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docx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docx

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单位: *******任课教师:***日期: 2018/09/01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养成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二、学生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了八年级的生物。

全班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学习生物不太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

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学业课程。

三、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包括动物和细菌、真菌两大部分内容。

关于前三章动物部分,教材先探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再探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考虑到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已在第四单元讲述,本单元关于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简化,以避免重复。

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

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目标:教学计划的目标是确保学生在上册学期内全面掌握八年级生物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表:第一周:- 单元一:生命的奥秘- 课时1:细胞基本结构- 课时2:细胞的分工- 课时3:细胞的分裂第二周:- 单元一:生命的奥秘- 课时4:遗传与进化- 课时5:遗传的规律- 课时6:进化论与自然选择第三周:- 单元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课时1: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 课时2:濒危物种与自然保护区- 课时3: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第四周:- 单元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课时4:生态系统的组成- 课时5: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 课时6:生物圈与人类社会发展第五周:- 单元三:生物与健康- 课时1:疾病与免疫- 课时2:健康与环境- 课时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第六周:- 单元三:生物与健康- 课时4:生活中的各种救命法- 课时5:生育与生殖- 课时6:荷尔蒙与生活第七周:- 单元四:生物技术与生活- 课时1:基因的解读与基因工程- 课时2: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课时3:基因工程与生物医学第八周:- 单元四:生物技术与生活- 课时4: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课时5: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课时6: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的教学进度表,每周根据课时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以确保学生全面学习生物知识并培养相关能力。

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正式资料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正式资料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正式资料doc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周教学进度表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届八年级共两个班,男女生的比例相差不大,通过前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两个班都基本形成比较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比较好,一部分学生在地理这个毕业科目的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男同学比较懒散,学习不够努力,成绩差距很大,需要努力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共分五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

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认识区域——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与分布。

从了解区域位置与自然环境着手,探讨人口、城市和产业的空间分布,引导我们认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既存在着差异,有保持着联系。

这章我们学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和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宝岛台湾是我们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令人魂牵梦绕;走进新疆,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辉煌;走进贵州我们仿佛置身于碦斯特高原,探究国土整治的成功经验;走进黄土高原我们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的质朴生活以及区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中国,这只腾飞于世界的东方巨龙以崭新的姿态翱翔于天宇、走向世界。

杜平2018-2019初二生物上教学计划

杜平2018-2019初二生物上教学计划

2018-2019年初二生物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杜平一、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本1——8页第二周:课本8——13第三周:课本14——22第四周:课本22——30第五周:课本30——41第六周:课本42——47第七周:课本47——53第八周:课本54——59第九周:课本50——59第十周:期中检测第十一周:课本60——67第十二周:课本67——73第十三周:课本74——78第十四周:课本78——83第十五周:课本84——89第十六周:课本89——93第十七周:机动第十八周:机动第十九周:机动第二十周:期末二、教学措施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教材的相关内容,不能敷衍塞责,力争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巧妙设疑,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并注重把生物知识和学生能力结合起来。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的课程改革是动力,教师是保障,在教学中要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潜力。

3、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1)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原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2)备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揭示知识结构,重视生物实验之间、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把握好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要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3)备过程: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常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常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周教学进度表2021-2 学年度杨庄中学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安排华梁中学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学期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科目地理年级八年级教师刘庆起2021年2月20日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届八年级共两个班,男女生的比例相差不大,通过前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两个班都基本形成比较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比较好,一部分学生在地理这个毕业科目的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男同学比较懒散,学习不够努力,成绩差距很大,需要努力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共分五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

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认识区域——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与分布。

从了解区域位置与自然环境着手,探讨人口、城市和产业的空间分布,引导我们认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既存在着差异,有保持着联系。

这章我们学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和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宝岛台湾是我们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令人魂牵梦绕;走进新疆,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辉煌;走进贵州我们仿佛置身于碦斯特高原,探究国土整治的成功经验;走进黄土高原我们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的质朴生活以及区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教学时数 | 教学进度--------------------------------------------------------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 | 1. 了解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 6课时 | 完成 | 2. 理解物种的形成和灭绝原因 | || 3. 掌握基因、种群、生态系统的概念 | || 4. 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方法 | |--------------------------------------------------------第二单元:细胞与遗传 |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8课时 | 完成 | 2. 掌握DNA的结构和功能 | || 3. 理解细胞分裂和遗传基础 | || 4. 了解基因变异和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 |--------------------------------------------------------第三单元:人体健康 | 1. 了解健康的概念和指标 | 6课时 | 进行中| 2.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 3.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 || 4. 掌握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 |--------------------------------------------------------第四单元:生态系统 | 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8课时 | 未开始 | 2. 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 | || 3. 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威胁因素 | || 4.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进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进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进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进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 掌握生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3.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生态平衡的重要性;4. 学习了解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方法;5.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生物基本概念- 生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生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第二课时: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特点和生物的组成第三课时:细胞分裂与生长- 细胞的分裂过程和作用- 细胞生长和发育的规律第四课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组成和结构-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第五课时: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动物的组成和结构-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第六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保护第七课时: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影响第八课时: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教学进度计划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结合:通过讲解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实验与观察结合:安排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课堂练习与作业: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本教学进度计划将采用以下评价与反馈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小组讨论评价:对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进度表
细菌
真菌
1
1
14
11月21日——11月25日
考前复习、月考
1
第三次月考
15
11月28日—-12月2日
讲评试卷
1
16
12月5日——12月9日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1
17
12月12日——12月16日
病毒
对生物进行分类、从种到界
1
1
18
11月14日--11月18日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复习第一章
1
1
19
11月21日--11月25日
复习第二章
பைடு நூலகம்复习第三章
1
1
第三次月考
20
11月28日--12月2日
复习第四章
复习第五章
1
1
21
12月5日——12月9日
总复习
2
22
12月12日—-12月16日
2
8
10月10日——10月14日

