的,数要值么等规值律:700 600
2、写出B、C处的地形部位: 总结:规律2-----等值线的弯曲规律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高谷低 脊)
3、比较甲乙两地的坡度大小: 总结:规律3------等值线的疏密规律: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 (共92张PPT)

考点二
七大洲的地形与气候特征
疑难剖析
七大洲的地形与气候特征
及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非洲
地形特征
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有 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
气候特征
①干燥;②暖热;③气候南 北对称分布
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 制的面积广大;②纬度较低,大 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间;③赤道 横穿中部,地形起伏和缓
66oE
考点一
区域定位的方法
疑难剖析
3.世界区域定位
(1)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
相对位置
东西南北两大洋,三 大群岛点缀太平洋
山川河湖
赤道
澳大利亚大陆,东西 日界线经过, 岛屿星罗棋布
110oE
130oW
考点一
区域定位的方法
3.世界区域定位
经线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20oE
波罗的海
疑难剖析
波德平原
斯堪的纳维亚山,波罗 的海、巴尔干;波德平 原、地中海,刚果、南 非、好望穿
巴尔干半岛 刚果盆地 南非高原
好望角
考点一
区域定位的方法
3.世界区域定位
(2)选取十条重要的经纬线作为参照帮助记忆
疑难剖析
经线 40oE
东欧平原
东经四十度,东欧平原 穿;黑海和红海,东非 高原边
黑海
红海 东非高原 东部边缘
考点一
区域定位的方法
3.世界区域定位
(2)选取十条重要的经纬线作为参照帮助记忆
疑难剖析
经线 60oE
乌拉尔山
咸海
北沿乌拉尔山、南过阿 拉伯海、中穿伊朗和咸 海
伊朗高原 阿拉伯海
高中地理 地图 (共68张ppt)

三、等高线地图的应用
(一)气候判断分析
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气温垂直递减率:0.6℃ / 100m 阳坡光热好,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迎风坡降水较多
k大于a,P小于a K大于P,k为南 坡,温度高,为 阳坡,为北半球
(2011山· 东潍坊一模)读“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 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为等温线(单位:℃),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5、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坡度的陡缓程度。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判断坡度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D
。
200
200
200
200
220
240
260
280
A
B
C
D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 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 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八)通视问题(先画出剖面图)
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地面上两点中间如果存在障碍物, 则这两点之间就无法相互看见。
(二)方向
地图中常用方向判断法②:方向标指向法
方法:将指向标平移到需要判断方向的地方,再判断方向。
北
北
西 北
公路
西
C
东
村庄
南
D
河
东
流
南
例:图中从公路C处到公路D处,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一)气候判断分析
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气温垂直递减率:0.6℃ / 100m 阳坡光热好,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迎风坡降水较多
k大于a,P小于a K大于P,k为南 坡,温度高,为 阳坡,为北半球
(2011山· 东潍坊一模)读“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 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为等温线(单位:℃),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5、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坡度的陡缓程度。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判断坡度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D
。
200
200
200
200
220
240
260
280
A
B
C
D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 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 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八)通视问题(先画出剖面图)
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地面上两点中间如果存在障碍物, 则这两点之间就无法相互看见。
(二)方向
地图中常用方向判断法②:方向标指向法
方法:将指向标平移到需要判断方向的地方,再判断方向。
北
北
西 北
公路
西
C
东
村庄
南
D
河
东
流
南
例:图中从公路C处到公路D处,应该往哪个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