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硬膜外麻醉及骶管麻醉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全麻和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比较

比分析 , 具体情况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4统 计 学 处 理
数据 由统计软件 S P S S 1 3 . 3 进行处理 , 计量资料 由均值标准差 ( ) 来 表示 , 组 间对 比由 t 来 检验 , 如果 1 9 < 0 . 0 5 , 组 间差 异存在
1 . 1 一般资料
1 . 2麻 醉 方 法
与麻醉前 相 比有所 降低 , P a C O : 则有所提高 ( P < 0 . 0 5 ) , 但 I组 P H
两组 患者在术前 均 给予 0 . 1 m g的苯 巴 比妥 钠和 0 . 5 m g的 阿 值 、 P a C O : 与麻醉前相 比, 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
位妊娠 , 2 0 例子宫肌瘤 , l 2 例卵巢囊肿 , 5 例 其他 。 Ⅱ 组5 5 例患者
由表 1 可知 , 气腹后 2 0r a i n , I、 Ⅱ两组患者 H R、 M A P与麻 醉
平均年龄为( 3 5 . 7 + 4 . 9 ) 岁; 手术平均 时间为( 6 8 . 7 + 5 . 5 ) m i n ; 手术类 前相 比均有所 提高义( P < 0 . 0 5 ) 。气腹后 4 0 a r i n , I I 组H R 、 M A P与 型: 1 5 例 异位妊娠 , 2 1 例子宫肌瘤 , 1 3 例 卵巢囊 肿 , 6例其他 。两 麻醉前 相 比明显 提高 ( P < 0 . 0 5 ) , 但 I 组 与麻 醉前相 比, 不存在 统 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 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气 腹后 2 0 m i n和气腹后 4 0 a r i n , U组 P H值
剖宫产中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

剖宫产中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在产妇分娩过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妇可能无法完成顺产,此时就要选择剖宫产完成分娩过程。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前,需要对产妇进行麻醉,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包括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那到底什么是脊髓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两者的并发症有哪些?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剖宫产中的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进行论述。
1.什么是脊髓麻醉?脊髓麻醉是剖宫产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它属于局部麻醉中的一种,在临床上也称之为蛛网膜下腔阻滞。
在进行脊髓麻醉的过程中,会将药物注射到蛛网膜下腔部分,使其与脑脊液充分融合,达到阻滞脊神经根的作用。
神经阻滞的效果能够满足手术需求,对产妇的上腹部进行麻醉。
一般来讲,局部麻醉药物的注射直接影响着产妇神经功能,局麻药的浓度和分布直接决定着相关麻醉效果。
在进行脊髓麻醉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利用内置导管进行连续或不连续的麻醉药物注射,但临床上常常采用单次注射的方式完成脊髓麻醉。
1.什么是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就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内,对脊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进行麻痹的过程,又称之为硬膜外阻滞。
由于硬膜外腔与颅腔并不相通,所以注射的局麻药物不会扩散到脑组织当中。
一般来讲,硬膜外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是脊髓麻醉使用剂量的五到十倍,麻醉药物的浓度相对较大,所以,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如果药物不慎注射入蛛网膜下腔后,可能会引起呼吸与心搏骤停,全身脊髓麻醉等后果。
