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QS认证的程序及相互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QS茶叶审查细则

QS茶叶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共9类产品。

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种代用茶不在发证范围。

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

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产品品种,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1类或几类;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茶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其产品类别编号:1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 杀青→ 揉捻→干燥→绿茶→ 萎凋→ 揉捻(或揉切)→发酵→ 干燥→红茶→ 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乌龙茶→ 杀青→ 揉捻→闷黄→干燥→黄茶→ 萎凋→ 干燥→白茶→ 杀青→ 揉捻→渥堆→干燥→黑茶→ 制坯→ 窨花→ 复火→ 提花→ 花茶→ 拼切匀堆→ 包装→ 袋泡茶→ 筛切拼堆→ (渥堆)→ 蒸压成型→ 干燥→ 紧压茶精制加工:毛茶→ 筛分→ 风选→ 拣梗→ 干燥分装加工:原料→ 拼配匀堆→ 包装(二)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鲜叶、鲜花等原料因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和茶叶品质。

3.茶叶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易受设备、用具、场所和人员行为的污染,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质量。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的验收和处理、生产工艺、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2.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

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墙面无污垢。

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每年茶季前清洗1次。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

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代用茶QS认证要求

代用茶QS认证要求

代用茶QS认证要求1、车间墙面涂料:要求环保、无毒、无味、不掉皮、易清洗;2、窗户:对车间外开的所有窗户加装纱窗;3、人员、物料通道(门):对外加装挡鼠板(高度不低于60cm);4、车间不需要对外开的门:锁死,打密封胶,不得有缝隙;5、地面:平整,压光或磨光;6、人员更衣间、缓冲间:设置更鞋柜、更衣柜,缓冲间设置洗手池,感应式水龙头,消毒喷壶或消毒池;7、所有仓库:有温度计、湿度计、粘鼠板、灭火器;8、原料、包材、成品进出仓库对车间外开的门:在门内上方安装灭蝇灯;人员更衣室外门上安装灭蝇灯;9、检验设备设施:精度为百分之一天平、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台秤;专业审评用具一套(干评台、湿评台、样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量器具、计时器等);10、涉及生产检验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健康证;培训记录、考核试卷,培训档案;11、准备若干套生产用工作服、参观用白大褂;12、现场验收前:车间、化验室、办公区卫生清理干净,不留死角;13、检验设备:四家单位共有证明或说明;14、检验人员2名(专业院校毕业,有食品检验培训证,可以是兼职)15、确定每个单位的质量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技术人员(最好是专业人员,如中药学、食品专业等)16、试生产产品:每个品种成品数量不低于5kg;混合类:甘草玫瑰茶(代用茶)(甘草10g,枸杞子45g、玫瑰45g)花类:玫瑰银花茶(代用茶)(金银花65g、玫瑰35g)果实类:杞果茶(代用茶)(枸杞子75g、罗汉果20g、决明子5g)根茎类:参草精茶(代用茶)(人参32g、黄精60g、甘草8g)17、车间平面图:标上各个房间名称、长宽尺寸、面积,车间总面积;18、车间设备布置图:标上各个房间安置的设备名称;19、原料、包装材料:供应商资质、产品执行标准、厂家检验报告;20、饮用水(自来水):检验报告;21、设备:每个设备的说明书,设备材质证明、设备合格证,设备厂家资料;22、计量检定: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需要检定的仪器及设备有:化验室:天平、台秤、精密仪器、温度计、有刻度的玻璃容器(容量瓶、吸量管、移液管等);车间:台秤、有温度仪和压力表的设备(质监局计量人员清楚);。

茶叶QS认证

茶叶QS认证

茶叶QS认证近来,茶叶农残超标被中央电视台连续曝光,让消费者提高了警惕;欧盟提高农残标准,使我国的茶叶出口阻力重重。

诸如此类的事件,使得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而国家质检总局出台的茶叶QS认证似乎成了一剂良药,深受各方的期待。

但茶叶企业的实际情况,却使得茶叶QS认证能否真正提高茶叶质量受到质疑。

手工与机械的较量目前,我国的茶叶生产企业的特点是以小户为主,分布分散,没有垄断企业;多数是集鲜叶生产、茶叶初制和精制为一体,自营自销,生产规模小而内容全的小型茶厂,生产以手工加工为主,多使用自制设备。

