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实验-二苯乙烯基甲酮

合集下载

二苯甲酮的合成研究

二苯甲酮的合成研究

二苯甲酮的合成研究通过对甲苯和丙酮的分别合成,可以获得二苯甲酮,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常用。

二苯甲酮的结构式如下:用试管装入25mL浓度为75%的甲苯和30mL浓度为75%的丙酮,用超声波振荡器对混合物进行提取,并使其回流反应2min,静置一段时间后再离心分离提取液。

将离心后的两层液体分别进行减压蒸馏。

首先对甲苯中残留的乙酸乙酯进行提纯,接着加入适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对甲苯进行洗涤,最后对洗涤液进行蒸馏。

分别得到甲苯、乙酸乙酯和洗涤液,然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出甲苯,而乙酸乙酯和洗涤液则不进行处理,直接冷却保存。

对于丙酮中残留的乙酸乙酯进行提纯,也采用旋转蒸发仪蒸出丙酮,而乙酸乙酯和洗涤液则不进行处理,直接冷却保存。

向两个装置中加入等量的乙酸乙酯、乙酸乙酯衍生物和3-amino-5-methylpyrrolidine,用超声波振荡器对其进行提取,并使其回流反应5min。

静置一段时间后离心分离提取液。

将离心后的两层液体分别进行减压蒸馏。

首先对甲苯中残留的乙酸乙酯进行提纯,接着加入适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对甲苯进行洗涤,最后对洗涤液进行蒸馏。

分别得到甲苯、乙酸乙酯和洗涤液,然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出甲苯,而乙酸乙酯和洗涤液则不进行处理,直接冷却保存。

对于丙酮中残留的乙酸乙酯进行提纯,也采用旋转蒸发仪蒸出丙酮,而乙酸乙酯和洗涤液则不进行处理,直接冷却保存。

将所得的化合物进行干燥,即可得到二苯甲酮。

1。

先合成4-二苯基甲酮(97%),将4-二苯基甲酮与4-苯基-2-丁酮(10%)混合,用H酸酸化,生成4-二苯基甲酰胺,与盐酸(100%)在加热条件下反应5h。

2。

用40%氢氧化钾水溶液处理,然后加入盐酸(100%)水溶液并通入CO2气体使温度上升至95~100 ℃,反应8~10h。

3。

用冰醋酸处理,然后滴加浓硫酸(98%)溶液并加热回流反应5h。

4。

用冷水洗涤固体,得到固体二苯甲酮。

二苯甲酮的鉴定与反应: 1。

用4-硝基苯肼与锌粉(6%)、浓氨水(1%)共热,生成红色络合物,加热后呈绿色。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通过苯甲酸与苯并萘酮反应,制备出二苯基乙二酮,并掌握该反应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苯甲酸和苯并萘酮在酸性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二苯基乙二酮。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称取苯甲酸1.2g和苯并萘酮2.0g,分别放入两个干净的干燥瓶中备用。

准备20ml的三甲基氧化铝液体试剂,并去除其中的水分。

准备好玻璃棒、分液漏斗、滤纸、蒸馏水、冷却剂等实验用品。

2. 反应操作:
将苯甲酸倒入干燥瓶中,滴加少量浓硫酸混合搅拌后,将苯并
萘酮倒入混合液中,放置4h。

将反应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蒸馏水冲洗瓶内残留物。

将收集的混合液先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倒入硼酸分液漏斗中,滴加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分液。

将有机相用硼酸洗涤3次,去除水液残余后,用旋转蒸发器浓
缩溶液,将产物收集到称量瓶中,加入10ml的醇,摇匀后放置冷
却剂中结晶24h。

将产物过滤并用少量醇洗涤,用滤纸吸干,然后在干燥器中干燥,最后称取产物。

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顺利完成,制得白色晶体产物,产率为82.5%,结晶点为140-142℃。