通常进行硬膜外麻醉时,会采用连续法或单次法进行给药。
硬膜外麻醉一般应用于下肢手术、泌尿系统手术以及妇科手术中。
1.脊髓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之间的区别对剖宫产中的脊髓麻醉来说,其主要原理就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人体的蛛网膜下腔中,临床上也称之为腰麻。
一般来讲,脊髓麻醉的麻醉程度比较高,会使人体的痛觉暂时消失,且见效快,基本上注射药物后立刻就会起作用。
同时,脊髓麻醉使用的穿刺针比硬膜外麻醉使用的穿刺针细得多,脑脊液的漏出量较少。
医院麻醉科硬膜外阻滞麻醉、骶管阻滞麻醉

医院麻醉科硬膜外阻滞麻醉、骶管阻滞麻醉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硬膜外腔阻滞系指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使部分脊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
麻醉范围呈节段性,安全性大,肌松良好。
采用硬膜外置管连续麻醉,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麻醉时间。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腹部以下的手术,也适用于除开胸以外的胸廓、颈、上肢手术。
近年来,硬膜外阻滞也用于与气管内插管全麻联合麻醉和与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麻醉;硬膜外腔注药应用于疼痛治疗。
【禁忌证】基本上与脊麻相同。
【操作方法】1.穿刺间隙选择(见下表)手术名称穿刺间隙颈部及上肢手术 C7-T1↑胸部手术(乳房手术等) T2-3↑,T3-4↑,T4-5↑胃、胆道、肝、脾、胰等上腹部手术 T91-0↑肾、输尿管及肠手术 T10-11↑阑尾手术 T11-12↑,T12-L1↑盆腔手术(包括膀胱、直肠、子宫) L2-3↓或L2-3↑阴道、下肢、肛门会阴手术 L2-3↓,L3-4↓2.体位:同脊麻。
3.定位:(1)平髂嵴最高点为腰4棘突或腰4-5间隙。
(2)平两肩胛角为胸7棘突或胸7-8间隙。
(3)颈7棘突较长,可作为骨性标志。
4.消毒:术野消毒按外科常规消毒进行,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4椎体,侧达双侧腋中线,铺手术巾。
5.穿刺前检查硬膜外导管是否完整、通畅,刻度是否准确,并将导管内外用生理盐水冲洗。
6.穿刺方法:(1)直入法:取一6.5号针穿刺中点作皮丘及浸润麻醉,换9号针开皮并探明方向,左手拇指固定皮肤,右手持18G穿刺针,经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改双手持针,左手持针身,右手持针柄,缓慢前行,经棘上韧带后进黄韧带,有坚韧感,取出针芯,接2ml针筒(内有生理盐水1ml及小气泡)试探,阻力大,气泡压缩变形,证实针尖位于黄韧带,按需要将穿刺针斜面转向头部或尾部,然后边试阻力边进针,每次进针2mm左右,至针尖阻力消失,或有明显突破感,注入盐水无阻力,证明针尖已达硬膜外腔。
(2)侧入法:穿刺点离中线0.5cm,穿刺针倾斜15度,向中线方向刺入,经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达黄韧带,其余操作见直入法。
硬膜外利多可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避免单次静 脉推 注 引起 的心肌 抑制 , 加 右 向左 分 增 流 , 致 紫绀 。 因异丙 酚 苏醒快 , 术结 束 后停 药, 导 手 多数患儿 可 以在 5 1 n后苏 醒 , 且 恶心 呕 吐 ~ 0mi 并
发生率极 低 。
[ 稿 日期 ]2 1 收 00—0 —2 6 2 【 者 简 介 ]刘 雅 芝 ( 94一) 女 , 蒙 古 赤 峰 市 人 。 医学 作 17 , 内
也有神经 阻滞 起效 缓 慢 、 镇痛 效果 不佳 以及 局麻 药 用量大 导 致 的 局 麻 药 毒 性 反 应 等缺 陷 ] 1。有 研 究 表 明, 局麻 药 和阿 片类 药 物在 硬膜 外联 合 应 用 时具 有协 同作用 , 可加快 阻滞感 觉神经 _ 。我院 2 0 年 2 J 09 5月 ~2 0 年 1 09 2月对 3 例 妊娠行剖 宫产术 患者应 8