而且高品质茶加工工艺传统,技术上主要依赖手工掌握,而不是机械的标准化决定的。

QS认证要求制茶中杀青、烘干、筛分、拣梗等工序需要配备相应的杀青机、烘干机、筛分机、拣梗机。

这对于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茶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实际情况是,茶农针对自己产量少、确保产品品质独特的需求使用日光、蒸、炒等简便的方法未尝不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四岭名茶厂的李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茶厂已经获得了QS认证,但龙井茶必须要手工操作,机械不可能达到要求。

”当记者问他对QS认证的态度时,他说:“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可以进入市场销售,坏的方面是对机械不放心。

”QS认证中对于设备的要求与实际生产尚有一定的差距,所谓“必备”的生产设备正是千百年来茶叶生产所不具备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优质茶叶生产。

实际上,上等品质的茶叶恰恰是用手工来操作的。

每逢制茶大赛上,名列榜首的茶叶哪一个是利用机械加工的?就是这些手工加工的茶往往引来众人以天价竞买。

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万人品蒙顶春茶”活动中,500克拍得12万元的极品蒙山茶就出自手工。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较量机械的使用对于扩大生产,提高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即使在QS认证之前就已经在生产场地、生产设备方面与论证要求相差无几。

促使他们自发引进机械设备的动力来自市场,因为用手工加工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QS茶叶工艺流程图

QS茶叶工艺流程图
主要参数:毛茶水份含量:10%-12%;蒸茶温度:80℃-100℃;蒸茶时间:3-5分钟;蒸茶后茶叶水份含量:15%-18%.
3.
干燥
电风扇
主要参数:电风扇吹晾2-3天;水份控制小于14%。
4.储存货物垫板源自储存要求: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茶叶(紧压茶)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标注“※”为过程关键控制点
序号
关键工序
关键设备(型号)
质量控制参数
1.
原料验收
不锈钢筛
验收要求:外形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浓,内质滋味醇厚爽滑,香气醇陈,叶底褐红,无明显夹杂物;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2.
蒸茶
自制蒸汽锅

含茶制品-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前言近年来,人们对于含茶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涌现出了一批含茶制品生产企业。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代用茶生产许可证QS标准,对含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监督和审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含茶制品的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帮助相关企业了解QS标准的具体要求,促进企业合规和生产质量的提高。

QS标准概述生产许可证QS标准是指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安全而制定的一项标准。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食品行业,包括含茶制品。

生产许可证QS标准包括了企业基本资质管理要求、原料和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生产设施和设备卫生要求、员工卫生和培训要求等多个方面,其中也包含了针对含茶制品的特殊要求。

QS标准对含茶制品的特殊要求1.原料:含茶制品所使用的茶叶和茶料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变质、霉变或者使用禁用原料制造。

2.生产环境:含茶制品的生产车间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防虫防鼠等措施,以保障产品卫生安全。

3.生产工艺:含茶制品的生产工艺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且制作工艺应当合理,不得使用不符合人体健康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4.生产记录:含茶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生产记录,记录原料、操作方法等情况,以便做到全程可追溯。

5.检测:含茶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自检、互检、专检,对产品进行全部检测,检测结果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6.包装:含茶制品的包装必须符合企业标准,保证产品在运输、储存及销售中不受损坏。

同时,应按照国家卫生标准采用卫生包装材料。

在QS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含茶制品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生产活动。

对于生产许可证QS标准不符合的企业,将被限期整改或者取消生产许可证。

这也有效保障了含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针对含茶制品的生产许可证QS审查细则,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规范了含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

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

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1. 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增加,有机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有机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的茶叶。

为了确保有机茶的质量和认可度,农业部门和国际有机认证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有机茶的认证与管理标准。

本文将介绍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帮助茶叶生产者实现有机茶的认证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有机茶的认证标准有机茶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产标准和加工标准。

2.1 生产标准有机茶的生产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植物育种和起源控制:有机茶的起源应该是非转基因种植物,并且符合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农田管理:农田应使用合适的有机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合成农药。

•病虫害防治:使用天然和有机认可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

•施肥:采用有机认可的肥料进行适当的施肥。

•水质管理:确保农田排水和灌溉的水质符合有机认证标准。

2.2 加工标准有机茶的加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采摘和堆场管理:采摘要求采用有机方式,堆场管理要求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合成物质,并采用有机认可的加工工艺。

•包装和贮存:采用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避免使用塑料和合成材料。

3. 有机茶的认证程序有机茶的认证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生产申请茶叶生产者需要填写认证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应的生产记录和文件,如土壤检测报告、种植记录、施肥记录等。

3.2 实地检查认证机构将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有机茶的生产标准。

包括勘察农田、检查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情况等。

3.3 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将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文件和实地检查结果,并根据有机茶的认证标准判断是否合格。

