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2015最新版。总主编:钟启泉 主讲:郭孔生。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2015最新版。总主编:钟启泉 主讲:郭孔生。

教育的法律法规-真题链接
真题链接:现行的《义务教育法》施行始于(
A、2006年6月29日
B、2006年7月1日 C、2006年9月1日 D、2007年9月1日
C)
教育的法律法规-真题链接
真题链接:根据现行有关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
公办学校实行( B ) A、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教育的法律法规-真题链接
真题链接: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C)
教育的法律法规-真题链接
真题链接: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
校可以对他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C) A.勒令退学 B.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 D.单独禁闭
考纲要求1: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
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 从教。 (二)教师的义务 1、《宪法》赋予的基本义务。 2、《教师法》赋予的职业义务:为人师表、完 成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禁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提高觉悟与教学水 平。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纲详解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纲详解
考纲要求1: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
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 从教。 (一)教师的权利 1、《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 2、《教师法》赋予的职业权利:教育教学权、 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待遇权、参 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纲详解
(2010—2020年)》规定,将( C )作为教师 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A、教学业绩 B、学历水平 C、师德水平 D、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义务教务法+教师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义务教务法+教师法
军人子女——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第二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章 学生
第十三条 【督促入学】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 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 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二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三章 学校
第十九条 【特殊教育】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 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 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雯雯还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回家了。班主任王老师多次上门家访,雯雯的父母总以 读了书也找不到工作为由,拒绝让雯雯回学校上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的规定,对于雯雯的父母,当地居民委员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给予批评教育,督促限期改正 B. 给予行政处分,责令赔礼道歉 C. 做好协助工作,督促家长送雯雯接受义务教育 D. 采取强制措施,责令家长送雯雯接受义务教育
《综合素质》(中小幼)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学生 第三章 学校 第四章 教师 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章 总则
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管理体制
第二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制度概说】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 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 综合素质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 综合素质 教育法律法规

综合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所有的法律
都围绕其核 心展开
• 公民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所有人都平等,普通话进行教学,不允许区分重
点学校或班级)
• 不同种类的法律责任,P48(注意联系之前对于各种责任的理解区分)
4、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
A、 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 b、合法,都是
以尊重和大宏观角度为主线(维护国家和谐发展)
3. 保障性(做题按照 基本教学活动的保障,老师、学生的权利也要保障, 如九年义务教育的思路即可)
4. 平等性(非常重要,经常出考题)所有人接受教育机会平等,换句话
来说,就是所有人不管身体、心里等出现异常,都必须接受教育,只是 接受教育的场所不同)
5. 终身教育(很好理解,但要跟老师的终身学习区分)
行为(打骂学生,侵占财产);主观故意(一般指过度的不干预或干预 过度)P43有解释,但内容高级,考的不多。
② 法律责任种类,行政(惩戒为主,警告、记过);民事(侵占财
产);刑事(一般指出现了伤亡)一定要区分!
综合素质
真题
2、放学后,15岁的李某与同学王某在酒店和朋友聚餐,在喝完从酒店买 的白酒后,李某与王某发生了争执,李某拿起酒瓶击中王某的头部,致 使王某成为植物人,此次伤害事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综合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核心:每个适龄的人均须接受,强制!所有人平等,并且教育是免费的。 思路:
不允许将学生分为优良中差,不允许进行客观差异对待,如按成绩排名座 位等。 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或者极为重 要的VIP,不能让他们收到任何心灵上的伤害。 并且一切都必须以人为本。万事遵从法律,比如,不允许使用未经允许的 教科书。 防止任何一位学生辍学,通俗的说,对于顽固的家庭,需要请他们来读书。 同时学校、社会也有义务为学生的上学提供便利。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主要考单选,材料分析单独考或结合考)教育观:“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两全一个一重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背,加粗经常考)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基础)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节学生观(选择,材料分析)补充:e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e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e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两独一发”)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法相关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法相关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教师法》的性质与地位《教师法》是教育单行法,《教师法》对教师培养、教师职业活动和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规范,是集合了教师的行业管理和教师的权益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门法律。