[ 要 ]目的 : 摘 探讨硬 膜外利 多可 因联 合芬太尼 在剖 宫产术 中的麻 醉效果 。方 法 : 7 将 6例妊 娠行剖 宫产 术 产妇, 随机 分 为观 察组 和对照组, 组 3 每 8例 。观察 组应 用利多可 因 +芬太尼硬 膜外麻 醉 ; 照组单纯应 用 对 利 多可 因硬膜 外麻 醉。观察 两组患 者疼 痛 消失时 间、 阻滞 有效 时 间、 程局 麻 药 的作 用及 不 良反应 。结 果 : 全 与对 照组比较 , 观察 组疼 痛消失时 间短 、 阻滞 有效 时 间长 、 程 利 多可 因用 量 少, 异均 有统 计 学意义 ( 全 差 P< 00 ) .5 。观察 组和对 照组分 别有 3例 和 5例发 生恶心 。新生 儿娩 出 1mi 5mi p a 评 分 均 >9分。 结 n及 nA g r 论: 利多可 因联合芬 太尼硬 膜外麻醉应 用于剖 宫产术 起 效快 , 醉 阻滞 时 间长 , 良反 应 少 , 麻 不 可在 临 床推 广
根管治疗前后疼痛相关性分析

例。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连接监护仪监护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
选取两侧骶骨角连线L3~4椎间隙为穿刺点。
局部麻醉后行硬膜外穿刺。
当穿刺针通过骶尾韧带时会有明显的落空感,提示穿刺针已经进入骶管腔内,回吸未见脑脊液或血液且推药阻力不大,可开始推注麻醉药物。
观察组使用0.5%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20mL,对照组使用0.75%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20mL进行骶管内阻滞麻醉。
推注完成后辅助患者仰卧位于手术台。
观察比较2组患者镇痛效果、麻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术后6h采用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
优:0~3分,良:4~6分,差:>7分。
Bomage运动阻滞评价标准:无运动阻滞:0分,可屈膝不能够伸腿:1分,无法屈膝、踝关节活动正常:2分,踝关节无法活动:3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组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麻醉阻滞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组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3例,对照组为4例,均自行好转,2组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麻醉观察指标对比组别例数麻醉阻滞时间(h)运动阻滞评分(分)观察组495.8±0.91.6±0.6对照组492.3±0.51.5±0.7表2 2组镇痛效果对比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观察组493114491.84对照组493014589.793 讨论有效的麻醉方法能够显著减轻肛肠手术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术后疼痛应激反应,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平,利于术后恢复[2]。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比

将9 O 例 剖宫产产妇分 为 2组 , 观察组产妇麻醉
时应 用氯胺酮和利 多卡 因, 穿刺点选择 T 】 L 1 ; 对照组产妇麻 醉 时应 用利 多卡 因, 穿刺点选择 叱 比较 2组产妇麻醉及镇痛
效果 、 不 良反 应、 新生儿评分 。 结果 观察组产妇 的麻醉效果明 显优 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 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 明显优 于对照 组( P < O . 0 1 ) ; 2组产 妇的新 生儿 A p g a r 评分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 观察组产妇麻醉不 良反应发生率 明显低 于对照
常转 化区 中最常见 的“ 三联征 ” , 具 有重要 的诊 断意义 , 出现 异 常图像越 多 , 提示 宫颈病变严重程 度越高 , 在此 区域取材活检
不 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 比
唐 文敏
( 中信 重型机 械公 司职工 医院,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0 )
医学 。 2 0 1 2 , 2 4 ( 6 ) : 2 9 9 — 3 0 0 .
[ 4 ] 于涛 , 王英 红. 官 颈病变筛查 方法 的研 究进展 [ J ] _ 中国妇 幼健康 研
究, 2 0 1 1 。 2 2 ( 6 ) : 8 5 0 — 8 5 2 .