3.4 认证发布如果申请人的茶叶生产经过认证审核合格,认证机构将颁发有机茶的认证证书,并在证书上注明认证有效期。

4. 有机茶的管理技巧4.1 农田管理确保农田的土壤质量符合有机认证标准,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技巧:•使用有机认证的土壤改良剂:如有机堆肥、有机饼肥等,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茶叶QS认证的程序

茶叶QS认证的程序

茶叶QS认证的程序QS是“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它是我国新近实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志。

国家强制性规定,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

自2004年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自明年起,包括茶叶在内没有QS认证的13类食品将不得在市场上出售,所有茶庄、茶馆也不得经营无QS认证的茶叶产品。

一、准备资料按照规定要求填写《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到所在市(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领取)两份;企业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企业代码证(复印件)一份;不需办理代码证书的,提供企业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企业生产场所布局图一份;生产企业工艺流程图(标注有关键设备和参数)一份;企业质量管理文件一份;如产品执行企业标准,还应提供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一份;申请表中规定应当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申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到所在地的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提交申请材料。

质监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组成审查组,完成对申请书和资料等文件的审查。

企业材料符合要求后,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企业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在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通知后补正。

三、审查企业的书面材料合格后,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规则,企业要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

现场审查合格的企业,由审查组现场抽封样品。

审查组或申请取证企业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经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合格而符合发证条件的,地方质量技监部门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统一汇总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监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材料后,审核批准。

茶和代用茶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茶和代用茶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与程序

有机茶法律法规解读专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茶叶产业在云南、贵州、江西、广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已经成为农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发展[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和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有机茶成为国内最为关注的有机食品之一,得到迅速的发展,从2015年到2017年,有机茶产量和面积年增长24%以上[2]。

为满足有机茶生产者、加工者对有机认证的需求和对有机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解,本文依据有机产品认证制度的要求及以杭州中农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有机认证程序为示例,阐述茶和代用茶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和认证程序。

一、相关术语茶叶(Tea )指采用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鲜叶、毛茶或半成品等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包括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茶粉、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和其他茶叶。

代用茶(Herbal Tea )指采用除茶树鲜叶以外、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可用于食用的植物芽叶、花及花蕾、果(实)、根茎等为原料,经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包括叶类代用茶、花类代用茶、果实类代用茶、种子类代用茶、根茎类代用茶、食用菌类代用茶、混合类代用茶。

有机茶(代用茶)认证是指认证机构遵循《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对茶(代用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符合国家标准《有机产品》进行的合格评定活动。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6-TRI )。

作者简介:舒爱民,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有机茶技术、标准和应用研究,E-mail :shutri@ 。

茶和代用茶有机认证的基本要求与程序舒爱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中农质量认证有限公司,310008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和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有机茶成为国内最为关注的有机食品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茶叶产区农民脱贫增收的主要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QS认证的程序及相关标准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QS=quilty( 质量 )Seftly( 安全 ) 的定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就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QS=quilty(质量)Seftly(安全)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就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因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

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是什麽?
QS由三个制度组成:
a)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企业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给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

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

这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的产品。

b)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12条13条14条之规定,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这项规定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安全质量关。

12、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品。

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QS标志制度,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这便于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这三个制度就是QS制度的内容。

三、申请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适用的范围(QS认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用于销售的食品生产厂属于申请认证食品质营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范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133号文和19号文的规定:
1、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中应包含生产加工申证产品的单元名称。

经营范围没有相应内容的,不予受理。

2、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内只有批发零售的企业,不予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3、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填写有错误或填写不全的,不予受理。

4、应提供的申报材料不全的,不予受理。

四、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应具备的生产必备条件是
什麽?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包括10个方面:(1)环境卫生要求(2)生产资源要求(3)原辅材料要求(4)生产加工要求(5)产品要求(6)人员要求(7)检验要求(8)储运要求(9)质量管理要求(10)包装及标签标识要求(茶叶产品必须预包装出厂)预包装食品: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五、申报生产许可证所需材料
共需11项材料,可在当地质检局(站)领取。

六、企业管理文件的主要内容(管理手册应包含的内容)
a)企业概况、质量方针、目标
企业概况:建立、有多少员工、规模是否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

企业要有明确的质量目标,例如:方针:质量第一,诚信服务。

目标:可以具体化例如:保证出厂销售产品100%合格,保证销售的产品质量安全lOOV~,,顾客满意率98%等类似的表达。

企业的质量目标是否贯彻、积极落实了,应有记录给员工宣惯、组织学习、重要的是员工都知道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而且要落实。

b)质量管理职责
i.首先要设定好岗位,如:总经理下设生产部、技术部、品控部、采购部等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文字)及相互关系。