通过IR和NMR等波谱测试,证实其为二苯基乙二酮。

实验结论:
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二苯基乙二酮,并掌握了该反应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实验产物的纯度和收率,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为该反应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实验十一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 -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十一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 -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十一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安息香氧化制备α—二酮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薄层色谱的原理,薄层板的制作。

3.学习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进程。

二、实验原理:(一)薄层色谱的有关知识薄层色谱法是以薄层板作为载体,让样品溶液在薄层板上展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也称为薄层层析。

它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技术,可用于精制样品、化合物鉴定、跟踪反应进程和柱色谱的先导(即为柱色谱摸索最佳条件)等方面。

1.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硅胶和氧化铝是薄层层析常用的固相吸附剂。

化合物极性越大,它在硅胶和氧化铝上的吸附力越强,所以吸附剂均制成活性精细粉末。

活化通常是加热粉末以脱去水分。

硅胶是酸性的,用来分离酸性或中性的化合物。

氧化铝有酸性、中性和碱性的,可用于分离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

商用的硅胶和氧化铝薄层板可以买到,这些薄板常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溶剂在薄层板上爬升的距离越长,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越好。

宽的薄层板也可用于量较大的样品,具有1~2mm厚的大板可用于50~1000 mg样品的分离制备。

2.样品的制备与点样样品必须溶解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浓度最好是1~2%。

溶剂应具有高的挥发性以便于立即蒸发。

丙酮、二氯甲烷和氯仿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分析固体样品时,可将20~40mg样品溶到2mL 的溶剂中。

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cm处,用铅笔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

用毛细管(内径小于1mm)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的起点线上。

样品量不能太多,否则易造成斑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3.展开将选择好的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气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

使用足够的展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入溶剂3~5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面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行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出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

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研究

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研究

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研究
张克立;贾漫珂;汤昊;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卷),期】2001(47)6
【摘要】用流变相法合成了苯甲酸钙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确定了它的组成和晶体结构 .用 DTA和 TG研究了它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 ,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产物 .苯甲酸钙在氮气中分两步分解 ,首先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苯甲酮等 .碳酸钙进一步分解生成氧化钙 .由此确定了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路线 .
【总页数】3页(P657-659)
【关键词】二苯甲酮;苯甲酸钙;流变相法;热分解;绿色合成;晶体结构;绿色化学【作者】张克立;贾漫珂;汤昊;袁继兵;袁良杰;孙聚堂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5.42;X383
【相关文献】
1.合成4,4'-二氟二苯甲酮的绿色综合有机化学实验 [J], 韩维
2.二苯甲酮的合成——推荐一个绿色综合化学实验 [J], 乌云;巴图;阿古拉
3.光气路线制备二苯甲酮的研究 [J], 钟立;黄幼援
4.二苯甲酮的绿色合成方法 [J], 寇佳慧;孙林兵;郁桂云;陈虹;宗志敏;魏贤勇;李哲伟
5.研究人员设计出二甲苯绿色合成新路线 [J], 钱伯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苯甲酮的几种生产工艺比较