[ 5 】 高洪 波, 李传 青 , 宋立色 . 阴道镜诊断宫颈病 变 2 3 5 例【 J ] . 中国生育 健康杂志 , 2 0 1 1 , 2 2 ( 2 ) : 1 0 3 — 1 0 4 . [ 6 】 王河翠 . 浅议 阴道镜下官颈活组 织检查与 临床治疗 方案[ J 】 . 中国医 学创新 , 2 0 1 1 , 8 ( 2 7 ) : 1 4 5 — 1 4 6 . 【 7 】 林 华. 阴道 镜在宫颈 疾病 中的诊断价值 [ J 】 . 现代 中西医结合 杂志 ,
医院诊疗常规—麻醉科-妇科和产科病人的手术麻醉

麻醉科操作常规妇科和产科病人的手术麻醉一、妇科手术特点1、脏器位于盆腔深处,手术要求完善的腹肌松弛。
2、常采取头低仰卧位,或以机械方式将肠管推向膈肌,对呼吸有一定影响。
3、多数为中年以上妇女,常合并有全身疾患,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二、附件和子宫切除术的麻醉(一)手术方式经腹腔或经阴道切除及腹腔镜经腹切除术,此为妇科最常见的手术。
(二)术前准备1、长期服用降压药、利尿药,应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和(或)电解质紊乱。
2、纠正贫血:注意有无慢性失血性贫血,如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量增加均可造成贫血。
如血红蛋白低于80g/L,则需输血或输红细胞。
低蛋白血症者应给予白蛋白或血浆。
3、充分仨计手术可能遇到的困难、出血量,以便选择适当的麻醉和监测措施。
(三)麻醉方法1、椎管内麻醉:(1)腰麻:因连续法并发症(头痛、恶心等)较多,故多采用单次法,适应于手术时间较短者,特别是经阴道手术.穿刺点为腰3—4,0。
5%丁哌卡因2—3ml控制麻醉平面不高于胸6。
(2)硬膜外阻滞:最常用且可留管用于术后镇痛。
首先保证上界阻滞平面达胸6,并同时应使骶神经的阻滞亦能完美。
解决办法一是经腰3—5再置一管注药,二是用镇静药进行辅助,例如应用异丙酚4-5mg/kg.h静点.2、全身麻醉: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及巨大卵巢事业心切除术,或一般情况衰弱的病人。
(四)麻醉管理1、呼吸管理:因头低仰卧位及大纱垫对膈肌的压迫,可影响肺泡通气量。
因此:(1)麻醉平面最高不超过胸4.(2)不给过多的辅助用药。
(3)常规给氧。
(4)必要时加用气管内全身麻醉.2、循环监测: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困难手术(如晚期巨大实质性卵巢癌伴胸水、腹水)患者,须监测直接动脉压和CVP。
输血、输液的速度和量应因病人和手术情况而异。
3、危重患者须记录每小时的尿量。
4、腹部巨大肿瘤的手术应注意下腔回流受阻,输液途径应选择在上肢.二、输卵管妊娠破裂(宫外孕)手术1、急性者常伴有腹腔内大量失血,以失血性休克为主,血压测不到而神志清楚者并不少见,提示腹腔内出血已达患者全血量的一半。
44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探讨

1 . 1一般 资料 回顾 2 o 0 8年 2月~ 0 1年 5月来 本 院行 阴式 全 子 宫 切 21 除术 的 患 者 4 4例 , 龄 在 4 ~ 5岁 , 均 5 年 36 平 5岁 ; 中 , 宫 其 子 肌瘤 1 8例 , 子宫 腺 肌病 1 5例 , 巢囊 肿 合 并子 宫 肌 瘤 8例 , 卵 功 能性 子 宫 出血 3例 。 组 患者 术前 经 B超 和 宫颈 细胞 学 常 两 规 检查 排 除 子宫 及 附件 恶性 肿 瘤 , 所 有 患者 随 机平 均 分 为 将 对 照 组 和 观察 组 . 照 组 患 者 给予 连续 硬 膜 外 麻 醉 , 察 组 对 观 给予腰 麻 联 合硬 膜 外麻 醉 。两 组 患者 在 年 龄 、 情 、 质 、 病 体 子 宫 大 小等 方 面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患 者术 中宫颈 松 弛 , 略有 不 适感 、 轻度 牵 拉反 应 ;3差 : 有 () 患
者 术 中宫 颈 紧张 , 痛效 果差 , 镇 牵拉 反应 重[ 4 1 。
1 . 计 学 方 法 4统
采 用 S S 10统 计 学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t 验 和 P S1. 用 检 x 检 验 做统 计学 处理 , P<00 以 .5为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穿刺 针 孔 进 入 , 刺入 蛛 网膜 下 腔 见 到 有脑 脊液 流 出后 , 人 注
2mL 05 .%罗 哌 卡 因 , 注入 速 度 为 03mLs 并调 节麻 醉 阻滞 . /, 平 面 。 硬膜 外 腔 注 入 1 %利 多卡 因维 持 麻 醉[ 经 . 5 3 1 。对 照组 患 者 在 ~ 3 隙 行硬 膜 外 穿 刺 , 刺 成 功 后 注 入 5mL 05 L间 穿 .% 罗 哌卡 因 , 管 3c 患 者取 平 卧位 , i 无 脊 椎 麻 醉征 置 m, 5 m n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硬膜外麻醉及骶管麻醉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发表时间:2015-09-11T10:12:59.2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林辉
[导读]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手术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并讨论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的优势并对比。
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12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120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60例。
于手术前,分别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和气管插管骶管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
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病人麻醉效果情况。
结果:在120例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硬膜外麻醉组60人,感觉效果好者占89.00%,效果差者2.00%,效果一般者9.00%。
骶管麻醉组60人,感觉效果好者占76.00%,效果差者3.00%,效果一般者21.00%。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之间的麻醉效果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8)。