要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鼍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制定岗位责任制,特别是部门之间有交叉的地方要把责任明确到人。

特别提醒的是:要规定企业的领导中至少有一人全面负责产品质量工作,同时,要有质量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

强调要有质量管理制度。

ii.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办法(管理制度)
首先要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出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置?
是否进行了纠正,采取了纠正措施使不合格品得到控制使不合格项得到关闭。

强调的是企业要有不合格品一票否决制,既检验人员通过检验确定的不合格品不许出厂,不合格品不出厂不是由总经理决定,这是QS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的一点,企业的管理手册中一定要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以及相应的质量记录。

c)生产资源提供
i.生产场所的必备条件
企业的厂区要整洁、应建立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
以及有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远离垃圾、畜牧厂、医院、粪池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ii、生产场所应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车间、库房清洁、明亮;有防尘、防鼠、防蝇的设施,有更衣、洗手、消毒设施,厕所应在生产车间外侧,各种废弃物应在车间外较远处。

iii、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是水泥地面),加工和包装场地要经常清洗消毒。

iv.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库房,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清洁。

v.干燥、无异味,不得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vi.生产设备:分装企业的生产设备匀堆机、冷藏设施、干燥设备、包装设备、封口机等,设备的功能应良好,应有备台帐,定期进行维护的计划、记录以及维修记录。

直接接触食品及原料的容器设备应符合要求,包装材料应符合SB /r。

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必须无毒、无害、无异味、清洁、干燥,不影响条叶品质。

茶叶必须预包装出厂。

vii、人员要求:企业领导应了解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管理人员应有管理知识和食品生产知识,企业的技术人员应有专业技术知识,生产操作人员能正确、熟
练进行操作并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有健康证。

企业担任茶叶感官评审的人员,必须经统一的培训,取得国家特有工种“评茶员”的职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企业的茶叶加工人员应取得“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证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d)技术文件管理
i.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技术文件,保证使用部门随时可获得技术文件的有效版本。

这些都要在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中规定。

ii、企业应具备生产所需的产品、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标准,(国标、地标、行标、企标)所有标准都要在所在地技术监督局备案。

应有绿茶、花茶、黄茶等——标准。

iii、企业要有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工艺规程、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并应科学、合理。

七、采购质量控制
a、企业要制定采购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

有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清单(合同)并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这些要有记录。

采购要有采购检验或验证证明(检验报告)如果企业对索取的证明不放心,可以自行检验或送检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b、如果有外协加工要制定外协管理制度。

对于分装企业来说采购原料是非常关键的,要把好关。

八、过程质量管理
i.企业应制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有具体考核的记录
ii.员工要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做,工艺文件中应规定关键控制点并有关键控制点的作业指导书。

对分包企业来说关键控制点主要是原料验收、产品包装。

iii.企业必须实施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程序,并做好记录。

例如;进货原料的检验合格证明、包装材料的合格证明。

iv.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效的防止污染的措施,操作场所的卫生条件,员工是否遵守卫生管理制度,进人车间要洗手、更衣、带鞋套等。

成品库、原料库是否洁净、干燥、没有杂物及有异味的物品等等这些是否按规章制度执行了。

九、产品质量检验
a、企业必须具备规定的出厂检验设备:感官评审需要干评台、湿评台、评茶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精度1/’1000的天平)
b、水分检验:分析天平(精度1/1000),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或水分测定仪。

c、粉末、碎茶检验;电动筛分机、检验筛、天平(精度1/100)
d、净含量:电子称或天平。

提醒需要计量的设备必须计‘量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e、企业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有资质证明。

一般要求企业有两名检验人员。

f、企业要制定质量检验制度和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g、企业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及有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细则的规定进行出厂检验并认真作好检验原始记录以及规范的检验报告。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置,并认真作好记录。

h、再次强调企业是否有独立行使权利的检验机构或管理人员。

十、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作程序(QS准入工作流程)
1、企业申请:向企业所在地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区县局)提交申请材料。

5个工作日内受理部门做出是否受理书面通知书。

2、申报材料没问题进行现场审查,受理部门在受理申请后60日内组织专家完成企业生产条件现场审查。

合格当场抽样检验30日内完成发证检验,检验合格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汇总材料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材料。

3、国家质检总局在20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书面通知。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10日内向企业(申请人)颁发、送达食品生产许可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