2.《教师法》的基本结构与内容(1)基本结构《教师法》共有三部分(总则、分则、附则),九章,43条。

其中,总则对立法目的、适用对象等做出了总体规定,分则是对教师权利和义务、教师队伍建设等的规定。

(2)主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教师职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政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管理体制】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第六条【教师节】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教师权利】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新整理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单行法》

新整理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单行法》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单行法》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二)——教育单行法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这一节需要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等。

教育单行法是指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制定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

教育单行法遵循宪法和教育基本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义务教育法》的性质与地位《义务教育法》是教育单行法,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

《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的义务教育制度进行法律规范。

2.《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结构与内容(1)基本结构《义务教育法》共有三部分(总则、分则、附则),八章,63条。

其中,总则是对义务教育活动的总体规定.分则是对义务教育活动各个方面的分别规定.附则是未尽表达事项的补充规定和说明。

(2)主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公布。

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制度概说】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实施目标】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适用对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综合素质》科目,是对考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查。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以下是对该科目的考试大纲的详细解读。

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包括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依据学生特点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依法执教。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掌握一定的科学常识、文学艺术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等。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能够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及保障措施,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学生的合法权利,熟悉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践行。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
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中学教资笔试中与《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的知识点。

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针对教育事业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目的是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教育秩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
1. 宪法和基本法律
-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层级不同分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

3. 教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例如《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
4. 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 各级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的校内规章制度。

三、常见的教育法律法规
1.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法》、《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法》
3. 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4.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学前教育法》、《幼儿园卫生标准》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
- 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
- 维护教育秩序
- 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以上是对2023年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2.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这说明学生具有()的权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4.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A.直接开除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C.通知家长
D.对其进行惩罚
5.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D.学校
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
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遍性
D.基础性
9.教师()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学历水平
B.业务水平
C.工作成绩
D.考核结果
10.教师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拆阅或者毁坏学生的日记、信件,这侵犯了学生的()权。

A.安全
B.受教育
C.隐私
D.人身自由
二、材料分析题
1.小高与小黄均为某校初一学生。

一次小黄和小高在体育课上嬉闹,虽然体育老师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但是小黄无意间将小高推倒在地,导致小高门牙磕在方凳角上而掉落。

体育老师立即通知了班主任老师及双方学生家长,并及时将小高送到了医院。

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责任主体。

2.学生珂珂在课堂上声称找不到上课要用的练习册,教师刘某在其课桌抽屉内找到练习册后,一气之下用练习册抽打其脸部,还拿起凳子砸向珂珂,导致珂珂肋骨骨折。

请运用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评析任课教师刘某的行为,并说明其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本题选B。

2.【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因此本题选A。

3.【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略。

4.【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因此本题选B。

5.【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因此本题选B。

6.【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因此本题选A。

7.【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因此本题选B。

8.【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义务教育具有三个特征: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

因此本题选D。

9.【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因此本题选D。

10.【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教师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拆阅或者毁坏学生的日记、信件,这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对此次事故应该承担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小黄及其父母。

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此案件中,小黄和小高不顾老师多次提醒仍在体育课上嬉闹,小黄意外推倒小高致使小高门牙脱落,因此小黄应承担主要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由于小黄是初一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责任应由其法定监护人承担,即小黄的父母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此案例中,事发前教师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事发后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将学生送往医院,并通知了学生家长,所以学校尽到了相应的教育和安全管理责任,不承担法律责任。

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所以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小高给予适当的帮助。

2.【参考答案】(1)上述案例中,任课教师刘某用板凳打断珂珂肋骨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禁止体罚学生的规定,也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材料中任课教师刘某对珂珂实施体罚,导致其肋骨骨折,情节严重,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本文源于中国大学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