结论:在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来说,无论是采用骶管麻醉的方式,其两者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较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会更好些。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手术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骶管麻醉;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麻醉科收治的120例需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骶管麻醉组,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手术后询问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的止痛效果(分为好、一般、差三个层次),了解硬膜外麻醉组和骶管麻醉组在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2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时,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有无对麻醉药物过敏史,以及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记录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用药后患者的意识情况、对疼痛的承受度。
1.3麻醉效果评价标准效果差:患者给药后肌肉进行牵拉,患者反应极其明显,无法进行充分暴露术野。
效果一般:对患者给药后牵拉患者肌肉,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但手术仍可以保证顺利进行并完成。
效果好:对患者给药后,能达到非常理想的镇痛效果,全身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然后牵拉患者无疼痛感,手术治疗可以保证顺利进行。
1.4统计学方法通过两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a=0.05,,P<0.05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用药后麻醉效果对比在120例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硬膜外麻醉组60人,感觉效果好者占89.00%,效果差者2.00%,效果一般者9.00%。
骶管麻醉组60人,感觉效果好者占76.00%,效果差者
3.00%,效果一般者21.00%。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之间的麻醉效果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8)。
2.3硬膜外麻醉组和骶管麻醉组用药剂量、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比较通过两组比较分析发现,在用药剂量、阻滞起效、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硬膜外麻醉组的优势明显高于骶管麻醉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01,0.002,0.009,0.013)。
3讨论
在妇产科中,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是一个常见的手术操作,该操作创伤较大,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等。
因此,在手术前,如何选择科学、安全、有效的在具体的麻醉方案对手术的成功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作用快,阻滞完善的特点,此外,复合麻醉量少且肌肉松弛良好,因为手术人员可以对患者轻松完成深部组织处理,减少了医疗差错事件的发生。
同时,较好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避免损伤邻近器官,而且可以减少因手术而造成的出血,有利于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腰硬联合麻醉能起到对脊髓麻醉效果好,起效迅速,肌肉放松完全等多项优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硬膜外导管注麻醉药物,增加麻醉水平和延长麻醉时间。
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肌肉松弛止痛效果的应用是精确的,并能有效地起到止痛作用,腰硬联合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次研究发现,作者通过对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或者骶管麻醉的方式,所产生的麻醉效果,并对由选择不同麻醉方面而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为相关专业人员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的基本特点有了更加细致、精确的了解和掌握,为手术进行子宫切除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在子宫切除术过程中,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病人麻醉效果是不同的,在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来说,无论是采用骶管麻醉的方式,其两者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较骶管麻醉的麻醉效果会更好些。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手术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
参考文献
[1]邢相记,申家美,孟庆玲.观察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HR)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41-442.
[2]赵燕敏,牟俊英,刘川鄂.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01):90-92.
[3]殷福香.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180.
[4]吴新海,龚琼,刘晓.骶管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3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