二苯甲酮的几种生产工艺比较
反应液加入6%盐酸300ral。加热至65~70℃, 搅拌1小时。分取苯层。苯胺于同样温度用水 300nd洗涤二次。苯层再加入承300ml。甩滚碱调 p壬重至14,予65~约℃搅j擎l小时。努取苯基。亍 65,70℃每次用水300ml洗苯层踅中性。再在65— 70℃用5%的EDTA一二钠盐水溶液300ml洗涤一 次,300ral水洗涤一次,分净水朕,苯层脱苯,精馁 褥二苯甲酮成瑟.收率在90%左右。产品纯度先 99.8%繇上fGc分析{。 1.2低压法【3l
(12):1l一12. 【3】韩庆荣.二苯甲嘲的翩备工艺.甘肃化工,2005,(1):23-25. 【4】蓑俸,毛毒强簿,二苯零蘩约会戚耪建,上海诧工,2008,33《3》:
4-6。 [5】伍杰.二苯甲酮系列产品的合成.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0,
(9):15-16. 【6】腺忠秀.台戚:苯甲酮的新方法.精细化工,2003,20(3):179一
律蠹篾奔;钱涵玮《19瓣一》,女,茳荔蜜攀髑枣久,硬圭生,主 簧扶睾薜境纯学静群究。
t通讯联系人
1 二苯甲酮的制备工艺 二苯甲酮的制备工艺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
光气法、苯甲髋氯法、四氯化碳法、氯化苄法等。假 其中畜些裁螽方法。工艺复杂黧.在诧工厂难敬攥 作,实际生产巾运用不广。获众多的合成方法中。 我们选择了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且相对污染较小 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归纳、总结并进行了比 较。
(3)与其他方法相比,四氯化碳法会产生少量 的副反应产物,容易降低产率.还需进一步改进工 艺。
(4)从所选用催化剂看。铁试剂法采用的催化 剂是铁试剂.低压法和四氯化碳法都采用的是 灿C13,而A1C13的价格不仅比铁试剂要贵。而且反
万方数据
化工中间体
·18,
Chemical Inte肿ediate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开发二苯甲酮的还原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开发二苯甲酮的还原

第12期 收稿日期:2020-04-21基金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2019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LPSSYjg201916,LPSSYjg201935);六盘水师范学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LPSSYsyjxsfzx201701)作者简介:周晓玉(1984—),内蒙赤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实验教学与有机合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开发:二苯甲酮的还原周晓玉,陈 霞,田茂军(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4)摘要:通过引入过渡金属催化剂,以乙醇/水混合溶剂取代高沸点溶剂,降低了反应的温度,且避免了强碱的使用,从而一步完成了二苯甲酮的还原,并顺利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同时,将色谱分析和分离技术融入该实验,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强化色谱技术原理和应用。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二苯甲酮;还原;实验开发中图分类号:G64;O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2-0133-02ExperimentalDevelopmentofOrganicChemistry:ReductionofBenzophenoneZhouXiaoyu,ChenXia,TianMaojun(SchoolofChemistryandMaterialsEngineering,LiupanshuiNormalUniversity,Liupanshui 553004,China)Abstract:Byintroducingtransitionmetalcatalyst,themixedsolventofethanolandwaterreplacedthehighboilingpointsolvent,thusreducingthereactiontemperature.Andthestrongbasewasavoided.Thereductionofbenzophenonewasrealizedinonestep,anditwassuccessfullyappliedintheexperimentteaching.Atthesametime,thechromatographicanalysisandseparationtechnologywereintroducedanditcanhelpstudentsconsolidateandstrengthenthe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chromatographictechnology.Keywords:organicchemistryexperiment;benzophenone;reduction;experimentaldevelopment 黄鸣龙对Wolff-Kishner还原反应的改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成就了唯一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人名反应,即Wolff-Kishner-Huang反应。

二苯甲酮的合成_推荐一个绿色综合化学实验

二苯甲酮的合成_推荐一个绿色综合化学实验
本实验把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充实到实 验教学中 。这些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和 实验基本技能的灵活应用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 科学研究综合素质 。
1 实验目的
(1)掌握 Friedel - C rafts酰基化反应的一般操 作方法 、产物分离及分析方法 ;
( 2 )掌握负载型固体酸的概念及代替液体酸催 化剂 、Lew is酸的意义及其表征方法 ;
FeC l3 /丝光沸石的催化活性好 , 苯甲酰氯的转 化率为 100% ,二苯甲酮的产率可达 55%。 5. 3 产物分析
(1)产物性状 : 白色针状晶体 。 (2)白色针状晶体熔点为 46 ~ 48 ℃ (文献值 47 ℃) 。样品的 IR 图主要特征吸收峰与二苯甲酮 标准 谱 图 一 致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纯 度 , 纯 度 达 9810 % 。
( 2 )二苯甲酮的分离纯化及分析 将冷却到室温后 ,将回流装置改为蒸馏装置 ,蒸 馏回收过量的苯 ,残留物即为产品与催化剂 ,分离回 收催化剂 ,供重复使用 ;产品在 160℃左右的沙浴上 加热使其升华 、得到纯二苯甲酮 ,称重 ,计算产率 。 所得产品用红外光谱 、熔点及气相色谱进行测定 ,由 测定结果分析产品纯度 。
Synthesis of benzophenone
———recommendation of a green chem istry comp rehensive experiments
WU Yun, BA Tu, A Gu - la
(College of Chem istry and Environm 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n Normal University, Huhehaote 010022, China)