哺乳动物
1
1
9
10月17日-—10月21日
动物的运动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1
10
10月24日——10月28日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1
1
11
10月31日——11月4日
讲评试卷
社会行为
1
1
12
11月7日—-11月11日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
1
13
11月14日——11月18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周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
2020届(9)-(16)班学科:生物任课教师:司蕾
周次起讫
时间
教学内容




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备
注8.29-31开学学前教育 1 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构建知识框架。

1
9.3-7



元:
生物
圈中
的其
他生
物第一章:动物的主
要类群;第一节:腔
肠动物和扁形动

2
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
类型;2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
动物的主要特征;3知道腔肠
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

1识记腔肠动物和扁
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
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 9.10-14 第二节:线形动物
和环节动物 2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
构和生理特点;2掌握线形动
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蚯蚓的
生活习性和结构特征4理解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
结构和生理特点;掌
握线形动物的主要特
征。

蚯蚓的生活习性
和结构特征及环节动
物的主要特征。

软体
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
要特征
3 9.17-21 第三节:软体动物
和节肢动物 2
2.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9.22-24 中秋节放假
4 9.25-27 第四节:鱼
1
1.知道主要的淡水鱼类和养
殖2知道主要的海水鱼类和
养殖 3.鱼类的主要特征
为什么把淡水鱼类混
合放养。

鱼类的主要
特征。

9.28-30 校级运动会5 10.1-7 国庆放假
6 10.8-12 第五节:两栖动物
和爬行动物 2
1识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
主要特征2描述两栖动物和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识记两栖动物和爬行
动物的主要特征
7 10.15-19 第六节:鸟
2
1识记鸟的主要特征2描述鸟
与人类的关系
识记鸟的主要特征
8 10.22-26 第七节:哺乳动物
2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
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
要特征2描述哺乳动
物与人类的关系
9 10.29-31 第二章:动物的运
动与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
的结构2运动对动物生存的
意义.
1关节的结构及其特
点2运动对动物生存
的意义.
10 10.31-11
.6
第二节:先天性行
为和学习性行为
2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
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
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
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
成因.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
方法,探究动物行为
的成因.
12 11.6-13 第三节:社会行为 2 1.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阐明
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
交流的意义.
13 11.13-16 第三章:动物在生
物圈中的作用
1
1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
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
圈中的重要的成员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
衡.促进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
传粉.传播种子等方
面的作用.
14 11.19-23 第四章:细菌和真
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
菌的分布;
第二节.细菌
2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
试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
办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
布.3细菌的主要特征 4.通过
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
细菌的营养方式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特点 2.尝试用细菌和
真菌培养的一般办
法,探究细菌和真菌
的分布.3细菌的主要
特征.
15 11.26-30 第三节:真菌
第四节: 细菌和真
菌在自然界中的
作用
2
1.真菌的主要特征
2.细菌和真
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 细
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
影响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
循环中的作用 2. 细
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
人类的影响
16 12..3-7 第五节:人类对细
菌和真菌的利用
2
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
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
存食品.3细菌和真菌与人类
防治疾病的关系.4细菌在环
境保护中的作用.5关注转基
因技术在医疗生产上的应用.
1.细菌和真菌与人类
防治疾病的关系.2.细
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
用.3关注转基因技术
在医疗
生产上的应用.
17 12.10-14 第五章:病毒
1
描述病毒特征以及与人类的
关系
病毒结构特征以及与
人类的关系
第五单元复习 1
18 12.17-21



元:
生物
的多
样性
及其
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
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
物进行分类第二
节:从种到界;
2
1根据动物和植物的特征进行
分类.2列举动物和植物的主
要类群.3.说出生物分类的七
个等级4。

概述生物分类的依
据和意义.
根据动物和植物的特
征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
义.
19 12.24-28 第二章:认识生物
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

多样性
2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
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
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
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
层次,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
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
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
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意义.
20 12.29-1.
4 复习
期末考试
2
1
31、元旦休息
21 1.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