二苯甲酮肟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甲酮肟的制备实验报告

二苯甲酮肟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制备二苯甲酮肟,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实验原理,二苯甲酮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二苯甲酮和羟胺反应生成。

在此反应中,羟胺与二苯甲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苯甲酮肟。

此外,通过对二苯甲酮肟的结构表征,可以进一步验证其合成产物。

实验步骤:
1. 将二苯甲酮溶解于乙醇中,得到溶液A;
2. 将羟胺盐酸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B;
3. 将溶液B缓慢加入溶液A中,并在室温下搅拌反应;
4.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至低温,产物结晶沉淀;
5. 将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苯甲酮肟。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步骤,成功制备了二苯甲酮肟,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红外光谱、质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验证了其结构。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二苯甲酮肟,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易燃物质;
2. 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步骤进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事故;
3. 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应进行清洗和归还。

实验改进方向:
1. 可以尝试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寻找最适合的反应条件;
2. 可以尝试引入催化剂,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二苯甲酮肟,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希望本实验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苯乙烯基甲酮(双苄叉丙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相有机反应的搅拌操作方法
2、掌握固体有机化合物的重结晶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药品:
苯甲醛 3g 3ml (0.028mol)
丙酮 0.79g 1ml (0.014mol)
95%乙醇 36ml
10%氢氧化钠溶液 28ml
冰醋酸,无水乙醇
CHO 2+H 3C C O CH 3稀NaOH CH=CH O CH=CH 四、实验步骤:
在100ml圆底烧瓶中放入3ml苯甲醛、1ml丙酮和22ml 95%乙醇。

开动电动搅拌机混合,再加入
28ml 10%氢氧化钠溶液[1],至少搅拌15分钟[2]。

反应物起初是澄清均相的,几秒钟后变为乳状液体,
不久有黄色固体颗粒产生。

抽滤收集析出的固体产品,并用水洗涤(产品不溶于水),抽干水分。

关闭抽滤,固体再用0.56ml冰醋酸和14ml 95%乙醇配成的混合液洗涤,让其在布氏漏斗内静止30秒钟,再次抽滤,最后再用水洗涤一次,得黄色粉状固体。

将固体移至50ml锥形瓶中,分批加入无水乙醇(共约12ml),水浴加热回流进行重结晶,待饱
和溶液制得后再多加2ml无水乙醇[3],冷却至室温[4],产品呈淡黄色漂亮的片状结晶。

抽滤,产品放
在表面皿上,在烘箱内(50-60o C)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产量:约2g。

纯二苯乙烯基甲酮为淡黄色片状结晶,熔点113 o C(分解)。

注解:[1]氢氧化钠10%是重量百分比。

碱性太大会造成苯甲醛的歧化反应。

碱性太小会主要生成一
缩合产物( 苄叉丙酮)。

CH=CH O CH 3 [2]缩合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丙酮沸点为56.2o C。

故不需加热并注意冷却,以免使缩合反
应温度过高。

[3]若溶液颜色不是呈淡黄色而呈棕红色,可加少许活性炭脱色。

[4]结晶时的溶液为一定要冷却到室温,否则产品有损失。

[5]烘干时注意温度宜控制在50~60o C,以免产品溶化或分解。

五、思考题
1、粗产品为什么要用含冰醋酸的溶液进行洗涤?
2、重结晶所用的溶剂为什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